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1495U -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1495U
CN210571495U CN201920618408.3U CN201920618408U CN210571495U CN 210571495 U CN210571495 U CN 210571495U CN 201920618408 U CN201920618408 U CN 201920618408U CN 210571495 U CN210571495 U CN 210571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well
central line
pip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84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融冰
刘华秋
温东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61840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1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1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1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用于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的区域中的N个不同深度的地下水进行采样,包括对应于多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设置的N个具有不同深度的监测井和对应于N个具有不同深度的监测井配置的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一个监测井设置在调查区域中预定的监测中心点上,N‑1个监测井分别均匀设置在以监测中心点为圆心和预定半径为R的圆周上,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N个监测井中,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具有滤水管,滤水管设置在监测井的井底,该井底位于对应的目标地层中,一个监测井中的滤水管的底部高于相邻设置的另一个监测井中的滤水管的顶部,预定半径R根据监测井的数量N设定。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风险的高度重视,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作日益增多。污染场地修复前需要进行环境调查与评估,对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进行布点采样检测,相对于土壤的采样,地下水布点采样存在的问题较大。主要是难以准确获知场地不同深度处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导致难以准确确定地下水修复体量,造成修复技术方案制定不合理,进一步导致后续工程的一系列问题。其次是地下水采样方法未充分考虑污染场地的特征,造成采样不准确,主要是因为现有的场地地下水建井取样方法大多借鉴水文地质上以水资源调查为目标的做法,未充分考虑场地的微观性、污染性、不均性及污染物的环境过程特性等因素;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滤水管的位置不准确,二是采水方式不合适,三是洗井要求不合理。再次,现有的地下水建井方法一般是钻进成孔放置井管和滤水管,然后在滤水管与井壁间填充滤料,在井管与井壁间填充封隔层,最后安装井口保护盖,完成建井。该法效率较慢,需消耗滤料,建成后地下水井难以移除,长期留在原地,会对场地后续再利用造成一定影响。当前尚缺乏较为快速的建井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污染场地地下水建井采样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污染场地地下水精准监测井采样技术,充分考虑了污染场地地层结构、污染特征等因素,能准确获知场地不同深度地下水水质状况,可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体量准确定量提供支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用于对污染场地中调查点位范围内多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的地下水进行采样检测,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对应于多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设置的N个具有不同深度的监测井;以及对应于N 个具有不同深度的监测监测井配置的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其中,一个监测井设置在调查区域中预定的监测中心点上,N-1个监测井分别均匀设置在以监测中心点为圆心和预定半径为R的圆周上,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N个监测井中,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具有滤水管,滤水管设置在监测井的井底,该井底位于对应的目标地层中,一个监测井中的滤水管的底部高于相邻设置的另一个监测井中的滤水管的顶部,预定半径R根据监测井的数量N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其中,监测井的数量为2-10 口,对应的预定半径R为1-4米。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对称于监测中心点设置的两个监测井的井深是相近的,当目标地层厚度小于5米时,滤水管的长度小于目标地层的厚度。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多个呈筒状的井管和滤水管,滤水管包括筒状的管体,具有管壁,包括管壁上部和管壁下部,管壁下部设置有多个通孔;至少一层包裹在管壁下部的过滤层;以及止水环,环绕设置在管壁上部,其中,过滤层中过滤孔的尺寸小于通孔的尺寸,止水环采用遇水膨胀的材料制成。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的中心线垂直,或者,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或者,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进行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管壁下部包括从上至下的上壁部分、中壁部分以及下壁部分,多个通孔包括分别设置上壁部分上的上通孔、设置中壁部分上的中通孔以及设置下壁部分上的下通孔,上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中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垂直,下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具有网状结构的防堵层,环绕设置在管壁下部且位于管壁与过滤层之间,用于支撑过滤层并防止通孔堵塞,其中,过滤层具有多层,多层过滤层具有相同的过滤孔形状,相邻两层过滤层中的过滤孔位置是交错设置的,或者,多层过滤层是由多个不同的过滤孔形状的过滤层构成,具有不同过滤孔形状的多个过滤层是交叉设置的,过滤层采用低吸附性的不锈钢或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多个呈筒状的井管和滤水管、防堵层以及止水环,滤水管设置在监测井的井底,该井底位于目标地层中,滤水管包括:筒状的管体,具有管壁,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至少一层包裹在管壁上的过滤层,过滤层中过滤孔的尺寸小于通孔的尺寸,具有网状结构的防堵层,环绕设置在管壁上且位于管壁与过滤层之间,用于支撑过滤层并防止通孔堵塞,止水环环绕设置在位于滤水管上部的井管外表面的下端,止水环采用遇水膨胀的材料制成。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多个监测井均匀且对称设置在圆周上,对称于采样点设置的两个监测井的井深是相同的,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的中心线垂直,或者,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或者,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管壁包括从上至下的上壁部分、中壁部分以及下壁部分,多个通孔包括分别设置上壁部分上的上通孔、设置中壁部分上的中通孔以及设置下壁部分上的下通孔,上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中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垂直,下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锐角,过滤层具有多层,多层过滤层具有相同的过滤孔形状,相邻两层过滤层中的过滤孔位置是交错设置的,或者,多层过滤层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过滤孔形状的过滤层,具有不同过滤孔形状的两种过滤层是相邻设置的,过滤层采用低吸附性的不锈钢或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因为包括对应于多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设置的N个具有不同深度的监测井;以及对应于N个具有不同深度的监测井配置的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多个监测井分别均匀设置在以监测中心点为圆心和半径为R的圆周上,因此,能够对多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的地下水进行精确采样。本实用新型的监测井群布置可以实现对污染场地不同深度地下水的精准取样,从而获得比较准确的地下水污染分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地层以及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监测井布置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地下水监测井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滤水管管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通孔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通孔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过滤层示意图;以及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堵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采样的采样系统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一
针对某污染场地可能存在的地下水环境影响,开展地下水环境调查。根据污染场地的特性,推断地下水可能的主要污染物包括轻非水相液体、重非水相液体等。根据场地地质勘探结果,如图1所示,污染场地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监测层1)、粉性粘土(监测层2)、粘性土、粉砂(监测层3)。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对污染场地地下水进行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对应于多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设置的N个具有不同深度的监测井;对应于N个具有不同深度的监测井配置的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
一个监测井设置在调查区域中预定的监测中心点上,N-1个监测井分别均匀设置在以监测中心点为圆心和预定半径为R的圆周上。
或者,监测中心点上不设监测井,N个监测井分别均匀设置在以监测中心点为圆心和预定半径为R的圆周上。
预定半径R根据监测井的数量N设定。
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N个监测井中。
同一位置监测井井群布置,是指在以监测中心点为圆心,半径R 为1-4米的圆的范围内视为同一位置,该范围内地下水水质在场地调查中可视为同一位置处的水质。在此范围内布设2-10口监测井,监测井分布于圆心及圆周上,其中在圆周上的多个监测井沿圆周等间距分布。
监测井的数量少时半径小,监测井数量多时半径大。
在监测井数量较多时,监测井位置也可以在不同半径的中间位置。
为精准监测污染场地地下水,当监测井数量为2-7时,圆半径不宜小于1.5m,如图2所示,以污染场地某一监测点中心点16为圆心,如果目标层厚度小于5m,可在监测中心点16为中心,圆半径为1.5m 的圆周上布置监测井18、监测井19。
以污染场地某一监测点17为圆心,在监测中心点17上以及以监测中心点17为圆心,圆半径为2m的圆周上布置监测井20、监测井 21、监测井22、监测井23。
当监测井数量为8时,圆半径不宜小于2m,当监测井数量为9-10 时,圆半径不宜小于3m。
当圆半径为r,圆心设置有一个监测井,圆周上布置的监测井数量为x,在考虑监测井之间的距离保持相同的情况下,表达式近似为:
2πr/x=r,若各监测井间距离尽量保持相等,即f(r)=2πr/x-r 最小,也就是两边求导数为零,得x=6,即圆周上布置6个监测井,呈正六边形时,各监测井之间的距离保持相同。
位于监测中心点上的监测井的深度设置为最深的或最浅的。
余下的监测井,深的监测井和浅的监测井是交错设置在圆周上的。
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具有滤水管,滤水管设置在监测井的井底,该井底位于对应的目标地层中。
每口监测井底的滤水管对应不同的土层或同一土层中不同的深度,当目标层土层厚度不大于5米时,滤水管长度不宜超过目标地层总厚度,如图1中的地下水监测井装置12、13。
当目标层厚度大于5米时,可在该层中设置多个不同深度监测井,井管中的滤水管长度不宜超过3米。如图1中的地下水监测井装置14、15。
当场地中含有轻非水相液体时,滤水管的上端应该高于地下水的水位,如图1中的地下水监测井装置13中滤水管的上端高于地下水的水位,这样地下水表面中的轻非水相液体(LNAPL)会通过滤水管进入井管,便于被采集。
当场地中含有重非水相液体(DNAPL)时,滤水管的底部应该位于不透水层的顶部,如图1中的地下水监测井装置12中滤水管的底部位于不透水层的顶部,这样沉在地下水中底部的重非水相液体会进入滤水管中,便于被采集。
滤水管的长度根据场地调查的精度,可在0.5米-5米之间。滤水管一般不横跨两个或几个不同的目标含水层,特别是在详细调查时,滤水管不跨层。
为避免建井及洗井过程对各监测井之间产生交叉影响,圆周上相邻设置的两个监测井中的深度是不同的,对应的设置的两个监测井中的滤水管长度对应的垂直高度线是不重叠的,即一个监测井中的滤水管的底部高于或低于相邻设置的另一个监测井中的滤水管的顶部或底部。
设置井深时,当圆周上的监测井数量是偶数时,在直径的一端是浅井或是深井,对称的另一端设置为次浅井或次深井,即对称于监测中心点设置的两个监测井的井深是相接近的。
如一个监测井的井深是最深的,对称于监测中心点设置的另一个监测井的井深是第二深,其相邻的一个监测井为最浅,其直径另一端的为第二浅,以此类推。
如图2所示,监测井18、监测井19为浅井。监测井20、监测井22为浅井,监测井21、监测井23为深井,监测井17的井深比监测井23深,监测井的内径为500-800mm。
当圆周上的监测井数量是奇数时,各监测井在圆周上均匀分布,当选定其中一个井为最深或最浅时,距离该井最远的井为次深或次浅,依次类推。
地下水监测井装置用于设置在地下水取样井中,对特定地层的地下水进行过滤后,得到需要用于监测的特定地层的地下水。
如图3所示,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多个呈筒状的井管7、滤水管11、止水环10、井口保护盖6、取样井盖8。
井管7呈圆筒状,其外径小于地下水钻井的内径,相邻的两个井管7连接方式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井管7采用PPR、PVC、不锈钢中任意一种材料制成,井管内径为40mm-160mm,井管单节长度为1000mm-3000mm,井管与井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实施例中,井管7采用PVC材料制成,井管单节长度为3000mm,井管外径为60mm。
当采用螺纹连接时,井管7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下端连接处的外径缩小且设置有匹配该内螺纹的外螺纹。
另外,也可以采用连接件来连接相邻的两个井管7,井管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连接件呈环状,环内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实施例中,井管7和滤水管11也通过螺纹连接组装,一起置入取样井下,从而提高建井效率,井口保护盖6设置在最上面的井管7 口上,取样井盖8呈环状设置在地面上,井管7从取样井盖8中穿过,取样井盖8用于遮挡井管7与取样井的井壁之间的空隙。
滤水管11设置在预定深度处的地下水取样井的井底,包括筒状的管体3、至少一层过滤层、防堵层5。
管体3为筒状的管体,具有管壁,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管体3的底部可以封闭,也可以不封闭。实施例中,管体3的底部是封闭的。
如图4所示,管体3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1,管体3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通孔2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以及长条形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地下水中不同的污染物来设计通孔2的方向,一种情况是通孔2的中心线与管体3的中心线垂直,这样通过通孔2的水流方向与管体3的中心线垂直。
或者,通孔2的中心线与管体3中心线的向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当水流方向A通过如图5所示的通孔2时,适用于含油类的地下水,因为含油的物质是容易上浮的,容易通过该种孔。如图1中的监测井13中通孔2为该种类型。
或者,通孔2的中心线与管体3中心线的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当水流方向B通过如图6所示的通孔2时,适用于重非水相液体污染物通过该种通孔。如图1中的监测井12中通孔2为该种类型。
当该锐角为45度时,水流通过具有较好的效果。
进一步地,通孔2在管壁的边缘呈圆弧状,即通孔2与管壁的连接处呈圆弧状,有利于纯相污染物或污染地下水流动,不容易造成局部障碍。
管体3的材质为PPR、PVC、不锈钢、钢中任意一种,内径为40 mm-160mm,管体3单节长度为100mm-4000mm,管体3与井管7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管体3呈圆筒状,采用PVC材料制成,管体3的剖面尺寸与井管7的剖面尺寸相同,通孔2的中心线与管体3的中心线垂直,通孔2的截面呈长条形,实施例中,根据管径和取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沿水平方向设置,该长条缝可用电锯在管体3上进行水平切割,长条缝之间间隔平行,交错设置。长条缝的长度为30mm-120mm,宽度为0.15mm-3mm,间距为3mm-12mm。
至少一层如图7所示的过滤层4包裹在管体3的管壁上,过滤层 4中过滤孔的尺寸小于通孔的尺寸。
其中,过滤层4具有多层。
多层过滤层4具有相同的过滤孔形状,相邻两层过滤层4中的过滤孔位置是交错设置的;
或者,多层过滤层4是由多个不同的过滤孔形状的过滤层4构成,具有不同过滤孔形状的多个过滤层4是交叉设置的。
根据取水层水文地质及取水要求,过滤层4可以有5-20层。过滤层4采用低吸附性的不锈钢或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
实施例中,过滤层4由多层过滤孔形状相同的滤布进行包裹,或由多层过滤孔形状不相同的滤布进行包裹,滤布的材质选取吸附性较差且稳定性较好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涤纶、丙纶、锦纶(尼龙)、维纶、乙纶、混合纤维、树脂类中的任意一种。
滤布中过滤孔的形状可以为矩形、菱形等形状,各层滤布的过滤孔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相邻两层过滤层4中的过滤孔位置是交错设置的。
或者,各层滤布的过滤孔的形状也可以不同的,具有不同过滤孔形状的多个过滤层4是交叉设置的。
经过多层叠加后的过滤层4可以得到更加小的过滤孔,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过滤作用。
实施例中,滤布的过滤孔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单位面积质量分别为100g/m2、450g/m2、800g/m2,其等效孔径分别为0.2mm、 0.14mm,0.07mm,在地下水的常温(15-17摄氏度)下,滤布材质均不溶解与有机污染物,且耐酸碱。
因此,过滤层4中过滤孔的尺寸小于通孔2的尺寸,即过滤层4 等效孔径中的最大的尺寸小于通孔2中最小的尺寸。
为避免通孔2淤塞,在管体3与过滤层4之间设置有防堵层5。
具有网状结构的防堵层5,环绕设置在管壁上且位于管壁与过滤层4之间,用于支撑过滤层4并防止通孔堵塞。
该防堵层5具有支撑和隔离防堵作用,如图8所示,防堵层5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实施例中,在过滤层4与管体3外壁间用一层塑料网制成的防堵层5隔开。塑料网长度为100mm-4000mm,厚度为2mm-5 mm,塑料网网孔为菱形状。
至少一个止水环10环绕设置在位于滤水管11上部的井管7外表面的下端,位于井管7与取样井的井壁之间。
如图3所示,止水环10设置在井管7上,止水环10采用遇水膨胀的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的膨胀系数为1.5-3,无二次污染;或采用透水材料制成且透水材料内包裹有经物理化学改性而成的膨润土,该膨润土在pH为2-13之间具有很好的遇水膨胀性,膨胀系数为0.5-1.5,重量轻、可塑性好、无二次污染。止水环10在井管放置监测井前,固定在井管7的外壁上。橡胶材质的遇水膨胀止水环可在其外部用紧箍勒紧,膨胀土材质的遇水膨胀止水环需装进有弹力的透水网兜,在网兜外部用紧箍勒紧。遇水膨胀止水环圆周长度为5mm-500mm,厚度为10mm-30mm。
实施例中,止水环10采用遇水膨胀的橡胶材料制成,其中,橡胶材料的膨胀系数为2。
遇水膨胀的止水环10与传统建井方式中的封隔层作用相近,遇水后发生膨胀,起到止水的效果。止水件10遇水膨胀后封堵井管7 与取样井的井壁之间的间隙,止水件10下方的地下水通过过滤层4 从管体3外流入管体3内。
止水环10安装方式简便,能有效提高建井效率。此外,遇水膨胀止水环10脱水后会缓慢收缩,在监测井使用完后,利于将其取回,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节约了成本。
一种污染场地地下水采样方法,用于需要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的区域中的N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的地下水进行采样,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地下水采样场地污染识别结果,推断地下水可能的主要污染物以及地下水构筑物分布情况。
根据地下水采样场地地质勘探结果,得到场地地层的分布情况。
在调查点位的范围内设定监测中心点。
对应于N个不同深度的目标地层,设定需要设置的监测井的数量 N以及监测井的深度。
根据监测井的数量N设定半径R,得到以监测中心点为圆心且半径为R的圆周。
在监测中心点上设置一个监测井,在圆周上均匀设置N-1个监测井。
选定监测井的位置,进行建井作业。
选定地下水监测井的位置,根据土层地质构造选取合适的钻井方法,开始钻井操作,井的孔径大于井管外径与2个止水环的厚度之和;当钻至目标监测层以下1-3m时,完成监测井孔的钻孔操作。
对应于N个不同深度的监测井,分别配置N个对应的地下水监测井装置;
将地下水监测井装置放置在钻好的井中。
安装井口保护盖,完成地下水监测井装置的快速构建。
根据监测井的井深,按照由浅至深的次序分别对多个监测井进行洗井操作。
洗井按照地下水监测井深度由浅至深的次序洗井,同时遵循先洗一端监测井,后洗对称的另一端监测井的顺序。
如图2所示,监测点17处各监测井洗净顺序依次为监测井20、监测井22、监测井21、监测井23、监测井17。
考虑到污染场地污染的非均质性,场地地下水水质差别较大,因此洗井水量不宜太大,避免影响周边地下水分布,一般洗井的水量为井管内的地下水面至井底的体积的3-5倍即可,不建议采用pH值、温度、电导率、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稳定后为洗井的终点。
在地下水监测井装置中进行地下水采样。
对不同污染物的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当测定溶解性污染物时,取水位置一般在井中水面与底部的中间位置。
当水中含有轻质非水相液体时,取水位置应在井中的水面位置。
水中含有重质非水相液体时,取水位置应在井中的水底位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只是滤水管的管体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
本实施例中,管体为筒状的管体,具有管壁,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管体的底部可以封闭,也可以不封闭。实施例中,管体的底部是封闭的。
其中,管壁包括从上至下的上壁部分、中壁部分以及下壁部分,多个通孔包括分别设置上壁部分上的上通孔、设置中壁部分上的中通孔以及设置下壁部分上的下通孔。
上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中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垂直。
下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只是滤水管的结构和止水环的安装位置与实施例一不同。
滤水管包括管体、至少一层的过滤层、止水环。
筒状的管体具有管壁,包括管壁上部和管壁下部,管壁下部设置有多个通孔;
至少一层的过滤层包裹在管壁下部;
止水环环绕设置在管壁上部,位于井管7与取样井的井壁之间。
其中,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的中心线垂直,
或者,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或者,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只是管体的结构和与实施例三不同。
本实施例中,管壁下部包括从上至下的上壁部分、中壁部分以及下壁部分。
多个通孔包括分别设置上壁部分上的上通孔、设置中壁部分上的中通孔以及设置下壁部分上的下通孔。
上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中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垂直。
下通孔的中心线与管体中心线的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同一位置监测井井群布置,本实用新型的监测井群布置可以实现对污染场地不同深度地下水的精准取样。
另外,本实施例的滤水管,设置在地下水取样井的底部,用于对特定地层的地下水进行水质监测,滤水管具有至少一层包裹在管体上的过滤层,用于过滤泥土颗粒以及悬浮物,而不需要在滤水管与井壁间填充滤层,不仅节约了材料和运输用工成本,而且还很方便地实现了对使用后的地下水井进行移除,不影响场地后续开发工作。
进一步地,地下水监测井装置采用模块化制作的多个井管与滤水管连接,不仅方便装配和安装,而且井管与滤水管可在监测井使用完后可取回,经处理可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设置在井管与取样井的井壁之间的止水环遇水膨胀后封堵井管与取样井的井壁之间的间隙,止水环下方的地下水通过过滤层从管体外流入管体内,从而不需要在井管与井壁间填充封隔层,还具有降低地下水扰动的有益效果。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不仅能有效简化建井流程,提升建井效率,缩短建井时间,而且井管和滤水管可以方便地移除,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用于需要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的区域中的N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的地下水进行采样,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应于多个不同深度的各个目标地层设置的N个具有不同深度的监测井;以及
对应于N个具有不同深度的所述监测井配置的N个地下水监测井装置,
其中,一个所述监测井设置在调查区域中预定的监测中心点上,N-1个所述监测井分别均匀设置在以所述监测中心点为圆心和预定半径为R的圆周上,
N个所述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N个所述监测井中,
所述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具有滤水管,所述滤水管设置在所述监测井的井底,该井底位于对应的所述目标地层中,
一个所述监测井中的所述滤水管的底部高于相邻设置的另一个所述监测井中的所述滤水管的顶部,
所述预定半径R根据所述监测井的数量N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监测井的数量为2-10口,对应的所述预定半径R为1-4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对称于所述监测中心点设置的两个所述监测井的井深是相近的,
当所述目标地层厚度小于5米时,所述滤水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目标地层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种所述的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多个呈筒状的井管和所述滤水管,
所述滤水管包括:
筒状的管体,具有管壁,包括管壁上部和管壁下部,所述管壁下部设置有多个通孔;
至少一层包裹在所述管壁下部的过滤层;以及
止水环,环绕设置在所述管壁上部,
其中,所述过滤层中过滤孔的尺寸小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所述止水环采用遇水膨胀的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管体的中心线垂直,
或者,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管体中心线的向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或者,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管体中心线的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管壁下部包括从上至下的上壁部分、中壁部分以及下壁部分,
多个所述通孔包括分别设置所述上壁部分上的上通孔、设置所述中壁部分上的中通孔以及设置所述下壁部分上的下通孔,
所述上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管体中心线的向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中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管体中心线垂直,
所述下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管体中心线的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具有网状结构的防堵层,环绕设置在所述管壁下部且位于所述管壁与所述过滤层之间,用于支撑所述过滤层并防止所述通孔堵塞,
其中,所述过滤层具有多层,
多层所述过滤层具有相同的过滤孔形状,相邻两层所述过滤层中的所述过滤孔位置是交错设置的,
或者,多层所述过滤层是由多个不同的过滤孔形状的过滤层构成,具有不同过滤孔形状的多个所述过滤层是交叉设置的,
所述过滤层采用低吸附性的不锈钢或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种所述的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多个呈筒状的井管和滤水管、防堵层以及止水环,
所述滤水管设置在所述监测井的井底,该井底位于所述目标地层中,所述滤水管包括:
筒状的管体,具有管壁,所述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至少一层包裹在所述管壁上的过滤层,
所述过滤层中过滤孔的尺寸小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具有网状结构的防堵层,环绕设置在所述管壁上且位于所述管壁与所述过滤层之间,用于支撑所述过滤层并防止所述通孔堵塞,
所述止水环环绕设置在位于所述滤水管上部的所述井管外表面的下端,
所述止水环采用遇水膨胀的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多个所述监测井均匀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圆周上,对称于所述监测中心点设置的两个所述监测井的井深是相同的,
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管体的中心线垂直,
或者,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管体中心线的向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或者,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管体中心线的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管壁包括从上至下的上壁部分、中壁部分以及下壁部分,
多个所述通孔包括分别设置所述上壁部分上的上通孔、设置所述中壁部分上的中通孔以及设置所述下壁部分上的下通孔,
所述上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管体中心线的向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中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管体中心线垂直,
所述下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管体中心线的向上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过滤层具有多层,
多层所述过滤层具有相同的过滤孔形状,相邻两层所述过滤层中的所述过滤孔位置是交错设置的,
或者,多层所述过滤层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过滤孔形状的过滤层,具有不同过滤孔形状的两种所述过滤层是相邻设置的,
所述过滤层采用低吸附性的不锈钢或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
CN201920618408.3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Active CN210571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8408.3U CN210571495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8408.3U CN210571495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1495U true CN210571495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5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8408.3U Active CN210571495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14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2649A (zh) * 2019-04-30 2019-08-16 同济大学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2649A (zh) * 2019-04-30 2019-08-16 同济大学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CN110132649B (zh) * 2019-04-30 2024-05-28 同济大学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2650B (zh) 一种污染场地地下水井群采样方法
CN110146332A (zh) 一种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及地下水采样方法
CN111798335B (zh) 用于确定地下水污染羽剖面形态和分层特征的方法
CN110144993A (zh) 一种滤水管、地下水监测井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0562400U (zh) 一种滤水管、地下水监测井装置
US9328871B2 (en) Fluid containment and management system
CN110095308B (zh) 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调查与长期监测取样井系统及其建井方法
CN112557107A (zh) 地下水分层采样系统及使用该系统进行分层采样的方法
Lasagna et al. The use of multilevel sampling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shallow aquifer nitrate profiles
CN110156094B (zh) 一种用于处理污染地下水的抽提井装置
CN210571495U (zh)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CN210090084U (zh) 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场地调查与长期监测取样井系统
CN210313564U (zh) 一种用于处理污染地下水的抽提井装置
CA2369017A1 (en) Containment system for spills
WO2004094894A2 (en) Pipeline trench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N110132649B (zh) 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调查的采样系统
CN111220790A (zh) 原状土分层淋溶采样装置
CN114635492A (zh) 一种适用于多层含水层的地下水污染应急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1705849B (zh) 一种填埋场防渗系统跟踪监测井
CN113753981A (zh) 第四系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处理方法
Delin et al. Multiport well design for sampling of ground water at closely spaced vertical intervals
CN211819295U (zh) 一种可集中清除泥砂的地下水监测井结构
CN209940624U (zh) 一种循环井
Wilson et al. In situ pore-liquid sampling in saturated regions of the vadose zone
CN109975084B (zh) 一种土壤气分层采样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