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8368U - 一种昆虫控杀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昆虫控杀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8368U
CN210538368U CN201921242505.3U CN201921242505U CN210538368U CN 210538368 U CN210538368 U CN 210538368U CN 201921242505 U CN201921242505 U CN 201921242505U CN 210538368 U CN210538368 U CN 210538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footstock
base
killing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25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徐国光
袁自更
陈保胜
刘丽颖
王文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hengyu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hengyu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hengyu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hengyu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25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8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8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8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控杀设备,包括顶座和设于顶座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若干立柱与顶座固定连接,所述顶座下表面朝下设有诱虫灯,所述顶座中空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顶座外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顶座上方罩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外壁上设有光传感器,所述底座上设有杀虫装置,所述杀虫装置、诱虫灯以及光、温度、湿度传感器均通过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集虫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配合控制器可实现诱杀虫灯设备的光控、雨控和温控功能,使诱杀虫灯设备使用更加便捷、高效,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昆虫控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昆虫控杀设备。
背景技术
昆虫对农林业生产的影响很大,一直以来对农林业害虫的防治都是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但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产生了农林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农林业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等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后果,从而导致防治害虫的工作越来越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运用光、波、色、味四种诱杀方式来进行有害昆虫的防治。其中,利用灯光诱虫是成本最低、用工最少、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物理防治方法,杀虫灯就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现有杀虫灯大都具备光控功能,可在黑夜自动启动诱虫光源和配套的杀虫装置,在夜晚对害虫进行诱杀,而在白天日光强烈、诱虫光源没什么效果的情况下,自动关闭诱虫光源和配套的杀虫装置,以减少能耗,提高效率。但在外界环境出现雨雪或低温等恶劣天气时,现有诱杀虫灯并不能自动关闭,极易使其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而损坏,不利于诱杀虫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控杀设备,通过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配合,实现设备的光控、温控和雨控功能,以解决现有诱杀虫灯设备只具备光控、不具备温控和雨控而使其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较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昆虫控杀设备,包括顶座和设于顶座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若干立柱与顶座固定连接,所述顶座下表面朝下设有诱虫灯,所述顶座中空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顶座外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顶座上方罩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外壁上设有光传感器,所述底座上设有杀虫装置,所述杀虫装置、诱虫灯以及光、温度、湿度传感器均通过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集虫罐。
优选的,所述诱虫灯为节能宽谱诱虫灯,其设于顶座下表面中心处,波长范围为 :320~680nm。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集虫漏斗,所述集虫漏斗顶部开口面积大于顶座且其内对应顶座的位置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侧壁上呈圆周均布有四组连接底杆,所述连接底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集虫漏斗的内壁上,所述顶座顶座外侧壁上对应四组连接底杆的位置处设有四组连接顶杆,所述立柱有四组分别设于四组相对应的连接顶杆与连接底杆之间,所述集虫漏斗底部螺纹连接有所述集虫罐。
优选的,所述杀虫装置为高压电网,所述高压电网呈圆周分布于所述诱虫灯的外侧,且其顶、底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顶座下表面和底板上表面的周侧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呈圆柱形,所述立柱有四组且呈圆周均布于所述底座上表面周侧,所述立柱顶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顶座的下表面周侧上,所述立柱靠近诱虫灯的一侧上均朝向诱虫灯竖直设有撞击板,所述底座内设有上部为倒锥形、下部为圆柱形的吸风通孔。
优选的,所述杀虫装置为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设于吸风通孔的倒锥形与圆柱形的连接处,所述吸风通孔底端设有集虫斗,所述集虫斗外侧设有出风罩,出风罩上均布有多个出风通孔,所述集虫斗下方设有所述集虫罐,所述集虫罐顶端与出风罩底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集虫漏斗和设于集虫漏斗底端的吸风管,所述集虫漏斗顶部开口面积大于顶座且其内对应顶座的位置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底板侧壁上呈圆周均布有四组连接底杆,所述连接底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集虫漏斗的内壁上,所述顶座外侧壁上对应四组连接底杆的位置处设有四组连接顶杆,所述立柱有四组分别设于四组相对应的连接顶杆与连接底杆之间,所述吸风管外侧设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上均布有多个出风通孔,所述吸风管下方设有所述集虫罐,所述集虫罐顶端与出风罩底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杀虫装置包括高压电网和吸风机,所述高压电网呈圆周分布于所述诱虫灯的外侧,且其顶、底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顶座下表面和底板上表面的周侧上,所述吸风机设于所述集虫漏斗与吸风管连接处。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电动伸缩杆,所述支撑杆上部设有横支杆,所述顶盖顶部设有挂钩,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横支杆上,所述支撑杆顶端铰接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配合控制器可实现诱杀虫灯设备的光控、雨控和温控功能,使诱杀虫灯的诱虫光源和杀虫装置既可在晚上和白天自动启闭,减少能耗,高效节能,又可在雨雪或低温天气与正常天气之间自动启闭,避免其在恶劣天气下工作易造成设备损坏、危害周边安全等问题,有利于提高诱杀虫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此外,所用诱虫光源为节能宽谱诱虫灯,能耗低,其光谱覆盖320~680nm,诱虫种类多、效果好,而且安装使用方便,能大大提高对害虫的诱杀能力,对益虫的影响则较小,使用寿命长,作用范围广,有利于提高其整体灭虫能力,大大节约农药投入,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所用杀虫装置可为高压电网,利用电击对害虫进行电击杀,也可为吸风机,利用吸风机产生负压将害虫压入集虫罐中进行困杀,还可将高压电网与吸风机相结合,共同会害虫进行击杀,保证设备灭杀害虫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与昆虫控杀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挂钩,2为光传感器,3为顶盖,4为温度传感器,5为蓄电池,6为控制器,7为顶座,8为连接顶杆,9为湿度传感器,10为诱虫灯,11为高压电网,12为立柱,13为底板,14为连接底杆,15为底座,16为集虫漏斗,17为集虫罐,18为撞击板,19为吸风机,20为吸风通孔,21为集虫斗,22为出风罩,23为出风通孔,24为透明观察窗,25为吸风管,26为支撑杆,27为横支杆,28为加强连接杆,29为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昆虫控杀设备,包括顶座7和设于顶座7下方的底座15。底座15通过若干立柱12与顶座7固定连接,以保证整体结构稳固。顶座7的下表面朝下设有诱虫灯10,用以诱集害虫。诱虫灯10采用节能宽谱诱虫灯,其具体设于顶座7的下表面中心处,以使诱虫光分布均匀,节能宽谱诱虫灯是在普通节能灯的基础上,为杀虫灯研发的专用光源,是在紧凑型单端荧光灯的灯头上,安装日光和紫外光两种发光灯管的诱虫光源,其用电量比普通白炽灯节省80%,光谱覆盖320~680nm,诱虫种类多、效果好,而且安装使用方便,能大大提高对害虫的诱杀能力,对益虫的影响则较小,使用寿命长,作用范围广,有利于提高其整体灭虫能力,大大节约农药投入,减少环境污染。顶座7中空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蓄电池5和控制器6,蓄电池5用以为用电设备供电,控制器6则用以配合实现自动控制。顶座7的外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4和湿度传感器9,用以分别检测温度和湿度,配合实现温控和雨控。顶座7的上方罩设有顶盖3,用以对诱杀虫灯的主体进行防护,其整体呈圆锥形,可有效遮挡雨雪,且不易堆积灰尘。顶盖3的外壁上设有光传感器2,用以检测光照信息,配合实现光控。底座15上设有杀虫装置,杀虫装置、诱虫灯10以及光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9均通过蓄电池5与控制器6电连接,使用时,利用光传感器2检测外界光照变化,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6,可在白天和黑夜自动控制关闭和启动诱虫灯10和杀虫装置,实现光控;利用温度传感器4和湿度传感器9可分别对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检测,当控制器6接收到温度信息低于5℃或湿度信息高于95%RH时,控制器6会自动控制关闭杀虫装置和诱虫灯10,实现温控和雨控(控制原理如图4所示)。通过光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4和湿度传感器9与控制器6的配合可实现诱杀虫灯设备的光控、雨控和温控功能,使诱杀虫灯的诱虫灯10和杀虫装置既可在晚上和白天自动启闭,减少能耗,高效节能,又可在雨雪或低温天气与正常天气之间自动启闭,避免其在恶劣天气下工作易造成设备损坏、危害周边安全等问题,有利于提高诱杀虫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底座15的底部设有集虫罐17,用以困杀害虫并收集储存虫尸。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5为集虫漏斗16,便于汇集害虫。集虫漏斗16的顶部开口面积大于顶座7且其内对应顶座7的位置设有底板13。底板13的外侧壁上呈圆周均布有四组连接底杆14,连接底杆14远离底板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集虫漏斗16的内壁上,可在不影响集虫漏斗16汇集害虫的作用的前提下,将底板13固定连接在集虫漏斗16内。顶座7的外侧壁上对应四组连接底杆14的位置处设有四组连接顶杆8,立柱12有四组分别设于四组相对应的连接顶杆8与连接底杆14之间,以加强顶座7与底板13之间的连接,保证整体结构稳固。集虫漏斗16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集虫罐17,可方便集虫罐17的拆装,以便于集虫罐17的清理和更换,提高设备使用的便捷性。集虫罐17在使用时,其内可盛装一定量的水,可有效淹死收集到的还未死亡的害虫,减少害虫的逃脱,提高其灭杀害虫的效率和能力。集虫罐17的侧壁上还设有透明观察窗24,便于观察集虫罐17内虫尸的堆积程度和水位的高度,以便及时进行清理。杀虫装置为高压电网11,高压电网11呈圆周分布于诱虫灯10的外侧,且其顶、底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顶座7的下表面和底板13的上表面的周侧上。使用时,诱虫灯10诱集害虫,使害虫可触碰到高压电网11,由高压电网11将害虫直接击或击晕,并使害虫或虫尸掉落到集虫漏斗16中,最后汇集到集虫罐17内,未死亡的害虫可被集虫罐17中的水进行溺杀,减少害虫逃脱。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杆26,支撑杆26为电动伸缩杆,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诱杀虫设备的高度,保证其诱杀害虫的范围和效果。支撑杆26上部设有横支杆27,顶盖3的顶部设有挂钩1,设备主体通过挂钩1挂设在横支杆27上。横支杆27远离支撑杆26的一端上表面与支撑杆26位于横支杆27上方的部分之间还倾斜设有加强连接杆28,用以加强横支杆27的结构强度和连接稳固性,同时也对设备主体起到限位作用。支撑杆26的顶端铰接设有太阳能电池板29,便于根据使用环境的实际光照方向调整太阳能电池板29的角度,保证其吸收光能并转化为电能的效果。太阳能电池板29与蓄电池5电连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29,可在白天吸收光能并转化为电能,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5中,补充蓄电池5的消耗,充分利用洁净能源,节能环保。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底座15整体呈圆柱形,立柱12有四组且呈圆周均布于底座15的上表面周侧,且立柱1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顶座7的下表面周侧上,以保证顶座7与底座15之间的连接牢固以及整体结构稳定。立柱12靠近诱虫灯10的一侧上均朝向诱虫灯10竖直设有撞击板18,底座15内设有上部为倒锥形、下部为圆柱形的吸风通孔20,杀虫装置为吸风机19,吸风机19设于吸风通孔20的倒锥形与圆柱形的连接处,吸风通孔20的底端设有集虫斗21,集虫斗21外侧设有出风罩22,出风罩22上均布有多个出风通孔23,集虫斗21的下方设有集虫罐17,集虫罐17的顶端与出风罩22的底端螺纹连接。使用时,诱虫灯10对害虫进行诱集,害虫受诱虫10吸引,先飞入顶座7与底座15之间,并与撞击板18发生撞击,之后被吸风机19形成的负压所吸引,经吸风机19的打击后进入吸风通孔20内,并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集虫斗21被压入集虫罐17中进行困杀,集虫罐17中的水可有效淹死吸入的害虫,将风吸式和水溺式击杀害虫的方式相结合,可进一步防止害虫逃脱,缩短集虫罐17困杀害虫所用时间,提高其灭杀害虫的效率和能力。吸风机19吸入的风则从出风罩22上的出风通孔23排出。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底座15包括集虫漏斗16和设于集虫漏斗16底端的吸风管25,集虫漏斗16的顶部开口面积大于顶座7且其内对应顶座7的位置设有底板13,底板13的中部设有通孔,底板13的外侧壁上呈圆周均布有四组连接底杆14,连接底杆14远离底板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集虫漏斗16的内壁上,可在不影响集虫漏斗16汇集害虫的作用的前提下,将底板13固定连接在集虫漏斗16内。顶座7的外侧壁上对应四组连接底杆14的位置处设有四组连接顶杆8,立柱12有四组分别设于四组相对应的连接顶杆8与连接底杆14之间,以加强顶座7与底板13之间的连接,保证整体结构稳固。吸风管25外侧设有出风罩22,出风罩22上均布有多个出风通孔23,吸风管25的下方设有集虫罐17,集虫罐17的顶端与出风罩22的底端螺纹连接。杀虫装置包括高压电网11和吸风机19,高压电网11呈圆周分布于诱虫灯10的外侧,且其顶、底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顶座7的下表面和底板13的上表面的周侧上,吸风机19设于集虫漏斗16与吸风管25的连接处。使用时,诱虫灯10对害虫进行诱集,害虫受诱虫10吸引,先飞到高压电网11上,被高压电网11直接击杀或击晕,同时吸风机19吸风,在吸风管25内形成向下的负压,迅速将虫尸以及还未死亡的害虫吸引下来并压入集虫罐17中,集虫罐17中的水可有效淹死吸入的害虫,将电击式、风吸式和水溺式三种击杀害虫的方式相结合,可进一步防止害虫逃脱,缩短集虫罐17困杀害虫所用时间,提高其灭杀害虫的效率和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支撑杆26固定在合适位置,调整好太阳能电池板29的角度,再通过挂钩1将设备主体挂设在支撑杆26上的横支杆27上,并将太阳能电池板29与蓄电池5的线路连接好,接着调整支撑杆26的高度将昆虫控杀设备上升至合适位置即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光传感器2检测外界光照信息,并传递给控制器6,由控制器6控制诱虫灯10和杀虫装置(高压电网或吸风机或高压电网和吸风机)在白天和夜晚的启闭,即:夜晚时,控制器6接收到光传感器2的信号变化,自动控制启动诱虫灯10和杀虫装置,诱虫灯10发出波长320~680nm的光诱集害虫,击杀装置则负责击杀或吸引害虫,并将虫尸和还未死亡的害虫送入集虫罐17中,集虫罐17中的水可有效淹死吸入的害虫,有效防止害虫逃脱,缩短集虫罐17困杀害虫所用时间,提高其灭杀害虫的效率和能力。白天时,控制器6再次接收到光传感器2的信号变化,自动控制紫外诱虫灯10和杀虫装置关闭,减少能耗。同时,温度传感器4和湿度传感器9对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检测,当控制器6接收到温度信息低于5℃或湿度信息高于95%RH时,控制器6会自动控制关闭诱虫灯10和杀虫装置,使设备停止工作;当控制器6接收到温度信息高于5℃或湿度信息低于95%RH时,控制器6会自动控制启动诱虫灯10和杀虫装置,使设备正常工作,实现温控和雨控,高效节能,避免其在恶劣天气下工作易造成设备损坏、危害周边安全等问题,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昆虫控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座和设于顶座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若干立柱与顶座固定连接,所述顶座下表面朝下设有诱虫灯,所述顶座中空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顶座外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顶座上方罩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外壁上设有光传感器,所述底座上设有杀虫装置,所述杀虫装置、诱虫灯以及光、温度、湿度传感器均通过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集虫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控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灯为节能宽谱诱虫灯,其设于顶座下表面中心处,波长范围为 :320~68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控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集虫漏斗,所述集虫漏斗顶部开口面积大于顶座且其内对应顶座的位置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侧壁上呈圆周均布有四组连接底杆,所述连接底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集虫漏斗的内壁上,所述顶座顶座外侧壁上对应四组连接底杆的位置处设有四组连接顶杆,所述立柱有四组分别设于四组相对应的连接顶杆与连接底杆之间,所述集虫漏斗底部螺纹连接有所述集虫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昆虫控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装置为高压电网,所述高压电网呈圆周分布于所述诱虫灯的外侧,且其顶、底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顶座下表面和底板上表面的周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控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圆柱形,所述立柱有四组且呈圆周均布于所述底座上表面周侧,所述立柱顶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顶座的下表面周侧上,所述立柱靠近诱虫灯的一侧上均朝向诱虫灯竖直设有撞击板,所述底座内设有上部为倒锥形、下部为圆柱形的吸风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昆虫控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装置为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设于吸风通孔的倒锥形与圆柱形的连接处,所述吸风通孔底端设有集虫斗,所述集虫斗外侧设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上均布有多个出风通孔,所述集虫斗下方设有所述集虫罐,所述集虫罐顶端与出风罩底端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控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集虫漏斗和设于集虫漏斗底端的吸风管,所述集虫漏斗顶部开口面积大于顶座且其内对应顶座的位置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底板侧壁上呈圆周均布有四组连接底杆,所述连接底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集虫漏斗的内壁上,所述顶座外侧壁上对应四组连接底杆的位置处设有四组连接顶杆,所述立柱有四组分别设于四组相对应的连接顶杆与连接底杆之间,所述吸风管外侧设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上均布有多个出风通孔,所述吸风管下方设有所述集虫罐,所述集虫罐顶端与出风罩底端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昆虫控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装置包括高压电网和吸风机,所述高压电网呈圆周分布于所述诱虫灯的外侧,且其顶、底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顶座下表面和底板上表面的周侧上,所述吸风机设于所述集虫漏斗与吸风管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控杀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电动伸缩杆,所述支撑杆上部设有横支杆,所述顶盖顶部设有挂钩,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横支杆上,所述支撑杆顶端铰接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CN201921242505.3U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昆虫控杀设备 Active CN210538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2505.3U CN210538368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昆虫控杀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2505.3U CN210538368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昆虫控杀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8368U true CN210538368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4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2505.3U Active CN210538368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昆虫控杀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8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8349U (zh) 一种昆虫诱杀灯
CN210538367U (zh) 一种紫外光源诱虫器
CN210726479U (zh) 一种风吸式诱虫灯
CN204682264U (zh) 一种太阳能杀虫灯
CN209914852U (zh) 一种农业病虫害防治的太阳能灭虫灯
CN110622935A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园林节能灭虫灯
CN203884505U (zh) 太阳能捕虫器
CN210538368U (zh) 一种昆虫控杀设备
CN215531041U (zh) 一种组合式太阳能果蝇、果实蝇专用诱捕器
CN206182158U (zh) 一种茶园害虫监测装置
CN207476455U (zh)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保护的诱捕装置
CN205756696U (zh) 安装平稳的太阳能杀虫装置
CN211932199U (zh) 一种风吸式杀虫灯
CN210226641U (zh) 一种农业病虫害快速诊断装置
CN210008437U (zh) 一种保护益虫的无扇叶式捕虫器
CN207322451U (zh) 一种太阳能自控多方式高效害虫诱捕器装置
CN217012416U (zh) 一种玫瑰种植用杀虫灯
CN214758736U (zh) 一种病媒监测用蠓诱捕器
CN219593450U (zh) 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CN216931558U (zh) 一种带有虫卵收集装置的太阳能杀虫灯
CN219920065U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夏季驱蚊虫装置
CN218588034U (zh) 一种茶园用病害虫诱捕装置
CN216219700U (zh) 一种基于农业生态环保技术的灭虫灯
CN220875628U (zh) 一种除虫装置
CN215531057U (zh) 一种混合型诱虫捕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