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2874U - 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2874U
CN210542874U CN201920810701.XU CN201920810701U CN210542874U CN 210542874 U CN210542874 U CN 210542874U CN 201920810701 U CN201920810701 U CN 201920810701U CN 210542874 U CN210542874 U CN 210542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layer
skin
film
titanium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07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仪
杨泽宇
王云兵
胡雪丰
刘渊
杨柏超
刘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tex Inc
Original Assignee
Rot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tex Inc filed Critical Rotex Inc
Priority to CN2019208107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42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2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2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包括:电极部分和集成电路部分,所述电极部分包括正向电极和反向电极,用于在人体皮肤表层施加极性相反的电场使带电离子形成迁移,所述集成电路部分用于向两电极提供极性相反的电场;正向电极包括钛膜及面膜,面膜一侧与脸部皮肤接触,一侧与钛膜贴合,用于承载导入皮肤的可电离物质,所述可电离物质通过电极部分形成的电场被电离后导入至人体皮肤;所述钛膜包括基材以及附着于基材上的金属钛层。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超薄钛膜作为导电材料,通过产生微电流效应,最大程度促进皮肤底层细胞吸收功能性可电离物质,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改善皮肤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容保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微电流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应用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密切程度不断提高,在慢性肌肉疼痛、美容抗衰老及康复医学领域都具有安全、显著效果,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目前用于医疗和美容领域的微电流,大多采用模拟人体细胞兼容的生物电流,以特定频率、波形作用于人体整个面部的皮肤层和肌肉层,通过诱发肌肉层衰老细胞进入去极化状态,促使细胞电场重新排布以恢复其活性和功能;激活肌肉Golgi点的记忆,收缩松弛老化的脸部肌肉以恢复其原有的弹性和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微电流美容仪是一种通过电脑微波作用于人体,补充人体生物电能,激活细胞,恢复肌肤弹性,从而达到解决一些皮肤问题、延缓皮肤衰老功效的美容仪器。这种仪器通常被运用在美容院的诸多护理疗程中,如紧肤除皱、淡化黑眼圈等,具有以下美容功能:1、增强细胞活性、促进肌肉运动、恢复肌肤弹性;2、加速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增强细胞通透性,使养分有效地供给肌肉组织和皮肤;3、微电流所产生的电离子能深入渗透皮肤,补充肌肤水分使之回复滋润、光滑、柔嫩;4、微波电流使电力刺激深入皮下组织至肌肉,有助于修护皮肤弹性纤维及胶质层组织,从而舒展、淡化皱纹。
CN105611965A公开了一种利用面膜的携带式离子导入系统,该方案通过设置具有两个电极的离子导入仪,将一个电极与人体皮肤接触,另一个利用镊子连接至普通面膜的一角,从而将微电流传递至面膜;但普通的面膜不能导电,因此无法在面部实现有效的微电流效应,达到皮肤美容效果;同时普通金属在通电状态下与面膜液接触,极易发生离子反应,从而无法实现导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其导入效果更强更均匀,能够有效刺激皮肤表层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各方面。
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包括:电极部分和集成电路部分,所述电极部分包括正向电极和反向电极,用于在人体皮肤表层施加极性相反的电场使带电离子形成迁移,所述集成电路部分用于向两电极提供极性相反的电场;
正向电极包括钛膜及面膜,面膜一侧与脸部皮肤接触,一侧与钛膜贴合,用于承载导入皮肤的可电离物质,所述可电离物质通过电极部分形成的电场被电离后导入至人体皮肤;所述钛膜包括基材以及附着于基材上的金属钛层,金属钛层与面膜背离脸部皮肤的一侧接触,所述基材为绝缘塑料薄膜,其厚度为0.5~15um,所述金属钛层的厚度为130nm~220nm;所述反向电极采用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并与人体皮肤表层直接接触。
所述金属钛层分为三层,第一层厚度为30~50nm,第二层厚度为70~120nm,第三层厚度为30~50nm;本申请采用的钛膜通过在基材上形成薄-厚-薄结构形式的三层沉积钛,以形成致密度为疏-密-疏的渐变式多层薄膜,相比于与现有基材相同、厚度相同的单层钛膜其韧性更强、稳定性更高,能在多次拉伸及折合使用中保持金属钛层之间的结合,保证膜层表面导电能力。另外,本实用新型所用超薄导电膜与面膜结合后能较好的贴合于人体皮肤,既保证了导电稳定性能也提高了使用体验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钛层分为三层,第一层厚度为40nm,第二层厚度为100nm,第三层厚度为40nm。
所述绝缘塑料薄膜包括PP聚丙烯塑料薄膜、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薄膜、PVC聚氯乙烯塑料薄膜、PE聚乙烯塑料薄膜、PU聚氨酯塑料薄膜、TPU热可塑性聚氨酯塑料薄膜等等。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塑料薄膜的厚度为1~6 um,以保证钛膜的轻薄性以及装置的使用舒适度,优选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薄膜作为多层钛膜的基材。
所述面膜采用现有的普通面膜实现,普通面膜作为可电离美容物质的载体,采用无纺布、蚕丝、生物纤维等吸水性材料作为基材,其中承载了用于美容护肤等功能性可电离物质,即现有的普通面膜都可采用。
进一步的,所述钛膜基材背离金属钛层的一侧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采用不吸水材料制成,包括绝缘塑料薄膜(如PP聚丙烯塑料、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VC聚氯乙烯塑料、PE聚乙烯塑料、PU聚氨酯塑料薄膜、TPU热可塑性聚氨酯塑料薄膜等)和不吸水织物(如涤纶、氨纶、聚酯纤维、尼龙等)。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与面膜基材边缘固定连接,将钛膜固定于面膜基材和保护层之间。该保护层不仅可以对钛膜基材进行保护,并且将钛膜固定于面膜基材和保护层之间,保证生产工序简单,降低制作成本。
反向电极同样采用钛金属实现,钛金属性质稳定,在正反电极形成的电场中金属离子不会发生转移,保证了人体皮肤接触的安全性,另外,在不考虑装置成本的前提下,所述反向电极也可采用金或铂实现。
在本申请中所述集成电路部分包括主控芯片电路、电源模块、信号发生电路、调制电路、输出电路、电压检测及过压保护电路、电流检测及过流保护电路、无线通信模块等;以上实现控制的模块及电路皆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实现。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超薄钛膜作为导电材料,钛具有的特殊金属性能在导电状态下能够对附近的皮肤表层细胞产生积极有益的作用,通过产生微电流效应,促进脸部皮肤表层的血液循环,加速细胞代谢周期,最大程度促进皮肤底层细胞吸收功能性可电离物质,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改善皮肤状态;同时,钛膜与普通面膜结合后,可较好的与脸部皮肤贴合,克服了现有的导电美容仪无法大面积与脸部皮肤贴合的缺陷,可让全脸得到均匀导入效果,且成本低,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层钛膜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多层钛膜的拉伸曲线基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正向电极与集成电路部分导线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正向电极与集成电路部分导线连接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正向电极与集成电路部分导线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极部分和集成电路部分,所述电极部分包括正向电极和反向电极3,用于在人体皮肤表层施加极性相反的电场使带电离子形成迁移,所述集成电路部分用于向两电极提供极性相反的电场;
正向电极包括钛膜1及面膜2,面膜2一侧与脸部皮肤接触,一侧与钛膜1贴合,用于承载导入皮肤的可电离物质,所述可电离物质通过电极部分形成的电场被电离后导入至人体皮肤;所述钛膜包括基材以及附着于基材10上的金属钛层,金属钛层与面膜背离脸部皮肤的一侧接触,所述基材为绝缘塑料薄膜,其厚度为0.5~15um,所述金属钛层的厚度为130nm~220nm;所述反向电极采用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并与人体皮肤表层直接接触。
钛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等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生物医学中,由于其具有的无毒性,可用于医用植入物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正反电极材料在接通电源后在人体皮肤表层形成电场,普通导电膜表面会发生金属离子化学反应从而随电场导入人体皮肤,长期使用会产生中毒现象,而钛金属于人体无毒,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产生化学反应现象,能够长期安全使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正向电极和反向电极只是为了区别两电极命名,并非指集成电路部分中的正极一定接正向电极,负极一定接反向电极;电极的接法以正向电极与可电离物质的极性相同为准;例如当面膜中的可电离物质带负电荷,则正向电极应接电源电路中的负极,反向电极接正极。
如图2所示为钛膜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金属钛层分为三层,第一层11厚度为30~50nm,第二层12厚度为70~120nm,第三层13厚度为30~50nm;本申请采用的钛膜通过在基材上形成薄-厚-薄结构形式的三层金属钛层,以形成致密度为疏-密-疏的渐变式多层薄膜,相比于与现有基材相同、厚度相同的单层钛膜其韧性更强、稳定性更高,能在多次拉伸及折合使用中保持金属钛层之间的结合,保证膜层表面导电能力。另外,本实用新型所用超薄导电膜与面膜结合后能较好的贴合于人体皮肤,既保证了导电稳定性能也提高了使用体验感。
为了说明三层钛膜的韧性及表面导电能力的稳定性更高,本申请对同样基材及同样镀层厚度的多层钛膜和单层钛膜进行拉伸及折叠后的表面导电能力的实验对比,实验组钛膜及对照组钛膜均采用PET塑料薄膜作为基材,厚度为4.55um,实验组钛膜的金属钛层分为三层,厚度分别为第一层厚度为40nm,第二层厚度为100m,第三层厚度为40nm;对照组选取现有技术中同等厚度的单层钛膜(基材为4.55um的PET塑料薄膜,180nm规格的镀钛),任意选取薄膜任意部分位置剪裁成哑铃形状样本,依照现有技术中的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对裁剪样品进行拉伸测试,获得如图3所示的拉伸曲线;其中曲线H为多层钛膜的拉伸曲线图,曲线B为单层钛膜的拉伸曲线图,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多层钛膜样本平均弹性模量E为88.1925Mpa,平均断裂强度为144.81Mpa,平均断裂伸长率为1.1255%;单层钛膜样本平均弹性模量E为110.6394Mpa,平均断裂强度为115.176Mpa,平均断裂伸长率为0.815%。
另外,选取同样大小为15cm×15cm的多层钛膜与现有技术中同等厚度的单层钛膜样本各50份,任意选取样本20处位置反复折叠后,多层钛膜出现表面断裂样本数为:1,单层钛膜出现表面断裂样本数为:7;金属膜若表面金属层出现断裂会严重影响其导电性能,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钛膜,能够有效保证金属膜层表面导电能力的稳定性。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钛膜作为电极材料,不仅能够与人体皮肤的贴合性更强,膜层表面的韧性及表面导电能力的稳定性更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钛层分为三层,优先结构为第一层厚度为40nm,第二层厚度为100nm,第三层厚度为40nm。
所述绝缘塑料薄膜10采用包括PP聚丙烯塑料薄膜、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薄膜、PVC聚氯乙烯塑料薄膜、PE聚乙烯塑料薄膜、PU聚氨酯塑料薄膜、TPU热可塑性聚氨酯塑料薄膜等常用绝缘塑料薄膜任意一种实现,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采用1~6um的PET塑料薄膜。
所述面膜2采用现有的普通面膜实现,普通面膜作为可电离美容物质的载体,采用无纺布、蚕丝、生物纤维等吸水性材料作为基材,其中承载了用于美容护肤等功能性可电离物质,即现有的普通面膜都可采用。
所述钛膜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在基材上形成厚度为160nm~250nm均匀稳定的金属钛层。
反向电极3同样采用稳定或无毒性金属实现,例如钛、金或铂实现。钛、金和铂金属性质稳定,在电场中金属离子不会发生转移,保证了人体皮肤接触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钛金属实现,当然在不考虑装置成本的前提下,反向电极也可采用金或铂实现。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中所述集成电路部分包括主控芯片电路、电源模块、信号发生电路、调制电路、输出电路、电压检测及过压保护电路、电流检测及过流保护电路、无线通信模块等;以上实现控制的模块及电路皆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实现,本实用新型仅做细微改动,以使装置输出合适的波形。
实施例1
本实施中正向电极中的钛膜基材10采用PET塑料薄膜,厚度为12um,基材上的金属钛层分为三层,其厚度分别为50nm、90nm、60nm;将钛膜剪切为普通面膜基材(无纺布)大小,在其边缘设置面膜固定夹(此处采用普通塑料绝缘夹即可),用面膜2固定夹将平均涂抹了30ml玻尿酸原液(此处采用韩国AHC公司生产的玻尿酸原液)的面膜基材与钛膜边缘固定;反向电极3采用钛金属制成,其外形设置为可手握的球状,集成电路部分中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导电夹与钛膜及球状钛金属电连接;连接完成后将钛膜及面膜敷于测试者1(女性,年龄25)脸部皮肤(测试者在敷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前,需先洁面,静坐20min后测量皮肤相关参数),左手握住反向电极;接通装置电源,电流大小调节为1mA,导入时间设置为15min。
以上过程完成后,测试者1以清水洗去脸部残留玻尿酸原液,静坐20min后测量皮肤相关参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由上表数据,通过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离子导入,能够有效提高皮肤底层细胞活力,促进皮肤对导入物质的吸收,并保持细胞水分,减少失水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中正向电极中的钛膜基材10采用PP塑料薄膜,厚度为8.5um,金属钛层分为三层,其厚度分别为60nm、120nm、60nm;将钛膜剪切为左右半脸大小,面膜基材按照剪切完成后的钛膜大小准备2张;将钛膜和一张面膜基材的边缘对齐选择若干固定点用胶粘贴合为一整体, 2张无纺布表面平均涂抹15ml玻尿酸原液(此处采用韩国AHC公司生产的玻尿酸原液);反向电极3采用钛金属制成,其外形设置为可手握的球状,集成电路部分中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导电夹与钛膜边缘及球状钛金属导电连接;连接完成后将钛膜1及面膜2敷于测试者2(女性,年龄28)左侧脸部皮肤,另一张无纺布面膜对称贴于右侧脸部皮肤(测试者在敷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前,需先洁面,静坐20min后分别测量左右两侧脸部皮肤相关参数),左手握住反向电极;接通装置电源,电流大小调节为0.75mA,导入时间设置为20min。
以上过程完成后,测试者2以清水洗去两边脸部残留玻尿酸原液,静坐20min后测量皮肤相关参数,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472485DEST_PATH_IMAGE002
由上表数据,在敷用相同比例的离子美容液时,左脸的平均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有效提升12.3,右脸普通敷用降低0.7,左脸的平均经表皮失水率降低6.0,而右脸普通敷用反而提升1.2;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离子导入,能够有效提高皮肤底层细胞活力,促进皮肤对美容物质的吸收,并保持细胞水分,减少失水率。
实施例3
本实施正向电极中的钛膜基材10采用PET塑料薄膜,厚度为4.55um,金属钛层分为三层,其厚度分别为40nm、100nm、40nm;将钛膜剪切为脸部大小,面膜基材采用超薄的生物纤维,其尺寸按照稍大于剪切完成后的钛膜大小准备1张,保护层采用25 um的PE塑料薄膜,其形状及尺寸与面膜基材相同;
如图1和图5所示,在钛膜及保护层PE塑料薄膜底部边缘位置处(即对应脸部下巴处)按照扣钉大小设置开孔50,该扣钉采用金属四合扣实现,公扣A件51的凸出部穿过钛膜及位于钛膜上方处的保护层PE塑料薄膜的开孔,底部边缘紧扣钛膜的金属钛层;再将面膜基材置于金属钛层的下方,公扣B件52紧扣A件的凸出部底部边缘紧贴于保护层PE塑料薄膜上,当导线端的母扣扣于公扣B件52上时实现钛膜与集成电路部分的导电连接;再将位于钛膜上下表面的面膜基材和保护层的边缘胶粘,即将钛膜固定于面膜基材和保护层中,通过此种连接方法,不仅操作简便便于生产,也能够保护钛膜基材不被损坏;除了上述固定方式,在大批量生产时可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将面膜基材和保护层的边缘固定。
同样,反向电极采用含量为100%的金实现,其形状设置为可手握的空心圆柱形,集成电路部分集中设置在圆柱形顶端,电源模块的正极与圆柱形金制品实现导电连接,负极通过扣钉与钛膜实现导电连接。
上述装置设置完成后,将面膜基材表面平均涂抹25ml玻尿酸原液(此处采用韩国AHC公司生产的玻尿酸原液),敷于测试者3(女性,30岁)脸部皮肤(测试者在敷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前,需先洁面,静坐20min后分别测量左右两侧脸部皮肤相关参数),左手握住反向电极;接通装置电源,电流大小调节为1.25mA,导入时间设置为15min。
以上过程完成后,测试者3洗去脸部残留玻尿酸原液,静坐20min后测量皮肤相关参数,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经表皮失水率参数结果如表3、4所示;
表3
平均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单位:au) 测试点1 测试点2 测试点3 测试点4 平均值
导入前 8.5 8.8 7.9 8.1 8.3
导入后 19.3 20.1 19.5 19.2 19.5
提升量 10.8 11.3 11.6 11.1 11.2
表4
经表皮失水率(单位:g/hm<sup>2</sup>) 测试点1 测试点2 测试点3 测试点4 平均值
导入前 13.7 14.1 13.3 13.6 13.67
导入后 9.1 9.8 9.3 9.3 9.37
降低量 4.6 4.3 4 4.3 4.3
选择测试者4(女性,30岁)佩戴同样平均涂抹25ml玻尿酸原液(此处采用韩国AHC公司生产的玻尿酸原液)的生物纤维面膜,敷用时间设置为15min,测试前及测试完成后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经表皮失水率参数结果如表5、6所示(皆需清水洁面,静坐20min后测量);
表5
平均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单位:au) 测试点1 测试点2 测试点3 测试点4 平均值
敷前 9.3 9.5 9.5 9.8 9.5
敷后 10.4 9.8 9.4 10.5 10
提升量 1.1 0.3 -0.1 0.7 0.5
表6
经表皮失水率(单位:g/hm<sup>2</sup>) 测试点1 测试点2 测试点3 测试点4 平均值
敷前 12.4 11.8 11.5 12.1 11.9
敷后 13.5 12.9 11.8 12.6 12.7
降低量 -1.1 -1.1 -0.3 -0.5 -0.8
由上述实验数据表明,本实用新型离子导入装置与普通面膜相比,能够有效提高皮肤底层细胞活力,促进皮肤对导入物质的吸收,并保持细胞水分,减少失水率(需要说明的是:某些因人而异的情况下皮肤单独涂抹高浓度的玻尿酸原液,因其具有吸水性,不但没有保湿效果,还会吸走肌肤中的水分,因此表6中敷用完成后经表皮失水率反而升高)。
实施例4
本实施正向电极中的钛膜基材采用TPU塑料薄膜,厚度为1.6um,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基材上形成金属钛层,金属钛层分为三层,其厚度分别为50nm、90nm、50nm;将钛膜剪切为脸部大小,底部边缘位置处(即对应脸部下巴处)预留凸出连接部60,形状如图6所示;面膜基材采用超薄的生物纤维,其尺寸按照稍大于剪切完成后的钛膜大小准备1张;保护层采用克重为20g/m2的白色尼龙布料,其形状与尺寸与面膜基材相同;
如图6和图7所示,在面膜基材贴合钛膜凸出连接部60位置按照导电夹接触面大小开孔61,导电夹通过开孔61与钛膜的导电层实现导电连接;将位于钛膜上下表面的面膜基材和保护层的边缘采用缝纫方式结合,即将钛膜固定于面膜基材和保护层中,通过此种连接方法,不仅操作简便便于生产,也能够保护钛膜基材不被损坏。
反向电极采用钛金属实现,其形状设置为可手握的圆柱形,集成电路部分集中设置在圆柱形顶端,电源模块与反向电极实现导电连接。
上述装置设置完成后,将面膜基材表面平均涂抹25ml玻尿酸原液(此处采用韩国AHC公司生产的玻尿酸原液),敷于测试者5(女性,35岁)脸部皮肤(测试者在敷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前,需先洁面,静坐20min后分别测量左右两侧脸部皮肤相关参数),左手握住反向电极;接通装置电源,电流大小调节为1.5mA,导入时间设置为20min。
以上过程完成后,测试者5洗去脸部残留玻尿酸原液,静坐20min后测量皮肤相关参数,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经表皮失水率参数结果如表3、4所示;
表3
平均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单位:au) 测试点1 测试点2 测试点3 测试点4 平均值
导入前 8.1 7.9 7.9 8.0 7.9
导入后 19.5 19.4 19.5 20.2 19.6
提升量 11.4 11.5 11.6 12.2 11.7
表4
经表皮失水率(单位:g/hm<sup>2</sup>) 测试点1 测试点2 测试点3 测试点4 平均值
导入前 15.1 15.4 15.1 14.9 15.1
导入后 10.5 10.9 10.4 10.5 10.6
降低量 4.6 4.5 4.7 4.4 4.5
由上述实验数据表明,本实用新型利用离子导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皮肤底层细胞活力,促进皮肤对导入物质的吸收,并保持细胞水分,减少失水率。
实施例5
本实施中正向电极的钛膜基材采用PET塑料薄膜,厚度为2.5um,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基材上形成金属钛层,金属钛层分为三层,其厚度分别为30nm、70nm、30nm;将钛膜剪切为左右半脸大小,面膜基材采用生物纤维按照剪切完成后的钛膜大小准备;钛膜和生物纤维的连接方式、钛膜与集成电路部分的导线连接方式、反向电极均采用实施例3的方式;
设置10组测试对象(年龄均分为20-30之间的女性),11-15号测试对象左脸敷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右脸敷用普通面膜,16-20号测试对象右脸敷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左脸敷用普通面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面膜基材都平均涂抹15ml玻尿酸原液(此处采用韩国AHC公司生产的玻尿酸原液),电流大小调节为0.75mA,通电时间设置为20min。
以上过程完成后,11-15号测试者皮肤相关参数结果如表7、8所示,16-20号测试者皮肤相关参数结果如表9、10所示
表7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表8
Figure 389625DEST_PATH_IMAGE004
表9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表10
Figure 744863DEST_PATH_IMAGE006
由上述数据,通过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离子导入,能够有效提高皮肤底层细胞活力,促进皮肤对美容物质的吸收,并保持细胞水分,减少失水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各种替换、变型以及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部分和集成电路部分,所述电极部分包括正向电极和反向电极,用于在人体皮肤表层施加极性相反的电场使带电离子形成迁移,所述集成电路部分用于向两电极提供极性相反的电场;
正向电极包括钛膜及面膜,面膜一侧与脸部皮肤接触,一侧与钛膜贴合,用于承载导入皮肤的可电离物质,所述可电离物质通过电极部分形成的电场被电离后导入至人体皮肤;所述钛膜包括基材以及附着于基材上的金属钛层,金属钛层与面膜背离脸部皮肤的一侧接触,所述基材为绝缘塑料薄膜,其厚度为0.5~15um,所述金属钛层的厚度为130nm~220nm;所述反向电极采用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并与人体皮肤表层直接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钛层分为三层,第一层厚度30~50nm,第二层厚度为70~120nm,第三层厚度为30~5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钛层分为三层,第一层厚度为40nm,第二层厚度为100nm,第三层厚度为4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塑料薄膜包括PP聚丙烯塑料薄膜、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薄膜、PVC聚氯乙烯塑料薄膜、PE聚乙烯塑料薄膜、PU聚氨酯塑料薄膜、TPU热可塑性聚氨酯塑料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厚度1~6um的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薄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作为可电离美容物质的载体,采用无纺布、蚕丝、生物纤维吸水性材料作为基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钛膜基材背离金属钛层的一侧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采用不吸水材料制成,包括绝缘塑料薄膜和不吸水织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与面膜基材边缘固定连接,将钛膜固定于面膜基材和保护层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向电极采用钛、金或铂实现。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部分包括主控芯片电路、电源模块、信号发生电路、调制电路、输出电路、电压检测及过压保护电路、电流检测及过流保护电路、无线通信模块。
CN201920810701.XU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 Active CN210542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0701.XU CN210542874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0701.XU CN210542874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2874U true CN210542874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6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0701.XU Active CN210542874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428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0353A (zh) * 2019-05-31 2019-08-06 成都柔电云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0353A (zh) * 2019-05-31 2019-08-06 成都柔电云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72688A (en) Skin-contact type medical treatment apparatus
US5919155A (en) Electrotransport system having flexible connector means
JP2017525442A (ja) 多電極可撓性電気マスク
CN104225787B (zh) 伤口敷料
KR102073906B1 (ko) 미세전류 마스크팩
JP6168639B2 (ja) 生体電池治療具
JP2017505188A (ja) 少なくとも2つのコンパートメントを含む電気マスク
EP1984073A1 (en) Power source electrode treatment device
CN210542874U (zh) 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
TWI805778B (zh) 用於增加經由使用者的皮膚的藥物及藥用化妝品之吸收的方法與設備
US20030074042A1 (en) Differential gel body for a medical stimulation electrode
CN112220690A (zh) 带有可导电石墨烯银浆混合材料图案的智能理疗面膜布
EP3174597B1 (en) Iontophoresis device with multi-electrode end piece
CN213048984U (zh) 一种便携式离子导入设备
CN101926730A (zh) 电解针灸针
CN213220545U (zh) 一种保健理疗服装
CN108969883A (zh) 石墨烯生物电康体芯片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WO2006072834A2 (en) Stable electrode and uses thereof
CN110090353A (zh) 一种基于钛膜的离子导入装置
CN219127987U (zh) 一种眼周肌肤用离子导入仪
CN213048985U (zh) 一种局部离子导入设备
US20190046786A1 (en) Electric cosmetic article having a repositionable battery
CN206391216U (zh) 一种微电流面膜
CN213491529U (zh) 一种导电面膜及导电面膜装置
CN219743690U (zh) 一种带有电疗刺激膜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