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9115U - 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 - Google Patents

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9115U
CN210579115U CN201921334406.8U CN201921334406U CN210579115U CN 210579115 U CN210579115 U CN 210579115U CN 201921334406 U CN201921334406 U CN 201921334406U CN 210579115 U CN210579115 U CN 210579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built
memory card
micro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44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泽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Tai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Tai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Tai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Tai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44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9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9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91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所述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挂部、后挂部、电池、微处理器、控制按键、骨传导模块、蓝牙模块、红外距离传感器、内存卡和耳机麦克风,所述耳机麦克风的拾音孔呈非平行排布设置在所述主控部的侧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与前方物体距离控制所述骨传导模块产生/停止骨传导振动和控制所述内存卡进行/停止音频数据存储。本方案通过耳机麦克风的组合结构配置避免了耳机的啸叫问题,提升了耳机的耳机效果,同时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方便快捷地检测佩戴状态进行骨传导传声和音频数据存储的智能控制,提升了耳机使用的便捷性、趣味性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成熟,智能耳机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现有耳机通常采用气传导传声技术,容易产生啸叫问题而导致传声效果不佳,同时并不能地根据用户佩戴状态智能地控制开关耳机传声和存储音频数据,导致现有耳机的耳机效果、使用便捷性、趣味性和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解决现有耳机的耳机效果、使用便捷性、趣味性和用户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挂部、后挂部、电池、微处理器和控制按键,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气连接的骨传导模块、蓝牙模块、红外距离传感器、内存卡和至少两个耳机麦克风,所述耳挂部和后挂部连接处底部设置有收容所述电池、微处理器和内存卡的主控部,所述耳挂部顶部设置有传音部,所述骨传导模块设置在所述传音部内侧卡槽内,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控部内侧表面,所述蓝牙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控部外侧,所述至少两个耳机麦克风的拾音孔呈非平行排布设置在所述主控部的侧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当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与前方物体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内存卡存储所述蓝牙模块接收的音频数据,并根据所述蓝牙模块接收的音频数据控制所述骨传导模块产生骨传导振动,以及当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与前方物体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内存卡停止存储所述蓝牙模块接收的音频数据,并控制所述骨传导模块停止骨传导振动。
优选的,所述至少两个耳机麦克风之间设置有软胶套。
优选的,所述骨传导模块与所述传音部内侧卡槽通过软胶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耳挂部和后挂部包括弹性记忆金属合金件和硅胶层。
优选的,所述骨传导模块与所述耳机麦克风的距离大于或等于65毫米。
优选的,所述骨传导模块的骨传导振子在内外侧分别配置有在吸音减震层和金属加强片。
优选的,所述传音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气连接的接听挂断按键。
优选的,所述主控部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气连接的充电插口。
优选的,所述充电插口为Micro USB插口或Type-C插口。
优选的,所述主控部外侧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气连接的触控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挂部、后挂部、电池、微处理器和控制按键,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气连接的骨传导模块、蓝牙模块、红外距离传感器、内存卡和至少两个耳机麦克风,所述耳挂部和后挂部连接处底部设置有收容所述电池、微处理器和内存卡的主控部,所述耳挂部顶部设置有传音部,所述骨传导模块设置在所述传音部内侧卡槽内,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控部内侧表面,所述蓝牙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控部外侧,所述至少两个耳机麦克风的拾音孔呈非平行排布设置在所述主控部的侧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当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与前方物体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内存卡存储所述蓝牙模块接收的音频数据,并根据所述蓝牙模块接收的音频数据控制所述骨传导模块产生骨传导振动,以及当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与前方物体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内存卡停止存储所述蓝牙模块接收的音频数据,并控制所述骨传导模块停止骨传导振动。通过耳机麦克风的组合结构配置避免了耳机的啸叫问题,提升了耳机的耳机效果,同时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方便快捷地检测佩戴状态进行骨传导传声和音频数据存储的智能控制,提升了耳机使用的便捷性、趣味性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的骨传导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的耳机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更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挂部1、后挂部2、电池3、微处理器4、骨传导模块5、蓝牙模块6、红外距离传感器7、内存卡8、两个耳机麦克风9和控制按键1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挂部1呈钩状,所述后挂部2呈圆弧状,所述耳挂部1和后挂部2包括内部的弹性记忆金属合金件和外层的硅胶层,所述弹性记忆金属合金件可弹性地根据不同佩戴者耳部大小来适应贴合耳部位置,使所述骨传导模块5可紧贴耳部颧骨而提升骨传导传音效果,同时可整个耳机在佩戴时不易滑落,且弹性记忆金属合金件可避免耳机的啸叫问题。
所述耳挂部1顶部设置有圆形或方形传音部11,所述传音部11外侧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气连接的圆形接听挂断按键12,可快速控制接听和挂断。所述传音部11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骨传导模块5通过软胶套卡扣连接在所述卡槽内,通过软胶套结构降低呼啸。
参见图2,所述骨传导模块5包括骨传导振子51、金属加强片52、吸音减震层53、上壳54、下壳55和硅胶套56。所述上壳54和下壳55采用粘胶粘接形成腔体,所述骨传导振子51设置在所述硅胶套56上,所述骨传导振子51表面设置有金属加强片52以提升传声效果,所述骨传导振子51底部设置有吸音减震层53以避免余音干扰。所述骨传导振子51可根据音频数据产生骨传导振动,并通过所述金属加强片52传递给佩戴者耳部颧骨和听力神经进而实现骨传导传声功能。为进一步避免耳机啸叫而提升的传声效果,所述骨传导模块5与所述耳机麦克风9的距离控制在大于或等于65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挂部1和后挂部2连接处底部设置有收容所述电池3、微处理器4和内存卡8的主控部10。所述主控部10可配置为长方形或圆弧形,其内部设置有主板和电池槽。所述电池3可选用可充电锂电池,可固定或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电池槽内。所述蓝牙模块6设置在所述主控部10外侧,用于从外部设设备接收音频数据或向外部设备传输音频数据。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主控部10内侧表面,可检测与前方物体的距离,基于此功能可用于本案的体感检测,即当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7检测到与前方物体(用户头部)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初步判定为用户正在佩戴,而当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7检测到与前方物体(用户头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初步判定为用户未在佩戴。
参见图3,所述两个耳机麦克风9以非平行排布设置在所述主控部10的侧部,所述两个耳机麦克风9之间设置有软胶套13,所述两个耳机麦克风9的拾音孔91呈垂直角度,所述软胶套13和拾音孔91的角度结构可避免啸叫而提升耳机的传声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部10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4电气连接的充电插口14,所述充电插口14可配置为Micro USB插口或Type-C插口,以适配不同的充电设备接口。所述主控部10外侧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4电气连接的触控屏,可显示耳机传声状态、充电状态、剩余电量、蓝牙连接状态等,还可以实现触控操作比如开关机、播放上下一曲、调节音量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的电气连接示意图。所述微处理器4为耳机的核心部件,可选用电子控制领域通用的单片机芯片或可编程电路,其包括用于数据处理的运算器和指令控制的控制器。当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7检测到与前方物体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比如5-10毫米)时,所述微处理器4初步判定为用户正在佩戴耳机,所述微处理器4控制所述内存卡8存储所述蓝牙模块6接收的音频数据,并根据所述蓝牙模块6接收的音频数据控制所述骨传导模块5产生骨传导振动。当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7检测到与前方物体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所述微处理器4初步判定为用户并未佩戴耳机,所述微处理器4控制所述内存卡8停止存储所述蓝牙模块6接收的音频数据,并控制所述骨传导模块5停止骨传导振动,可方便快捷地检测佩戴状态进行骨传导传声和音频数据存储的智能控制,提升了耳机使用的便捷性、趣味性和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挂部、后挂部、电池、微处理器和控制按键,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气连接的骨传导模块、蓝牙模块、红外距离传感器、内存卡和至少两个耳机麦克风,所述耳挂部和后挂部连接处底部设置有收容所述电池、微处理器和内存卡的主控部,所述耳挂部顶部设置有传音部,所述骨传导模块设置在所述传音部内侧卡槽内,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控部内侧表面,所述蓝牙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控部外侧,所述至少两个耳机麦克风的拾音孔呈非平行排布设置在所述主控部的侧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当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与前方物体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内存卡存储所述蓝牙模块接收的音频数据,并根据所述蓝牙模块接收的音频数据控制所述骨传导模块产生骨传导振动,以及当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与前方物体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内存卡停止存储所述蓝牙模块接收的音频数据,并控制所述骨传导模块停止骨传导振动。通过耳机麦克风的组合结构配置避免了耳机的啸叫问题,提升了耳机的耳机效果,同时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方便快捷地检测佩戴状态进行骨传导传声和音频数据存储的智能控制,提升了耳机使用的便捷性、趣味性和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挂部、后挂部、电池、微处理器和控制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气连接的骨传导模块、蓝牙模块、红外距离传感器、内存卡和至少两个耳机麦克风,所述耳挂部和后挂部连接处底部设置有收容所述电池、微处理器和内存卡的主控部,所述耳挂部顶部设置有传音部,所述骨传导模块设置在所述传音部内侧卡槽内,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控部内侧表面,所述蓝牙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控部外侧,所述至少两个耳机麦克风的拾音孔呈非平行排布设置在所述主控部的侧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当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与前方物体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内存卡存储所述蓝牙模块接收的音频数据,并根据所述蓝牙模块接收的音频数据控制所述骨传导模块产生骨传导振动,以及当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与前方物体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内存卡停止存储所述蓝牙模块接收的音频数据,并控制所述骨传导模块停止骨传导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耳机麦克风之间设置有软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模块与所述传音部内侧卡槽通过软胶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挂部和后挂部包括弹性记忆金属合金件和硅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模块与所述耳机麦克风的距离大于或等于6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模块的骨传导振子在内外侧分别配置有在吸音减震层和金属加强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音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气连接的接听挂断按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部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气连接的充电插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口为Micro USB插口或Type-C插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部外侧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气连接的触控屏。
CN201921334406.8U 2019-08-16 2019-08-16 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79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4406.8U CN210579115U (zh) 2019-08-16 2019-08-16 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4406.8U CN210579115U (zh) 2019-08-16 2019-08-16 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9115U true CN210579115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1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440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79115U (zh) 2019-08-16 2019-08-16 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9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9931B (zh) 听力保护耳机及其听力保护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40451A1 (zh) 一种扬声器装置
US11368780B1 (en)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JP2023530725A (ja) イヤホン
US11503394B2 (en) TWS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CN109327758B (zh) 一种无线播放设备及其播放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0140456A1 (zh) 一种扬声器装置
CN210431880U (zh) 具有防啸叫功能的骨传导助听器
CN210431882U (zh) 后挂式蓝牙骨气导助听器
CN210579113U (zh) 内置蓝牙功能的骨传导耳机
CN114390394A (zh) 定制无线耳机
CN207304829U (zh) 一种入耳式无线耳机
CN210579115U (zh) 内置内存卡的骨传导耳机
WO2021103265A1 (zh) 一种复合耳机
CN208863048U (zh) 一种无线播放设备及头戴式无线耳机系统
US20230091575A1 (en) Audio device with wingtip anchor
CN213783577U (zh) 耳机
WO2020042491A1 (zh) 一种耳机远场交互方法、耳机远场交互配件及无线耳机
CN213581633U (zh) 一种智能蓝牙眼镜
CN211352383U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蓝牙音箱
CN210431883U (zh) 发箍式骨气导蓝牙助听器
CN207654514U (zh) 一种睡眠喇叭
CN208707882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CN220421989U (zh) 一种耳撑式骨传导耳机
JP3245920U (ja) 多機能骨伝導イヤホ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