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2818U - 一种气象观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象观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2818U
CN210572818U CN201921331051.7U CN201921331051U CN210572818U CN 210572818 U CN210572818 U CN 210572818U CN 201921331051 U CN201921331051 U CN 201921331051U CN 210572818 U CN210572818 U CN 210572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module
sensor
outer cover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10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阳溪
邱芳
卢茂军
陈润平
李华
黄勇
杨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hex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he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hex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he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10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2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2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2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象观测设备,包括主机模块、蓄电装置以及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模块,传感器单元包括的各个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旋钮卡接方式连接,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传感器单元和主机模块之间通过旋钮卡接方式连接,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蓄电装置用于为主机模块和传感器单元供电。上述气象观测设备,采用模块式的拼接连接的方式将主机模块和传感器单元连接,传感器单元包括的各个传感器模块之间也采用拼接的方式连接,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只要将出现故障的模块旋下替换或送修,其他模块可以正常作业,无需将整个观测设备拆下,负责设备的维护人员也无需专业技能,维护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气象观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象观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象观测设备。
背景技术
气象对国民生活、生产的影响极大,据中国气象局发布《智慧气象服务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提出的愿景,到2023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在气象服务中得到充分应用,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从体力劳动向智能生产转变、服务模式从单向推送向双向互动转变、服务体系从低散重复向集约化转变,初步形成智能感知、精准泛在、情景互动、普惠共享的新型智慧气象服务发展生态。因此高密度精细化的智能气象观测将是未来气象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目前气象部门针对气象五项元素的监测设备以国家气象观测站为主,由于国家气象观测站的设立数量有限,以广东省为例仅有200多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因此各地气象单位依托本地资源建设了自动气象观测站作为补充,以经济实力较好的珠三角地区建设有大约2000多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受地方经费和资源限制,依然无法做到高密度的监测。而且国家气象观测站和自动气象观测站的设立要求有较宽阔的安装环境、稳定的供电和通信网络设施齐全,尤其是对供电的要求较高,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相对高昂。
自动气象观测设备的构架技术目前有两种,一种是上文描述的气象单位、研究机构所设立的气象站、观测站设备,其使用方式为各种气象元素采用独立的仪器进行观察,统一放置在气象百叶箱内外,由于其精度高、成本高、占地大的特点,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维护,安装维护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维护方便的气象观测设备。
一种气象观测设备,包括主机模块、蓄电装置以及传感器单元;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雨量传感器模块、风速传感器模块、风向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湿度传感器模块、气压传感器模块、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和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的各个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旋钮卡接方式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的各个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
所述传感器单元和所述主机模块之间通过旋钮卡接方式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和所述主机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
所述主机模块和所述蓄电装置连接,所述蓄电装置用于为所述主机模块和所述传感器单元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量传感器模块包括雨量筒和雨量传感器组件,所述雨量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外罩、雨量传感器电路板、第一隔离垫片、第一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一弹簧触点;
所述第一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雨量筒和所述第一外罩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一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所述雨量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外罩内部;
所述第一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一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圆环形电路;
所述第一隔离垫片设于所述雨量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一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速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二外罩、所述风速传感器电路板、第二隔离垫片、第二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二弹簧触点,所述第二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二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所述风速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外罩内部,所述第二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二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二圆环形电路,所述第二隔离垫片设于所述风速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所述风向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三外罩、风向传感器电路板、第三隔离垫片、第三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三弹簧触点,所述第三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三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三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所述风向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三外罩内部,所述第三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三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三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三圆环形电路,所述第三隔离垫片设于所述风向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三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第四外罩、温度传感器电路板、第四隔离垫片、第四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四弹簧触点,所述第四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四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四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四外罩内部,所述第四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四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四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四圆环形电路,所述第四隔离垫片设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四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所述湿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五外罩、湿度传感器电路板、第五隔离垫片、第五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五弹簧触点,所述第五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五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五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五外罩内部,所述第五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五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五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五圆环形电路,所述第五隔离垫片设于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五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压传感器模块包括第六外罩、气压传感器电路板、第六隔离垫片、第六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六弹簧触点;
所述第六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六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六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所述气压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六外罩内部;
所述第六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六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六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六圆环形电路;
所述第六隔离垫片设于所述气压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六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七外罩、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板、第七隔离垫片、第七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七弹簧触点;
所述第七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七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七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七外罩内部;
所述第七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七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七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七圆环形电路;
所述第七隔离垫片设于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七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包括第八外罩、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路板、第八隔离垫片、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八弹簧触点;
所述第八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八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八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八外罩内部;
所述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八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八圆环形电路;
所述第八隔离垫片设于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象观测设备还包括支撑杆和模块底座,所述蓄电装置为太阳能供电蓄电装置,所述太阳能供电蓄电装置包括六片太阳能供电板;
所述主机模块或所述传感器单元设于所述模块底座上,所述模块底座设于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六片太阳能供电板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六片太阳能供电板以所述支撑杆的轴线为中心,呈发散方式排列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机模块内设有网络通讯模块,所述网络通讯模块通过运营商网络和因特网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雨量传感器模块、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和气压传感器模块;
所述雨量传感器模块包括雨量筒和雨量传感器组件,所述雨量筒和雨量传感器组件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组件的另一端和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的另一端和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的另一端和所述气压传感器模块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模块的另一端和所主机模块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雨量传感器组件和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和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和所述气压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模块和所主机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
上述气象观测设备,采用模块式的拼接连接的方式将主机模块和传感器单元连接,传感器单元包括的各个传感器模块之间也采用拼接的方式连接,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只要将出现故障的模块旋下替换或送修,其他模块可以正常作业,无需将整个观测设备拆下,负责设备的维护人员也无需专业技能,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气象观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一个传感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两个相邻的传感器模块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螺旋压触式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所说的固定连接,包括直接固定连接和间接固定。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气象观测设备,包括主机模块40、蓄电装置以及传感器单元。
传感器单元包括雨量传感器模块10、风速传感器模块、风向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湿度传感器模块、气压传感器模块、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和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单元包括的各个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旋钮卡接方式连接,传感器单元包括的各个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
传感器单元和主机模块40之间通过旋钮卡接方式连接,传感器单元和主机模块40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
主机模块40和蓄电装置连接,蓄电装置用于为主机模块40和传感器单元供电。
上述气象观测设备,采用模块式的拼接连接的方式将主机模块40和传感器单元连接,传感器单元包括的各个传感器模块之间也采用拼接的方式连接。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只要将出现故障的模块旋下替换或送修,其他模块可以正常作业,无需将整个观测设备拆下,负责设备的维护人员也无需专业技能,维护方便。且传感器单元根据需要可以安装合适的传感器模块,可以对需要观测的参数进行有效的观测,提高气象观测设备的实用性。且由于各个传感器模块的结构,检测的精度较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机模块40为DTU主机模块。
可以理解,风速传感器模块和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不需要同时存在。风向传感器模块和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不需要同时存在。温度传感器模块和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不需要同时存在。湿度传感器模块和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不需要同时存在。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单元包括雨量传感器模块10,雨量传感器模块10包括雨量筒12和雨量传感器组件14。雨量传感器组件14包括第一外罩、雨量传感器电路板、第一隔离垫片、第一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一弹簧触点。
第一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雨量筒12和第一外罩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连接。
第一弹簧触点设于第一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雨量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一外罩内部。
第一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第一外罩的第二端的端部,第一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圆环形电路。
第一隔离垫片设于雨量传感器电路板和第一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雨量筒12为圆形,主要用来承接降雨。雨量筒12包括承水口、外壳和内筒。承水口和内筒自上而下装在外壳内。雨量筒12的直径为20cm,高28cm。雨量筒12的外壳表面光滑,用ABS工程塑料制作。当降雨发生,通过承水口收集降雨,并在筒内累积,通过雨量传感器电路板使用称重法测量降雨量。降雨量称重处理时间为分钟级别。可以理解,降雨量称重处理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第一外罩主要是用于保护和固定整机。第一外罩采用ABS工程塑料材质,防水耐高温,不易变色,通风透气防水遮光。雨量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一外罩内,第一外罩能有效保护雨量传感器电路板。雨量传感器电路板上喷涂有保护层,使之防水防潮防腐蚀,提高测量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单元包括风速传感器模块。风速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二外罩、风速传感器电路板、第二隔离垫片、第二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二弹簧触点。
第二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二弹簧触点设于第二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风速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二外罩内部。
第二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第二外罩的第二端的端部,第二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二圆环形电路。
第二隔离垫片设于风速传感器电路板和第二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第二外罩主要是用于保护和固定整机。第二外罩采用ABS工程塑料材质,防水耐高温,不易变色,通风透气防水遮光。风速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二外罩内,第二外罩能有效保护风速传感器电路板。风速传感器电路板上喷涂有保护层,使之防水防潮防腐蚀,提高测量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单元包括风向传感器模块,风向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三外罩、风向传感器电路板、第三隔离垫片、第三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三弹簧触点。
第三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三弹簧触点设于第三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风向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三外罩内部。
第三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第三外罩的第二端的端部,第三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三圆环形电路。
第三隔离垫片设于风向传感器电路板和第三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第三外罩主要是用于保护和固定整机。第三外罩采用ABS工程塑料材质,防水耐高温,不易变色,通风透气防水遮光。风向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三外罩内,第三外罩能有效保护风向传感器电路板。风向传感器电路板上喷涂有保护层,使之防水防潮防腐蚀,提高测量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第四外罩、温度传感器电路板、第四隔离垫片、第四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四弹簧触点。
第四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四弹簧触点设于第四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温度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四外罩内部。
第四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第四外罩的第二端的端部,第四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四圆环形电路。
第四隔离垫片设于温度传感器电路板和第四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第四外罩主要是用于保护和固定整机。第四外罩采用ABS工程塑料材质,防水耐高温,不易变色,通风透气防水遮光。温度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四外罩内,第四外罩能有效保护温度传感器电路板。温度传感器电路板上喷涂有保护层,使之防水防潮防腐蚀,提高测量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单元包括湿度传感器模块,湿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五外罩、湿度传感器电路板、第五隔离垫片、第五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五弹簧触点。
第五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五弹簧触点设于第五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湿度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五外罩内部。
第五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第五外罩的第二端的端部,第五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五圆环形电路。
第五隔离垫片设于湿度传感器电路板和第五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第五外罩主要是用于保护和固定整机。第五外罩采用ABS工程塑料材质,防水耐高温,不易变色,通风透气防水遮光。湿度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五外罩内,第五外罩能有效保护湿度传感器电路板。湿度传感器电路板上喷涂有保护层,使之防水防潮防腐蚀,提高测量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单元包括气压传感器模块,气压传感器模块包括第六外罩、气压传感器电路板、第六隔离垫片、第六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六弹簧触点。
第六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六弹簧触点设于第六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气压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六外罩内部。
第六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第六外罩的第二端的端部,第六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六圆环形电路。
第六隔离垫片设于气压传感器电路板和第六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第六外罩主要是用于保护和固定整机。第六外罩采用ABS工程塑料材质,防水耐高温,不易变色,通风透气防水遮光。气压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六外罩内,第六外罩能有效保护气压传感器电路板。气压传感器电路板上喷涂有保护层,使之防水防潮防腐蚀,提高测量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单元包括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七外罩、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板、第七隔离垫片、第七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七弹簧触点。
第七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七弹簧触点设于第七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七外罩内部。
第七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第七外罩的第二端的端部,第七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七圆环形电路。
第七隔离垫片设于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板和第七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第七外罩主要是用于保护和固定整机。第七外罩采用ABS工程塑料材质,防水耐高温,不易变色,通风透气防水遮光。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板设于第七外罩内,第七外罩能有效保护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板。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板上喷涂有保护层,使之防水防潮防腐蚀,提高测量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传感器单元包括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20,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20包括第八外罩22、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路板24、第八隔离垫片28、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26和第八弹簧触点29。
第八外罩22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八弹簧触点29设于第八外罩22的第一端的端部。
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路板24设于第八外罩22内部。
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26设于第八外罩22的第二端的端部,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26上设有第八圆环形电路。
第八隔离垫片28设于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路板24和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26之间。
第八外罩22主要是用于保护和固定整机。第八外罩22采用ABS工程塑料材质,防水耐高温,不易变色,通风透气防水遮光。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路板24设于第八外罩22内,第八外罩22能有效保护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路板24。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路板24上喷涂有保护层,使之防水防潮防腐蚀,提高测量的精度。
具体的,第八外罩22的第一端设有外螺纹222,第八外罩22的第二端设有内螺纹224。固定螺栓27用于将第八外罩22、第八隔离垫片28和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26连接。
图2中只示意出了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的结构,可以理解,雨量传感器组件、风速传感器模块、风向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湿度传感器模块、气压传感器模块和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均和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的结构相似。第一外罩、第二外罩、第三外罩、第四外罩、第五外罩、第六外罩、第七外罩和第八外罩22的结构均相同,第一外罩、第二外罩、第三外罩、第四外罩、第五外罩、第六外罩和第七外罩的两端均分别设有外螺纹和内螺纹。
请参考图3,两个相邻的模块连接时,上一个模块的内螺纹和下一个模块的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上下两个模块旋紧,通过压力实现弹簧触点与螺旋压触式电路板的电路接通。
进一步的,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26上设有至少两个共圆心的第八圆环形电路262。请参考图4,第八圆环形电路26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圆环形电路262的圆心处还设有一个圆形电路。第八弹簧触点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请参考图3,第八弹簧触点的数量为五个。一个模块的弹簧触点和与其连接的另一个的模块的圆环形电路的数量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设置,以进行信号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气象观测设备还包括支撑杆70和模块底座80,蓄电装置为太阳能供电蓄电装置,太阳能供电蓄电装置包括六片太阳能供电板。
主机模块40或传感器单元设于模块底座80上,模块底座80设于支撑杆70上。
六片太阳能供电板50设于支撑杆70上,六片太阳能供电板50以支撑杆70的轴线为中心,呈发散方式排列设置。
蓄电装置为太阳能供电蓄电装置无需额外接入市电,供电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片太阳能供电板50的尺寸为130mm×150mm。太阳能供电板50通过立杆连接头与支撑杆70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底座80上端与任意模块相连,下端安装在带平台的支撑杆70上。模块底座80的下端为梯形结构,支撑杆70的上端为开口状,模块底座80的下端和支撑杆70的上端采用梯形卡式安装法进行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杆70采用镀锌管,上端设有平台与模块底座80相连,平台直径10cm。主要用于固定整个设备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机模块40内设有网络通讯模块,网络通讯模块通过运营商网络和因特网连接。其中,网络通讯模块为双路NB-IOT网络通讯模块。通过设置网络通讯模块,通过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网络将观测数据上报到网络,可以方便对检测的各个参数进行观测,当出现故障时也可以及时知晓。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单元包括雨量传感器模块10、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20、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和气压传感器模块。
雨量传感器装置包括雨量筒12和雨量传感器模块10,雨量筒12和雨量传感器模块10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雨量传感器模块10的另一端和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20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20的另一端和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的另一端和气压传感器模块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气压传感器模块的另一端和所主机模块40通过螺纹连接。
雨量传感器模块10和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20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20和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和气压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气压传感器模块和所主机模块40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
具体的,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雨量传感器模块10设于气象观测设备的顶部,往下依次设置有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20、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气压传感器模块和主机模块40。主机模块40设于模块底座80上,模块底座80设于支撑杆70的上端。太阳能供电板50设于支撑杆7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象观测设备还包括快装块80。快装块80主要用于在设备调试时,方便于安装在调试所用的脚架。
上述气象观测设备,各个模块之间采用螺纹方式,上下可对接和扩展增加新的模块。模块对接安装后,通过卡口的方式最后固定在底座一体化的太阳能供电蓄电装置。各个模块间旋钮卡接方式及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连接位置位于不同要素模块的顶部和底部。底部是布有圆环状铜片的螺旋压触式电路板,顶部则是弹簧触点,模块相接时,下方模块顶部的弹簧触点在旋接后将于上方模块底部的布有圆环状铜片的螺旋压触式电路板相接触,从而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稳定的电气连接。
上述气象观测设备采用模块式结构,各个模块之间采用螺旋接口免接线连接、传感器模块可热插拨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将降雨量、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观测的电子电路以及DTU主机、太阳能供电蓄电装置分别装在能够依次通过旋钮连接的各个独立模块中。使用时DTU主机、太阳能供电蓄电装置组合模块为必要模块,再加上该观测点所需要的要素观测模块即可使用,无需额外接入市电,设备完全智能运行,本装置DTU主机内部集成了网络通讯模块,通过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网络将观测数据上报到网络,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只要将该模块旋下替换或送修,其他模块可以正常作业,无需将整个观测设备拆下,负责设备的维护人员也无需专业技能。
上述气象观测设备,通过移动网络将观测数据以及设备故障上报到网络,可及时观测气相数据。进行检修时,只需将该模块旋下替换或送修,其他模块可以正常作业,功能完整、运行智能、成本低廉,满足业余群体实施准专业天气观测进行观测数据组网的设备设计需求。
上述气象观测设备,成本低廉、安装维护便捷,能够安装在任何开阔地方,如路边电线杆、楼宇顶层、地面停车场、小区绿化带等地,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安装,发动群众尤其是气象爱好者群体负责维护进行蜂群式观测,可以形成一个十倍甚至百倍于现有观测密度的气象观测网,为精细化天气预报提供海量的数据支撑,将对国民生活和生产活动有极大的帮助。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象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模块、蓄电装置以及传感器单元;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雨量传感器模块、风速传感器模块、风向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湿度传感器模块、气压传感器模块、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和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的各个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旋钮卡接方式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的各个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
所述传感器单元和所述主机模块之间通过旋钮卡接方式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和所述主机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
所述主机模块和所述蓄电装置连接,所述蓄电装置用于为所述主机模块和所述传感器单元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传感器模块包括雨量筒和雨量传感器组件,所述雨量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外罩、雨量传感器电路板、第一隔离垫片、第一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一弹簧触点;
所述第一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雨量筒和所述第一外罩的第一端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一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所述雨量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外罩内部;
所述第一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一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圆环形电路;
所述第一隔离垫片设于所述雨量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一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二外罩、所述风速传感器电路板、第二隔离垫片、第二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二弹簧触点,所述第二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二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所述风速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外罩内部,所述第二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二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二圆环形电路,所述第二隔离垫片设于所述风速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所述风向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三外罩、风向传感器电路板、第三隔离垫片、第三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三弹簧触点,所述第三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三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三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所述风向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三外罩内部,所述第三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三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三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三圆环形电路,所述第三隔离垫片设于所述风向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三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第四外罩、温度传感器电路板、第四隔离垫片、第四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四弹簧触点,所述第四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四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四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四外罩内部,所述第四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四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四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四圆环形电路,所述第四隔离垫片设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四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所述湿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五外罩、湿度传感器电路板、第五隔离垫片、第五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五弹簧触点,所述第五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五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五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五外罩内部,所述第五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五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五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五圆环形电路,所述第五隔离垫片设于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五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传感器模块包括第六外罩、气压传感器电路板、第六隔离垫片、第六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六弹簧触点;
所述第六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六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六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所述气压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六外罩内部;
所述第六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六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六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六圆环形电路;
所述第六隔离垫片设于所述气压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六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七外罩、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板、第七隔离垫片、第七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七弹簧触点;
所述第七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七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七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七外罩内部;
所述第七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七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七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七圆环形电路;
所述第七隔离垫片设于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七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包括第八外罩、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路板、第八隔离垫片、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和第八弹簧触点;
所述第八外罩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八弹簧触点设于所述第八外罩的第一端的端部;
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八外罩内部;
所述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设于所述第八外罩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所述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上设有第八圆环形电路;
所述第八隔离垫片设于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路板和所述第八螺旋压触式电路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和模块底座,所述蓄电装置为太阳能供电蓄电装置,所述太阳能供电蓄电装置包括六片太阳能供电板;
所述主机模块或所述传感器单元设于所述模块底座上,所述模块底座设于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六片太阳能供电板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六片太阳能供电板以所述支撑杆的轴线为中心,呈发散方式排列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内设有网络通讯模块,所述网络通讯模块通过运营商网络和因特网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雨量传感器模块、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和气压传感器模块;
所述雨量传感器模块包括雨量筒和雨量传感器组件,所述雨量筒和雨量传感器组件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组件的另一端和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的另一端和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的另一端和所述气压传感器模块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模块的另一端和所主机模块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雨量传感器组件和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模块和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模块和所述气压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模块和所主机模块之间通过弹簧触点接线方式进行信号连接。
CN201921331051.7U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气象观测设备 Active CN210572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1051.7U CN210572818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气象观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1051.7U CN210572818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气象观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2818U true CN210572818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59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1051.7U Active CN210572818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气象观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2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2750B (zh) 一种防汛雨水情无线监测站及其监测方法
CN203014486U (zh) 一种直流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
CN202158870U (zh)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状态监测系统
CN11253189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终端的输电线路全寿命监测平台
CN105178679A (zh) 一种安全智能的电力杆塔
CN207764304U (zh) 一种雷电预警系统
CN210893247U (zh) 地质灾害应急监测系统
CN204168005U (zh) 一种电网安全风险评估系统
CN202257602U (zh) 输配电线路巡检系统
CN204168004U (zh) 一种电网安全风险监控系统
CN210572818U (zh) 一种气象观测设备
CN112907904A (zh) 智能报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131632U (zh) 一种防汛雨水情无线监测站
CN110672156A (zh) 带有数据采集与通信报警的变压器状态监测装置
CN215734663U (zh) 一种水利智慧杆站
CN204832313U (zh) 一种用于电网应急风险调度系统的数据采集装置
CN104143858A (zh) 电力环境在线监控系统
CN206274272U (zh) 一种水位监测摄像设备
CN206269887U (zh) 一种水库水位自动识别摄像设备
CN209602640U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长输管道阴极保护监控系统
CN209375578U (zh) 一种光伏电站智能运维检修管理系统
CN208421135U (zh) 配网线路状态显示设备
CN106210630A (zh) 一种电力环境无线实时监控系统
CN216291238U (zh) 管道标记桩
CN206115225U (zh) 一种油田rtu阀室电控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