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7474U -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7474U
CN210577474U CN201921521659.6U CN201921521659U CN210577474U CN 210577474 U CN210577474 U CN 210577474U CN 201921521659 U CN201921521659 U CN 201921521659U CN 210577474 U CN210577474 U CN 210577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ressing
line ball
base
cove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16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武祥
陈伟
林盖
卢超群
田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216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7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7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7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所述压线板包括:压线座,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底座,相邻两个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压线盖,拆卸式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之间限定出压线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线板,通过将压线座设置为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底座,每一底座均可与压线盖连接以固定住一电源线,这样采用压线座分体式设计的方案,一方面使得压线板可以固定任意数量的电源线,且不增加压线座的规格;另一方面,由于分体式的底座可以通用,减少了压线板的种类,物料本身被借用的次数提高,有效提升物料借用率,进而降低物料的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安装固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器内设置有多种元器件,元器件均连接有电源连接线,为了更好地保护元器件,电源连接线需要压线板将其固定,并需满足电源连接线拉力要求。由于电源连接线规格多,空调器需求电源连接线数量不同。现有方案为根据线径范围设计对应压线盖、压线座,对于线径差异较大的多根线(≥2根),使用一体式压线结构,每增加一种多线规格,对应压线盖、压线座就多一种物料,导致压线种类多、规格多,复杂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压线板采用一体式压线结构,导致压线种类多、规格多、复杂度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线板,包括:压线座,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底座,相邻两个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压线盖,拆卸式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之间限定出压线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压线座设置为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底座,每一底座均可与压线盖连接以固定住一电源线,这样采用压线座分体式设计的方案,一方面使得压线板可以固定任意数量的电源线,且不增加压线座的规格;另一方面,由于分体式的底座可以通用,减少了压线板的种类,有效提升物料借用率,进而降低物料的维护成本。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固定端、安装部和第二固定端,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端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端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固定端上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固定端适于与相邻的所述底座上的第二固定端卡接适配。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底座以卡接的方式装配成压线座,不仅安装稳定性好,且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便于生产。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适于与所述压线盖的端部插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槽,在底座与压线盖的一端之间设置卡扣配合,实现同时对相邻的两个压线盖进行限位,只需要两个紧固件即可固定住两根电源线,这样减少了紧固件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扩大了压线板的使用环境。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的高度与所述压线盖的厚度相等或相近。这样在不影响压线盖插入限位槽的情况下,避免由于限位槽内的容纳腔过大,而导致压线盖出现松动或脱落的问题,提高压线板的整体安装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将所述限位槽分隔为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适于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压线盖的端部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筋用于在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上对所述压线盖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筋,一方面,可以实现压线盖在底座长度方向上的限位,当只需要固定一根电源线时,第一限位筋可以阻挡压线盖朝左移动;另一方面,第一限位筋可以增大相邻两底座的接触面积,增大受力面,从而提高两个底座之间的安装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端上均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避免所述压线盖在安装过程中与所述底座产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避让孔,避免由于压线板与底座产生干涉而使得装配不便,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
可选地,所述避让孔为矩形孔,且所述矩形孔在所述底座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压线盖端部的宽度。这样设置,在不影响压线座整体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可以给压线盖让位,提高装配流畅度。
可选地,所述压线盖朝向所述底座的一面设有压线槽,所述压线槽与所述安装部围合形成所述压线空间,这样设置压线盖结构,可以节省材料、结构较轻便,有利于装卸。
可选地,所述压线盖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线盖上的所述压线槽的大小分别与多种电源线的线径相匹配。不同宽度的线槽配合不同线宽的电源线,这样根据电源线线径进行组合,可以实现压线板对多种线径的电源连接线的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兼容性。
可选地,多个所述压线盖的长度相同,增加了压线盖的通用性,降低物料的维护成本。
可选地,所述压线板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线盖和所述安装部固定的紧固件。通过紧固件将压线盖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上,提高了压线盖与安装部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压线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紧固件用于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通孔,将所述压线盖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这样在插接与螺钉连接的共同作用下,不仅降低了装卸难度,同时也避免减低压线盖与底座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通孔的数量均为多个。这样设置,使得电源连接线的固线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以让位电器架上的电器元件。
可选地,所述压线盖和/或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压线空间的表面上设置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可以增大电源连接线与压线板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避免拉扯时出现松脱和拉出现象。
可选地,所述底座背离所述压线盖的一侧设置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适于与设置在电器架上的配合孔卡接适配。可以取消单独固定压线板底座的螺钉,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压线板的电器,以解决现有电器使用的压线板采用一体式压线结构,导致压线种类多、规格多、复杂度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压线板的电器,包括上述所述的压线板。所述具有压线板的电器与上述压线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线板与电器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线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C线剖视图;
图8为图7中D-D线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线盖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线盖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线板的压线步骤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线板,10-压线座,11-底座,11a-第一底座,11b-第二底座,111-第一固定端,1111-限位槽,1112-第一限位筋,1113-第二槽体,1114-第一槽体,1115-卡槽,1116-上限位板,112-安装部,113-第二固定端,1131-卡块,1132-第二限位筋,114-避让孔,115-通孔,116-紧固结构;
12-压线盖,121-压线槽,122-安装孔,123-防滑结构,124-压线空间,125-连接端,12a-第一压线盖,12b-第二压线盖;
2-电器架,21-配合孔,3-紧固件,4-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方位作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上”、“下”、“左”、“右”、“前”、“后”、“顶端”、“底端”这些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目前电器领域,如空调器领域使用的压线板,大多采用分开的两个组件,分别是压线座和压线盖,在安装压线板时,需要先将压线座固定在其它结构件上,然后再将压线盖通过螺钉装配到压线座上,而在需要固定多根电源线时,通常采用在一个压线座上设置多个压线盖。然而这种一体式结构设计,每增加一种多线规格,对应压线盖、压线座就多一种物料,也就是说,固定两根线与三根线,对应的底座的尺寸就会不同,从而导致压线板种类不一、规格多,复杂度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压线板的结构,创造性地将压线板的压线座设置为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底座,每一底座均可与压线盖连接以固定住一电源线,这样采用压线座分体式设计的方案,一方面使得压线板可以固定任意数量的电源线,且不增加压线座的规格;另一方面,由于分体式的底座可以通用,增强了压线盖及压线座的通用性,减少了压线板的种类,提高兼容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线板,该压线板1包括压线座10和压线盖12,其中,压线座1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底座11,相邻两个底座11可拆卸连接,压线盖12拆卸式地安装在底座11上,并与底座11之间限定出压线空间124。
具体地,结合图2-3所示,压线板1主要起支撑作用,在现有技术中,底座11通常为一平板,压线盖12固定在平板表面,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在固定多根电源线4时不增加压线座10的规格尺寸,发明人将压线座10设置为由多个底座11组装而成,这样在使用时,若需要固定多根线,只需要选取相应数量的底座11,并将多个底座11连接在一起即可,这样设置,可以有效提升物料借用率,降低产品开发及物料采购维护成本,提升产品的精益设计及市场适应度。
多个底座11之间可通过卡扣连接、螺栓连接或销钉连接,在此对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可拆卸连接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底座11可以对应固定多根电源连接线,但若底座11的数量过多,则压线板1整体结构会较大,不适宜应用在一些内部空间较小的电器内,当然,也可以只选取一个底座11与压线盖12配合,以固定一根电源线4。因此,底座11数量在此也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安装需求设计。在本实用新型下述实施例中,以底座11的数量2个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为便于描述,结合图5所示,在说明相邻两个底座11和压线盖12的位置关系时,将相邻两压线盖12定义为第一压线盖12a和第二压线盖12b,与之相对应的为第一底座11a和第二底座11b。在此,提到第一压线盖12a和第二压线盖12b时,二者与压线盖12的具体特征相同;提到第一底座11a和第二底座11b时,二者与底座11的具体特征相同。
优选地,结合图2-3、图6-8所示,底座11包括第一固定端111、安装部112和第二固定端113,安装部112设置在第一固定端111和第二固定端113之间,第一固定端111上设置有卡槽1115,第二固定端113上设置有卡块1131,第一固定端111适于与相邻的底座11上的第二固定端113卡接适配。
具体地,卡块1131为设置在第二固定端113侧面的一凸起部,卡槽1115为设置在与卡块1131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固定端111的侧面,且卡块1131与卡槽1115的尺寸相匹配。在压线座10的安装过程中,将第一底座11a上的第二固定端113上的卡块1131卡入第二底座11b的第一固定端111上的卡槽1115内,以此形成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将多个底座11以卡接的方式装配成压线座10,不仅安装稳定性好,且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便于生产。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上述卡块1131还可以设置为柔性件,使卡块1131与卡槽1115产生过盈配合,在柔性件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卡块1131可以更牢靠的卡在卡槽1115内,以此进一步提高第一底座11a和第二底座11b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由于现有的压线盖12多采用两端螺钉固定方式,采用两端螺钉固定方式存在需要每次都要打两颗螺钉才能固定一条电源线4,会出现生产装配效率低、螺钉成本高、拆装不方便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线板1,包括压线座10和压线盖12,压线座10由多个底座11拆卸式连接而成,且在底座11的第一固定端111设置有限位槽1111,限位槽1111适于与压线盖12的端部插接。
结合图2-3所示,具体地,第一底座11a和第二底座11b的的左端均设置有限位槽1111,第一压线盖12a的右端和第二压线盖12b的左端均可以插入限位槽1111内。其中,限位槽1111整体为一矩形槽,将底座11上与压线盖12接触的面定义为安装面,限位槽1111包括与安装面平行的上限位板1116、垂直于安装面的两侧板,安装面、两侧板以及上限位板1116共同围合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压线盖12的端部插入。此时,卡槽1115分别设置在限位槽1111的两个侧板上,卡块1131设置在第二固定端113沿底座11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面上(也即图2中第二固定端113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压线板1在装配使用过程中,先将第一底座11a与第二底座11b卡合,然后将第一压线盖12a的左端和第二压线盖12b的右端均插入第二底座11b的限位槽1111内,最后通过紧固件3将第一压线盖12a的右端和第二压线盖12b的左端固定,即完成装配。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限位槽1111,在底座11与压线盖12的一端之间设置卡扣配合,实现同时对相邻的两个压线盖12进行限位,只需要两个紧固件3即可固定住两根电源线4,这样减少了紧固件3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扩大了压线板1的使用环境。
其中,限位槽1111的高度H(即图7中上下方向上,上限位板1116的下底面与底座11的安装面之间的高度差)与压线盖12的厚度相等或相近,也即,限位槽1111的上限位板1116与安装面之间的距离与压线盖12的厚度相等或相近。由于限位槽1111高度、宽度与卡块1131的尺寸相匹配,根据卡块1131尺寸,以限位槽1111和卡块1131的配合间隙来约束限位槽1111的高度和宽度,优选的,卡块1131与限位槽1111配合间隙范围为:0.2-1mm。这样在不影响压线盖12插入限位槽1111的情况下,避免由于限位槽1111内的容纳腔过大,而导致压线盖12出现松动或脱落的问题,提高压线板1的整体安装稳定性。
为提高压线盖12与限位槽1111的安装顺畅度,优选的,压线盖12端部设置有导向面,在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导向面相对于上限位板1116向下倾斜,使得压线盖12在插入过程中,导向面先与上限位板1116相接触,并引导压线盖12沿着导向面滑入到限位槽1111内。
优选地,结合图5所示,限位槽1111内设置有第一限位筋1112,第一限位筋1112将限位槽1111分隔为第一槽体1114和第二槽体1113,第一槽体1114和第二槽体1113适于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压线盖12的端部卡接。其中,卡槽1115位于第一槽体1114对应的侧板上,保证第一槽体1114还可以容纳第一底座11a的插入。
本实施例提供的压线板1在装配过程中,第一底座11a插入第二底座11b上的第一槽体1114下方并卡接固定,第一压线盖12a插入第一槽体1114上方,第二压线盖12b插入第二槽体1113内,此时,第一底座11a的第二固定端113端部与第一限位筋1112抵接,第二压线盖12b的左端与第一限位筋1112抵接。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筋1112,一方面,可以实现压线盖12在底座11长度方向(也即图5中左右方向)上的限位,当只需要固定一根电源线4时,第一限位筋1112可以阻挡压线盖12朝左移动;另一方面,第一限位筋1112可以增大相邻两底座11的接触面积,增大受力面,从而提高两个底座11之间的安装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限位槽1111被第一限位筋1112分隔为第一槽体1114和第二槽体1113,由于第一槽体1114还可以容纳第一底座11a的卡入,因此在此状态下,第一槽体1114的高度至少为压线盖12的厚度与底座11端部的厚度之和,而第二槽体1113的高度至少为压线盖12的厚度。
为进一步提高压线盖12的安装稳定性,结合图3、图7所示,第二固定端113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筋1132,用于在底座11的长度方向上对压线盖12进行限位。在两个底座11的装配状态下,第一底座11a上的第二限位筋1132与第一压线盖12a均插入上述第二底座11b上第一槽体1114内,且第一压线盖12a的右端部与第二限位筋1132相抵触,以此阻止第一压线盖12a朝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筋1132,并在与螺钉连接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将压线盖12限定在一定位置上,避免在电源线4在受到拉扯时,带动压线盖12移动,提高了压线板1的使用稳定性。
此外,结合图5-7所示,第一固定端111和第二固定端113上均设有避让孔114,用于避免压线盖12在安装过程中与底座11产生干涉。由于电源线4与压线盖12通常为过盈连接,因此需要将非紧固件连接的一端向下倾斜,才能插入到限位槽1111内,如果第一固定端111和第二固定端113上没有设置空位,则无法在装配过程中给压线盖12让位,使得与限位槽1111配合的压线盖12的一端会与底座11安装面产生干涉,从而导致装配不便。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通过设置避让孔114,避免由于压线板1与底座11产生干涉而使得装配不便,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
优选地,避让孔114为矩形孔,且矩形孔在底座11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即图2中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不小于压线盖12端部的宽度(即图2中前后方向上的距离)。由于避让孔114设置在第一固定端111和第二固定端113上,而相邻第一固定端111与第二固定端113卡接固定,若避让孔114过大,则会影响底座11的整体结构强度,降低连接稳定性;而若避让孔114面积过小,则起不到给压线盖12让位的作用。因此,只有当矩形孔宽度与压线盖12的宽度相匹配时,在不影响压线座10整体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可以给压线盖12让位,提高装配流畅度。
结合图9-10所示,压线盖12朝向底座11的一面设有压线槽121,压线槽121与安装部112围合形成压线空间124。压线盖12包括呈拱形设置的压板,压板的凹侧朝向底座11,压线槽121形成在压板的凹侧,压线槽121的两端均为连接端125,安装孔122设置在连接端125上。拱形压线盖12可以节省材料、结构较轻便,有利于装卸。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压线盖12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只要压线盖12与安装部112之间可以形成压线空间124即可。
考虑到由于不同用途的电源线4具有不同的线径,为了满足不同线径线材的需求,压线盖12的数量为多个,且压线槽121的截面面积呈不同大小设置,多个压线盖12上的压线槽121的大小分别与多种电源线4的线径相匹配,进而适配不同线径的电源连接线。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线径需要设计不同的压线板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线板1,多个底座11可以和多个压线盖12匹配以固定不同线径的电源线4,只需要设计具有不同大小压线槽121的压线盖12即可,不同宽度的压线槽121配合不同线宽的电源线4,这样在实际使用中,根据电源线4线径进行组合,可以实现压线板1对多种线径的电源连接线的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兼容性。
其中,多个压线盖12的长度相同,且厚度保持一致,这样可以保证了压线满足认证要求的基础上,优化统一零部件,提升了物料的标准化及借用率,进而降低物料的维护成本。
结合图3-4所示,压线板1还包括用于将压线盖12和安装部112固定的紧固件3,在压线盖12一端插入限位槽1111,与底座11一端通过插卡连接时,压线盖12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3可拆卸的固定在底座11另一端上,这样通过插接与螺钉连接的共同作用下,不仅降低了装卸难度,同时也避免减低压线盖12与底座11的连接稳定性。
紧固件3可以为螺钉、插销或通用的各类紧固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简化压线板1的结构,提高装配便利性,优选的,紧固件3为螺钉或螺栓,相应的,压线盖12上设置有安装孔122,安装部112上设置有通孔115,紧固件3用于穿过安装孔122和通孔115,将压线盖12固定在安装部112上。
当然,安装孔122与通孔115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且二者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设置,使得电源连接线的固线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以让位电器架上的电器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一压线盖12上的安装孔122的数量为2个,2个安装孔122分别设置在压线槽两边的连接端125上;相对应的,每一底座11上的通孔115的数量为2个,2个通孔115分别设置在安装部112的两端。结合图1-2所示,图中所示的为第一压线盖12a右端插入第二底座的限位槽内,左端通过螺钉固定,而在实际使用时,若某个电器件恰好需要经过第一底座11a与第二底座11b的连接处,此时,若第一压线盖12a仍必须要插接在此连接处,则会影响电器件的使用。通过设置多个通孔115,可以在底座11轴向上小范围的移动压线盖12的位置,以给电器元件让位,在图1中,也即,第一压线盖12a的左端可以插入第一底座11a的限位槽,右端通过螺钉固定。
安装部112的主要作用在于与压线盖12配合形成压线空间124,因此,安装部112的宽度(图2中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可以稍小于第一固定端111和第二固定端113的宽度,这样在不降低压线板1整体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可以减少物料用料,降低生产成本。
结合图3、图9所示,为进一步提高压线板1对电源线4的固定牢靠性,压线盖12和/或底座11朝向压线空间124的表面上设置防滑结构123。防滑结构123可以增大电源线4与压线板1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避免拉扯时出现松脱和拉出现象。
其中,防滑结构123可以为磨砂面、防滑筋或凸点。根据实际生产及需要确定防滑结构123的类型,只要能增大压线板1与电源线4处的摩擦阻力即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滑结构123为设置在压线盖12内表面上的防滑筋。这样设置,压线盖12与底座11固定后,防滑筋能够夹紧电源连接线的外壁面,不仅能增加对电源线4的压强度,防止滑动,还可以提高压线盖12的结构强度,达到更加有效地压线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压线板1安装在电器的电器架2上,电器架2上的相应位置也可以设置有用于紧固件3插入的配合孔21,紧固件3可以依次穿过压线盖12、底座11和电器架2,将压线板1固定在电器上。
结合图3、图7所示,底座11背离压线盖12的一侧设置有紧固结构116,紧固结构116适于与设置在电器上的配合孔21卡接适配。
具体地,在底座11背离压线盖12的一面可以设置多个固定结构,为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每一安装部112的相对面至少设置一个紧固结构116。在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中提到,可以通过螺钉将压线板1固定在电器的电器架2上,通过设置紧固结构116,可以取消单独固定底座11的螺钉,也即电器架2上可以不用设置用于紧固件3插入的固定孔,只通过紧固结构116即可将压线板1固定在电器上,提高了安装效率。这样避免在将拆卸更换压线盖12时,底座11也从电器架2上掉落,使得安装不便。
图11为底座11的安装示意图,图12为压线板的整体压线步骤示意图,结合图11-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线板1的部分安装流程如下:a、根据所需固定的电源线4的数量,选取相应数量的底座11和压线盖12,本流程中选取底座11的数量为2个;b、将第一底座11a和第二底座11b卡接组成压线座10;c、将电源线4放置在底座11的安装部112上;d、将第一压线盖12a的一端插入第二底座11b的限位槽1111内,并将电源线4压制在压线槽121内;e、将压线盖1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底座11固定连接;其中,第二压线盖12b的安装流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两个底座11为例进行说明,但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一个压线盖12只需要与一个底座11配合对电源连接线4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压线板1的电器,该电器包括上述所述的压线板1。
具体地,具有压线板1的电器包括有电器架2,电器架2上设置有配合孔21,配合孔21与压线板1上的紧固结构116卡接适配,以将压线板1固定在电器架2上。配合孔21与紧固结构116的形状相匹配,可以采用通用的各种卡接、插接结构,这里不作具体限定。此外,压线板1包括压线座10和压线盖12,其中,压线座1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底座11,相邻两个底座11可拆卸连接,压线盖12拆卸式地安装在底座11上,并与底座11之间限定出压线空间124。
相比于现有电器使用的压线板1采用在一个压线座10上设置多个压线盖12,这种一体式结构在当固定的电源线4的数量不同时,对应的底座11的尺寸就会不同,从而导致压线板1种类、规格多,复杂度高。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压线板1的电器,将压线座10设置为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底座11,每一底座11均可与压线盖12连接以固定住一电源线4,这样采用压线座10分体式设计的方案,一方面使得压线板1可以固定任意数量的电源线4,且不增加压线座10的规格;另一方面,由于分体式的底座11可以通用,增强了压线盖12及压线座10的通用性,减少了压线板1的种类,提高兼容性,扩大了压线板1的适用范围。
例如,现有分体式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份,空调在安装时,室外机中部分元器件需通过电源连接线与室内机连接,此时电源连接线就需要通过压线板1将其固定,以对电源连接线进行保护。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线板1可以同时固定一条或多条电源连接线,兼容性好,这就很适宜使用在空调器这种内部空间变化的电器内。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压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线座(1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底座(11),相邻两个所述底座(11)可拆卸连接;
压线盖(12),拆卸式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并与所述底座(11)之间限定出压线空间(1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包括第一固定端(111)、安装部(112)和第二固定端(113),所述安装部(112)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端(111)和所述第二固定端(113)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端(111)上设置有卡槽(1115),所述第二固定端(113)上设置有卡块(1131),所述第一固定端(111)适于与相邻的所述底座(11)上的第二固定端(113)卡接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端(111)设置有限位槽(1111),所述限位槽(1111)适于与所述压线盖(12)的端部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111)的高度与所述压线盖(12)的厚度相等或相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111)内设置有第一限位筋(1112),所述第一限位筋(1112)将所述限位槽(1111)分隔为第一槽体(1114)和第二槽体(1113),所述第一槽体(1114)和所述第二槽体(1113)适于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压线盖(12)的端部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端(11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筋(1132),所述第二限位筋(1132)用于在所述底座(11)的长度方向上对所述压线盖(12)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端(111)和所述第二固定端(113)上均设有避让孔(114),所述避让孔(114)用于避免所述压线盖(12)在安装过程中与所述底座(11)产生干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114)为矩形孔,且所述矩形孔在所述底座(11)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压线盖(12)端部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盖(12)朝向所述底座(11)的一面设有压线槽(121),所述压线槽(121)与所述安装部(112)围合形成所述压线空间(1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盖(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线盖(12)上的所述压线槽(121)的大小分别与多种电源线(4)的线径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线盖(12)的长度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板(1)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线盖(12)和所述安装部(112)固定的紧固件(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盖(12)上设置有安装孔(122),所述安装部(112)上设置有通孔(115),所述紧固件(3)用于穿过所述安装孔(122)和所述通孔(115),将所述压线盖(12)固定在所述安装部(112)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22)与所述通孔(115)的数量均为多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盖(12)和/或所述底座(11)朝向所述压线空间(124)的表面上设置防滑结构(123)。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背离所述压线盖(12)的一侧设置有紧固结构(116),所述紧固结构(116)适于与设置在电器架(2)上的配合孔(21)卡接适配。
17.一种具有压线板的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线板(1)。
CN201921521659.6U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Active CN210577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1659.6U CN210577474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1659.6U CN210577474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7474U true CN210577474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58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1659.6U Active CN210577474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74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1723A (zh) * 2019-09-12 2019-12-1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1723A (zh) * 2019-09-12 2019-12-1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CN110571723B (zh) * 2019-09-12 2024-05-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7104B (zh) 电源组合
CN210577474U (zh)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RU2013118641A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 для создани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между двумя пластинами
CN110571723A (zh)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CN210202260U (zh) 空调器的电控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963377U (zh)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CN106684629B (zh) 一种模块化的电源分配单元
CN106099512B (zh) 轨道式电源插座
CN115632263A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工业连接器及装配方法
CN212571470U (zh) 一种插座线盒装置
CN209963378U (zh)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CN110323626B (zh) 一种压线板及具有压线板的电器
CN216085598U (zh) 一种电烤箱
CN219514423U (zh) 一种电源安装结构及柜体
CN216773162U (zh) 一种方便小型断路器安装的插接组件
CN111240444A (zh) 一种服务器风扇模组
CN112448292B (zh) 一种数据机房的pdu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2968174U (zh) 一种超长寿命的工业电源插座
CN210663103U (zh) 一种压线结构、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787574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指示灯
CN210670907U (zh) 一种防止变形的电控柜抽屉接口板
CN219144560U (zh) 一种插座面板固定结构
CN215933989U (zh) 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桌边插座
CN218867587U (zh) 一种电源转接座及led显示屏
CN217561967U (zh) 一种免工具拆装的pcie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