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2175U - 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2175U
CN210542175U CN201921211967.9U CN201921211967U CN210542175U CN 210542175 U CN210542175 U CN 210542175U CN 201921211967 U CN201921211967 U CN 201921211967U CN 210542175 U CN210542175 U CN 210542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over body
isolation cover
clinical ski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19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芦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119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42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2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2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包括多个弧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两端设置有升降机构,多个弧形支架通过伸缩组件并列串接在一起以形成用于笼罩人体的隔离罩体,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相邻弧形支架的侧面。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隔离罩体能够将人体与外界分隔开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得被子能够盖在隔离罩体上,部分肢体能够搁置在隔离罩体上,既保暖又不会擦蹭患处皮肤,病人还能够保持舒适的体位;通过多个弧形支架拼接,且在每个弧形支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在相邻的弧形支架之间设置有伸缩组件,使得隔离罩体的高度和长度可调,达到适应不同体型病人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会遇病人皮肤大面积破溃又需要暴露创面的情况,尤其是在病人的身体侧部(如较大面积的“带状疱疹”破溃创面),破溃的部分不能够发生擦蹭,影响伤口愈合;具体是手臂不能放置的与身体过近,睡觉时被子不能接触破溃部分。这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日常生活和休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能够在身体周围形成包覆支撑,避免被子或者手臂接触破溃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包括多个弧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两端设置有升降机构,多个弧形支架通过伸缩组件并列串接在一起以形成用于笼罩人体的隔离罩体,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相邻弧形支架的侧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隔离罩体能够将人体与外界分隔开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得被子能够盖在隔离罩体上,部分肢体能够搁置在隔离罩体上,既保暖又不会擦蹭患处皮肤,病人还能够保持舒适的体位;通过多个弧形支架拼接,且在每个弧形支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在相邻的弧形支架之间设置有伸缩组件,使得隔离罩体的高度和长度可调,达到适应不同体型病人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弧形支架固定连接的内杆,所述内杆外部套设有外杆,所述内杆与外杆滑动配合,所述外杆上还设置有卡紧所述内杆的锁定件。通过调节内杆和外杆重合部分的长度即可调节弧形支架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两根铰接的连接杆,两根连接杆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弧形支架铰接。两根连接杆弯折后能够减小相邻弧形支架的间距,达到调节隔离罩体整体长度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锁定件包括一螺柱,所述螺柱贯穿并螺接于外杆,所述螺柱的外端设置有旋钮,所述螺柱内端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能够增加螺柱与内杆之间的摩擦力,提升锁定内杆的稳定性。
进一步,相邻的所述弧形支架之间连接有2-6个伸缩组件。
进一步,所述弧形支架呈圆弧形,所述弧形支架能够支撑于人体外周而不与人体接触。严格保证人体皮肤不会被触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弧形支架100、内杆210、外杆220、旋钮221、连接杆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包括多个弧形支架100,所述弧形支架100两端设置有升降机构,多个弧形支架100通过伸缩组件并列串接在一起以形成用于笼罩人体的隔离罩体,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相邻弧形支架100的侧面。所述弧形支架100呈圆弧形,所述弧形支架100能够支撑于人体外周而不与人体接触。严格保证人体皮肤不会被触碰。本实施例优选4个弧形支架100。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弧形支架的适用范围,在制作时,将弧形支架根据不同型体的人分成3-5个均码,使得每个患者都能够使用与自己体型最接近的码数,使用更加方便。
设置的隔离罩体能够将人体与外界分隔开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得被子能够盖在隔离罩体上,部分肢体能够搁置在隔离罩体上,既保暖又不会擦蹭患处皮肤,病人还能够保持舒适的体位;通过多个弧形支架100拼接,且在每个弧形支架100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在相邻的弧形支架100之间设置有伸缩组件,使得隔离罩体的高度和长度可调,达到适应不同体型病人的目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弧形支架100固定连接的内杆210,所述内杆210外部套设有外杆220,所述内杆210与外杆220滑动配合,所述外杆220上还设置有卡紧所述内杆210的锁定件。通过调节内杆210和外杆220重合部分的长度即可调节弧形支架100的高度。当需要升高弧形支架100时,将内杆210由外杆220内向外拔出特定的长度,并使用锁定件锁定,使得内杆210与外杆220的总长度伸长,达到调高弧形支架100的目的。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两根铰接的连接杆300,两根连接杆300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弧形支架100铰接。两根连接杆300弯折后能够减小相邻弧形支架100的间距,达到调节隔离罩体整体长度的目的。相邻的所述弧形支架100之间等间距连接有2-6个伸缩组件。两根所述铰接的连接杆300在铰接的位置还设置有阻尼件,使得连接杆300之间的转动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使得连接杆300在伸展后更容易定型。需要增加隔离罩体的长度时,向外拉动相邻的弧形支架100,将成弯折状态的伸缩组件拉向伸直的方向,进而使得相邻的弧形支架100之间的间距变大,使得隔离罩体的整体长度变长。
所述锁定件包括一螺柱,所述螺柱贯穿并螺接于外杆220,所述螺柱的外端设置有旋钮221,所述螺柱内端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能够增加螺柱与内杆210之间的摩擦力,提升锁定内杆210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弧形支架(100),所述弧形支架(100)两端设置有升降机构,多个弧形支架(100)通过伸缩组件并列串接在一起以形成用于笼罩人体的隔离罩体,所述伸缩组件设置于相邻弧形支架(100)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弧形支架(100)固定连接的内杆(210),所述内杆(210)外部套设有外杆(220),所述内杆(210)与外杆(220)滑动配合,所述外杆(220)上还设置有卡紧所述内杆(210)的锁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两根铰接的连接杆(300),两根连接杆(300)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弧形支架(100)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一螺柱,所述螺柱贯穿并螺接于外杆(220),所述螺柱的外端设置有旋钮(221),所述螺柱内端设置有摩擦垫。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弧形支架(100)之间连接有2-6个伸缩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架(100)呈圆弧形,所述弧形支架(100)能够支撑于人体外周而不与人体接触。
CN201921211967.9U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 Active CN210542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1967.9U CN210542175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1967.9U CN210542175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2175U true CN210542175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63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1967.9U Active CN210542175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421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0355A (zh) * 2021-07-12 2021-09-28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一种基于下肢保护的恒温护理支被架
CN115462977A (zh) * 2022-10-31 2022-12-13 广州医科大学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0355A (zh) * 2021-07-12 2021-09-28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一种基于下肢保护的恒温护理支被架
CN115462977A (zh) * 2022-10-31 2022-12-13 广州医科大学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CN115462977B (zh) * 2022-10-31 2023-01-17 广州医科大学 一种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42175U (zh) 一种临床皮肤创面防护支架
CN220344625U (zh) 一种具有自适应腰背支撑的病床
CN217066846U (zh) 一种便于病人翻身的床
CN210131026U (zh) 多功能picc置管床
CN211674314U (zh) 一种医疗超声设备托举装置
CN211326403U (zh) 一种烧伤后创口保护下肢抬高保护装置
CN208389198U (zh) 理疗烤灯
CN214434221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采血室用手臂固定座
CN215020077U (zh) 一种精神科病人护理用限制装置
CN221286169U (zh) 一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用手臂固定护理架
CN213759812U (zh) 一种新型吸脂器
CN112998984A (zh) 一种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病人护理床
CN112603691A (zh) 一种私密性强的可调节高度的理疗床
CN211798305U (zh) 一种吊顶式tdp治疗仪
CN215780713U (zh) 一种感染科临床用的呼吸器
CN211271996U (zh) 分娩缸的底撑组件
CN217660594U (zh) 一种三点头架侧卧位手固定支架
CN211214073U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包扎支撑装置
CN215020886U (zh) 一种心脏外科用护理床
CN211326559U (zh) 一种急救便携助产椅
CN221106299U (zh) 一种偏瘫患者针灸治疗保暖支架
CN212382860U (zh) 一种胸外科病人护理用被服支撑架
CN221489535U (zh) 一种睡眠监控智能床垫
CN219983336U (zh) 一种体位垫
CN218685037U (zh) 一种病人下肢抬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