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9662U - 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9662U
CN210539662U CN201920850413.7U CN201920850413U CN210539662U CN 210539662 U CN210539662 U CN 210539662U CN 201920850413 U CN201920850413 U CN 201920850413U CN 210539662 U CN210539662 U CN 210539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rossbeam
supporting seat
platform foot
de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04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焕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Peiguo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8504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9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9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9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gs For Furnitur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包括台脚、横梁、连接杆、连接轴,所述台脚上端设置有所述横梁,所述横梁上端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台脚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杆,两个所述台脚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卡扣,所述连接杆上靠近所述连接轴处设置有凹孔。本实用新型在连接杆的两端通过连接轴上的卡扣与凹孔扣合,并与台脚上的凹孔进行扣合,再通过连接座对横梁、连接轴、连接杆进行螺栓连接,使螺栓头下沉在第一沉头孔内,将支撑座通过螺栓穿过第二沉头孔与横梁连接,保证支撑座、连接座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外观上无螺钉的连接,提高了外观的整体干净,美观,同时台脚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具设施大类。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家具放置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支撑,传统的支撑框架多使用螺钉进行连接固定,组装后外观面上看到的全是螺钉,影响整体美观,且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螺丝的松动导致支撑稳定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外观上没有螺丝连接,外表整体干净,美丽,同时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包括台脚、横梁、连接杆、连接轴,所述台脚上端设置有所述横梁,所述横梁上端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台脚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杆,两个所述台脚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卡扣,所述连接杆上靠近所述连接轴处设置有凹孔,所述台脚上靠近所述连接轴处同样设置有所述凹孔,所述连接轴内侧设置有螺丝孔,两个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四个第一沉头孔,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沉头孔,所述横梁远离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遮挡盖。
进一步设置:所述台脚与所述横梁采用50mm*50mm扁方管,所述台脚与所述横梁焊接,所述连接杆两端对称设置有所述台脚、所述横梁。
如此设置,采用50mm*50mm扁方管提高所述台脚与所述横梁的承重能力,焊接提高所述台脚与所述横梁的连接牢固性,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杆采用50mm*25mm扁方管,所述支撑座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横梁通过螺栓连接。
如此设置,螺栓连接方便所述支撑座在所述横梁上安装固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座在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连接杆螺栓连接。
如此设置,方便所述支撑座对家具进行支撑定位,保持两端的平衡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台脚与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卡扣一体成型。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凹孔的连接,避免使用螺钉对所述台脚与所述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提高连接的便利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横梁、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丝孔与所述连接轴一体成型。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连接座螺栓固定使所述横梁、所述连接杆之间加强固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轴呈三角形,所述卡扣在所述连接轴每个面上均设置有两处。
如此设置,方便所述台脚与所述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扣合,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连接杆的两端通过连接轴上的卡扣与凹孔扣合,并与台脚上的凹孔进行扣合,再通过连接座对横梁、连接轴、连接杆进行螺栓连接,使螺栓头下沉在第一沉头孔内,将支撑座通过螺栓穿过第二沉头孔与横梁连接,保证支撑座、连接座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两侧支撑上无螺钉的连接,提高了外观的整体干净,美观,同时台脚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的连接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台脚;2、横梁;3、支撑座;4、连接座;5、连接杆;6、连接轴;7、卡扣;8、螺丝孔;9、凹孔;10、第一沉头孔;11、第二沉头孔;12、遮挡盖。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包括台脚1、横梁2、连接杆5、连接轴6,台脚1上端设置有横梁2,对家具形成支撑面的加宽,横梁2上端连接有支撑座3,方便与家具的连接固定,台脚1一侧设置有连接杆5,两个台脚1与连接杆5之间设置有连接轴6,方便台脚1与连接杆5的连接固定,连接轴6上设置有卡扣7,连接杆5上靠近连接轴6处设置有凹孔9,台脚1上靠近连接轴6处同样设置有凹孔9,连接轴6内侧设置有螺丝孔8,便于连接座4与连接轴6的螺栓连接,两个横梁2与连接杆5上端设置有连接座4,连接座4上设置有四个第一沉头孔10,支撑座3上设置有第二沉头孔11,横梁2远离连接杆5一端设置有遮挡盖12,对横梁2端面进行封合。
工作原理:在连接杆5的两端通过连接轴6上的卡扣7与凹孔9扣合,并与台脚1上的凹孔9进行扣合,再通过连接座4对横梁2、连接轴6、连接杆5进行螺栓连接,使螺栓头下沉在第一沉头孔10内,将支撑座3通过螺栓穿过第二沉头孔11与横梁2连接,保证支撑座3、连接座4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外观上无螺钉的连接,提高了外观的整体干净,美观,同时台脚1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台脚1与横梁2采用50mm*50mm扁方管,台脚1与横梁2焊接,连接杆5两端对称设置有台脚1、横梁2,采用50mm*50mm扁方管提高台脚1与横梁2的承重能力,焊接提高台脚1与横梁2的连接牢固性,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7)

1.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台脚(1)、横梁(2)、连接杆(5)、连接轴(6),所述台脚(1)上端设置有所述横梁(2),所述横梁(2)上端连接有支撑座(3),所述台脚(1)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杆(5),两个所述台脚(1)与所述连接杆(5)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轴(6),所述连接轴(6)上设置有卡扣(7),所述连接杆(5)上靠近所述连接轴(6)处设置有凹孔(9),所述台脚(1)上靠近所述连接轴(6)处同样设置有所述凹孔(9),所述连接轴(6)内侧设置有螺丝孔(8),两个所述横梁(2)与所述连接杆(5)上端设置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上设置有四个第一沉头孔(10),所述支撑座(3)上设置有第二沉头孔(11),所述横梁(2)远离所述连接杆(5)一端设置有遮挡盖(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脚(1)与所述横梁(2)采用50mm*50mm扁方管,所述台脚(1)与所述横梁(2)焊接,所述连接杆(5)两端对称设置有所述台脚(1)、所述横梁(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采用50mm*25mm扁方管,所述支撑座(3)在所述横梁(2)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座(3)与所述横梁(2)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在所述连接杆(5)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座(3)与所述连接杆(5)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脚(1)与所述连接杆(5)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轴(6)连接,所述连接轴(6)与所述卡扣(7)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与所述横梁(2)、所述连接杆(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丝孔(8)与所述连接轴(6)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6)呈三角形,所述卡扣(7)在所述连接轴(6)每个面上均设置有两处。
CN201920850413.7U 2019-06-06 2019-06-06 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 Active CN210539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0413.7U CN210539662U (zh) 2019-06-06 2019-06-06 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0413.7U CN210539662U (zh) 2019-06-06 2019-06-06 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9662U true CN210539662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1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0413.7U Active CN210539662U (zh) 2019-06-06 2019-06-06 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96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1632A (zh) * 2021-10-25 2022-01-21 东阳市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承载结构、采用该结构的桌子及家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1632A (zh) * 2021-10-25 2022-01-21 东阳市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承载结构、采用该结构的桌子及家具
CN113951632B (zh) * 2021-10-25 2024-04-19 东阳市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承载结构、采用该结构的桌子及家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9662U (zh) 防变形家具组装结构
CN201758591U (zh) 组合式食用菌栽培架
CN209251342U (zh) 新型畜牧养殖猪舍
CN218960388U (zh) 一种家具组装结构以及具有该组装结构的床
CN217926644U (zh) 一种可拆装木制栓架结构
CN207376820U (zh) 一种拆装平台单元及其所组装的平台
CN215649761U (zh) 一种高稳定性桌腿结构
CN215456779U (zh) 一种床架连接结构
CN217509277U (zh) 一种船舶机柜的框架结构
CN219653900U (zh) 一种展厅桁架
CN219330993U (zh) 一种户外用的单元桌
CN220182502U (zh) 一种观光电梯的轿厢骨架
CN215532942U (zh) 家具脚
CN214016494U (zh) 一种新型的具有桁架结构的面板组件
CN216452206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大棚支架
CN210870625U (zh) 一种单人沙发
CN215347486U (zh) 一种新型桌子
CN216494461U (zh) 一种新型床架及床体
CN213486012U (zh) 一种农业温棚固定式支架
CN214179838U (zh) 一种新型储物床架
CN210329935U (zh) 柜体防倒组件
CN214938933U (zh) 一种亚克力树池
CN212938991U (zh) 一种组合式不锈钢架木板床
CN214630730U (zh) 一种简易桌架和桌子
CN206475283U (zh) 用于浇筑椅子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2

Address after: 528000 chenqunying workshop B, Shazui village, Jiujiang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ne of plot B11-2, park Third Street, Yuannan Second Road)

Patentee after: Foshan peiguo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9200 No. 29, Chaodong village, Zou village, Baisha Town, Taishan City,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 Huanx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