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8288U - 一种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8288U
CN210578288U CN201921932192.4U CN201921932192U CN210578288U CN 210578288 U CN210578288 U CN 210578288U CN 201921932192 U CN201921932192 U CN 201921932192U CN 210578288 U CN210578288 U CN 210578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direct current
input
outpu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21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晋伟
杨婉
孙晋栋
朱青青
李长安
马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MPEST Co
Original Assignee
TEMPES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MPEST Co filed Critical TEMPEST Co
Priority to CN2019219321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8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8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8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配器,将交流电输入至EMC交流输入滤波器得到预设频率交流电或直流电输入至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得到预设直流电,将其他无用频率电流进行滤除,来增加适配器的电磁抗干扰能力,以满足更高的相关电磁兼容要求标准,从而增大适配器的适用范围;通过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与EMC交流输入滤波器相配合或通过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与EMC直流输入滤波器相配合使适配器适用于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两种不同电源的条件,适配器可以单独采用交流电输入或直流电输入,也可以采用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同时输入,以防止受到强大电磁干扰造成交流电或直流电的一路输入电源损坏时,另一路输入电源也能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适配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电连接器、滤波器、电感、电容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等元器件组成。
现有一些移动用电设备,例如宽带移动中心站密码机,便携式KVM(Keyboard、Video、Mouse,中文名称多计算机切换器)等在接通电源工作时,需要通过适配器将电源电压转换为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来满足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要求。由于适配器在将电源输入至用电设备过程中电流的传输会和空间磁场产生电磁感应,电磁感应会产生电动势,因此在一定范围产生的电动势会对其他用电设备形成影响,造成干扰,同时也会受到其他用电设备的干扰,因此适配器在将电压转换时滤除其他的干扰信号同时减少自身电流对其他设备的干扰尤为重要,而现有的电源适配器的滤波器,电磁抗干扰能力弱,并不能国家满足军用GJB151A的相关电磁兼容和GJB150所提出的相关环境试验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源适配器的电磁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配器,包括:交流端输入组件、直流端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
交流端输入组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电磁兼容EMC交流输入滤波器和交流转直流AC-DC转换组件;所述AC-DC转换组件作为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接;所述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输入至所述EMC交流输入滤波器,通过所述EMC交流输入滤波器得到预设频率交流电,将所述预设频率交流电传输至所述AC-DC转换组件,经所述AC-DC转换组件转换为预设所需直流电传输至所述输出组件,经所述输出组件滤波选频得到目标电压直流电,输入至用电设备;
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和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组件;所述DC-DC转换组件作为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接;所述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用于将所述直流电输入至所述EMC直流输入滤波器,通过所述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得到预设直流电,将所述预设直流电传输至所述DC-DC转换组件,所述DC-DC转换组件将所述预设直流电转换为所述预设所需直流电传输至所述输出组件,经所述输出组件滤波选频得到目标电压直流电,输入至用电设备。
具体的,所述EMC交流输入滤波器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差模电感、第二电容、第一共模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二共模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相连,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还与所述差模电感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差模电感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还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两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两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还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两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输出端与所述AC-DC转换组件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包括:第六电容、第三共模电感、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四共模电感、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和第五共模电感;
所述第六电容的两端与所述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相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两端与所述第三共模电感的两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共模电感的两输出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共模电感的两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共模电感的两输出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容的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共模电感的两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五共模电感的两输出端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组件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AC-DC转换组件包括交流端保护单元、AC-DC转换器;所述交流端保护单元分别与所述EMC交流输入滤波器和所述AC-DC转换器相连接,所述AC-DC转换器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接;
所述交流端保护单元用于抑制所述预设频率交流电的浪涌电流,将抑制浪涌电流后的交流电传输至所述AC-DC转换器;所述AC-DC转换器将所述抑制浪涌电流后的交流电转换得到所述预设所需直流电,输出至所述输出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DC-DC转换组件包括直流端保护单元、DC-DC转换器;所述直流端保护单元分别与所述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和所述DC-DC转换器相连接,所述DC-DC转换器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接;
所述直流端保护单元用于抑制所述预设直流电的浪涌电流,将抑制浪涌电流后的直流电传输至所述DC-DC转换器;
所述DC-DC转换器将所述抑制浪涌电流后的直流电转换得到所述预设所需直流电,输出至所述输出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组件包括:EMC直流输出滤波器和输出电连接器;
所述EMC直流输出滤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AC-DC转换组件和所述DC-DC转换组件相连接,所述直流输出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连接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输出电连接器的输出端与用电设备相连接;
所述EMC直流输出滤波器,用于将所述AC-DC转换组件或所述DC-DC转换组件转换得到的所述预设所需直流电中的干扰频率电流进行过滤,得到目标电压直流电,经所述输出电连接器输入至用电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EMC直流输出滤波器包括: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六共模电感、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和第十八电容;
所述第十三电容的两端作为输入端分别与所述AC-DC转换组件和所述DC-DC转换组件相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容的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共模电感的两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六共模电感的两输出端与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七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七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八电容的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十八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八电容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连接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设置于壳体中,所述壳体内部为分仓设计;
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仓体内。
可选的,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设置于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扣合的盖板;
所述本体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导电双峰橡胶圈。
进一步,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设置于壳体中,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固定柱;
所述固定柱用于将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EMC交流输入滤波器得到预设频率交流电或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得到预设直流电,将其他无用频率电流进行滤除,增加了适配器的电磁抗干扰能力,满足了更高的相关电磁兼容要求标准,从而增大适配器的适用范围;通过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与EMC交流输入滤波器相配合或通过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与EMC直流输入滤波器相配合使适配器适用于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两种不同电源的条件,适配器可以单独采用交流电输入或直流电输入,也可以采用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同时输入,以防止受到强大电磁干扰造成交流电或直流电的一路输入电源损坏时,另一路输入电源也能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并通过交流转直流AC-DC转换组件转换或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组件转换得到预设所需直流电,使得适配器在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下,更广泛的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电压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一种电路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MC交流输入滤波器的一种电路结构连接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MC直流输入滤波器的一种电路结构连接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MC直流输出滤波器的一种电路结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一种电路结构连接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适配器包括:
交流端输入组件11、直流端输入组件12和输出组件13;
交流端输入组件11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111、电磁兼容EMC交流输入滤波器112和交流转直流AC-DC转换组件113;AC-DC转换组件113作为交流端输入组件11的输出端与输出组件13相连接;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111用于将交流电输入至EMC交流输入滤波器112,通过EMC交流输入滤波器112得到预设频率交流电,将预设频率交流电传输至AC-DC转换组件113,经AC-DC转换组件113转换为预设所需直流电传输至输出组件13,经输出组件13滤波选频得到目标电压直流电,输入至用电设备;
直流端输入组件12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121、EMC直流输入滤波器122和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组件123;DC-DC转换组件123作为直流端输入组件12的输出端与输出组件13相连接;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121用于将直流电输入至EMC直流输入滤波器122,通过EMC直流输入滤波器122得到预设直流电,将预设直流电传输至DC-DC转换组件123,DC-DC转换组件123将预设直流电转换为预设所需直流电传输至输出组件13,输出组件13滤波选频得到目标电压直流电,输入至用电设备。
预设直流电是EMC直流输入滤波器122将输入的直流电中的干扰电流和/或EMC直流输入滤波器122本身产生的干扰电流进行滤除后的直流电,EMC直流输入滤波器122本身产生的干扰电流可以包括开关动作时产生的开关干扰频率的电流。
目标电压直流电为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
上述实施例通过EMC交流输入滤波器得到预设频率交流电或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得到预设直流电,将其他无用频率电流进行滤除,增加了适配器的电磁抗干扰能力,满足了更高的相关电磁兼容要求标准,从而增大适配器的适用范围;通过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与EMC交流输入滤波器相配合或通过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与EMC直流输入滤波器相配合使适配器适用于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两种不同电源的条件,使适配器可以单独采用交流电输入或直流电输入,也可以采用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同时输入,在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同时输入时,设置将交流电的输入电压高于直流电的输入电压,例如可以选择高0.5伏,从而选择一种交流电进行转换输出,以防止受到强大电磁干扰造成交流电或直流电的一路输入电源损坏时,另一路输入电源也能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并通过交流转直流AC-DC转换组件转换或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组件转换得到预设所需直流电,使得适配器在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下,更广泛的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电压要求。
为了更详细的介绍本实施例适配器的EMC交流输入滤波器,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EMC交流输入滤波器的一种电路结构连接图。图3是EMC交流输入滤波器的一种电路结构连接图,如图3所示,EMC交流输入滤波器112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差模电感L1、第二电容、第一共模电感L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四电容C5和第二共模电感L3,其中差模电感L1、第一共模电感L2和第二共模电感L3串联,第一电容C1的两端并联与火线和零线之间,第一电阻R1的两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并联在差模电感L1和第一共模电感L2之间,第三电容C3的两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四电容C5的一端分别并联在第一共模电感L2和第二共模电感L3,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具体的,第一电容C1的两端并联在火线和零线之间,第一电容C1通过火线和零线与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111相连接,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容C1并联,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还与差模电感L1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差模电感L1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两端还与第一共模电感L2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共模电感L2的两输出端与第三电容C3的两端相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还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5的一端分别接地,第四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四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共模电感L3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共模电感L3的输出端与AC-DC转换组件113相连接。
图4是EMC直流输入滤波器的一种电路结构连接图,如图4所示,EMC直流输入滤波器122包括:第六电容C6、第三共模电感L4、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四共模电感L5、第九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和第五共模电感L6;
具体的,第六电容C6的两端与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121相连接,第六电容C6的两端与第三共模电感L4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三共模电感L4的两输出端与第七电容C7的两端相连接,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9的一端分别接地,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与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四共模电感L5的两输入端分别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和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四共模电感L5的两输出端与第九电容C10的两端相连接,第九电容C10的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分别接地,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10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与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共模电感L6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五共模电感L6的两输出端分别与DC-DC转换组件123相连接。
上述所有的电容值可以根据用电设备的电压滤波情况对电容元件进行相应更换。
具体的,AC-DC转换组件113包括交流端保护单元1131、AC-DC转换器1132;交流端保护单元1131分别与EMC交流输入滤波器112和AC-DC转换器1132相连接,AC-DC转换器1132与输出组件13相连接。
交流端保护单元1131用于抑制预设频率交流电的浪涌电流,将抑制浪涌电流后的交流电传输至AC-DC转换器1132;AC-DC转换器1132将抑制浪涌电流后的交流电转换得到预设所需直流电,输出至输出组件13。当预设频率交流电从EMC交流输入滤波器112输入至AC-DC转换器1132瞬间时,由于AC-DC转换器1132的电容迅速充电,会产生峰值电流,该峰值电流远远大于稳态输入电流,因此需要通过交流端保护单元1131抑制预设频率交流电的浪涌电流,以免峰值电流过大损坏AC-DC转换器1132。
如图2所示,交流端保护单元1131包括压敏电阻RV1、保险管FUSE和电解电容,压敏电阻RV1的一端和保险管FUSE的另一端分别与EMC交流输入滤波器112相连接,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与保险管FUSE的一端相连接,电解电容的两端分别与压敏电阻RV1的一端和保险管FUSE的另一端相连接,电解电容的两端还与AC-DC转换器1132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AC-DC转换器1132和输出组件13之间还连接有交流端防干扰单元1133,交流端防干扰单元1133用于滤除预设直流电中的交流电,将预设直流电转换为预设所需直流电,以达到抑制预设直流电中交流电干扰的目的。
具体的,交流端防干扰单元1132包括电阻R2、设定数目个电容CZ1和二极管D1,电阻R2、电容CZ1和二极管D1分别并联在AC-DC转换器1132和输出组件13之间,二极管D1还达到防反接的目的。
DC-DC转换组件123包括直流端保护单元1231、DC-DC转换器1232;直流端保护单元1231分别与EMC直流输入滤波器122和DC-DC转换器1232相连接,DC-DC转换器1232与输出组件13相连接;
直流端保护单元1231用于抑制预设直流电的浪涌电流,将抑制浪涌电流后的直流电传输至DC-DC转换器1232;DC-DC转换器1232将抑制浪涌电流后的直流电转换得到预设所需直流电,输出至输出组件13。同样,当预设直流电从EMC直流输入滤波器122输入至DC-DC转换器1232瞬间时,由于DC-DC转换器1232的电容迅速充电,会产生峰值电流,该峰值电流远远大于稳态输入电流,因此需要通过直流端保护单元1231抑制预设直流电的浪涌电流,以免峰值电流过大损坏DC-DC转换器1232。
直流端保护单元1231包括瞬态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简称TVS)、至少两个电解电容;瞬态二极管TVS、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依次分别并联在EMC直流输入滤波器122和DC-DC转换器1232之间。
由于DC-DC转换器1232的预设所需直流电环境影响可能会携带有少量的交流电,或自身有残余交流电,所以更进一步的,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DC-DC转换器1232和输出组件13之间还连接有直流端防干扰单元1233,用于滤除预设直流电中的交流电,以达到抑制预设所需直流电中交流电干扰的目的。直流端防干扰单元1233包括设定数目个电容CZ2和二极管D2。设定数目个电容CZ2并联后通过二极管D2与输出组件13相连接,二极管D2还可以达到防反接的目的。
输出组件13包括:EMC直流输出滤波器131和输出电连接器;
EMC直流输出滤波器131的输入端分别与AC-DC转换组件113和DC-DC转换组件123相连接,直流输出滤波器131的输出端与输出电连接器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出电连接器的输出端与用电设备相连接;
EMC直流输出滤波器131,用于将AC-DC转换组件113或DC-DC转换组件转换123得到预设所需直流电中的干扰频率电流进行过滤,得到目标电压直流电,经输出电连接器输入至用电设备。
可选的,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和输出电连接器均为航空电连接器。
图5是EMC直流输出滤波器的一种电路结构连接图,如图5所示,EMC直流输出滤波器131包括: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六共模电感L7、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和第十八电容C18。
具体的,第十三电容C13的两端作为输入端分别与AC-DC转换组件113和DC-DC转换组件123相连接,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与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相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分别接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和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与第六共模电感L7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六共模电感L7的两输出端与第十六电容C16的两端相连接,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与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容C18的一端分别接地;第十八电容C18的另一端与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与第十八电容C18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分别与输出电连接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在对EMC交流输入滤波器、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和EMC直流输出滤波器选择型号时需要根据要抑制的某一电路增益信号大小来决定,要抑制的增益信号的大小即为插入损耗的大小。
例如,客户的某一设备在用电时,在频率为100KHz的情况下超出国家标准频率为10dB的干扰,因此通过适配器进行电源转换时,需要将超标的10dB的干扰进行滤除,且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影响和更好的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我们一般在滤除是会选择能够多滤除10dB的干扰即20dB干扰的适配器。因此插入损耗为20dB。
根据截止频率公式:
Figure BDA0002267388840000121
算出其截止频率fc为31.6KHz。
再通过截止频率与电容电感的公式:
Figure BDA0002267388840000122
电容容值为设定数目个,设定电容值C为10nF,带入截止频率与电容电感的公式得出电感L为1.2mH。
根据插入损耗公式:
Figure BDA0002267388840000123
得到插入损耗a约为20dB,确认计算得到的插入损耗值即为要抑制的频率的大小。
其中,fc为截止频率;F为超标频率;d为要衰减的值,d为20;k为电路阶数,k取值为1;L为滤波电路总电感;C为滤波电路总电容;a为插入损耗值;f为测试频率。
进一步的,交流端输入组件11、直流端输入组件12和输出组件13设置于壳体中,壳体内部为分仓设计。
交流端输入组件11、直流端输入组件12和输出组件13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不同仓体内,将交流端输入组件11、直流端输入组件12和输出组件13分隔开来,防止各组件之间的串扰。
可选的,交流端输入组件11、直流端输入组件12和输出组件13设置于壳体中,壳体包括本体和与本体扣合的盖板;本体与盖板之间设有导电双峰橡胶圈,用于防止本体外部的水汽等进入。本体为分仓式结构,盖板的外壁可以为喷漆密封式,以满足环境盐雾湿热等环境的要求,盖板的内壁结构与本体分仓式结构相配合设计,盖板的内壁结构可导电,以保证外壁可屏蔽,内壁结构可导通。
进一步,交流端输入组件11、直流端输入组件12和输出组件13设置于壳体中,壳体内部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用于将交流端输入组件11、直流端输入组件12和输出组件13固定在壳体,还可以将EMC交流输入滤波器、EMC直流输入滤波器、EMC直流输出滤波器和壳体进行保护接地。此外,固定柱也可方便交流端输入组件11、直流端输入组件12和输出组件13内的器件根据需求更换。
壳体的两侧还设置有地脚孔,地脚孔外侧设置有螺纹式可拆卸部件。
可选的,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和输出电连接器与壳体的地脚孔之间加有防霉菌、防盐雾的导电衬垫,既保证相关环境要求,有保证电磁兼容要求。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和输出电连接器的外部还设置有悬挂式的防水帽,防止水汽的进入。
具体的,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和输出电连接器设置在壳体外侧,交流端EMC交流输入滤波器、AC-DC转换组件、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和DC-DC转换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
该螺纹式可拆卸部件用于保护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和输出电连接器与内部的电磁兼容性。螺纹式可拆卸部件可根据要求进行更换。
可选的,壳体的长可以为200毫米,宽可以为150毫米,高可以为50毫米,以方便携带。
可选的,壳体的四周可以为散热齿设计。
本实施例的适配器在满足用电设备的电磁兼容下,还可以通过固定柱对交流端输入组件、直流端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的各部分结构进行更换,以满足各种用电设备的输入输出电压;壳体更进一步的满足了电磁兼容标准和国家标准GJB150的环境试验要求;壳体采用较小尺寸的地脚孔和可拆卸式结构更好的满足多种安装环境和使用环境,增大了环境适用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端输入组件、直流端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
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电磁兼容EMC交流输入滤波器和交流转直流AC-DC转换组件;所述AC-DC转换组件作为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接;所述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输入至所述EMC交流输入滤波器,通过所述EMC交流输入滤波器得到预设频率交流电,将所述预设频率交流电传输至所述AC-DC转换组件,经所述AC-DC转换组件转换为预设所需直流电传输至所述输出组件,经所述输出组件滤波选频得到目标电压直流电,输入至用电设备;
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和直流转直流DC-DC转换组件;所述DC-DC转换组件作为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接;所述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用于将所述直流电输入至所述EMC直流输入滤波器,通过所述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得到预设直流电,将所述预设直流电传输至所述DC-DC转换组件,所述DC-DC转换组件将所述预设直流电转换为所述预设所需直流电传输至所述输出组件,经所述输出组件滤波选频得到目标电压直流电,输入至用电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EMC交流输入滤波器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差模电感、第二电容、第一共模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二共模电感;
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交流端输入电连接器相连,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还与所述差模电感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差模电感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还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两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两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还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两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输出端与所述AC-DC转换组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包括:第六电容、第三共模电感、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四共模电感、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和第五共模电感;
所述第六电容的两端与所述直流端输入电连接器相连,所述第六电容的两端与所述第三共模电感的两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共模电感的两输出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共模电感的两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共模电感的两输出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容的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共模电感的两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五共模电感的两输出端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组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转换组件包括交流端保护单元、AC-DC转换器;所述交流端保护单元分别与所述EMC交流输入滤波器和所述AC-DC转换器相连接,所述AC-DC转换器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接;
所述交流端保护单元用于抑制所述预设频率交流电的浪涌电流,将抑制浪涌电流后的交流电传输至所述AC-DC转换器;所述AC-DC转换器将所述抑制浪涌电流后的交流电转换得到所述预设所需直流电,输出至所述输出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转换组件包括直流端保护单元、DC-DC转换器;所述直流端保护单元分别与所述EMC直流输入滤波器和所述DC-DC转换器相连接,所述DC-DC转换器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接;
所述直流端保护单元用于抑制所述预设直流电的浪涌电流,将抑制浪涌电流后的直流电传输至所述DC-DC转换器;
所述DC-DC转换器将所述抑制浪涌电流后的直流电转换得到所述预设所需直流电,输出至所述输出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包括:EMC直流输出滤波器和输出电连接器;
所述EMC直流输出滤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AC-DC转换组件和所述DC-DC转换组件相连接,所述EMC直流输出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连接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输出电连接器的输出端与用电设备相连接;
所述EMC直流输出滤波器,用于将所述AC-DC转换组件或所述DC-DC转换组件转换得到的所述预设所需直流电中的干扰频率电流进行过滤,得到目标电压直流电,经所述输出电连接器输入至用电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EMC直流输出滤波器包括: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六共模电感、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和第十八电容;
所述第十三电容的两端作为输入端分别与所述AC-DC转换组件和所述DC-DC转换组件相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容的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共模电感的两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六共模电感的两输出端与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七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七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八电容的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第十八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十八电容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出电连接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设置于壳体中,所述壳体内部为分仓设计;
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仓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设置于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扣合的盖板;
所述本体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导电双峰橡胶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设置于壳体中,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固定柱;
所述固定柱用于将所述交流端输入组件、所述直流端输入组件和所述输出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
CN201921932192.4U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适配器 Active CN210578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2192.4U CN210578288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适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2192.4U CN210578288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适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8288U true CN210578288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6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2192.4U Active CN210578288U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8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4216A (zh) 开关电源滤波电路
CN112510991A (zh) 小型光电转换组件的emc防护装置及电源前端滤波电路
CN210578288U (zh) 一种适配器
CN106019170B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检测装置
US9214800B2 (en) Surge protection circuit
CN104953802A (zh) 电磁兼容滤波器
CN204794664U (zh) 电磁兼容滤波器
CN210608949U (zh) 变压整流电路及充电器
CN209169432U (zh) 一种电缆出线端子
CN109525108A (zh) 一种飞机客舱用28v直流电源
CN101950667B (zh) 一种内置分压电阻的可接地电容
CN219372020U (zh) 一种浪涌抑制电路
CN211859936U (zh) 供电电路及具有该供电电路的电子设备
CN220473639U (zh) 一种魔灯电源传导测试用电路
CN214228215U (zh) 温度采集器滤波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20935022U (zh) 一种腔体式电磁兼容的电源系统
CN219918735U (zh)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医疗设备
CN218633702U (zh) Emc辐射降低电路
CN210867499U (zh) 一种新型驱动电路
CN218352555U (zh) 一种hdmi放大器及hdmi线
CN218887872U (zh) 一种带有穿柜套管局部放电监测装置的开关柜
CN216751531U (zh) 一种带滤波功能的水泵变频一体机
CN214175837U (zh) 变压器结构和电源适配器
CN211979159U (zh) 一种带隔离防护的放电维修装置
CN113708617A (zh) 一种集成emi滤波的高功率密度dc/dc电源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