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3926U - 轮毂、车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轮毂、车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3926U
CN210553926U CN201921137233.0U CN201921137233U CN210553926U CN 210553926 U CN210553926 U CN 210553926U CN 201921137233 U CN201921137233 U CN 201921137233U CN 210553926 U CN210553926 U CN 210553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inner ring
outer ring
elastic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72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伟
黄东升
嵇鑫健
戈本帅
邢国玺
朱伟
王卫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372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3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3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3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毂、车轮和车辆,所述轮毂包括:轮毂内圈;轮毂外圈,所述轮毂外圈围绕在所述轮毂内圈的外侧且与所述轮毂内圈间隔设置;弹性填充体,所述弹性填充体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弹性填充体填充在所述轮毂内圈和所述轮毂外圈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具有质量小、减震效果好、能够提升行驶舒适性等优点。

Description

轮毂、车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轮毂、具有所述轮毂的车轮和具有所述车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轮毂多为一体式刚性结构,其簧下质量较大,行驶过程中车辆震动较大,经过障碍物或凹坑凸起时颠簸感强烈,减震效果差,影响行驶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轮毂,该轮毂具有质量小、减震效果好、能够提升行驶舒适性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轮毂的车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轮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轮毂,所述轮毂包括:轮毂内圈;轮毂外圈,所述轮毂外圈围绕在所述轮毂内圈的外侧且与所述轮毂内圈间隔设置;弹性填充体,所述弹性填充体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弹性填充体填充在所述轮毂内圈和所述轮毂外圈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具有质量小、减震效果好、能够提升行驶舒适性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弹性填充体分别与所述轮毂内圈和所述轮毂外圈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弹性填充体包括沿其径向由内之外排布的内环部、中环部和外环部;所述中环部的轴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内环部的轴向上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外环部的轴向上的宽度,所述中环部的轴向上的侧表面分别与所述内环部的轴向上的内表面和所述外环部的轴向上的侧表面圆弧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中环部设有弹性孔,所述弹性孔为沿所述中环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孔成对设置,每对中的两个弹性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环部的轴向上的两侧表面且中心轴线重合,多对弹性孔沿所述中环部的周向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弹性孔的最大深度小于所述中环部的轴向上的最小宽度的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多个所述弹性孔沿所述中环部的周向等间距设置,每个所述弹性孔沿所述中环部的轴向贯通所述中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弹性孔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延伸的长条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轮毂外圈包括:外环板,所述外环板与所述弹性填充体的外周面配合;外圈挡板,所述外圈挡板的外周沿与所述外环板的一侧沿相连且与所述外环板一体成型,所述外圈挡板止挡在所述弹性填充体的轴向上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轮毂还包括:外圈压盖,所述外圈压盖的外周沿安装于所述外环板的另一个侧沿,所述外圈压盖止挡在所述弹性填充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轮毂内圈包括:内环轴,所述内环轴与所述弹性填充体的内周面配合;内圈挡板,所述内圈挡板的内周沿与所述内环轴的一端相连且与所述内环轴一体成型,所述内圈挡板止挡在所述弹性填充体的轴向上的所述一侧且与所述外圈挡板间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的轮毂还包括:内圈压盖,所述内圈压盖套设于所述内环轴的另一端,所述内圈压盖止挡在所述弹性填充体的轴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且与所述外圈压盖间隔开;锁紧螺母,所述内环轴的所述另一端构造有外螺纹,所述锁紧螺母构造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锁紧螺母螺纹配合在所述内环轴的所述另一端且将所述内圈压盖压紧于所述弹性填充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轮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具有质量小、减震效果好、能够提升行驶舒适性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具有质量小、减震效果好、行驶舒适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轮毂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轮毂1、
轮毂内圈10、内环轴110、内圈挡板120、
轮毂外圈20、外环板210、外圈挡板220、
弹性填充体30、弹性孔310、内环部320、中环部330、外环部340、
外圈压盖40、
内圈压盖50、
锁紧螺母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1。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1包括轮毂内圈10、轮毂外圈20和弹性填充体30。
轮毂外圈20围绕在轮毂内圈10的外侧,轮毂外圈20和轮毂内圈10在轮毂1的径向上间隔设置,弹性填充体30的横截面为环形,弹性填充体30填充在轮毂内圈10和轮毂外圈20之间,即在轮毂1的径向上,弹性填充体30位于轮毂外圈20的内侧且位于轮毂内圈10的外侧,其中,轮毂内圈10的中心轴线、轮毂外圈20的中心轴线和弹性填充体30的中心轴线可以彼此重合,弹性填充体30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可以为呈环形延伸的平面,以分别与轮毂外圈20和轮毂内圈10紧密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1,设置成轮毂内圈10、内圈挡板120和弹性填充体30,由此构成分体式结构,且轮毂内圈10和轮毂外圈20之间采用弹性填充体30连接支撑,由此不仅可以降低簧下质量,而且可以利用弹性填充体30吸收震动,从而提高行驶的舒适性。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具有质量小、减震效果好、能够提升行驶舒适性等优点。
此外,由于轮毂1为分体结构,当轮毂1需要维修时,可将轮毂1分为若干部分,这样不但便于维修,而且当其中某一个组成部分损坏时,不会将整个轮毂1报废,如此可以降低了维修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弹性填充体30分别与轮毂内圈10和轮毂外圈20过盈配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弹性填充体30与轮毂内圈10和轮毂外圈20装配后的牢固性,而且能够利用摩擦力提高三者相对位置的稳定性,避免三者发生相对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弹性填充体30包括沿其径向由内之外排布的内环部320、中环部330和外环部340,内环部320、中环部330和外环部340一体成型。
中环部330的轴向上的宽度小于内环部320的轴向上的宽度且小于外环部340的轴向上的宽度,内环部320的轴向上的宽度与外环部340的轴向上的宽度可以相等。中环部330的轴向上的侧表面分别与内环部320的轴向上的内表面和外环部340的轴向上的侧表面圆弧过渡。也就是说,在弹性填充体30的轴向截面中,弹性填充体30的轴向上的宽度沿径向由外至内,先逐渐变小再逐渐增大。由此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轮毂1的簧下质量,而且可以提升弹性填充体30的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图4所示,中环部330设有弹性孔310,弹性孔310为沿中环部330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其中,弹性孔310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沿轮毂1的周向延伸的长条形。这样可以增大弹性填充体30的变形程度,提高减震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弹性孔310成对设置,每对中的两个弹性孔310分别设置在中环部330的轴向上的两侧表面且中心轴线重合,多对弹性孔310沿中环部330的周向等间距设置。
其中,弹性孔310的最大深度小于中环部330的轴向上的最小宽度的1/2。如此可以在减震的同时,保持良好的承载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弹性孔310沿中环部330的周向等间距设置,每个弹性孔310沿中环部330的轴向贯通中环部。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弹性填充体30的制造成本且最大限度地提升弹性填充体30的弹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轮毂外圈20包括外环板210和外圈挡板220。
外环板210的内周面与弹性填充体30的外周面配合,外圈挡板220的外周沿与外环板210的一侧沿相连且与外环板210一体成型,外圈挡板220止挡在弹性填充体30的轴向上的一侧,防止弹性填充体30相对于轮毂外圈20向其轴向上的一侧移动。
进一步的,轮毂1还包括外圈压盖40,外圈压盖40的外周沿安装于外环板210的另一个侧沿,外圈压盖40止挡在弹性填充体30的轴向上的另一侧。换言之,外圈压盖40止挡于弹性填充体30的轴向上的另一侧,防止弹性填充体30相对于轮毂外圈20向其轴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由此,弹性填充体30在其轴向上被夹持在外圈挡板220和外圈压盖40之间,保证了弹性填充体30与轮毂外圈20在轮毂1的轴向上的稳定性。其中,外圈压盖40与轮毂外圈20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轮毂内圈10包括内环轴110和内圈挡板120。
内环轴110可以为中空结构,内环轴110的外周面与弹性填充体30的内周面配合,内圈挡板120的内周沿与内环轴110的一端相连且与内环轴110一体成型,内圈挡板120止挡在弹性填充体30的轴向上的所述一侧,防止弹性填充体30相对于轮毂内圈10向其轴向上的一侧移动,内圈挡板120与外圈挡板220在轮毂1的径向上间隔开,以防止弹性填充体30发生弹性形变时内圈挡板120与外圈挡板220产生干涉。
进一步的,轮毂1还包括内圈压盖50和锁紧螺母60。
内圈压盖50套设于内环轴110的另一端,内圈压盖50止挡在弹性填充体30的轴向上的另一侧且与外圈压盖40间隔开,内环轴110的另一端构造有外螺纹,锁紧螺母60构造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锁紧螺母60螺纹配合在内环轴110的另一端且将内圈压盖50压紧于弹性填充体30。如此可防止弹性填充体30相对于轮毂内圈10向其轴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弹性填充体30在其轴向上被夹持在内圈挡板120和内圈压盖50之间,保证了弹性填充体30与轮毂内圈10在轮毂1的轴向上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轮毂内圈10和轮毂外圈20可以为镁合金件、铝合金件、尼龙件或碳纤维件,弹性填充体30为橡胶件或聚氨酯件。从而减轻簧下质量,减少震动感,提高舒适度。
下面举例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毂1的装配过程。
如图2所示,首先将弹性填充体30过盈配合装入轮毂外圈20内,再将轮毂内圈10通过过盈配合装入弹性填充体30,然后将外圈压盖40安装于轮毂外圈20且将内圈压盖50安装于轮毂内圈10,最后将锁紧螺母60安装于轮毂内圈10。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轮毂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轮毂1,具有质量小、减震效果好、能够提升行驶舒适性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轮,具有质量小、减震效果好、能够提升行驶舒适性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和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内圈;
轮毂外圈,所述轮毂外圈围绕在所述轮毂内圈的外侧且与所述轮毂内圈间隔设置;
弹性填充体,所述弹性填充体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弹性填充体填充在所述轮毂内圈和所述轮毂外圈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填充体分别与所述轮毂内圈和所述轮毂外圈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填充体包括沿其径向由内之外排布的内环部、中环部和外环部;
所述中环部的轴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内环部的轴向上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外环部的轴向上的宽度,所述中环部的轴向上的侧表面分别与所述内环部的轴向上的内表面和所述外环部的轴向上的侧表面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环部设有弹性孔,所述弹性孔为沿所述中环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孔成对设置,每对中的两个弹性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环部的轴向上的两侧表面且中心轴线重合,多对弹性孔沿所述中环部的周向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孔的最大深度小于所述中环部的轴向上的最小宽度的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孔沿所述中环部的周向等间距设置,每个所述弹性孔沿所述中环部的轴向贯通所述中环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孔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延伸的长条形。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外圈包括:
外环板,所述外环板与所述弹性填充体的外周面配合;
外圈挡板,所述外圈挡板的外周沿与所述外环板的一侧沿相连且与所述外环板一体成型,所述外圈挡板止挡在所述弹性填充体的轴向上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圈压盖,所述外圈压盖的外周沿安装于所述外环板的另一个侧沿,所述外圈压盖止挡在所述弹性填充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内圈包括:
内环轴,所述内环轴与所述弹性填充体的内周面配合;
内圈挡板,所述内圈挡板的内周沿与所述内环轴的一端相连且与所述内环轴一体成型,所述内圈挡板止挡在所述弹性填充体的轴向上的所述一侧且与所述外圈挡板间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圈压盖,所述内圈压盖套设于所述内环轴的另一端,所述内圈压盖止挡在所述弹性填充体的轴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且与所述外圈压盖间隔开;
锁紧螺母,所述内环轴的所述另一端构造有外螺纹,所述锁紧螺母构造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锁紧螺母螺纹配合在所述内环轴的所述另一端且将所述内圈压盖压紧于所述弹性填充体。
13.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轮。
CN201921137233.0U 2019-07-18 2019-07-18 轮毂、车轮和车辆 Active CN210553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7233.0U CN210553926U (zh) 2019-07-18 2019-07-18 轮毂、车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7233.0U CN210553926U (zh) 2019-07-18 2019-07-18 轮毂、车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3926U true CN210553926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4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7233.0U Active CN210553926U (zh) 2019-07-18 2019-07-18 轮毂、车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3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6228B (zh) 弹簧座橡胶
US20170261032A1 (en) Suspension thrust bearing device
EP3002137B1 (en) Suspension bearing device, motor vehicle equipped with such a suspension bear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KR20200033219A (ko) 서스펜션용 스트러트 베어링 어셈블리
US9526198B2 (en) Suspension unit for agricultural implement, agricultural implemen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uspension unit and use of a bearing unit
KR102621573B1 (ko) 서스펜션 스러스트 베어링 장치 및 상기 장치가 장착된 서스펜션 스트럿
US8894079B2 (en) Upper support for vehicle suspension
US8696004B2 (en) Spring seat having an installation land/step
KR20200042867A (ko) 서스펜션 스러스트 베어링 장치
US20070057480A1 (en) Eccentric thrust bearing assembly and a wheel with built-in suspension using the same
US20210010538A1 (en) Suspension thrust bearing device and suspension strut equipped with such a device
US20200238779A1 (en) Suspension thrust bearing device and suspension strut equiped with such a device
JP2015509169A (ja) 車両用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ストラット
KR20200090606A (ko) 서스펜션 스러스트 베어링 장치 및 이러한 서스펜션 스러스트 베어링 장치가 구비된 서스펜션 스트럿
CN210553926U (zh) 轮毂、车轮和车辆
CN207106036U (zh) 一种全向轮
CN107364279B (zh) 车辆及其全向轮
CA1202988A (en) Wheel suspension with eccentric shear disc
CN107444008B (zh) 全向移动轮
CN112046226B (zh) 悬架推力轴承装置以及配备有这种装置的悬架支柱
KR102063533B1 (ko) 서스펜션용 스트러트 베어링 어셈블리
KR102250266B1 (ko) 서스펜션용 스트러트 베어링 어셈블리
CN211449508U (zh) 动态阻尼器
CN218913559U (zh) 用于车辆副车架的衬套组件、副车架及车辆
US20220290717A1 (en) Wheel hub assembly having low friction and high perform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