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3377U - 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3377U
CN210573377U CN201921993154.XU CN201921993154U CN210573377U CN 210573377 U CN210573377 U CN 210573377U CN 201921993154 U CN201921993154 U CN 201921993154U CN 210573377 U CN210573377 U CN 210573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operational amplifier
voltage
circuit
in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31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军
臧其甫
杨威
王建
单龙
朱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x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x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x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x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31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3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3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3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测试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测试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电阻测量单元,所述电阻测量单元包括:比较电路、二阶滤波电路、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放大电路和跟随电路;其中,所述比较电路、所述二阶滤波、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所述放大电路和所述跟随电路顺次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目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控制器多功能集成测试时,采样电阻受高温和/或低温环境影响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提高控制器自动测试采集数据的精度。

Description

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4.0进度的不断推进,工业自动化已然成为当前制造业关注的首要问题。在工业自动化测试领域中,控制器的自动化测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为控制器功能测试(即模块的功能测试),第二个为控制器采集模块采集精度的测试。目前,现有技术在控制器多功能集成测试时,采样电阻的测量值受高温和/或低温环境影响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通过对电阻测量单元进行电路设计改进,使得采样电阻可不受限于高温和/或低温环境影响而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测试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测试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电阻测量单元,所述电阻测量单元包括:比较电路、二阶滤波电路、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放大电路和跟随电路;所述比较电路、所述二阶滤波、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所述放大电路和所述跟随电路顺次连接;所述比较电路连接至输入端子,所述跟随电路连接至输出端子。
所述电阻测量单元还包括:保护电容;所述保护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第四分压电阻和第一反馈电阻;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分压电阻连接至第一电压;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分压电阻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分压电阻连接至所述输入端子;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入端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反馈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比较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二阶滤波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二阶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滤波电容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滤波电容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作为二阶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五分压电阻、第六分压电阻、三极管、第一限流电阻、第二反馈电阻和第三反馈电阻;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反馈电阻连接至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输出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五分压电阻接地;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六分压电阻连接至所述三极管的第三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三极管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电压;所述三极管的所述第三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反馈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反馈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输出端。
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旁路电容、旁路电阻、第七分压电阻和第八分压电阻;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作为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旁路电阻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旁路电容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七分压电阻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八分压电阻连接至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跟随电路包括:第五运算放大器、储能电容、第二限流电阻和第四反馈电阻;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作为所述跟随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储能电容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跟随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反馈电阻连接至所述跟随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电阻测量单元的所述输入端子用于接入一可变电压信号。
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还包括:主控制器、通信功能测试单元和温升测试单元,所述测试数据采集单元、所述通信功能测试单元和所述温升测试单元均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测试数据采集单元还包括电压测量单元和电流测量单元;
所述通信功能测试单元,用于测试被测产品的通信功能;其中,所述通信功能包括WIFI功能、GPS功能、GPRS功能和蓝牙功能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温升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被测产品的表面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电阻采样电路的设计改进,提高了控制器自动测试采集数据的精度,使得采样电阻可不受限于高温和/或低温环境影响而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从而有效解决了目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控制器多功能集成测试时,采样电阻受高温和低温影响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阻测量单元的第一种电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阻测量单元的第二种电路结构图;
图3示出了电阻测量单元未改进时全温度范围内的电阻采样结果示意图;
图4示出了电阻测量单元改进后全温度范围内的电阻采样结果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阻测量单元;110-比较电路;120-二阶滤波电路;130-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40-放大电路;150-跟随电路;200-主控制器;210-测试数据采集单元;220-通信功能测试单元;230-温升测试单元;10-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
Y1-第一运算放大器;R1-第一分压电阻;R2-第二分压电阻;R3-第三分压电阻;R4-第四分压电阻;R5-第一反馈电阻;
Y2-第二运算放大器;C1-第一滤波电容;C2-第二滤波电容;R6-第一电阻;R7-第二电阻;R8-第三电阻;
Y3-第三运算放大器;R12-第六分压电阻;R13-第五分压电阻;Q1-NPN管;R9-第一限流电阻;R10-第三反馈电阻;R11-第二反馈电阻;
Y4-第四运算放大器;C3-旁路电容;R14-旁路电阻;R15-第八分压电阻;R16-第七分压电阻;
Y5-第五运算放大器;C4-储能电容;R18-第二限流电阻;R19-第四反馈电阻;
VCC1-第一电压;VCC2-第二电压;Q1-NPN管;R01-第一保护电阻;R02-第二保护电阻;R03-第三保护电阻;R04-第四保护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阻测量单元100,该电阻测量单元100用于采集电阻值变化数据。示范性地,该电阻测量单元100包括:比较电路110,二阶滤波电路120,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30,放大电路140和跟随电路150,各电路依次连接。此外,比较电路110连接至输入端子Input,跟随电路150连接至输出端子Output。
下面参照图2对所述电阻测量电路进行详细说明。
可选地,该电阻测量电路中的各电路之间还可设有相应的保护电阻。例如,如图2所示,比较电路110、二阶滤波电路120、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30、放大电路140和跟随电路150分别通过第一保护电阻R01、第二保护电阻R02、第三保护电阻R03和第四保护电阻R04顺次连接。优选地,该电阻测量单元100还包括一保护电容C01;其中,保护电容C01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30的输出端连接。
该比较电路110主要用于将从输入端子Input接收到的电压控制信号进行电压大小比较并将输出的信号输入到二阶滤波电路120。示范性地,该比较电路110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Y1,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三分压电阻R3,第四分压电阻R4和第一反馈电阻R5;其中,第一运算放大器Y1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三分压电阻R3连接至输入端子Input;第一运算放大器Y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第三分压电阻R3后再与第四分压电阻R4连接后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Y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分压电阻R1连接第一电压VCC1;第一运算放大器Y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分压电阻R2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Y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反馈电阻R5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Y1的正相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Y1的输出端作为比较电路110的输出端。其中,该第一反馈电阻R5可用于加快比较电路110的响应速度。对于上述的第一电压VCC1,例如,可以为3.3v,5v等。
二阶滤波电路120主要用于对比较电路110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示范性地,该二阶滤波电路120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Y2,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一电阻R6,第二电阻R7和第三电阻R8;其中,第二运算放大器Y2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6的一端,第一电阻R6的另一端作为二阶滤波电路120的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Y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滤波电容C1与第一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Y2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二滤波电容C2接地;第二运算放大器Y2的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8的另一端作为二阶滤波电路120的输出端,同时,该端通过第二电阻R7与第二运算放大器Y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30主要用于对经过二阶滤波电路120滤波后的信号进行电压电流转换。示范性地,该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30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Y3,第六分压电阻R12,第五分压电阻R13,第一限流电阻R9,第三反馈电阻R10,第二反馈电阻R11和三极管Q1;其中,第三运算放大器Y3的正相输入端作为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30的输入端;第三运算放大器Y3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二反馈电阻R11连接至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30输出端;第三运算放大器Y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五分压电阻R13接地;第三运算放大器Y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六分压电阻R12连接至三极管Q1的第三端;第三运算放大器Y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9连接至三极管Q1的第一端;三极管Q1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电压VCC2;三极管Q1的第三端连接至第三反馈电阻R10的一端,第三反馈电阻R10的另一端作为电阻与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30输出端。
其中,对于上述的三极管,可采用NPN管或PNP管等。如图2所示,以NPN管为例,该三极管Q1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对应于该NPN管的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对于上述的NPN管而言,当NPN基极电压高于集电极电压的使NPN管集电结处于反偏。若输入基极的电压比集电极低,并且基极的电压>0.7V>发射极电压,则NPN管导通。此外,利用NPN管的放大作用,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Figure BDA0002273086920000081
其中,ΔIc是集电极跟发射极之间的电流,ΔIb是基极跟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将一变化的小信号添加到基极跟发射极之间,引起基极电流Ib的变化,Ib的变化被放大后,导致了Ic很大的变化。如果集电极电流Ic流过第三反馈电阻R10,那么根据电压计算公式U=R*I可以算得,第三反馈电阻R10上电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该NPN管增加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放大电路140主要用于对转换后的电阻进行采集及采集信号的放大。示范性地,该放大电路140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Y4,旁路电容C3,旁路电阻R14,第八分压电阻R15和第七分压电阻R16;其中,第四运算放大器Y4的正相输入端作为放大电路140的输入端;第四运算放大器Y4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旁路电阻R14接地;第四运算放大器Y4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旁路电容C3接地;第四运算放大器Y4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七分压电阻R16接地;第四运算放大器Y4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八分压电阻R15与运算放大器Y4的输出端连接。
跟随电路150主要用于对放大后的采集信号进行跟随输出。示范性地,该跟随电路150包括:第五运算放大器Y5,储能电容C4,第二限流电阻R18和第四反馈电阻R19;其中,第五运算放大器Y5的反相输入端作为跟随电路150的输入端;第五运算放大器Y5的正相输入端通过储能电容C4与第五运算放大器Y5的输出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Y5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限流电阻R18的一端,第二限流电阻R18的另一端作为跟随电路150的输出端;第五运算放大器Y5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四反馈电阻R19连接跟随电路150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该输入端子Input用于连接主控制器200的一引脚并接收该控制器发送的电压控制信号。该电压控制信号的电压大小可变,其中,不同的电压控制信号所对应采集到的电阻值不同。例如,该控制器可采用常用的单片机来实现。
下面以实际测试结果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依次记录被测产品处于-20℃、0℃、25℃、40℃和65℃时电阻测量值的采样结果。其中图3和图4中所标记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区域在本申请中即为理想采样区间。
图3是电阻测量单元未改进时全温度范围内电阻测量值的采样结果。如图3所示,当被测产品处于低温环境-20℃~0℃时,采样电阻受环境低温环境影响,偏离理想采样区间;当被测产品处于高温环境65℃时,采样电阻受高温环境影响,偏离理想采样区间。
图4是电阻测量单元改进后全温度范围内电阻测量值的采样结果。如图4所示,在环境温度-20℃~65℃的温度范围内,采样电阻值的采样结果都处于理想采样区间内。对比图3,改进后的电阻采样结果明显克服高温和/或低温环境的影响,采样电阻采样精度明显提高。
示范性的,被测产品可以是车辆的档位控制器,当所述档位控制器处于高温或低温的测试环境下,保证各个档位的测量结果的采集数据不受高温或低温环境影响。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阻测量单元通过对电阻测量电路的设计改进,提高了控制器自动测试采集数据的精度,使得采样电阻可不受限于高温和/或低温环境影响而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从而有效解决了目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控制器多功能集成测试时,采样电阻受高温和/或低温影响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实施例2
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10,该系统包括:
测试数据采集单元210,该测试数据采集单元210包括上述实施例1的电阻测量单元100,当然还可包括电压测量单元和电流测量单元。该测试数据采集单元210用于采集被测产品的测试数据,例如,该测试数据可包括但不限于电压输入信号、电流输入信号、电压输出信号、电流输出信号和电阻值等。
优选地,该测试数据采集单元210还包括用于放置被测产品的温湿控制箱,所述温湿控制箱用于对所述被测产品的测试环境进行温度和/或湿度控制。
作为另一可选的方案,该系统还包括:主控制器200,该测试数据采集单元210与该主控制器200连接。可选地,该系统还可以包括:通信功能测试单元220和温升测试单元230,通信功能测试单元220和温升测试单元230均与主控制器200连接。
该通信功能测试单元220用于测试被测产品的通信功能。示范性地,该通信功能可包括但不限于WIFI功能、GPS功能、GPRS功能和蓝牙功能等中的至少一种。
温升测试单元230用于测试所述被测产品的表面温度。
本实施例中设计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测试过程如下: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被测控制器连接;被测控制器置于温湿控制器内,例如,在温湿控制器控制的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可调节温湿控制器控制被测控制器所处环境的温度依次为-20℃、-10℃、0℃、25℃、40℃和65℃。通过在不同温度下,采集测试数据,并对采集数据的进行分析。
本实施例将控制器功能测试和控制器采集模块采集精度的测试整合。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被测产品的电阻测量值受高温和/或低温环境的影响采样异常的问题,并通过对电阻测量单元电路的改进克服高温和/或低温环境对电阻测量的影响。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测试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测试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电阻测量单元,所述电阻测量单元包括:比较电路、二阶滤波电路、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放大电路和跟随电路;
所述比较电路、所述二阶滤波、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所述放大电路和所述跟随电路顺次连接;
所述比较电路连接至输入端子,所述跟随电路连接至输出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测量单元还包括:保护电容;
所述保护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第四分压电阻和第一反馈电阻;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分压电阻连接至第一电压;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分压电阻接地;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分压电阻连接至所述输入端子;
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入端子;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反馈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比较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阶滤波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二阶滤波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滤波电容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滤波电容接地;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作为二阶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五分压电阻、第六分压电阻、三极管、第一限流电阻、第二反馈电阻和第三反馈电阻;
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作为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反馈电阻连接至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输出端;
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五分压电阻接地;
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六分压电阻连接至所述三极管的第三端;
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三极管的第一端;
所述三极管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电压;
所述三极管的所述第三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反馈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反馈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旁路电容、旁路电阻、第七分压电阻和第八分压电阻;
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作为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旁路电阻接地;
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旁路电容接地;
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七分压电阻接地;
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八分压电阻连接至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电路包括:第五运算放大器、储能电容、第二限流电阻和第四反馈电阻;
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作为所述跟随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储能电容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所述跟随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反馈电阻连接至所述跟随电路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测量单元的所述输入端子用于接入一可变电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制器、通信功能测试单元和温升测试单元,所述测试数据采集单元、所述通信功能测试单元和所述温升测试单元均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测试数据采集单元还包括电压测量单元和电流测量单元;
所述通信功能测试单元,用于测试被测产品的通信功能;其中,所述通信功能包括WIFI功能、GPS功能、GPRS功能和蓝牙功能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温升测试单元,用于测试所述被测产品的表面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用于放置被测产品的温湿控制箱,所述温湿控制箱用于对所述被测产品的测试环境进行温度和/或湿度控制。
CN201921993154.XU 2019-11-14 2019-11-14 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 Active CN210573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3154.XU CN210573377U (zh) 2019-11-14 2019-11-14 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3154.XU CN210573377U (zh) 2019-11-14 2019-11-14 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3377U true CN210573377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1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3154.XU Active CN210573377U (zh) 2019-11-14 2019-11-14 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3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6742A (zh) 一种高精度的铂电阻温度测量方法和装置
CN203037265U (zh) 一种温度补偿电路
CN204085729U (zh) 一种高精度的铂电阻温度测量装置
CN102944737A (zh) 一种测量大电流的智能传感器
CN102928109A (zh) 一种信号采集电路
CN108344522A (zh) 一种带自动校准的高精度测量电路和方法
CN108304023B (zh) 一种开关电源高负载稳定度补偿电路
CN210573377U (zh) 多功能动态加载测试系统
CN203385430U (zh) 一种传感电路及传感器
CN212904654U (zh) 一种氧化还原电位的测量电路
CN105277292A (zh) 一种温度测量装置
CN211626739U (zh) 一种pt100铂热电阻温度采样电路
CN106289450A (zh) 点式电容低温液位变换器
CN113820029A (zh) 一种用于采集终端的pt100温度采集电路
CN215004000U (zh) 一种温度采集系统
CN211696724U (zh) 一种多路温度信号变换装置
CN213068994U (zh) 一种双向对称模拟电压信号的采集电路及检测装置
CN217276576U (zh) 一种温度采样电路及玻片处理系统
CN105203220B (zh) 一种饱和蒸汽压恒温报警装置
CN211373868U (zh) 一种高精度测温装置
CN217384485U (zh) 一种铂电阻传感器检测电路
CN212988630U (zh) 一种温度采集电路、控制板以及电器设备
CN215217864U (zh) 一种温度检测电路
CN219609073U (zh) 一种电阻阻值测量模块
CN212460404U (zh) 一种低温漂精密电压输出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