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5530U - 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55530U CN210555530U CN201921598093.7U CN201921598093U CN210555530U CN 210555530 U CN210555530 U CN 210555530U CN 201921598093 U CN201921598093 U CN 201921598093U CN 210555530 U CN210555530 U CN 2105555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device
- underwater vehicle
- fixedly connected
- vehicle
- prope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体,所述航行器本体的尾部固定连接有推行器,所述推行器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螺旋桨的配合作用,达到了第一驱动装置快速转动带动第二螺旋桨快速转动的效果,实现了对水下航行器在水中的深度进行快速调节的功能,便于快速调节水下航行器在水中快速上升;通过挡板、转轴和第三驱动装置的效果,达到了第三驱动装置转动带动挡板转动的效果,实现了堵住进水槽的功能,防止水下航行器在水平行驶的过程中,水流在进水槽内运动影响到水流航行器在水中的阻力,同时还可以对水流航行器的行驶方向进行微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航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水下航行器的姿态控制执行机构是舵和桨。一般航行器在高速运动时利用舵控制其姿态,在低速或者零速时利用桨来调整其姿态。
根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129124U,推进装置及水下航行器,其包括涵道本体、舵翼、驱动装置、螺旋桨、壳体、水下航行器机身和导流舵片,通过水下航行器自带的推行器带动螺旋桨转动,推动水下航行器在水流中前进,在水下航行器航行的过程中,驱动装置驱动舵翼旋转设定的角度后,便能改变经过舵翼的流体的流向,从而能够改变从涵道本体的出口流出的流体的流向,对水下航行器的六个自由度的控制,这样在既能够减轻水下航行器整体的质量和成本,又不会限制水下航行器的行进速度,有利于水下航行器整体的性能的提高,但是该水下航行器在行驶的过程中,单单只是依靠安装在水下航行器尾部的导流舵片去调节水下航行器头部上升的效果比较差,且水下航行器在水中上升的速度比较慢。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体,所述航行器本体的尾部固定连接有推行器,所述推行器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的外侧壁套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导流机构,所述航行器本体的两侧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舵翼,两个所述舵翼对称设置,所述航行器本体远离推行器的一端底部设有呈倒U型设置的进水槽,所述航行器本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航行器本体上设有与第一驱动装置对应的第一安装空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输出轴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空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桨,所述航行器本体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输出轴对应的第一转动口,所述第一转动口分别与进水槽和第一安装空腔相通,所述航行器本体远离推行器的一端底部安装有阻流机构。
优选地,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涵道本体,所述涵道本体的一侧通过多根连接杆与推行器连接,所述涵道本体套设在第一螺旋桨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涵道本体上的四个第二驱动装置,四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以涵道本体的圆心为圆心环绕设置,所述涵道本体上设有与四个第二驱动装置对应的第二安装空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流舵片,所述涵道本体上设有与第二驱动装置输出轴对应的第二转动口,所述第二安装空腔与第二转动口相通。
优选地,所述阻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进水槽内侧壁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依次贯穿进水槽和航行器本体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航行器本体上设有与第三驱动装置对应的第三安装空腔,所述进水槽的内侧壁设有与转轴对应的第三转动口,所述第三转动口与第三安装空腔相通,所述转轴的两端外侧壁分别固定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进水槽匹配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螺旋桨的配合作用,达到了第一驱动装置快速转动带动第二螺旋桨快速转动的效果,实现了对水下航行器在水中的深度进行快速调节的功能,便于快速调节水下航行器在水中快速上升;
2、通过挡板、转轴和第三驱动装置的效果,达到了第三驱动装置转动带动挡板转动的效果,实现了堵住进水槽的功能,防止水下航行器在水平行驶的过程中,水流在进水槽内运动影响到水流航行器在水中的阻力,同时还可以对水流航行器的行驶方向进行微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航行器本体;2、导流舵片;3、推行器;4、连接杆;5、涵道本体;6、第一螺旋桨;7、舵翼;8、第一驱动装置;9、第二螺旋桨;10、进水槽;11、第二驱动装置;12、第三驱动装置;13、转轴;1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体1,航行器本体1的尾部固定连接有推行器3,推行器3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桨6,第一螺旋桨6的外侧壁套设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涵道本体5,涵道本体5的一侧通过多根连接杆4与推行器3连接,涵道本体5套设在第一螺旋桨6的外侧壁上,需要说明的是,推行器3是每个水下航行器上必备的设备之一,推行器3转动带动第一螺旋桨6转动,第一螺旋桨6转动带动水流往后运行,从而实现水下航行器在水中前进的效果,涵道本体5是起到保护第一螺旋桨6的作用。
其中,防护机构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导流机构,导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涵道本体5上的四个第二驱动装置11,四个第二驱动装置11以涵道本体5的圆心为圆心环绕设置,涵道本体5上设有与四个第二驱动装置11对应的第二安装空腔,第二驱动装置1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流舵片2,涵道本体5上设有与第二驱动装置11输出轴对应的第二转动口,第二安装空腔与第二转动口相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装置11是已经在使用的技术,在此不做过多叙述,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1带动导流舵片2转动,改变第一螺旋桨6转动推动的水流方向,便能改变经过舵翼7的流体的流向,从而能够改变从涵道本体5的出口流出的流体的流向,对水下航行器的六个自由度的控制,这样在既能够减轻水下航行器整体的质量和成本,又不会限制水下航行器的行进速度,有利于水下航行器整体的性能的提高。
其中,航行器本体1的两侧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舵翼7,两个舵翼7对称设置,航行器本体1远离推行器3的一端底部设有呈倒U型设置的进水槽10,航行器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8,航行器本体1上设有与第一驱动装置8对应的第一安装空腔,第一驱动装置8输出轴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空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桨9,航行器本体1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8输出轴对应的第一转动口,第一转动口分别与进水槽10和第一安装空腔相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装置8类似推行器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叙述,第一驱动装置8启动带动第二螺旋桨9转动,第二螺旋桨9转动带动进水槽10内部的水往下快速流动,从而达到了水下航行器的头部往斜上方倾斜的效果,实现了对水下航行器在水中的深度进行调节的功能。
其中,航行器本体1远离推行器3的一端底部安装有阻流机构,阻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进水槽10内侧壁的转轴13,转轴13的一端依次贯穿进水槽10和航行器本体1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装置12,航行器本体1上设有与第三驱动装置12对应的第三安装空腔,进水槽10的内侧壁设有与转轴13对应的第三转动口,第三转动口与第三安装空腔相通,转轴13的两端外侧壁分别固定套接有挡板14,挡板14与进水槽10匹配设置,第三驱动装置12与第二驱动装置11相通,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叙述,当不需要对水下航行器在水中的深度往上调节时,两个挡板14一直挡住进水槽10,防止增加水下航行器在水中的阻力,当需要将水下航行器在水中的位置往上调节时,第三驱动装置12转动带动挡板14由水平状态调节成垂直状态,第一驱动装置8快速转动带动第二螺旋桨9快速转动,第二螺旋桨9快速转动带动水流快速的往下运动,从而达到快速调节水下航行器的头部上升的效果,实现了对水下航行器在水中的深度进行调节的功能,在调节水下航行器上升的过程中,还可以控制挡板14的倾斜角度,对水下航行器的行驶方向进行微调,此处的挡板14倾斜时,功能和导流舵片2的功能一样。
本实用新型中,当水下航行器在水中行驶,如需调整水下航行器在水中的位置上升时,控制第三驱动装置12带动挡板14转动,使挡板14由水平状态转动到垂直状态,然后启动第一驱动装置8快速转动带动第二螺旋桨9快速转动,第二螺旋桨9快速转动加快水下航行器底部的水流往下运动的速度,加快水下航行器的头部往斜上方倾斜的速度,同时第二驱动装置11调节导流舵片2轻微转动,使从涵道本体5中流出的水流往斜上方运动,便于调节水下航行器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当倾斜角度达到一定时,第二驱动装置11调节导流舵片2复位,推行器3加快转速,从而达到加快第一螺旋桨6转动的速度,加快水流从涵道本体5内排出的速度,从而达到了水下航行器的头部往斜上方运动的效果,实现了对水下航行器在水中的深度进行调节的功能,在水下航行器往斜上方运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调节挡板14的倾斜角度,便于调节从进水槽10内排出的水流的流向,达到对水下航行器进行左右运动方向的微调,该新型水下航行器在水中行驶时,行驶方向和行驶深度都可以进行快速的调整,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包括航行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尾部固定连接有推行器(3),所述推行器(3)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桨(6),所述第一螺旋桨(6)的外侧壁套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导流机构,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两侧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舵翼(7),两个所述舵翼(7)对称设置,所述航行器本体(1)远离推行器(3)的一端底部设有呈倒U型设置的进水槽(10),所述航行器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8),所述航行器本体(1)上设有与第一驱动装置(8)对应的第一安装空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输出轴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空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桨(9),所述航行器本体(1)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8)输出轴对应的第一转动口,所述第一转动口分别与进水槽(10)和第一安装空腔相通,所述航行器本体(1)远离推行器(3)的一端底部安装有阻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涵道本体(5),所述涵道本体(5)的一侧通过多根连接杆(4)与推行器(3)连接,所述涵道本体(5)套设在第一螺旋桨(6)的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涵道本体(5)上的四个第二驱动装置(11),四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1)以涵道本体(5)的圆心为圆心环绕设置,所述涵道本体(5)上设有与四个第二驱动装置(11)对应的第二安装空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流舵片(2),所述涵道本体(5)上设有与第二驱动装置(11)输出轴对应的第二转动口,所述第二安装空腔与第二转动口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进水槽(10)内侧壁的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一端依次贯穿进水槽(10)和航行器本体(1)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装置(12),所述航行器本体(1)上设有与第三驱动装置(12)对应的第三安装空腔,所述进水槽(10)的内侧壁设有与转轴(13)对应的第三转动口,所述第三转动口与第三安装空腔相通,所述转轴(13)的两端外侧壁分别固定套接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与进水槽(10)匹配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98093.7U CN210555530U (zh) | 2019-09-24 | 2019-09-24 | 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98093.7U CN210555530U (zh) | 2019-09-24 | 2019-09-24 | 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55530U true CN210555530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32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9809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55530U (zh) | 2019-09-24 | 2019-09-24 | 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55530U (zh) |
-
2019
- 2019-09-24 CN CN201921598093.7U patent/CN2105555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877692B2 (en) | Oscillating foil propulsion system | |
CN104589939B (zh) | 一种仿旗鱼可变构型跨介质飞行器 | |
CN100357155C (zh) | 浮力和推进器双驱动方式远程自治水下机器人 | |
CN106005323A (zh) | 一种仿生水下滑翔机及其推进方法 | |
CN110254710A (zh) | 一种两级变位的混合翼水空两栖无人机 | |
CN109229376A (zh) | 一种跨域多栖载运器 | |
CN211139635U (zh) | 一种舷外机低耗能自稳定悬挂装置 | |
CN103640444B (zh) | 斜侧双体水面两栖无人艇 | |
CN101643113A (zh) | 水下航行器 | |
CN115303483A (zh) | 一种具有桨叶复用功能的两栖旋翼无人机及其操控方法 | |
CN212529220U (zh) | 一种变阻力跨介质航行器 | |
CN113665306A (zh) | 一种跨介质飞行器水空两用尾翼 | |
CN209366431U (zh) | 一种无桨推进潜水器 | |
CN110304224A (zh) | 侧推潜航器及潜航方法 | |
CN210555530U (zh) | 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 | |
RU193460U1 (ru) | Судно на подводных винтах | |
CN105856994B (zh) | 空气推进船舶纵倾自调节装置 | |
CN112319161A (zh) | 一种可水下高速航行的旋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113331U (zh) | 一种使用单涵道风扇进行矢量推进的气垫船 | |
CN216269839U (zh) | 一种新型水下滑翔机 | |
CN105584608A (zh) | 一种水下双扑翼推进器 | |
CN114905903A (zh) | 一种扇翼航行器的海空两用航行方法 | |
CN215155549U (zh) | 融合矢量推进和叶片式吸盘的可分离式水下推进器 | |
CN113086143A (zh) | 一种扇翼推进水下航行器及其航行方法 | |
CN114578850A (zh) | 一种长航时两栖无人机及其姿态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