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7835U - 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及测试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及测试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7835U
CN210577835U CN201921109486.7U CN201921109486U CN210577835U CN 210577835 U CN210577835 U CN 210577835U CN 201921109486 U CN201921109486 U CN 201921109486U CN 210577835 U CN210577835 U CN 210577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relay
module
switch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94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滕
邵俊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Industry Mainten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Industry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Industry Mainten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Industry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94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7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7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7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及测试仪,包括储能模块、电压逆变转换模块、开关选择模块以及开关模块;储能模块存储电能并输出电池电源,电压逆变转换模块对电池电源进行逆变转换以生成多个驱动电源,开关选择模块根据用户输入生成按键选择信号,开关模块根据按键选择信号以连通至少一个驱动电源;从而实现输出多个驱动电源,并根据测试需要选择连通对应驱动电源至待测继电器,能对多个继电器同时进行测试,提高了继电器测试作业效率,避免了测试不同继电器要更换使用不同的外接电源,减少了人力物力投入,测试装置移动和操作便捷,测试可靠性和实用性高,提高了测试继电器用电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及测试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站的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及测试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核电检修过程中,测试继电器的作业非常多,特别是对各个控制回路进行检查时,需要对大量的继电器进行测试。而通常使用的继电器包括交流220V、直流110V、直流48V、直流24V、直流12V等不同额定电压规格的线圈,测试不同额定电压规格的继电器需要使用不同的电源。
传统测试继电器的一种方法是使用交流220V、直流110V、直流48V、直流24V、直流12V等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以对不同额定电压的继电器进行测试,但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多台电源,并且都需要一个电缆盘从厂房检修电源插口取得电源,导致测试继电器的作业所使用工具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另一种测试继电器的方法是利用单相继电保护测试仪可以对外提供交流220V、直流110V、直流48V、直流24V、直流12V等不同等级电压的特性对不同额定电压的继电器进行测试,由于该单相继电保护测试仪不是用于测试继电器的专用工具,使用单相继电保护测试仪测试继电器时,也需要一个电缆盘从厂房检修电源插口取电供单相继电保护测试仪使用,一个作业人员操作单相继电保护测试仪输出所需电压,另一作业人员将由单相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引出线与待测试继电器相连接,以对继电器供电进行测试,但该种方法每测试一个继电器都需要将由单相继电保护仪引出的电缆与该继电器连接一次,而各个控制回路需要测试的继电器又很多,导致测试继电器的作业效率低,作业时间长,而且单相继电保护仪体积大重量重,在作业过程中不便于移动单相继电保护仪,移动时会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其间存在多种未知风险。
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案存在现场进行继电器测试时对外部电源依赖严重,现场用电风险大,且继电器测试作业效率低、时间长,测试设备操作不便捷,测试可靠性低,以及人力物力耗费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及测试仪,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现场进行继电器测试时对外部电源依赖严重,现场用电风险大,且继电器测试作业效率低、时间长,测试设备操作不便捷,测试可靠性低,以及人力物力耗费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所述继电器测试装置包括:
用于存储电能并输出电池电源的储能模块;
与所述储能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电源进行逆变转换以生成多个驱动电源的电压逆变转换模块;
与所述电压逆变转换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生成按键选择信号的开关选择模块;
与所述开关选择模块和所述电压逆变转换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按键选择信号以连通至少一个所述驱动电源的开关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测试装置还包括:
用于根据输入交流电源生成充电电源的降压整流模块;
所述储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源进行充电储能并输出所述电池电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测试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用于转发所述驱动电源的测试接口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压整流模块包括:
用于对所述输入交流电源进行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的第一保护单元;
与所述第一保护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输入交流电源进行电压转换以生成第一电源的第一电压转换单元;
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源进行整流以生成整流电源的整流单元;
与所述整流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整流电源进行滤波降噪以生成所述充电电源的第一滤波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模块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源存储电能并输出电池电源的电池单元;
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充电电源和所述电池电源进行过充保护和过放保护的电池保护单元;
与所述电池保护单元和所述降压整流模块连接,用于防止所述电池电源反接倒灌的防反接单元;
与所述防反接单元和所述电池保护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用户输入连通或者关断所述电池电源的按键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逆变转换模块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电源进行储能的储能单元;
与所述储能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电源生成驱动信号的逆变驱动单元;
与所述逆变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对所述电池电源进行电压逆变转换以生成所述多个驱动电源的电压逆变转换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多抽头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电池电源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四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四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五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五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第一驱动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第二驱动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第三驱动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第四驱动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第五驱动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共同构成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入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选择模块包括多档位选择开关;
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的第一档位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选择模块的第一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
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的第二档位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选择模块的第二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
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的第三档位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选择模块的第三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
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的第四档位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选择模块的第四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
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的第五档位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选择模块的第五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
所述按键选择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按键选择信号、所述第二按键选择信号、所述第三按键选择信号、所述第四按键选择信号以及所述第五按键选择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以及第五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五驱动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驱动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驱动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驱动电源输入端;所述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四驱动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五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五驱动电源输入端;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驱动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驱动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位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驱动电源输出端;所述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位所述开关模块的第四驱动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五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位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五驱动电源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继电器测试仪,所述继电器测试仪包括箱体和如上述所述的继电器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储能模块存储电能并输出电池电源,电压逆变转换模块对电池电源进行逆变转换以生成多个驱动电源,开关选择模块根据用户输入生成按键选择信号,开关模块根据按键选择信号以连通至少一个驱动电源;从而实现输出多个驱动电源,并根据测试需要选择连通对应驱动电源至待测继电器,达到对多个继电器同时进行测试的目的,提高了继电器测试作业效率,避免了测试不同继电器要更换使用不同的外接电源,减少人力物力投入,测试装置移动和操作便捷,测试可靠性和实用性高,降低了依靠外部电源、多人长时间现场测试作业时的用电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降压整流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压逆变转换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的一种示例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继电器测试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包括储能模块11、电压逆变转换模块12、开关选择模块13以及开关模块14。
储能模块11用于存储电能并输出电池电源;电压逆变转换模块12与储能模块11连接,用于对电池电源进行逆变转换以生成多个驱动电源;开关选择模块13与电压逆变转换模块12连接,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生成按键选择信号;开关模块14与开关选择模块13和电压逆变转换模块12连接,用于根据按键选择信号以连通至少一个驱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现通过内置电源输出多个驱动电源,并根据需要选择输出驱动电源至继电器测试接口,达到对多个继电器同时进行测试的目的,提高了继电器测试作业效率,避免了测试不同继电器要更换使用不同的外接电源,减少人力物力投入,测试设备操作便捷,测试可靠性和实用性高,降低了依靠外部电源多人长时间现场作业时的用电风险。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继电器测试装置还包括降压整流模块10。
降压整流模块10用于根据输入交流电源生成充电电源;储能模块11用于根据充电电源进行充电储能并输出电池电源。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降压整流模块10包括第一保护单元101、第一电压转换单元102、整流单元103以及第一滤波单元104。
第一保护单元101用于对输入交流电源进行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第一电压转换单元102与第一保护单元101连接,用于对输入交流电源进行电压转换以生成第一电源;整流单元103与第一电压转换单元102连接,用于对第一电源进行整流以生成整流电源;第一滤波单元104与整流单元103连接,用于对整流电源进行滤波降噪以生成充电电源。
具体实施中,通过降压整流模块10可以将220V输入交流电源隔离、降压、整流并滤波以生成低压稳定的直流充电电源,储能模块11根据充电电源进行充电储能,避免了操作者直接使用220V交流电源带来的用电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对外部电源的依赖,设备便于移动和携带,减少继电器测试时人力物力消耗,提高了继电器测试装置的实用性、便携性以及可靠性。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继电器测试装置还包括测试接口模块15。
测试接口模块15与开关模块14连接,用于转发驱动电源。
具体实施中,测试接口模块15可对应安装有继电器测试插座。多个驱动电源与测试接口模块15连接,根据按键选择信号连通不同的驱动电源,通过测试接口模块15转发驱动电源给多个待测继电器进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工作时间。
请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能模块11包括防反接单元111、电池保护单元112、电池单元113以及按键单元114。
电池单元113用于根据充电电源存储电能并输出电池电源;电池保护单元112与电池单元113连接,用于对充电电源和电池电源进行过充保护和过放保护;防反接单元111与电池保护单元112和降压整流模块10连接,用于防止电池电源反接倒灌;按键单元114与防反接单元111和电池保护单元112连接,用于根据用户输入连通或者关断电池电源。
具体实施中,电池单元113包括蓄电池,可选的,蓄电池为免维护电池,电压等级为12VDC,容量为7AH,可以满足户外进行继电器测试的用电需求,且电池性能高、寿命长、无污染、安全可靠。通过电池保护单元112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并在充电过程中根据电池的电压断开充电电源,在电池的放电过程中,根据电池的电压断开电池电源,实现对电池的过充保护和过放保护,保护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放反接单元111防止电池电源反接倒灌,按键单元114可以在不需要进行继电器测试作业的时候断开电池电源,在需要进行继电器测试作业的时候连通电池电源,进一步提高了继电器测试装置的内置电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高测试装置的测试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压逆变转换模块12包括储能单元121、逆变驱动单元122以及电压逆变转换单元123。
储能单元121用于根据电池电源进行储能;逆变驱动单元122与储能单元121连接,用于根据电池电源生成驱动信号;电压逆变转换单元123与逆变驱动单元122连接,用于根据驱动信号对电池电源进行电压逆变转换以生成多个驱动电源。
具体实施中,储能单元121包括超级电容,可以根据电池电源进行储能和对电池电源进行滤波降噪,以平滑和稳定输入逆变驱动单元122的电池电源,逆变驱动单元122根据经过滤波降噪后的电池电源生成驱动信号,提高了逆变驱动单元122的驱动控制精度,进而提高了电压逆变转换单元123根据驱动信号对电池电源进行电压逆变转换以生成多个驱动电源的精度。可选的,逆变驱动单元122包括纯正弦波逆变发生器芯片,驱动信号包括正弦脉宽调制信号,电压逆变转换单元123根据正弦脉宽调制信号输出不同频率和幅值的电压,再经整流和滤波最终输出多个不同的驱动电源。
请参阅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压逆变转换单元123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多抽头变压器T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电容C4。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为电压逆变转换单元123的电池电源输入端。
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一初级绕组Na1的第二端和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二初级绕组Na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一初级绕组Na1的第一端连接,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二初级绕组Na2的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绕组Nb1的第二端与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二次级绕组Nb2的第一端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二次级绕组Nb2的第二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三次级绕组Nb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三次级绕组Nb3的第二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四次级绕组Nb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四次级绕组Nb4的第二端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五次级绕组Nb5的第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和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五次级绕组Nb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绕组Nb1的第一端为电压逆变转换单元123的第一驱动电源输出端。
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为电压逆变转换单元123的第二驱动电源输出端。
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为电压逆变转换单元123的第三驱动电源输出端。
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为电压逆变转换单元123的第四驱动电源输出端。
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为电压逆变转换单元123的第五驱动电源输出端。
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共同构成为电压逆变转换单元123的驱动信号输入端。
具体实施中,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3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3的阴极与电源地连接。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D13对设备处于检测工作状态进行指示,第三电阻R3为限流电阻,避免通过发光第一二极管D13的电流过大而使其损坏。
可选的,第一驱动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第二驱动电源为110V直流电源,第三驱动电源为48V直流电源,第四驱动电源为24V直流电源,第五驱动电源为12V直流电源。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为整流二极管,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电容C4为滤波电容。通过第一二极管D1对第二驱动电源进行整流,第一电容C1对第二驱动电源进行滤波降噪,以平滑和稳定第二驱动电源;通过第二二极管D2对第三驱动电源进行整流,第二电容C2对第三驱动电源进行滤波降噪,以平滑和稳定第三驱动电源;通过第三二极管D3对第四驱动电源进行整流,通过第三电容C3对第四驱动电源进行滤波降噪,以平滑和稳定第四驱动电源;通过第四二极管D4对第五驱动电源进行整流,通过第四电容C4对第五驱动电源进行滤波降噪,以平滑和稳定第组驱动电源。提高多组驱动电源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装置用于不同额定电压规格继电器测试的效率、精度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选择模块13包括多档位选择开关F2。
多档位选择开关F2的第一档位输出端1为开关选择模块13的第一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多档位选择开关F2的第二档位输出端2为开关选择模块13的第二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多档位选择开关F2的第三档位输出端3为开关选择模块13的第三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多档位选择开关F2的第四档位输出端4为开关选择模块13的第四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多档位选择开关F2的第五档位输出端5为开关选择模块13的第五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
具体实施中,可选的多档位选择开关F2为6档位旋转开关。继电器测试装置掉电不工作的状态下多档位选择开关F2处于第六档位(0),也即处于无输出驱动电源的状态,提高装置的用电安全。
请参阅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模块14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第三继电器K3、第四继电器K4以及第五继电器K5。
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K1-1的第一端、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K2-1的第一端、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K3-1的第一端、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K4-1的第一端以及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K5-1的第一端与第五驱动电源连接。
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K1-1的第二端、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K2-1的第二端、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K3-1的第二端、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K4-1的第二端以及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K5-1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第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2的第一端为开关模块14的第一驱动电源输入端;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2的第一端为开关模块14的第二驱动电源输入端;第三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K3-2的第一端为开关模块14的第三驱动电源输入端;第四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K4-2的第一端为开关模块14的第四驱动电源输入端;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点K5-2的第一端为开关模块14的第五驱动电源输入端。
第一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2的第二端为开关模块14的第一驱动电源输出端;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2的第二端为开关模块14的第二驱动电源输出端;第三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K3-2的第二端位开关模块14的第三驱动电源输出端;第四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K4-2的第二端位开关模块14的第四驱动电源输出端;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点K5-2的第二端位开关模块14的第五驱动电源输出端。
具体实施中,可在每个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并联发光二极管,以对工作状态进行指示,并可在发光二极管的一端串接限流电阻,以防止流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过大而烧毁。可参阅图7,在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K1-1的两端之间并联接有串接的第四电阻R4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8,在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K2-1的两端之间并联接有串接的第五电阻R5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9,在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K3-1的两端之间并联接有串接的第六电阻R6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10,在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K4-1的两端之间并联接有串接的第七电阻R7和第五发光二极管D11,以及在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K5-1的两端之间并联接有串接的第八电阻R8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12,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D8、第三发光二极管D9、第四发光二极管D10、第五发光二极管D11以及第六发光二极管D12分别对第一驱动电源、第二驱动电源、第三驱动电源、第四驱动电源以及第五驱动电源进行指示,当选通第一驱动电源时,第二发光二极管D8点亮,其他的依此类推。实现对不同输出驱动电源进行指示,以便测试工作人员了解和根据待测继电器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源,避免所选通的驱动电源与待测试的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不匹配造成测试不准确或者烧坏待测继电器等事故发生。
具体实施中,还可以通过第九发光二极管D6对电池充电状态进行指示,第七发光二极管D14对电池POW充电完成进行指示,第八发光二极管D15对电池欠压状态进行指示,以便使用者了解设备的电源充放电状态。防反接单元111包括第五二极管D6,第五二极管D6的反向耐压不低于500V,正向电流不小于5A。按键单元114包括电源启动开关F1,通过电源启动开关F1可以连通或者断开电池电源。
以下结合图7,对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说明:
电池电源经第一电阻R1、逆变驱动单元12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以及多抽头变压器T2,在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绕组Nb1的第一端、抽头变压器T2的第二次级绕组Nb2的第一端、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三次级绕组Nb3的第一端、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四次级绕组Nb4的第一端以及多抽头变压器T2的第五次级绕组Nb5的第一端分别感应出第一交流电压、第二交流电压、第三交流电压、第四交流电压以及第五交流电压,其中,第一交流电压即为第一驱动电源220V,第二交流电压、第三交流电压、第四交流电压以及第五交流电压再分别经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电容C2、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二极管D4和第四电容C4进行整流和滤波之后对应分别输出第二驱动电源(110V直流电源)、第三驱动电源(48V直流电源)、第四驱动电源(24V直流电源)以及第五驱动电源(12V直流电源)。
当需要直流12V对待测继电器进行测试,检查工作状态指示灯(第一发光二极管D13)被点亮,将待测试的12V继电器连接至测试接口模块15,将多档位选择开关F2旋转至第五档位5,此时第五驱动电源(12V直流电源)经多档位选择开关F2的“5”档位加载至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K5-1,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K5-1得电产生励磁,使得第五继电器K5的常开触点K5-2闭合,从而导通第五驱动电源至测试接口模块15,以对待测继电器进行供电测试,同时第六发光二极管D12对第五驱动电源进行指示。
其他用电需求参考第五驱动电源的用电操作,在此不赘述。通过多档位选择开关F2的第一档位至第五档位可以分别选用第一驱动电源(220V交流电源)、第二驱动电源(110V直流电源)、第三驱动电源(48V直流电源)、第四驱动电源(24V直流电源)以及第五驱动电源(12V直流电源)对不同额定电压规格的待测继电器进行供电测试,并可通过对应的第二发光二极管D8、第三发光二极管D9、第四发光二极管D10、第五发光二极管D11以及第六发光二极管D12分别对第一驱动电源、第二驱动电源、第三驱动电源、第四驱动电源以及第五驱动电源进行指示。
测试结束,将继电器测试装置的多档位选择开关F2旋转至第六档位(0),检查工作状态指示灯(第一发光二极管D13)熄灭,再关闭电源启动开关F1。给继电器测试装置充好电备用,长期不使用需要隔一段时间充一次电,以防电池损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继电器测试仪,继电器测试仪包括箱体和如上述所述的继电器测试装置。参阅图8,图8为一种继电器测试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其中,6为箱体,箱体6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继电器测试插座的固定架7,每一个固定架上面都可以安装多个继电器插座8,该箱体6设置有充电接入插座插口F0,该插座为带标准接地端口的常用品字形插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内置电源输出多个驱动电源,并根据测试需要选择连通对应驱动电源至待测继电器,达到对多个继电器同时进行测试的目的,提高了继电器测试作业效率,避免了测试不同继电器要更换使用不同的外接电源,减少人力物力投入,测试仪移动和操作便捷,测试可靠性和实用性高,降低了依靠外部电源、多人长时间现场测试作业时的用电风险。
然而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实施方式可在没有这样的特定细节的情况下被实施。在其它实例中,详细描述了公知的操作、部件和元件,以免使在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难以理解。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本文和所示的实施方式是非限制性例子,且因此可认识到,在本文公开的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细节可以是代表性的且并不一定限制实施方式的范围。
虽然上面以某个详细程度描述了某些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做出很多变更而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例如”在整个说明书中的使用应被广泛地解释并用于提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例子,且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例子。意图是包含在上述描述中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事务应被解释为仅仅是例证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做出在细节或结构上的变化而不偏离本公开。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测试装置包括:
用于存储电能并输出电池电源的储能模块;
与所述储能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电源进行逆变转换以生成多个驱动电源的电压逆变转换模块;
与所述电压逆变转换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生成按键选择信号的开关选择模块;
与所述开关选择模块和所述电压逆变转换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按键选择信号以连通至少一个所述驱动电源的开关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测试装置还包括:
用于根据输入交流电源生成充电电源的降压整流模块;
所述储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源进行充电储能并输出所述电池电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测试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用于转发所述驱动电源的测试接口模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整流模块包括:
用于对所述输入交流电源进行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的第一保护单元;
与所述第一保护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输入交流电源进行电压转换以生成第一电源的第一电压转换单元;
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源进行整流以生成整流电源的整流单元;
与所述整流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整流电源进行滤波降噪以生成所述充电电源的第一滤波单元。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源存储电能并输出电池电源的电池单元;
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充电电源和所述电池电源进行过充保护和过放保护的电池保护单元;
与所述电池保护单元和所述降压整流模块连接,用于防止所述电池电源反接倒灌的防反接单元;
与所述防反接单元和所述电池保护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用户输入连通或者关断所述电池电源的按键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逆变转换模块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电源进行储能的储能单元;
与所述储能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电源生成驱动信号的逆变驱动单元;
与所述逆变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对所述电池电源进行电压逆变转换以生成所述多个驱动电源的电压逆变转换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多抽头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电池电源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地连接,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四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四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五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五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所述多抽头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第一驱动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第二驱动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第三驱动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第四驱动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第五驱动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共同构成为所述电压逆变转换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入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选择模块包括多档位选择开关;
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的第一档位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选择模块的第一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
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的第二档位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选择模块的第二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
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的第三档位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选择模块的第三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
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的第四档位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选择模块的第四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
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的第五档位输出端为所述开关选择模块的第五按键选择信号输出端;
所述按键选择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按键选择信号、所述第二按键选择信号、所述第三按键选择信号、所述第四按键选择信号以及所述第五按键选择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以及第五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五驱动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驱动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驱动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驱动电源输入端;所述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四驱动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五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五驱动电源输入端;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驱动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驱动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位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驱动电源输出端;所述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位所述开关模块的第四驱动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五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位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五驱动电源输出端。
10.一种继电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测试仪包括箱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测试装置。
CN201921109486.7U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及测试仪 Active CN210577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9486.7U CN210577835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及测试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9486.7U CN210577835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及测试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7835U true CN210577835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3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9486.7U Active CN210577835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及测试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78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9987A (zh) * 2020-07-16 2020-11-03 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压隔离的触点检测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9987A (zh) * 2020-07-16 2020-11-03 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压隔离的触点检测电路
CN111879987B (zh) * 2020-07-16 2023-10-20 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压隔离的触点检测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91324U (zh) 一种风光互补移动基站智能供电系统
CN101969221B (zh) 蓄电池充电器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210137209U (zh) 轻便型一体化不间断交直流电源
CN203339769U (zh) 光伏市电互补输入在线式储能电源
CN106100039A (zh) 内燃机车电气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CN103762621A (zh) 一种交直流互通控制电路、微电网及控制方法
CN201309445Y (zh) 应急供电电源车
CN106059046A (zh) 一种组合式应急保障电源及其供电方法
CN210577835U (zh) 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及测试仪
CN104950262A (zh) 充放电测试系统
CN103683328A (zh) 自动切换模块及光伏并离网全自动发电系统
CN112242723A (zh) 一种继电器测试装置及测试仪
TWI413336B (zh) 雙向換流裝置及其直流供電系統
CN101902068B (zh) 交/直流电源转换控制系统
CN203339768U (zh) 光伏市电互补输入后备式储能电源
CN215419713U (zh) 一种可移动可调压交直流ups复合电源装置
CN212572122U (zh) 一种恒流限压自动断电充电器
CN210380354U (zh) 车载电源系统
CN113659673A (zh) 一种基于储能电源的快速充电和并网连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1758365U (zh) 交/直流电源转换控制装置
CN202712950U (zh) 一种节能充电机
CN205811649U (zh) 一种200w便携式离网型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CN210120408U (zh) 无极性充电电路以及装置
CN211655820U (zh) 一种防水防尘便携式交流移动电源
CN217904038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设备维修测试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