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81515U - 一种运动饮料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动饮料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1515U
CN210581515U CN201921438492.7U CN201921438492U CN210581515U CN 210581515 U CN210581515 U CN 210581515U CN 201921438492 U CN201921438492 U CN 201921438492U CN 210581515 U CN210581515 U CN 210581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bottle
water outlet
hol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384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坚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Technique Plastic Container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Technique Plastic Container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Technique Plastic Container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Technique Plastic Container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384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1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1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1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动饮料瓶,属于一种容器,包括瓶体以及盖体,瓶体内具有中空的瓶腔,瓶体上开有连通瓶腔和外部环境的瓶口,盖体以可拆装的方式与瓶口液密配合,盖体上设置有连通瓶腔和外部环境的瓶嘴;瓶腔内设置隔腔片,隔腔片可在瓶腔的底部和顶部之间往复移动;隔腔片的外缘与瓶腔的内侧壁液密配合,隔腔片一侧与瓶腔一端侧壁及其底部围设形成气腔,隔腔片的另一侧与瓶腔的另一端侧壁及其顶部与盖体共同围设形成液腔;瓶体底部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与隔腔片驱接,以驱动隔腔片位于瓶腔内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气腔和液腔的空间。通过驱动隔腔片,使液腔容量与饮料保持相仿大小,减少饮料晃动情况,减少运动者跑步摆臂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运动饮料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运动饮料瓶。
背景技术
运动水壶顾名词义就是户外运动携带的用于装盛饮品的容器,与一般的容器相比,运动水壶具有坚固耐用、安全可靠、方案保险等特点,而为了方便人们运动完能够迅速补充水分,运动水壶一般设置有吸嘴,且其壶身为弹性材料,通过给壶身施压,让壶身内腔形成正压从而把水从中挤出,无需经过繁琐的开瓶饮用等步骤,且弹性的壶身也进一步增加了运动水壶的抗摔性能。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跑步的时候会携带着水壶一同运动,方便跑步过程中能够及时补充水分,但是,随着瓶腔内水分的减少,水分与瓶腔之间的空间越来越大,导致在跑步摆臂时,水分与瓶腔发生激烈碰撞,水分与瓶腔激烈碰撞会导致瓶身不断摇晃,因为水分与瓶腔碰撞的频率与摆臂频率不同,会导致运动者摆臂十分吃力,影响跑步的效果,另外,剧烈摇晃后的饮品特性也会发生一定变化,影响其风味或存在对人体无益的元素在里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饮料瓶,设置能位于瓶腔内移动的隔腔片,使瓶腔饮品在瓶腔内保持稳定,降低饮品摇晃碰撞的程度,减少与瓶腔的碰撞,减少人体跑步时摆臂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运动饮料瓶,包括瓶体以及盖体,所述瓶体内具有中空的瓶腔,所述瓶体上开有连通所述瓶腔和外部环境的瓶口,所述盖体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所述瓶口液密配合,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瓶腔和外部环境的瓶嘴;所述瓶腔内设置隔腔片,所述隔腔片可在所述瓶腔的底部和顶部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隔腔片的外缘与所述瓶腔的内侧壁液密配合,所述隔腔片一侧与所述瓶腔一端侧壁及其底部围设形成气腔,所述隔腔片的另一侧与所述瓶腔的另一端侧壁及其顶部与所述盖体共同围设形成液腔;所述瓶体底部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隔腔片驱接,以驱动所述隔腔片位于所述瓶腔内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所述气腔和所述液腔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螺杆,所述瓶体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驱动件穿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所述驱动件一端置于所述瓶体底部形成螺母,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朝所述瓶腔内延伸形成螺纹段,所述隔腔片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段螺纹配合的第一驱动孔,所述隔腔片的外缘与所述瓶腔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第一驱动孔与所述螺纹段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驱动件轴向自由度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螺杆,所述瓶体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驱动件螺纹配合的第二驱动孔;所述驱动件一端置于所述瓶体底部形成螺母,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驱动孔朝所述瓶腔内延伸形成螺纹段,所述隔腔片固定于所述螺纹段。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段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外周面为平面且直径小于螺纹段,所述隔腔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槽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套设在所述固定槽上,并与所述固定槽液密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设置有用于敞开或闭合所述通气孔的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底部盖设有底盖,所述底盖内设有中空的注水腔,所述底盖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注水腔和外部环境的注水孔,所述注水孔上封堵有可拆的塞头。
进一步地,所述瓶嘴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出水嘴以及活动堵头;所述出水嘴内设有连通所述瓶腔和外部环境的第一出水流道,所述活动堵头活动套设于所述出水嘴上并可在靠近第一出水流道和远离所述第一出水流道的方向上往复移动,以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一出水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堵头远离所述第一出水流道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出水流道,所述第二出水流道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流道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活动堵头通过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出水流道的方向上移动,以阻隔或连通所述第一出水流道和所述第二出水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所述瓶体沿其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刻度线。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饮料瓶的瓶腔内设置隔腔片,隔腔片可在瓶腔的底部和顶部之间往复移动;隔腔片的外缘与瓶腔的内侧壁液密配合,隔腔片一侧与瓶腔一端侧壁及其底部围设形成气腔,隔腔片的另一侧与瓶腔的另一端侧壁及其顶部与盖体共同围设形成液腔;瓶体底部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与隔腔片驱接,以驱动隔腔片位于瓶腔内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气腔和液腔的空间。
在实际使用中,随着运动者饮用瓶腔中的饮料,饮料液面会逐渐远离盖体,与瓶腔、盖体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空间,这会导致人们在跑步摆臂时饮料位于瓶腔内剧烈摇晃,此时,通过驱动驱动件,使隔腔片朝靠近盖体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饮料朝盖体方向上升,增大气腔空间,减少液腔空间,从而减少液腔中的空气,保证饮料与液腔之间的间隙在一个不会让其产生剧烈摇晃的范围之内,保证人们跑步时能随这身惯性摆臂而不受瓶内液体摇晃所影响,而当饮料喝完,需要重新灌入饮料时,人们可驱动驱动件使隔腔片朝靠近瓶腔底部的方向移动,减少气腔空间,增加液腔空间,使瓶腔能够装入充足的饮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动饮料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动饮料瓶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视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动饮料瓶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部放大视图;
图7为图5的D部放大视图。
图中:10、瓶体;11、瓶腔;111、刻度线;12、瓶口;13、隔腔片;131、第一驱动孔;132、第二通孔;14、气腔;15、液腔;16、驱动件;161、螺母;162、螺纹段;1621、固定槽;17、第一通孔;18、第二驱动孔;19、通气孔;191、气阀;20、盖体;21、瓶嘴;211、出水嘴;2111、第一出水流道;212、活动堵头;2121、第二出水流道;30、底盖;31、注水腔;32、注水孔;33、塞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图1~图7所示,为了避免人们跑步运动过程中水瓶内饮料摇晃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动饮料瓶,其包括普通饮料瓶固有的瓶体10以及盖体20,瓶体10内具有中空的用于装盛饮料的瓶腔11,瓶体10上开有连通瓶腔11和外部环境的瓶口12,瓶口12一般直径较大,接近于瓶体10直径,方便人们灌入饮料以及清洗瓶腔11。而盖体20以可拆装的方式与瓶口12液密配合,一般为螺纹配合,且盖体20与瓶口1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达到液密配合的效果,进一步,为了方便使用者饮用,盖体20上设置有连通瓶腔11和外部环境的瓶嘴21,瓶嘴21大小一般与人体嘴部大小相仿。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解决饮料位于瓶腔11内晃动的问题,瓶腔11内设置隔腔片13,隔腔片13可在瓶腔11的底部和顶部之间往复移动;隔腔片13的外缘与瓶腔11的内侧壁液密配合,隔腔片13一侧与瓶腔11一端侧壁及其底部围设形成气腔14,隔腔片13的另一侧与瓶腔11的另一端侧壁及其顶部与盖体20共同围设形成液腔15;瓶体10底部设置有驱动件16,驱动件16与隔腔片13驱接,以驱动隔腔片13位于瓶腔11内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气腔14和液腔15的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运动饮料瓶实际使用中,在瓶腔11还未装入饮料时,隔腔片13位于靠近瓶腔11底部的一端,气腔14空间尽量缩小,以增加液腔15空间使其能够灌入足够多的饮料,灌入饮料后盖合盖体20。随后,随着跑步运动过程中人们不断补充水分,瓶腔11内饮料不断减少,液腔15中不存在饮料的空间会逐渐增大,导致饮料会出现与瓶腔11碰撞摇晃的情况,此时,随着人们不断饮用瓶腔11中的饮料,其可驱动驱动件16以带动隔腔片13朝靠近盖体20的方向移动,饮料被隔腔片13推动朝靠近盖体20的方向上升,液面逐渐靠近盖体20,使气腔14空间增加,液腔15空间减少,饮料与液腔15之间的空隙缩小,降低其摇晃碰撞的程度,保证瓶体10在人们跑步摆臂时保持稳定,不会影响人们摆臂的惯性,同时也能让瓶中饮料保持原有风味和养分。
实施例1:
如图2~图4所示,驱动件16为螺杆,瓶体10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7,驱动件16穿接于第一通孔17并可位于第一通孔17内转动;驱动件16一端置于瓶体10底部形成螺母161,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7朝瓶腔11内延伸形成螺纹段162,隔腔片13开设有与螺纹段162螺纹配合的第一驱动孔131,隔腔片13的外缘与瓶腔11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第一驱动孔131与螺纹段162之间的摩擦力。
第一通孔17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驱动件16轴向自由度的限位块。
当使用者饮用瓶腔11中的饮料后,通过转动螺母161,使螺纹段162转动,由于隔腔片13的外缘与瓶腔11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第一驱动孔131与螺纹段162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在螺纹段162转动时,隔腔片13并不会随螺纹段162一同转动,而是被螺纹段162带动沿其延伸方向移动,通过驱动螺母161,使隔腔片13被螺纹段162驱动朝盖体20方向移动从而增加气腔14空间,缩小液腔15空间,当瓶腔11需要装入饮料时,使用者反向转动螺母161,使螺纹段162带动隔腔片13下降缩小气腔14空间,增加液腔15空间。
实施例2:
如图5~图7所示,作为可选的另一实施方式,驱动件16为螺杆,瓶体10底部开设有与驱动件16螺纹配合的第二驱动孔18;驱动件16一端置于瓶体10底部形成螺母161,另一端穿过第二驱动孔18朝瓶腔11内延伸形成螺纹段162,隔腔片13固定于螺纹段162。
螺纹段162上设置有固定槽1621,固定槽1621外周面为平面且直径小于螺纹段162,隔腔片13上开设有与固定槽1621配合的第二通孔132,第二通孔132套设在固定槽1621上,并与固定槽1621液密配合。
当使用者饮用瓶腔11中的饮料后,通过转动螺母161,使螺母161位于第二驱动孔18中沿螺纹段162方向移动靠近瓶体10底部,由于隔腔片13固定于螺纹段162,因此在此过程中,螺纹段162会带动隔腔片13朝靠近盖体20的方向推动,从而增加气腔14空间,减少液腔15空间,优选的,第二通孔132与固定槽1621之间可相互转动,使螺纹段162转动时不会影响隔腔片13转动;当瓶腔11需要装入饮料,使用者反向转动螺母161,使螺母161远离瓶体10底部,螺纹段162带动隔腔片13下降减小气腔14空间,增加液腔15空间。
作为上述两个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瓶体10底部开设有与气腔14连通的通气孔19,通气孔19上设置有用于敞开或闭合通气孔19的气阀191,通气孔19可为气腔14注入空气以及排除气腔14空气,在气腔14空间增大或缩小时,打开气阀191,让气腔14注入空气,或让气腔14空气从通气孔19排除,避免隔腔片13朝盖体20方向移动或朝瓶腔11底部移动时,由于气腔14内形成正压或负压导致隔腔片13无法移动或移动后复位的情况。
进一步,瓶体10底部盖设有底盖30,底盖30内设有中空的注水腔31,底盖30上开设有连通注水腔31和外部环境的注水孔32,注水孔32上封堵有可拆的塞头33。底盖30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盖合瓶体10底部,遮盖驱动件16以及通气孔19,保证瓶体10美观,其次可在注水腔31内注入热水或冷水,甚至注入冷水后放入冰箱,让热水、冷水或冰与瓶腔11内的饮料进行热交换,让饮料保温。
而为了方便使用者饮用瓶腔11中的饮料,瓶嘴21包括设置在盖体20上的出水嘴211以及活动堵头212;出水嘴211内设有连通瓶腔11和外部环境的第一出水流道2111,活动堵头212活动套设于出水嘴211上并可在靠近第一出水流道2111和远离第一出水流道2111的方向上往复移动,以封堵或打开第一出水流道2111。
活动堵头212远离第一出水流道2111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出水流道2121,第二出水流道2121一端与第一出水流道2111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环境连通;活动堵头212通过在靠近或远离第一出水流道2111的方向上移动,以阻隔或连通第一出水流道2111和第二出水流道2121。
为了在驱动隔腔片13时使用者能够清楚看到液面位置,瓶体10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瓶体10沿其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刻度线111。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运动饮料瓶,包括瓶体以及盖体,所述瓶体内具有中空的瓶腔,所述瓶体上开有连通所述瓶腔和外部环境的瓶口,所述盖体以可拆装的方式与所述瓶口液密配合,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瓶腔和外部环境的瓶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腔内设置隔腔片,所述隔腔片可在所述瓶腔的底部和顶部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隔腔片的外缘与所述瓶腔的内侧壁液密配合,所述隔腔片一侧与所述瓶腔一端侧壁及其底部围设形成气腔,所述隔腔片的另一侧与所述瓶腔的另一端侧壁及其顶部与所述盖体共同围设形成液腔;
所述瓶体底部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隔腔片驱接,以驱动所述隔腔片位于所述瓶腔内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所述气腔和所述液腔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螺杆,所述瓶体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驱动件穿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所述驱动件一端置于所述瓶体底部形成螺母,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朝所述瓶腔内延伸形成螺纹段,所述隔腔片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段螺纹配合的第一驱动孔,所述隔腔片的外缘与所述瓶腔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第一驱动孔与所述螺纹段之间的摩擦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驱动件轴向自由度的限位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螺杆,所述瓶体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驱动件螺纹配合的第二驱动孔;所述驱动件一端置于所述瓶体底部形成螺母,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驱动孔朝所述瓶腔内延伸形成螺纹段,所述隔腔片固定于所述螺纹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段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外周面为平面且直径小于螺纹段,所述隔腔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槽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套设在所述固定槽上,并与所述固定槽液密配合。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设置有用于敞开或闭合所述通气孔的气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动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底部盖设有底盖,所述底盖内设有中空的注水腔,所述底盖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注水腔和外部环境的注水孔,所述注水孔上封堵有可拆的塞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出水嘴以及活动堵头;所述出水嘴内设有连通所述瓶腔和外部环境的第一出水流道,所述活动堵头活动套设于所述出水嘴上并可在靠近第一出水流道和远离所述第一出水流道的方向上往复移动,以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一出水流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动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堵头远离所述第一出水流道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出水流道,所述第二出水流道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流道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活动堵头通过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出水流道的方向上移动,以阻隔或连通所述第一出水流道和所述第二出水流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所述瓶体沿其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刻度线。
CN201921438492.7U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运动饮料瓶 Active CN210581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8492.7U CN210581515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运动饮料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8492.7U CN210581515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运动饮料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1515U true CN210581515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9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8492.7U Active CN210581515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运动饮料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1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083022A5 (zh)
CN206079482U (zh) 无菌真空膏霜瓶
US20180099806A1 (en) Bottle for cold-brewed tea
CN210581515U (zh) 一种运动饮料瓶
CN202436952U (zh) 定量油壶
CN103202595B (zh) 两种温度的户外水壶
CN209153239U (zh) 一种保温装置
CN204846772U (zh) 一种双层储物瓶盖
CN107928481B (zh) 一种具有自助加糖浆的咖啡杯
CN109259545A (zh) 一种保温装置及保温方法
CN109795801A (zh) 一种环保饮料瓶
CN110638292B (zh) 一种能够快速降温且便于打开的保温杯
CN212213339U (zh) 一种茶水分离杯
CN202477213U (zh) 吸嘴杯
CN211632903U (zh) 软体内胆水瓶
CN205504001U (zh) 一种酒龙头以及使用该酒龙头的冰酒机
CN106586211B (zh) 一种便携式袋装饮用水包装袋
CN206032156U (zh) 一种瓶盖及相关饮料瓶
CN209574219U (zh) 无冰块速冻杯
CN211632906U (zh) 自动关闭开关的不锈钢保温壶
CN208631191U (zh) 一种固液分装瓶盖
CN214803973U (zh) 一种茶蜜水杯
CN220832594U (zh) 一种多功能水杯
CN208326217U (zh) 即食燕窝包装瓶
CN211066177U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固定支架的电热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