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8360U - 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38360U CN210538360U CN201921602658.4U CN201921602658U CN210538360U CN 210538360 U CN210538360 U CN 210538360U CN 201921602658 U CN201921602658 U CN 201921602658U CN 210538360 U CN210538360 U CN 2105383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ect
- rod
- cabin
- control device
- pest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捕虫组件,捕虫组件包括壳体,承接平台位于壳体空腔内,位于承接平台上方的空腔区域为进虫舱,位于承接平台下方的空腔区域为集虫舱,承接平台后端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为落虫舱,捕虫件设在进虫舱内,捕虫件包括电网、诱虫灯、转轴和清洁刷,转轴和清洁刷分别设置在电网的上下两端,转轴向上穿出壳体上端并与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电网和清洁刷同步旋转,由清洁刷将承接平台上的害虫扫入落虫舱并落入下方的集虫舱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杀虫方式环保,使用方便灵活,便于清理和病虫害监测,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黄山贡菊又称贡菊、徽州贡菊,徽菊。是黄山市的传统名产,其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盛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广大地域。黄山贡菊产自主产区在黄山歙县金竹村一带,其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品质优良,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饮中之佳品,是黄山著名特产,驰名中外。
黄山贡菊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病虫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工人一般采用喷化学农药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但也会污染黄山贡菊,降低产品的销量。而现有的虫害防治装置安装死板,功能单一,不能满足黄山贡菊病虫害防治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通过一个安装组件安装有捕虫组件,
所述捕虫组件包括壳体、捕虫件;所述壳体顶部通过连接杆与安装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空腔,承接平台位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且紧贴空腔的前侧壁,位于承接平台上方的空腔区域为进虫舱,位于承接平台下方的空腔区域为集虫舱,所述承接平台后端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为落虫舱,通过落虫舱连通进虫舱和集虫舱,所述进虫舱的前侧敞开形成进虫口,所述捕虫件设置在进虫舱内,所述捕虫件包括电网、诱虫灯、转轴和清洁刷,所述诱虫灯安装在电网上,所述转轴和清洁刷分别设置在电网的上下两端,所述转轴向上穿出壳体上端并与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清洁刷的刷毛与承接平台相接触,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电网和清洁刷同步旋转,由清洁刷将承接平台上的害虫扫入后侧,并通过落虫舱落入下方的集虫舱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竖直杆、转动杆、第二驱动机构、移动件和调节杆,所述竖直杆竖向竖直且包括上下转动连接的上杆和下杆,所述竖直杆的下杆底端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竖直杆的上杆顶端通过一个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顶部的连接杆与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竖直杆的下杆为螺纹杆,所述下杆外螺纹套装有所述移动件,所述调节杆下端与移动件固定连接、上端与转动杆中部转动连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竖直杆的下杆转动,从而带动移动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由移动件带动调节杆同步移动,进而驱动转动杆绕着所述销轴在竖直平面内上下摆动,最终实现对捕虫组件的高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设置在壳体顶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内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延伸并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竖直杆的下杆下端伸入底座内且与第二齿轮的轴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为锥齿轮且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位于竖直杆的一侧且与竖直杆平行设置,所述移动件滑动套装在导向杆上且能沿着导向杆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上套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抵压在移动件和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集虫舱内设置有抽屉式结构的集虫框,所述集虫框滑动设置在壳体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件和滚动轮,所述固定件底部设有尖头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进虫舱的前侧进虫口处设有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如上所述的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S1.将防治装置移动至贡菊种植地并固定在地面上;
S2.启动第二驱动机构,使竖直杆的下杆转动,移动件上下移动,由调节杆推动转动杆绕着销轴转动,根据需要调节捕虫组件的高度,调好高度之后,关闭第二驱动机构;
S3.启动电网和诱虫灯,害虫在诱虫灯的引诱下进入进虫舱,受到电网电击后死亡,落在承接平台上;
S4.由第一驱动机构根据预先设置的运转参数驱动电网定期转动设定角度,此时由电网底部的清洁刷将承接平台上的死亡害虫扫落;
S5.死亡害虫由落虫舱落入下方的集虫舱内,定期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其设置的捕虫组件中,捕虫件间隔一定时间转动一定角度,将电死的害虫扫落至集虫框,一方面杀虫方式环保,不会造成黄山贡菊的污染,另一方面便于后续的工人的清理和病虫害监测,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其设置的安装组件,利用竖直杆的下杆转动,带动移动件上下移动,使得调节杆推动转动杆转动,即可实现对捕虫组件高度的调节,从而满足了不同环境下病虫害防治的需求,捕虫效果好,效率高,装置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捕虫组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网与转轴和清洁刷相连接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内部第二驱动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安装组件;3、捕虫组件;4、竖直杆;5、转动杆;6、第二驱动机构;7、移动件;8、调节杆;9、壳体;10、捕虫件;11、进虫舱;12、落虫舱;13、集虫舱;14、承接平台;15、连接杆;16、第一驱动电机;17、电网;18、诱虫灯;19、转轴;20、清洁刷;21、集虫框;22、防护网;23、导向杆;24、弹性件;25、第二驱动电机;26、第一齿轮;27、第二齿轮;28、固定件;29、滚动轮;30、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固定件28和滚动轮29,固定件28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固定件28为T型结构,其竖直段穿过底座1,并可以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方便后续扎入泥土中;固定件28底部设有尖头结构,通过尖头结构扎进泥土中,实现对防治装置的固定。当需要移动该装置时,可将两个固定件28从底座1上取下来,以避免固定件28对滚轮1移动的干涉。底座1上通过一个安装组件2安装有捕虫组件3。
安装组件2包括竖直杆4、转动杆5、第二驱动机构6、移动件7和调节杆8,竖直杆4竖向竖直且包括上下转动连接的上杆和下杆,竖直杆4的下杆底端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转动杆5的一端与竖直杆4的上杆顶端通过一个销轴30转动连接,转动杆5的另一端安装捕虫组件3,竖直杆4的下杆为螺纹杆,下杆外螺纹套装有移动件7,调节杆8下端与移动件7固定连接、上端与转动杆5中部转动连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6驱动竖直杆4的下杆转动,从而带动移动件7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由移动件7带动调节杆8同步移动,进而驱动转动杆5绕着销轴30在竖直平面内上下摆动,最终实现对捕虫组件3的高度的调节。
底座1上还设有一个导向杆23,导向杆23位于竖直杆4的一侧且与竖直杆4平行设置,移动件7滑动套装在导向杆23上且能沿着导向杆23上下滑动。导向杆23上套装有弹性件24,弹性件24的上下两端分别抵压在移动件7和底座1上。通过导向杆23能实现对移动件7竖直方向的导向。弹性件24可采用弹簧,弹性件24套接在导向杆23上,可以在移动件7上下移动时提供弹性支撑,使移动件7移动更加稳定、恒速。
捕虫组件3包括壳体9、捕虫件10;壳体9顶部通过连接杆15与安装组件2的转动杆5转动连接,壳体9内设空腔,承接平台14位于壳体9的空腔内且紧贴空腔的前侧壁,位于承接平台14上方的空腔区域为进虫舱11,位于承接平台14下方的空腔区域为集虫舱13,承接平台14后端与壳体9内壁之间的间隙为落虫舱12,通过落虫舱12连通进虫舱11和集虫舱13,集虫舱13内设置有抽屉式结构的集虫框21,集虫框21滑动设置在壳体9的底端。进虫舱11的前侧敞开形成进虫口,进虫舱11的前侧进虫口处设有防护网22。捕虫件10设置在进虫舱11内,捕虫件10包括电网17、诱虫灯18、转轴19和清洁刷20,诱虫灯18安装在电网17上,转轴19和清洁刷20分别设置在电网17的上下两端,转轴19向上穿出壳体9上端并与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接,清洁刷20的刷毛与承接平台14相接触,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轴19旋转,从而带动电网17和清洁刷20同步旋转,由清洁刷20将承接平台14上的害虫扫入后侧,并通过落虫舱12落入下方的集虫舱13内的集虫框21内。
第一驱动机构为设置在壳体9顶部的第一驱动电机16,第一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与转轴19固定连接。
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5、第一齿轮26和第二齿轮27,第二驱动电机25设置在底座1内部,第二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水平延伸并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26,竖直杆4的下杆下端伸入底座1内且与第二齿轮27的轴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26与第二齿轮27均为锥齿轮且相互啮合。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5驱动第一齿轮26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27转动,进而带动竖直杆4的下杆转动,由转动下杆带动移动件7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由移动件7带动调节杆8同步移动,进而驱动转动杆5绕着销轴30在竖直平面内上下摆动,最终实现对捕虫组件3的高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如上的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S1.将防治装置移动至黄山贡菊种植地,并通过固定件28底部尖头结构扎进泥土中,使得该防治装置固定在地面上;
S2.启动第二驱动电机25,使竖直杆4的下杆转动,移动件7上下移动,由调节杆8推动转动杆5绕着销轴30转动,根据需要调节捕虫组件3的高度,调好高度之后,关闭第二驱动电机25;
S3.启动电网17和诱虫灯18,害虫在诱虫灯18的引诱下从进虫口进入进虫舱11,受到电网17电击后死亡,落在承接平台14上;
S4.预设第一驱动电机16的运转周期和运转角度,由第一驱动电机16根据预先设置的运转参数驱动电网17定期转动设定角度,此时由电网17底部的清洁刷20将承接平台14上的死亡害虫扫落;
S5.死亡害虫由落虫舱12落入下方集虫舱13内的集虫框21中,并定期抽出集虫框21进行死亡害虫的清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治装置,捕虫效果好,效率高,装置使用方便灵活,便于后续的工人的清理和虫害监测,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且杀虫方式环保,不会造成黄山贡菊的污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通过一个安装组件(2)安装有捕虫组件(3),
所述捕虫组件(3)包括壳体(9)、捕虫件(10);所述壳体(9)顶部通过连接杆(15)与安装组件(2)转动连接,所述壳体(9)内设空腔,承接平台(14)位于所述壳体(9)的空腔内且紧贴空腔的前侧壁,位于承接平台(14)上方的空腔区域为进虫舱(11),位于承接平台(14)下方的空腔区域为集虫舱(13),所述承接平台(14)后端与壳体(9)内壁之间的间隙为落虫舱(12),通过落虫舱(12)连通进虫舱(11)和集虫舱(13),所述进虫舱(11)的前侧敞开形成进虫口,所述捕虫件(10)设置在进虫舱(11)内,所述捕虫件(10)包括电网(17)、诱虫灯(18)、转轴(19)和清洁刷(20),所述诱虫灯(18)安装在电网(17)上,所述转轴(19)和清洁刷(20)分别设置在电网(17)的上下两端,所述转轴(19)向上穿出壳体(9)上端并与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清洁刷(20)的刷毛与承接平台(14)相接触,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轴(19)旋转,从而带动电网(17)和清洁刷(20)同步旋转,由清洁刷(20)将承接平台(14)上的害虫扫入后侧,并通过落虫舱(12)落入下方的集虫舱(1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2)包括竖直杆(4)、转动杆(5)、第二驱动机构(6)、移动件(7)和调节杆(8),所述竖直杆(4)竖向竖直且包括上下转动连接的上杆和下杆,所述竖直杆(4)的下杆底端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转动杆(5)的一端与竖直杆(4)的上杆顶端通过一个销轴(30)转动连接,所述壳体(9)顶部的连接杆(15)与转动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竖直杆(4)的下杆为螺纹杆,所述下杆外螺纹套装有所述移动件(7),所述调节杆(8)下端与移动件(7)固定连接、上端与转动杆(5)中部转动连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6)驱动竖直杆(4)的下杆转动,从而带动移动件(7)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由移动件(7)带动调节杆(8)同步移动,进而驱动转动杆(5)绕着所述销轴(30)在竖直平面内上下摆动,最终实现对捕虫组件(3)的高度的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设置在壳体(9)顶部的第一驱动电机(1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与转轴(19)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5)、第一齿轮(26)和第二齿轮(27),第二驱动电机(25)设置在底座(1)内部,第二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水平延伸并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26),所述竖直杆(4)的下杆下端伸入底座(1)内且与第二齿轮(27)的轴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6)与第二齿轮(27)均为锥齿轮且相互啮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一个导向杆(23),所述导向杆(23)位于竖直杆(4)的一侧且与竖直杆(4)平行设置,所述移动件(7)滑动套装在导向杆(23)上且能沿着导向杆(23)上下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23)上套装有弹性件(24),所述弹性件(24)的上下两端分别抵压在移动件(7)和底座(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舱(13)内设置有抽屉式结构的集虫框(21),所述集虫框(21)滑动设置在壳体(9)的底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固定件(28)和滚动轮(29),所述固定件(28)底部设有尖头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虫舱(11)的前侧进虫口处设有防护网(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02658.4U CN210538360U (zh) | 2019-09-25 | 2019-09-25 | 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02658.4U CN210538360U (zh) | 2019-09-25 | 2019-09-25 | 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38360U true CN210538360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19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02658.4U Active CN210538360U (zh) | 2019-09-25 | 2019-09-25 | 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38360U (zh) |
-
2019
- 2019-09-25 CN CN201921602658.4U patent/CN2105383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17255B (zh) | 一种手推式菊花采摘装置 | |
CN216392749U (zh) | 一种农作物病虫防治诱杀设备 | |
CN112690259A (zh) | 一种农业用害虫诱捕器 | |
CN208639317U (zh) | 一种鸡舍鸡粪收集和自动传送清理的装置 | |
CN113575062A (zh) | 一种烟叶种植用揭膜培土器 | |
CN210538360U (zh) | 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 | |
CN110463671A (zh) | 一种贡菊虫害防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1757219U (zh) | 一种半夏泥沙分离装置 | |
CN215302083U (zh) | 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喷灌装置 | |
CN214282199U (zh) | 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除虫菊高效收割装置 | |
CN207269681U (zh) | 一种便携式稻田除虫装置 | |
CN209363015U (zh) | 一种育种用种子筛分装置 | |
CN204888027U (zh) | 一种枸杞采集装置 | |
CN204860131U (zh) | 一种高效枸杞收集装置 | |
CN212279581U (zh) | 一种林业病虫害诱捕装置 | |
CN211407378U (zh) | 一种植物种植用驱虫装置 | |
CN210538358U (zh) | 一种农业果树驱虫装置 | |
CN216088430U (zh) | 生物天敌引诱物理防控装置 | |
CN209268447U (zh) |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太阳能杀虫灯 | |
CN216164649U (zh) | 一种植物保护用杀虫装置 | |
CN221128560U (zh) | 一种自清洁户外杀虫灯 | |
CN221104542U (zh) | 一种果树灭虫装置 | |
CN114766449B (zh) | 一种环保型瓜篓种植基地的病虫害防控装置 | |
CN220823862U (zh) | 一种便于清理的杀虫灯 | |
CN218073160U (zh) | 一种蔬菜种植用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灭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