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9016U - 一种摔倒防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摔倒防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9016U
CN210539016U CN201921097212.0U CN201921097212U CN210539016U CN 210539016 U CN210539016 U CN 210539016U CN 201921097212 U CN201921097212 U CN 201921097212U CN 210539016 U CN210539016 U CN 210539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airbag
waist
gas generator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72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0972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9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9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9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摔倒防护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腰部气囊、控制部、肩带、肩部气囊、指示灯、卡扣头、电控系统模块、电池、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腰部气囊及肩部气囊,通过惯性传感器对使用者运动状态的精准检测,并通过单片机对检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来快速反应控制气囊的打开,且可根据检测数据判断倾倒方向从而控制相应一侧的肩部及腰部的气囊动作,实施保护。设置的肩部气囊可在使用者摔倒时有效的起到保护使用者颈部和头部的作用,避免其头颈部因受撞击或扭动而受伤,配合腰部气囊对胯部及臀部的保护,整个装置可有效的对使用者起到全面防护,大大减轻其摔倒时对身体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摔倒防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摔倒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的增长速度正在不断加快,这已经是不可更改的现象;人生进入老年,身体机能必然会不断下降,其中腿脚不便,骨质疏松等症状是老年化的必然结果,而对于老年人最怕的就是意外摔倒,摔倒后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最容易受伤的位置便是腿、臀、胯部、头颈部。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现有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在老年人摔倒时起到防护作用的气囊腰带,其可以在老年人摔倒时快速释放气囊,在使用者的腰部及胯部形成一个防护气囊,起到减震缓冲作用,从减轻摔倒时的冲击对胯部的伤害,但其并未对头颈部起到保护作用,而当只使用腰部的气囊防护时,摔倒时气囊弹出虽然保护了胯部,但是也会因为气囊将身体垫高而造成头颈部的摆动幅度较大,造成身体着地后头部离地面较高,因而造成对头颈部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摔倒防护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腰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气囊为环形且其环形侧壁上开有第一气囊释放口,所述腰部气囊内部开有气囊收纳腔,所述第一气囊释放口与所述气囊收纳腔连通,所述腰部气囊左右两边在所述气囊收纳腔中各安装有一个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中安装有第一气体发生器,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所述腰部气囊一端固定连接控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卡扣头,所述控制部内腔中安装有电控系统模块、电池,所述控制部另一端与所述卡扣头卡扣连接,所述腰部气囊左右两边上方固定连接有肩带,所述肩带中部固定连接肩部气囊,所述肩部气囊的壳体内腔中安装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中安装有第二气体发生器,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第二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及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插入式接入到系统控制电路中,所述卡扣头与系统总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系统模块、电池与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及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部正面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部一端部开有卡扣连接口,所述卡扣连接口与所述卡扣头卡扣配合,所述控制部下方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肩部气囊包括与其外壳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有第二气囊释放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控系统模块包括单片机、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惯性传感器、气囊充气驱动单元,所述单片机、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惯性传感器、气囊充气驱动单元之间电性连接且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扣头为导电材质,所述腰部气囊的外壳材质为软质塑胶,所述肩带为弹性松紧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腰部气囊及肩部气囊,通过惯性传感器对使用者运动状态的精准检测,并通过单片机对检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来快速反应控制气囊的打开,且可根据检测数据判断倾倒方向从而控制相应一侧的肩部及腰部的气囊动作,实施保护。设置的肩部气囊可在使用者摔倒时有效的起到保护使用者颈部和头部的作用,避免其头颈部因受撞击或扭动而受伤,配合腰部气囊对胯部及臀部的保护,整个装置可有效的对使用者起到全面防护,大大减轻其摔倒时对身体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腰部气囊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腰部气囊的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肩部气囊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系统模块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全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中:1-腰部气囊、101-气囊收纳腔、102-第一气囊释放口、2-控制部、201-卡扣连接口、202-充电口、3-肩带、4-肩部气囊、401-盖板、402-第二气囊释放口、5-指示灯、6-卡扣头、7-电控系统模块、701-单片机、702-定位模块、703-无线通信模块、704-惯性传感器、705-气囊充气驱动单元、8-电池、9-第一气囊、901-第一气体发生器、902-第一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10-第二气囊、1001-第二气体发生器、1002-第二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摔倒防护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腰部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气囊1为环形且其环形侧壁上开有第一气囊释放口 102,所述腰部气囊1内部开有气囊收纳腔101,所述第一气囊释放口102与所述气囊收纳腔101连通,所述腰部气囊1左右两边在所述气囊收纳腔101中各安装有一个第一气囊9,所述第一气囊9中安装有第一气体发生器901,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901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902,所述腰部气囊1一端固定连接控制部2,另一端固定连接卡扣头6,所述控制部2内腔中安装有电控系统模块7、电池8,所述控制部2另一端与所述卡扣头6卡扣连接,所述腰部气囊1左右两边上方固定连接有肩带3,所述肩带3中部固定连接肩部气囊4,所述肩部气囊4的壳体内腔中安装有第二气囊10,所述第二气囊10中安装有第二气体发生器1001,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1001通过导线连接第二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 1002,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902及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1002插入式接入到系统控制电路中,所述卡扣头6与系统总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系统模块7、电池8与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901及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1001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部2正面设置有指示灯5,所述指示灯5与所述电池8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部2一端部开有卡扣连接口201,所述卡扣连接口201与所述卡扣头6卡扣配合,所述控制部2下方设置有充电口202,所述充电口202与所述电池8电性连接。
所述肩部气囊4包括与其外壳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盖板401,所述盖板401上开有第二气囊释放口402。
所述电控系统模块7包括单片机701、定位模块702、无线通信模块703、惯性传感器704、气囊充气驱动单元705,所述单片机701、定位模块702、无线通信模块703、惯性传感器704、气囊充气驱动单元705之间电性连接且与所述电池8电性连接。
所述卡扣头6为导电材质,所述腰部气囊1的外壳材质为软质塑胶,所述肩带3为弹性松紧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整个装置由电池8供电,且可通过充电口202对电池8进行充电。在使用设备时,两个肩带3搭在肩上使两个肩部气囊4位于肩上,然后将腰部气囊 1放到腰部并将卡扣头6插入到卡扣连接口201中即可完成穿戴,在卡扣头6插入到卡扣连接口201时系统电路接通且指示灯5亮,即整个设备启动处于工作状态。当使用者摔倒瞬间惯性传感器704检测到倾倒状态,并将信息传送给单片机701,单片机701则根据收到的状态反馈信息与设定值进行对比,对使用者身体是否发生倾倒及倾倒方向作出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来指令气囊充气驱动单元705动作,控制倾倒方向一侧的第一气体发生器901和第二气体发生器1001动作,产生气体并充满相应的第一气囊9和第二气囊10,充气后的第一气囊9从第一气囊释放口102弹出,第二气囊10从第二气囊释放口402弹出,从而在人体倾倒方向一侧在人体和地面之间形成气囊垫层,保护易着地受伤的胯部、臀部及头颈部,而身体朝上一侧的第一气囊9和第二气囊10则不动作,可避免气囊的无效弹出所造成的浪费。同时,单片机70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03将警报信息及定位模块702的定位信息发送给设定的紧急联系人,提示其尽快对使用者进行救助。在不需要穿戴本设备时,可将卡扣头6充卡扣连接口201中拔出,取下整个装置即可,在拔掉卡扣头6后整个设备则处于断电停机状态。在气囊膨出后需要更换新的气囊时,对于第一气囊9,可将第一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 902拔掉,将腰部气囊1的外壳通过第一气囊释放口102处适度掰开并将新的第一气囊9装入气囊收纳腔101中,并将第一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902插入相应的插口即可,对于第二气囊10,将固定盖板401的螺丝拧下并取下盖板401后,拔掉第二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1002 将已用的第二气囊10取下,然后装入新的第二气囊10,插好第二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 1002,盖好盖板401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气体发生器901和第二气体发生器1001位于相应气囊中的部分,内部存放有气体发生药剂为叠氮化钠,第一气体发生器901和第二气体发生器1001位于相应气囊外的部分为点火器,通过单片机701控制气囊充气驱动单元705激发打火器引燃气体发生药剂,使气体从发生器中喷入气囊使其膨出。点火器的原理与车载安全气囊使用的相同,为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手册,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点火器的规格,并经过有限次实验得到气体发生器膨出气囊所需要药剂量的技术启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单片机701型号为AT89S52,其各管脚的功能以及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查阅相关技术手册和教材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定位模块702、无线通信模块703、惯性传感器704、气囊充气驱动单元705均为可购买到的产品,属于现有技术。定位模块702可选择GPS或北斗模块;无线通信模块703可使用GPRS模块,气囊充气驱动单元705可使用继电器。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及电路连接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6)

1.一种摔倒防护设备,包括腰部气囊(1),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气囊(1)为环形且其环形侧壁上开有第一气囊释放口(102),所述腰部气囊(1)内部开有气囊收纳腔(101),所述第一气囊释放口(102)与所述气囊收纳腔(101)连通,所述腰部气囊(1)左右两边在所述气囊收纳腔(101)中各安装有一个第一气囊(9),所述第一气囊(9)中安装有第一气体发生器(901),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901)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902),所述腰部气囊(1)一端固定连接控制部(2),另一端固定连接卡扣头(6),所述控制部(2)内腔中安装有电控系统模块(7)、电池(8),所述控制部(2)另一端与所述卡扣头(6)卡扣连接,所述腰部气囊(1)左右两边上方固定连接有肩带(3),所述肩带(3)中部固定连接肩部气囊(4),所述肩部气囊(4)的壳体内腔中安装有第二气囊(10),所述第二气囊(10)中安装有第二气体发生器(1001),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1001)通过导线连接第二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1002),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902)及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连接插头(1002)插入式接入到系统控制电路中,所述卡扣头(6)与系统总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系统模块(7)、电池(8)与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901)及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100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摔倒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2)正面设置有指示灯(5),所述指示灯(5)与所述电池(8)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摔倒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2)一端部开有卡扣连接口(201),所述卡扣连接口(201)与所述卡扣头(6)卡扣配合,所述控制部(2)下方设置有充电口(202),所述充电口(202)与所述电池(8)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摔倒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气囊(4)包括与其外壳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盖板(401),所述盖板(401)上开有第二气囊释放口(4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摔倒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系统模块(7)包括单片机(701)、定位模块(702)、无线通信模块(703)、惯性传感器(704)、气囊充气驱动单元(705),所述单片机(701)、定位模块(702)、无线通信模块(703)、惯性传感器(704)、气囊充气驱动单元(705)之间电性连接且与所述电池(8)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摔倒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头(6)为导电材质,所述腰部气囊(1)的外壳材质为软质塑胶,所述肩带(3)为弹性松紧带。
CN201921097212.0U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摔倒防护设备 Active CN210539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7212.0U CN210539016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摔倒防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7212.0U CN210539016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摔倒防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9016U true CN210539016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3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7212.0U Active CN210539016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摔倒防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9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28697B2 (en) Device for protecting a pedestrian
CN204908025U (zh) 可穿戴式跌倒防护装置
CN201633905U (zh) 一种微型游泳救生器
CN204466990U (zh) 一种摔倒瞬间充气自救防护服
CN109008022A (zh) 一种智能呵护腰带
KR101230437B1 (ko) 가속도센서를 이용한 에어조끼
CN210539016U (zh) 一种摔倒防护设备
CN110406492A (zh) 一种汽车救生背囊系统
CN210331108U (zh) 一种老年人户外安全警示装置
CN112006356A (zh) 一种用于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智能防跌倒气囊防护服
CN201775021U (zh) 人体智能气囊保护系统
CN109703506A (zh) 一种老人儿童人体气囊及其工作方法
CN209972745U (zh)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
CN214710527U (zh) 一种跌倒防护装置
CN112971249A (zh) 一种气囊式老人行走防摔装置
CN210364326U (zh) 穿戴式应急救生装备
CN209002992U (zh) 一种智能呵护腰带
CN210203443U (zh) 一种防护气囊衣
CN209864188U (zh) 一种新型保护髋部及腰椎的腰围
CN113057629A (zh) 一种智能的防跌倒装置
CN210447016U (zh) 全方位防跌倒装置
CN210809387U (zh) 一种气囊防护腰带
CN217242806U (zh) 一种气囊式控温型防跌落服
CN110214996A (zh) 一种分散式人体智能防护系统
CN206043571U (zh) 语音警示安全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