CN210582749U - 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2749U
CN210582749U CN201920817518.2U CN201920817518U CN210582749U CN 210582749 U CN210582749 U CN 210582749U CN 201920817518 U CN201920817518 U CN 201920817518U CN 210582749 U CN210582749 U CN 210582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iece
piece
shell
skin
ani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75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正中
吴柱月
周晓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Priority to CN2019208175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2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2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2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包括壳体、定位块、固定夹及位置调节件。定位块装设于壳体上,定位块内沿一第一方向贯通开设有供一注射器的针头穿过的导向孔,定位块受力能够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相对壳体滑动;固定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共同围成一供动物皮肤放置的夹持空间,第一夹片固定装设于壳体上,第二夹片装设于壳体上并能够受力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与第一夹片配合实现对动物皮肤的夹紧及释放;位置调节件装设于壳体上并与定位块连接,以驱动定位块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而调节第一夹片与导向孔之间的距离。该皮肤固定夹用于辅助针头定位,以提高动物皮内注射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皮内注射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
背景技术
种牛养殖,特别是奶牛养殖中,每年需要两次对全场种牛进行结核病皮试药物注射,以检测牛群是否有结核病。注射时左手捏起牛颈侧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准确定位到牛皮层内,并平行皮肤进针注射药物,使其在皮内形成一个黄豆大小的鼓包,针拔出来后鼓包不消失即为成功。在捏起牛颈侧的皮肤的过程中,牛会挣扎,导致针头难以在牛皮肤上进行定位,很容易出现针头刺穿皮肤导致注射失败的情况,从而需要多次注射。因此,该项注射对操作人员要求高,只有少数专业兽医人员能熟练操作,给生产带来较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用于辅助针头定位,以提高动物皮内注射的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包括:
壳体;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装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定位块内沿一第一方向贯通开设有供一注射器的针头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定位块受力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壳体滑动;
固定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共同围成一供动物皮肤放置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片固定装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夹片装设于所述壳体上并能够受力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以与所述第一夹片配合实现对动物皮肤的夹紧及释放;及
位置调节件,所述位置调节件装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定位块连接,以驱动所述定位块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进而调节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导向孔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及弹性件,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能够与所述定位块相抵;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杆外,且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及所述定位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及两个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两个侧板相对设置,且每一侧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连接,以共同围成一中空箱体,且该中空箱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夹片的一端及所述第二夹片的一端均经由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顶板的内壁和/或所述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片与所述侧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与所述侧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孔与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均连通;所述调节螺杆穿设所述顶板,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顶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侧面上还设有第一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刻度线的零刻度与所述第一夹片的底面平齐;所述定位块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侧面设有指示线,用以指向所述导向孔中心在所述第一刻度线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其中一侧板背向另一侧板的侧面上还设有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二刻度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刻度线的零刻度与所述第一夹片的底面平齐;所述第二夹片上还设有第一指示针,用以指向所述第二夹片顶面在所述第二刻度线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面向所述第二夹片的侧面及所述第二夹片面向所述第一夹片的侧面均铺设有柔性层。
进一步地,所述皮肤固定夹还包括夹持驱动件,所述夹持驱动件包括驱动螺杆及复位件,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且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夹片相抵;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驱动螺杆外,且所述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及所述第二夹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上还贯通开设有鼓包避位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包括:
壳体;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装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定位块内沿一第一方向贯通开设有供一注射器的针头穿过的导向孔;
固定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共同围成一供动物皮肤放置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片及所述第二夹片均装设于所述壳体上,并均能够受力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运动,以实现对动物皮肤的夹紧及释放;及
位置调节件,所述位置调节件装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夹片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夹片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进而调节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导向孔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及弹性件,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片相抵;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杆外,且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及所述第一夹片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皮肤固定夹使用时,将动物皮肤夹紧于皮肤固定夹的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再手持注射器将注射器针头从导向孔穿过并刺入皮肤内进行注射。该皮肤固定夹通过位置调节件调节第一夹片与导向孔之间的距离,实现针头在皮肤上进针位置的调节,利用导向孔对注射器的针头进行定位导向,确保针头的进针方向与皮肤平行,有效避免针头从皮肤薄弱处刺入导致皮肤刺穿情况的发生,降低针头刺穿皮肤导致注射失败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动物皮内注射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皮肤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皮肤固定夹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皮肤固定夹沿竖向平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皮肤固定夹在使用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皮肤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皮肤固定夹沿竖向平面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400-皮肤固定夹、2-壳体、21-顶板、23-底板、24-侧板、25-第一开口、26-第二开口、27-导引轨、28-导向轨、3-定位块、31-导向孔、33-导引槽、35-指示线、4-固定夹、41-第一夹片、411-鼓包避位孔、43-第二夹片、431-导向槽、45-夹持空间、46-柔性层、5-位置调节件、51-调节螺杆、53-弹性件、6-夹持驱动件、61-驱动螺杆、63-复位件、7-第一刻度线、8-第二刻度线、9-第一指示针、10-第二指示针、11-测量刻度线、200-针头、300-牛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100,包括壳体2、定位块3、固定夹4、位置调节件5及夹持驱动件6。定位块3装设于壳体2上,定位块3内沿一第一方向X贯通开设有供一注射器的针头200穿过的导向孔31,定位块3受力能够沿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相对壳体2滑动。固定夹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41及第二夹片43,第一夹片41与第二夹片43共同围成一供动物皮肤放置的夹持空间45。其中,第一夹片41固定装设于壳体2上,第二夹片43装设于壳体2上,并能够受力沿第二方向Y运动。位置调节件5装设于壳体2上并与定位块3连接,以驱动定位块 3沿第二方向Y运动,进而调节第一夹片41与导向孔31之间的距离。夹持驱动件6装设于壳体2上并与第二夹片43连接,以驱动第二夹片43沿第二方向Y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夹片 43与第一夹片41配合实现对动物皮肤的夹紧及释放。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包括顶板21、底板23及两个侧板24。顶板21与底板23相对设置;两个侧板24相对设置,且每一侧板24的相对两侧分别与顶板21及底板23连接,以共同围成一中空箱体,且该中空箱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25及第二开口26。定位块3位于壳体2内,并与侧板24滑动连接,具体为:定位块3面向侧板24的侧面设有导引槽33,壳体2的侧板24上对应装设有与导引槽33配合使用的导引轨27,导引槽33及导引轨27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导引轨27滑动收容于导引槽33内,通过导引轨27与导引槽33的滑动配合,以将定位块3与壳体2的侧板24滑动地连接在一起。定位块3上的导向孔31与第一开口25及第二开口26均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块3靠近第二开口26设置。
第一夹片41与第二夹片43均大致呈方形板状,第一夹片41的一端及第二夹片43的一端均经由第一开口25伸入壳体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片41与顶板21的内壁固定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片41也可以与侧板24的内壁固定连接,或是与顶板21的内壁及侧板24的内壁均固定连接。第二夹片43与侧板24滑动连接,具体为:第二夹片43面向侧板24的侧面设有导向槽431,壳体2的侧板24上对应装设有与导向槽431 配合使用的导向轨28,导向槽431及导向轨28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导向轨28滑动收容于导向槽431内,通过导向轨28与导向槽431的滑动配合,以将第二夹片43与壳体2的侧板 24滑动地连接在一起。
位置调节件5穿设顶板21,并与第一夹片41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调节件5包括调节螺杆51及弹性件53。调节螺杆51与第二方向Y平行,调节螺杆51穿设顶板21并与顶板21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杆51位于壳体2内的一端能够与定位块3相抵;弹性件53为弹簧,弹性件53收容于壳体2内并套设于调节螺杆51外,弹性件5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顶板 21及定位块3连接。调节螺杆51转动时,能够使得调节螺杆51朝向定位块3运动,进而推动定位块3沿第二方向Y朝向第二夹片43运动,此时,弹性件53被压缩;调节螺杆51转动时还能够使调节螺杆51朝远离第二夹片43的方向运动,此时,定位块3在弹性件53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朝远离第二夹片43的方向运动以复位。因此,通过调节螺杆51的转动,能够带动定位块3沿第二方向Y运动,进而调节第一夹片41底面与导向孔31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3为弹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3也可以为弹性套筒,弹性件53可以不套接在调节螺杆51上,只要弹性件5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顶板21 及定位块3连接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片41面向第二夹片43的侧面及第二夹片43面向第一夹片41 的侧面均铺设有柔性层46,以提高舒适度。优选地,柔性层46采用硅胶制成。第一夹片41上还贯通开设有鼓包避位孔411,以便于注射后鼓包的鼓起。在本实施方式中,鼓包避位孔411位于壳体2外。
夹持驱动件6用于驱动第二夹片43朝向第一夹片41运动以将该皮肤固定夹100固定于动物的皮肤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驱动件6包括驱动螺杆61及复位件63。驱动螺杆61 与第二方向Y平行,驱动螺杆61穿设底板23并与底板23螺纹连接,且驱动螺杆61位于壳体2内的一端能够与第二夹片43背向第一夹片41的侧面相抵。复位件63为弹簧,复位件 63收容于壳体2内并套设于驱动螺杆61外,且复位件6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底板23及第二夹片43背向第一夹片41的侧面连接。驱动螺杆61转动时,能够使得驱动螺杆61朝向第二夹片43运动,进而推动第二夹片43沿第二方向Y朝向第一夹片41运动以夹紧动物皮肤,此时,复位件63被压缩;驱动螺杆61转动时还能够使驱动螺杆61朝远离第二夹片43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二夹片43在复位件63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朝远离第二夹片43的方向运动以复位,以释放动物皮肤。因此,通过驱动螺杆61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二夹片43沿第二方向 Y运动,进而调节第二夹片43与第一夹片41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动物皮肤的夹紧及释放。在本实施方式中,复位件63为弹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复位件63也可以为弹性套筒,复位件63可以不套接在驱动螺杆61上,只要复位件6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底板23 及第二夹片43连接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板24背向第一开口25的外侧面还设有第一刻度线7,第一刻度线7 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刻度线7的零刻度与第一夹片41的底面平齐。定位块3背向第一开口25的侧面设有指示线35,用以指向导向孔31中心在第一刻度线7上的位置。定位块3沿第二方向Y运动时,定位块3上的指示线35也随之移动,通过观察指示线35所指向的第一刻度线7上的刻度,即可得知第一夹片41底面与导向孔31中心之间的距离,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侧板24背向另一侧板24的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二刻度线8,第二刻度线8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刻度线8的零刻度与第一夹片41的底面平齐;第二夹片43上还设有第一指示针9,用以指向第二夹片43顶面在第二刻度线8上的位置。第二夹片 43沿第二方向Y运动时,第二夹片43上的第一指示针9也随之移动,通过观察第一指示针9 所指向的第二刻度线8上的刻度,即可得知第二夹片43顶面与第一夹片41的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得知夹持空间45内动物皮肤的厚度,使用更加方便。
当需要对动物进行皮内注射时,例如,对牛进行皮内注射时,首先,将牛等动物需要注射的区域刮毛,消毒;其次,调节调节螺杆51,推动定位块3沿第二方向Y移动,使得第一夹片41底面与导向孔31的距离为该动物双层皮肤厚度的1/4左右:以牛的皮内注射为例,通常一层牛皮300大约为4到5mm厚,双层牛皮300的厚度大约为8-10mm。转动调节螺杆51,推动定位块3运动,使得第一夹片41底面与导向孔31的距离为牛皮300双层皮肤厚度的1/4 左右,即大约为2-2.5mm即可,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定位块3上的指示线35与第一刻度线7 判断第一夹片41底面与导向孔31之间的距离是否为所需的预设距离;随后,一手捏住牛皮 300提起约1cm高,捏住的牛皮300为双层牛皮300厚度(图4),将双层牛皮300边缘推到皮肤固定夹100的夹持空间45内;然后,转动驱动螺杆61,使得驱动螺杆61推动第二夹片 43沿第二方向Y朝向第一夹片41运动,以实现对动物皮肤的夹紧,并对复位件63蓄能;最后,一手扶住皮肤固定夹100,一手持注射器并将注射器针头200从导向孔31穿过并刺入牛皮300内进行注射即可。注射完成后,进行退针,转动驱动螺杆61,使驱动螺杆61朝远离第一夹片41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二夹片43在复位件63的作用下朝远离第一夹片41的方向复位,以释放牛皮300,将该皮肤固定夹100从动物身上取下即可。
由于采用位置调节件5对第一夹片41与导向孔31之间的距离进行了调节,并通过皮肤固定夹100对牛皮300进行了固定,同时利用定位块3对进针方向进行了定位,因此,可有效解决动物挣扎过程中难以定位针头200,导致针头200沿双层牛皮300的中间薄弱位置刺入引起的穿刺牛皮300、注射失败的问题。
此外,当无法确定动物的皮肤厚度时,在注射前,还可利用该皮肤固定夹100对动物的皮肤厚度进行测量,步骤为:一手捏住动物皮肤提起约1cm高,捏住的动物皮肤为双层皮肤厚度,将双层皮肤边缘推到皮肤固定夹100的夹持空间45内;然后,转动驱动螺杆61,使得驱动螺杆61推动第二夹片43沿第二方向Y朝向第一夹片41运动,以实现对动物皮肤的夹紧,最后,观察第一指示针9在第二刻度线8上的位置,即可得知该动物的双层皮肤厚度,以辅助后续第一夹片41底面与导向孔31之间距离的调节。
请同时参见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皮肤固定夹400,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皮肤固定夹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包括壳体2、定位块3、固定夹4、位置调节件5及夹持驱动件6。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定位块3固定地装设于壳体 2上,定位块3内沿一第一方向X贯通开设有供一注射器的针头200穿过的导向孔31。固定夹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41及第二夹片43,第一夹片41与第二夹片43共同围成一供动物皮肤放置的夹持空间45,第一夹片41及第二夹片43均装设于壳体2上,并均能够受力沿第二方向Y运动,以实现对动物皮肤的夹紧及释放。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片41与第二夹片43均与壳体2的侧板24滑动连接。
位置调节件5装设于壳体2上并与第一夹片41连接,以驱动第一夹片41沿第二方向Y 运动,进而调节第一夹片41与导向孔31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调节件5包括调节螺杆51及弹性件53,调节螺杆51与第二方向Y平行,调节螺杆51穿设壳体2的顶板 21并与顶板21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杆51位于壳体2内的一端能够与第一夹片41相抵;弹性件53为弹簧,弹性件53套设于调节螺杆51外,且弹性件5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壳体2的顶板21及第一夹片41背向第二夹片43的侧面连接。
夹持驱动件6的结构及连接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侧板24背向另一侧板24的外侧面上设有测量刻度线11,测量刻度线11沿第二方向Y延伸,测量刻度线11的零刻度与导向孔31的中心平齐;第二夹片43上还设有第一指示针9,用以指向第二夹片43顶面在测量刻度线11上的位置;第一夹片41上还设有第二指示针10,用以指向第一夹片43底面在测量刻度线11上的位置。第一夹片41沿第二方向Y运动时,第一夹片41上的第二指示针10也随之移动,通过观察第二指示针10所指向的测量刻度线11上的刻度,即可得知第一夹片41底面与导向孔31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二夹片43沿第二方向Y运动时,第二夹片43上的第一指示针9也随之移动,通过观察第一指示针9所指向的测量刻度线11上的刻度及第一夹片41上的第二指示针10所指向的测量刻度线11上的刻度,两者相加可得夹持空间45内动物皮肤的厚度。
当需要对动物进行皮内注射时,例如,对牛进行皮内注射时,首先,将牛等动物需要注射的区域刮毛,消毒;其次,调节调节螺杆51,推动第一夹片41沿第二方向Y移动,使得第一夹片41底面与导向孔31的距离为该动物双层皮肤厚度的1/4左右;随后,一手捏住牛皮提起约1cm高,捏住的牛皮为双层牛皮的厚度,将双层牛皮边缘推到皮肤固定夹400的夹持空间45内;然后,转动驱动螺杆61,使得驱动螺杆61推动第二夹片43沿第二方向Y朝向第一夹片41运动,以实现对动物皮肤的夹紧,并对复位件63蓄能;最后,一手扶住皮肤固定夹400,一手持注射器并将注射器针头从导向孔31穿过并刺入牛皮内进行注射即可。
可以理解,夹持驱动件6可以省略,注射时,利用人工将第一夹片41及第二夹片43夹紧以对动物皮肤进行固定。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装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定位块内沿一第一方向贯通开设有供一注射器的针头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定位块受力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壳体滑动;
固定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共同围成一供动物皮肤放置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片固定装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夹片装设于所述壳体上并能够受力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以与所述第一夹片配合实现对动物皮肤的夹紧及释放;及
位置调节件,所述位置调节件装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定位块连接,以驱动所述定位块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进而调节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导向孔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及弹性件,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能够与所述定位块相抵;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杆外,且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及所述定位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及两个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两个侧板相对设置,且每一侧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连接,以共同围成一中空箱体,且该中空箱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夹片的一端及所述第二夹片的一端均经由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顶板的内壁和/或所述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片与所述侧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与所述侧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孔与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均连通;所述调节螺杆穿设所述顶板,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顶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侧面上还设有第一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刻度线的零刻度与所述第一夹片的底面平齐;所述定位块背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侧面设有指示线,用以指向所述导向孔中心在所述第一刻度线上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侧板背向另一侧板的侧面上还设有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二刻度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刻度线的零刻度与所述第一夹片的底面平齐;所述第二夹片上还设有第一指示针,用以指向所述第二夹片顶面在所述第二刻度线上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面向所述第二夹片的侧面及所述第二夹片面向所述第一夹片的侧面均铺设有柔性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固定夹还包括夹持驱动件,所述夹持驱动件包括驱动螺杆及复位件,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且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夹片相抵;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驱动螺杆外,且所述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及所述第二夹片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上还贯通开设有鼓包避位孔。
9.一种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装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定位块内沿一第一方向贯通开设有供一注射器的针头穿过的导向孔;
固定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共同围成一供动物皮肤放置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片及所述第二夹片均装设于所述壳体上,并均能够受力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运动,以实现对动物皮肤的夹紧及释放;及
位置调节件,所述位置调节件装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夹片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夹片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进而调节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导向孔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及弹性件,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片相抵;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杆外,且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及所述第一夹片连接。
CN201920817518.2U 2019-05-31 2019-05-31 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 Active CN210582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7518.2U CN210582749U (zh) 2019-05-31 2019-05-31 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7518.2U CN210582749U (zh) 2019-05-31 2019-05-31 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2749U true CN210582749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1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7518.2U Active CN210582749U (zh) 2019-05-31 2019-05-31 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27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7316A (zh) * 2021-09-24 2021-12-24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取皮植皮皮肤修整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7316A (zh) * 2021-09-24 2021-12-24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取皮植皮皮肤修整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82749U (zh) 用于动物皮内注射的皮肤固定夹
HK1143051A1 (en) Assistance device
CN113476025B (zh) 一种有创动脉压力监测用穿刺针
CN210963388U (zh) 一种内科用介入治疗针
CN215504756U (zh) 一种宫腔灌注装置
CN210330819U (zh) 动物皮内注射装置及其注射辅助器
CN107495989B (zh) 多点睾丸穿刺针
CN210541742U (zh) 一种麻醉穿刺辅助固定装置
CN111374736A (zh) 穿刺针解锁装置、穿刺模组及超声穿刺引导设备
CN209474751U (zh) 穿刺针夹装装置及超声诊断系统
CN213098182U (zh) 一种甲状腺穿刺定位装置
CN211749948U (zh) 一种神经介入术用穿刺定位装置
CN209197611U (zh) 孔位检测机构
CN110051453B (zh) 动物皮内注射装置及其注射辅助器
CN206357089U (zh) 金银针固定夹具
CN217611064U (zh) 一种患者下肢周径的定位测量装置
CN202605493U (zh) 一种麻醉穿刺针
CN213465159U (zh) 一种防误操作的吻合器激发组件
CN210056093U (zh) 一种脑穿刺活检装置
CN216221588U (zh) 一种自动穿刺装置限位结构
CN106289862B (zh) 脑组织核团提取仪
CN2198884Y (zh) 带固定器的穿刺针
CN215100444U (zh) 一种吸头滤芯安装的吸头上料机构
CN213406227U (zh) 一种ct引导下穿刺活检角度定位辅助装置
CN105520756B (zh) 医疗设备用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