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8633U - 一种微波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8633U
CN210568633U CN201921081098.2U CN201921081098U CN210568633U CN 210568633 U CN210568633 U CN 210568633U CN 201921081098 U CN201921081098 U CN 201921081098U CN 210568633 U CN210568633 U CN 210568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oven
microwave
microwave source
sourc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810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ion Product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ion Product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ion Products Ltd filed Critical Sunion Products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810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8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8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8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Ovens (AREA)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炉,包括炉本体以及安装在炉本体内的加热内胆、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加热内胆具有加热腔,加热内胆上开设有供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置入加热腔的第一让位孔,以及供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置入加热腔的第二让位孔,加热内胆的内壁还形成有供至少一个发热元件置入的至少一个安装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炉,使得食品的加热食品受热程度均匀且能够对食品的表面进行烘焙,提升食品的加热质量和加热效果,提高微波炉的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炉。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微波炉或工业微波炉都是利用其内部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微波,微波以一定的振荡频率穿透食物;或者利用其内部的固态微波源和磁控管的双频或多频加热方法对食物进行加热。当微波被食物吸收时,由于食物内的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又是由极性分子组成,这种极性分子在微波场下相互作用,产生的热量使食物表面和内部同时加热,而且升温速度也快,从而实现了食物的快速烹饪。
现有技术中的微波炉,一般采用单一微波源,或者固态微波源和磁控管微波源结合、单频或双频对食物进行烹饪。这种加热方式虽然在腔体可以激起多个模式的场,但是由于仅仅靠固态微波源或磁控管微波源作为加热源的微波炉,无法实现对食品的表面进行烘焙,导致食品的表面的加热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微波炉烹饪出的食品表面的加热质量较差,影响食品的加热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波炉,包括炉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炉本体内的加热内胆、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加热内胆具有加热腔,所述加热内胆上开设有供至少一个所述固态微波源装置置入所述加热腔的第一让位孔,以及供至少一个所述磁控管微波源装置置入所述加热腔的第二让位孔,所述加热内胆的内壁还形成有供至少一个所述发热元件置入的至少一个安装槽。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固态微波源装置包括固态微波源、第一激励部件和第一输出天线,所述固态微波源、第一激励部件和第一输出天线通过传输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天线穿过所述第一让位孔伸入所述加热腔内。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磁控管微波源装置包括磁控管微波源、第二激励部件、第二输出天线和变压装置,所述磁控管微波源、第二激励部件、第二输出天线和变压装置通过所述传输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天线穿过所述第二让位孔伸入所述加热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让位孔设置在所述加热内胆的顶壁,所述第二让位孔设置在所述加热内胆的侧壁;所述微波炉包括两个所述发热元件,两个所述发热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内胆的顶部和加热内胆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本体内的控制器和设置在所述炉本体的外壁的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炉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炉本体的外壁,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让位孔和第二让位孔均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加热内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耦合孔。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炉还包括设置在加热内胆的底部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用于放置被加热食品的转盘。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炉还包括与所述炉本体转动连接的炉门,所述炉门上至少部分呈透明设置,以形成可视化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本体内的散热机构,所述炉本体的外壁与所述散热机构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炉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微波炉通过在微波炉中的炉本体内设置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以及至少一个发热元件对食品进行烹饪,根据食品的种类、厚度和温度的不同对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以及至少一个发热元件的作业时长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得加热食品受热程度均匀且能够对食品的表面进行烘焙,提升食品的加热质量和加热效果,提高微波炉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波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炉本体 2:加热内胆
21:加热腔 22:第一让位孔
23:第二让位孔 24:安装槽
3:固态微波源装置 31:固态微波源
32:第一激励部件 33:第一输出天线
34:传输线 4:磁控管微波源装置
41:磁控管微波源 42:第二激励部件
43:变压装置 5:发热元件
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波炉,包括炉本体1以及安装在炉本体1内的加热内胆2、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5;加热内胆2具有加热腔21,加热内胆2上开设有供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置入加热腔21的第一让位孔22,以及供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置入加热腔21的第二让位孔23,加热内胆2的内壁还形成有供至少一个发热元件5置入的至少一个安装槽24。
上述的一种微波炉,通过在微波炉中的炉本体1内设置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以及至少一个发热元件5对食品进行烹饪,根据食品的种类、厚度和温度的不同对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以及至少一个发热元件5的作业时长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得加热食品受热程度均匀且能够对食品的表面进行烘焙,提升食品的加热质量和加热效果,提高微波炉的加热效率。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波炉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微波炉的炉本体1内设置有加热内胆2,加热内胆2中具有用于加热食品的加热腔21;炉本体1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以及至少一个发热元件5,用于对放置在加热腔21内的食品进行加热;可根据加热功率的不同,在炉本体1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一个或多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以及一个或多个发热元件5,此处对炉本体1内设置的固态微波源装置3、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以及发热元件5的个数不作限定;加热内胆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固态微波源装置3置入加热腔21的第一让位孔22,以及至少一个供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置入加热腔21的第二让位孔23,使得固态微波源装置3和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发射出的微波能够进入到加热腔21内,对食品进行加热;同时,在加热内胆2的内壁还形成有供至少一个发热元件5置入的至少一个安装槽24,安装槽24内设置有用于限制固定发热元件5的电源接口,为发热元件5提供电源,通过发热元件5的热辐射对食品的表面进行烘焙。优选地,第一让位孔22设置在加热内胆2的顶壁,第二让位孔23设置在加热内胆2的侧壁,工作状态时,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发出的微波经过第二激励部件42后经第二输出天线进行辐射,在竖直或水平方向上均匀地分布,固态微波源装置3发出的微波经过第一激励部件32后经第一输出天线33进行辐射,均匀地分布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使得加热腔21内出现两个方向相互融合的微波,使微波更加均匀地分散在加热腔21内;微波炉包括两个发热元件5,两个发热元件5分别设置在加热内胆2的顶部和加热内胆2的底部,设置在加热腔21顶部和底部的发热元件5对加热腔21进行热辐射,对食品的表面进行进一步的加热烘烤,使其加热更为均匀,提升食品的加热质量和加热效果,提高微波炉的加热效率。
请进一步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包括固态微波源31、第一激励部件32和第一输出天线33,固态微波源31、第一激励部件32和第一输出天线33通过传输线34电性连接,第一输出天线33穿过第一让位孔22伸入加热腔21内;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包括磁控管微波源41、第二激励部件42、第二输出天线和变压装置43,磁控管微波源41、第二激励部件42、第二输出天线和变压装置43通过传输线34电性连接,第二输出天线穿过第二让位孔23伸入加热腔21内。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的固态微波源31采用频率为915MHz,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的磁控管微波源41采用频率为2450MHz;由于固态微波源装置3和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的工作频率不相同,固态微波源装置3中的固态微波源31的工作频率低,而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中的磁控管微波源41的工作频率高;两种不同频率的微波在炉本体1的加热腔21中激励产生的场分布不同,对不同负载情况的加热效应也不同;当固态微波源装置3和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同时工作时,加热腔21中的模式场不再是单一的加热方式。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中的磁控管微波源41的高频率微波能激励起多个模式场,但模式场个数有限,导致部分区域微波场强,部分区域微波场弱;此时,固态微波源装置3中的固态微波源31的低频率微波激起的模式场正好可以弥补高频率微波场的弱场部分,使加热腔21中的微波模式数量更多;使微波炉中微波场的场分布均匀性更好,进而使被加热食物受热更均匀,通过固态微波源装置3对食品进行加热,根据食品厚度的不同对固态微波源装置3的作业时长进行设置,解决由于食品厚度不同导致的加热不均匀的问题;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可以根据不同食品的不同密度对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的作业时长进行设置,解决由于不同食品密度的不同导致加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再通过设置在加热腔21的至少一个安装槽24内的至少一个发热元件5对食品表面进行烘烤,从而使食品在微波炉加热后在视觉和味觉上的效果有进一步的提升;微波炉通过在炉本体1内设置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以及至少一个发热元件5,使得放置在微波炉内的食品受热程度均匀,提高了微波炉对食品的加热质量和加热效率。进一步地,由于固态微波源装置3和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的工作频率不同,在第一让位孔22的孔内加装同轴低通滤波器,可以抑制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的磁控管微波源41产生的高频微波对固态微波源装置3的固态微波源31的影响;同时利用其第二激励部件42的高通滤波特性,抑制固态微波源装置3的固态微波源31产生的低频微波对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的磁控管微波源41的影响,避免固态微波源装置3和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之间的相互干扰,使两个微波源机构发挥最大作用。
请进一步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微波炉还包括控制器6,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5均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同时,微波炉在炉本体1的外壁的按键组件,按键组件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使用户可以根据微波炉配置的关于不同种类的食品在加热过程中如何设置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5的作业时长的说明,对按键组件进行操作,通过按键组件对微波炉进行设置,对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5的作业时长进行限定,使食品的加热质量和微波炉的加热效率达到最佳状态。进一步地,在微波炉的炉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用户可以对即将进行加热的食品的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的食品实际温度,对加热时长进行进一步调整,使得微波炉对食品的加热质量达到最佳状态,使加热过的食品受热程度均匀,且在色、香、味达到最佳加热效果;进一步地,将设置在微波炉的炉本体1的外壁的温度检测装置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使得用户可以对即将进行加热的食品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根据检测的食品实际温度,对控制器6发送指令,控制器6根据接收到的关于即将被加热食品的实际温度的指令后,自动控制调整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3、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5的作业时长,使得微波炉更为智能化程度更高,且对食品的加热质量达到最佳状态;优选地,温度检测装置为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如:MLX90640BAB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等能够实现对食品进行温度检测的装置,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6,控制器6根据温度检测装置反馈的结果进行作业。微波炉在加热腔21内第一让位孔22和第二让位孔23均盖设有盖板,盖板与加热内胆2的内壁固定连接,盖板上开设有若干耦合孔,通过设置盖板可以有效的防止食品加热过程中部分食品溅出进入第一让位孔22或第二让位孔23内,会影响固态微波源装置3和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的使用寿命,并通过盖板上设置的若干耦合孔,使固态微波源装置3和磁控管微波源装置4发射出的微波顺利进入加热腔21内,因此,通过在第一让位孔22和第二让位孔23上盖设有盖板,进一步提升了微波炉的使用寿命,且便于用户对加热内胆2进行日常清洁。进一步地,微波炉还包括设置在加热内胆2的底部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用于放置被加热食品的转盘,通过将食品放置在旋转机构的转盘上,使食品在加热过程中处于旋转状态,大大提升了食品的加热程度的均匀性。微波炉还包括与炉本体1转动连接的炉门,炉门上至少部分呈透明设置,以形成可视化窗口,以便于用户可以时刻观察加热过程中的食品,当观察到加热腔21内的食品有异常变化时,可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提高了微波炉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微波炉还包括设置在炉本体1内的散热机构,炉本体1的外壁与散热机构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散热孔,通过散热机构和设置在炉本体1外壁的散热孔,可以及时对炉本体1内的热量进行驱散,防止由于炉本体1内的温度过高造成内部装置的加速损坏,有利于提升微波炉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施例,凡在本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炉本体内的加热内胆、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加热内胆具有加热腔,所述加热内胆上开设有供所述至少一个固态微波源装置置入所述加热腔的第一让位孔,以及供所述至少一个磁控管微波源装置置入所述加热腔的第二让位孔,所述加热内胆的内壁还形成有供至少一个所述发热元件置入的至少一个安装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固态微波源装置包括固态微波源、第一激励部件和第一输出天线,所述固态微波源、第一激励部件和第一输出天线通过传输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天线穿过所述第一让位孔伸入所述加热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磁控管微波源装置包括磁控管微波源、第二激励部件、第二输出天线和变压装置,所述磁控管微波源、第二激励部件、第二输出天线和变压装置通过所述传输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天线穿过所述第二让位孔伸入所述加热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让位孔设置在所述加热内胆的顶壁,所述第二让位孔设置在所述加热内胆的侧壁;所述微波炉包括两个所述发热元件,两个所述发热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内胆的顶部和加热内胆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本体内的控制器和设置在所述炉本体的外壁的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炉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炉本体的外壁,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让位孔和第二让位孔均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加热内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耦合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炉还包括设置在加热内胆的底部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用于放置被加热食品的转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炉还包括与所述炉本体转动连接的炉门,所述炉门上至少部分呈透明设置,以形成可视化窗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本体内的散热机构,所述炉本体的外壁与所述散热机构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散热孔。
CN201921081098.2U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微波炉 Active CN210568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1098.2U CN210568633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微波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1098.2U CN210568633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微波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8633U true CN210568633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3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81098.2U Active CN210568633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微波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86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5765A (en) * 2022-02-16 2023-08-23 Freshseal Ltd Dual-frequency microwave antenna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5765A (en) * 2022-02-16 2023-08-23 Freshseal Ltd Dual-frequency microwave antenna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74495B1 (ko) 복합형 전자레인지
KR102362013B1 (ko) 조리기기 및 조리기기의 제어방법
CN108696958B (zh) 一种双源双频微波炉
CN210568633U (zh) 一种微波炉
EP3236158B1 (en) Split-type microwave oven
CN212719866U (zh) 一种具有烧烤功能的微波炉
EP3905849B1 (en) Heating device
JPH09280569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CN204574146U (zh) 微波炉
KR100218961B1 (ko) 소량 조리물의 과다조리를 방지하는 전자렌지의 제어방법
CN208353645U (zh) 一种双源双频微波炉
JP2014052152A (ja) 加熱調理器
KR101932046B1 (ko) 마이크로파를 이용한 조리기기
AU2020204763B2 (en) Heating device
KR101885654B1 (ko) 마이크로파를 이용한 조리기기
CN109219180A (zh) 可多分区烹饪微波炉
JP2004012095A (ja)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
CN221058462U (zh) 一种微波天线及烹饪设备
JP2006308114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CN209358804U (zh) 可多分区烹饪微波炉
CN214510844U (zh) 微波速烤炉
KR100674130B1 (ko) 고주파 가열 조리기
KR101732160B1 (ko) 다기능 전자레인지
CN215272124U (zh) 基于微波速烤炉的早餐机
KR960006981B1 (ko) 전자렌지의 컨백션팬 및 도파관 설치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