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8063U - 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及其框架结构和箱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及其框架结构和箱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8063U
CN210538063U CN201921248043.6U CN201921248043U CN210538063U CN 210538063 U CN210538063 U CN 210538063U CN 201921248043 U CN201921248043 U CN 201921248043U CN 210538063 U CN210538063 U CN 210538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frame
stand
air
horizontal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80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志明
卫炳男
唐伟民
杭燕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UHANG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UHANG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UHANG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UHANG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80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8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8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8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及其框架结构和箱体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本体框架,所述本体框架包括至少一根立柱,所述立柱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立柱的上端具有用于进风的开口,所述立柱朝向所述本体框架内部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送风孔;所述箱体结构包括所述框架结构;所述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包括所述箱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箱体结构以及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将框架结构中的立柱设置为空心结构,且立柱朝向本体框架内部的侧壁开设有送风孔,因而立柱既可以作为框架结构一部分使用,外部风通过立柱即可向框架结构内部送风,不需要在框架结构内部额外设置送风管道,体积小巧,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及其框架结构和箱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动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框架结构、包括该框架结构的箱体结构以及采用该箱体结构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实验动物饲养设备通常包括饲养箱、放置于饲养箱的笼架,放置于笼架内的多层多列笼盒、送风装置、回风装置、温湿度监控装置等组成。室内空气经过滤后通过送风装置的送风管道进入笼架、笼盒,而动物排出的废气回风装置的回风管道迅速排出饲养箱外。
然而,送风装置中,通常送风管道需要伸入饲养箱内部送风,送风管道长度较长,且占用饲养箱内部空间,不仅浪费送风管道材料,且造成饲养箱体积庞大,浪费饲养箱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结构,利用其本身可向框架结构内部送风,不需要额外在框架结构内部设置送风管道,框架结构体积小巧,节省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框架结构,包括本体框架,所述本体框架包括至少一根立柱,所述立柱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立柱的上端具有用于进风的开口,所述立柱朝向所述本体框架内部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送风孔。立柱设置为空心结构,立柱上端具有用于进风的开口,立柱朝向本体框架内部的侧壁开设有送风孔,因而立柱既可以作为框架结构一部分使用,外部风通过立柱即可向框架内部送风,不需要在框架结构内部设置送风管道,框架结构体积小巧,节省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本体框架呈长方体形,所述本体框架包括四根所述立柱,相邻两根所述立柱之间形成所述本体框架的侧面。本体框架为长方体型,立柱有四个,从四个方向向本体框架内部送风。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立柱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宽立板、分别与各所述宽立板相邻设置的窄立板以及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窄立板之间的立柱风板,两个所述宽立板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宽立板与其相邻的窄立板之间相互垂直,两个所述宽立板朝向所述本体框架的外部,两个所述窄立板以及所述立柱风板朝向所述本体框架的内部,多个所述送风孔开设在所述立柱风板上。立柱为空心结构,由两个宽立板、两个窄立板以及立柱风板构成,朝向本体框架内部的立柱风板上开设有多个送风孔,外部风从开口进入立柱后,从立柱风板的送风孔向本体框架内部送风,如此结构的立柱,既作为本体框架一部分,又可以利用本身向本体框架内部送风,设计巧妙结构合理,节省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送风孔为长条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箱体结构,包括上述第四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框架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框架顶面的顶板、设置于所述本体框架底面的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框架侧面的侧板组件,所述顶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开口送风的送风装置。箱体结构的上方设置有送风装置,用于向立柱的开口送风,即可实现向箱体结构内部送风。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侧板组件包括门板、设置在所述门板外围的内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内框架外围的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两侧分别与相应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外框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立柱密封的第一密封条。侧板组件最外层的外框架与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条,保证箱体结构内部的密封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板组件为双开门结构。双开门结构方便向箱体结构内去放物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框架包括内水平面、外水平面以及垂直面,所述内水平面和外水平面平行设置,所述垂直面与所述内水平面和外水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条设置于所述外水平面上,所述内水平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框架密封的第二密封条,所述垂直面与所述立柱的窄立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外框架如此设计,一方面保证了箱体结构的密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开门结构的侧板组件中门板的打开与关闭。
上述技术方案中,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框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外水平面密封的第三密封条。进一步加强内框架与外框架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箱体结构整体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箱体结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箱体结构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通过立柱作为饲养箱箱体结构的框架,且通过立柱自身向饲养箱内送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立柱设置为空心结构,立柱上端具有用于进风的开口,立柱朝向本体框架内部的侧壁开设有送风孔,因而立柱既可以作为框架结构一部分使用,外部风通过立柱即可向框架结构内部送风,不需要在框架结构内部额外设置送风管道,框架结构体积小巧,节省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由于设置有上述框架结构,且其上方设置有送风装置,用于向立柱的开口送风,即可实现通过立柱本身向箱体结构内部送风,体积小巧紧凑。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箱体结构,同样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通过立柱作为箱体结构的框架,且通过立柱自身向饲养箱内送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饲养箱本体的框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正视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8为图7的A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风通道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正视图(通风通道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风量调节板的正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风通道处于部分打开状态);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正视图(通风通道处于部分打开状态);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风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中通风装置的正视图(通风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饲养箱本体-100,框架结构-101,本体框架-102,立柱-103,开口-104,宽立板-105,窄立板-106,立柱风板-107,送风孔-108,顶板-109,底板-110,双开门板-111,第一内框架-112,第一外框架-113,第一密封条-114,第一内水平面-115,第一外水平面-116,第一垂直面-117,第二密封条118,第三密封条-119,玻璃门板-121,第二内框架-122,第二外框架-123,第四密封条-124,第五密封条-125,第六密封条-126,第二外水平面-127,第二垂直部-128,笼架-130,主机箱体-131,盖板-132,移动滚轮-133,送风装置-200,送风口-201,送风风机-202,静压箱-203,送风管道-204,送风槽-205,回风装置-300,回风口-301,通风装置-302,回风箱上盖303,回风风机-304,通风面板-400,通风口-401,通风面板侧板-402,开槽-403,卡槽-404,转轴-500,风量调节板-600,扇环形开口-601,挡风面-602,定位挡条-6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参见图1~图3,包括饲养箱本体100,饲养箱本体100为一种箱体结构,该箱体结构包括框架结构101,关于框架结构101的结构,结合图4和图5,框架结构101包括本体框架102,本体框架102呈长方体形,本体框架102包括四根立柱103,相邻两根立柱103之间形成本体框架102的侧面。立柱103设置为空心结构,立柱103的上端具有用于进风的开口104,立柱103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宽立板105、分别与各宽立板105相邻设置的窄立板106以及设置于相邻两个窄立板106之间的立柱风板107,两个宽立板105之间相互垂直,宽立板105与其相邻的窄立板106之间相互垂直,两个宽立板105朝向本体框架102的外部,两个窄立板106以及立柱风板107朝向本体框架102的内部,立柱风板107上开设有多个送风孔108用于向本体框架102内部送风,送风孔108为长条形,且沿立柱风板107的延伸方向设置有两列,两列送风孔交替设置以更加均匀的出风,如图5所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椭圆形或三角形或圆形等任意形状。
饲养箱本体100,这种箱体结构包括上述框架结构101以及设置于框架结构101的本体框架102顶面的顶板109、设置于本体框架102底面的底板110以及设置于本体框架102侧面的侧板组件。其中,顶板109的上方设置有送风装置200,送风装置200用于向开口104送风。
结合图6~图8,侧板组件为四个,分为两组,每组侧板组件相对设置且结构完全相同,其中,位于饲养箱本体100前后两侧的侧板组件为双开门结构,其包括双开门板111,设置在双开门板111外围的第一内框架112以及设置在第一内框架112外围的第一外框架113,第一外框架113的两侧分别与相应立柱103固定连接,第一外框架113上设置有用于与立柱103的宽立板105密封的第一密封条114。其中,第一外框架113包括第一内水平面115、第一外水平面116以及第一垂直面117,第一内水平面115和第一外水平面116平行设置,第一垂直面117与第一内水平面115和第一外水平面116垂直设置,第一密封条114设置于第一外水平面116上,第一内水平面115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内框架112密封的第二密封条118,第一垂直面117与立柱103的窄立板106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一内框架112上具有用于与第一外水平面116密封的第三密封条119。其中,位于饲养箱本体100左右两侧的侧板组件设置为单门结构,其一般固定在饲养箱本体100左右两侧即可,无需打开,主要用于对框架结构101进行密封,其包括玻璃门板121、设置在玻璃门板121外围的第二内框架122以及设置在第二内框架122外围的第二外框架123,第二外框架123的侧面分别与相应立柱103固定连接,第二外框架123上设置有用于与立柱103的宽立板105密封的第四密封条124以及用于与第二内框架122密封的第五密封条125和第六密封条126,第二外框架123包括第二外水平面127以及第二垂直部128,第四密封条124设置于第二外水平面127上,第二垂直部128直接扣在立柱103的窄立板106上。
因而,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包括饲养箱本体100、设置于饲养箱本体100内的用于放置笼盒的笼架130、设置于饲养箱本体100顶部的送风装置200和回风装置300,其中,饲养箱本体100的结构如上所述,通过打开双开门板111向饲养箱本体100内更换笼盒、对实验动物进行试验等操作,饲养箱本体100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送风装置200、回风装置300以及各类仪器仪表的主机箱体131,主机箱体131的框架由顶板109、盖板132以及四周的顶部侧板围成,送风装置200和部分回收装置300安装在主机箱体131内,送风装置200和回风装置300用于交换饲养箱本体100内外部空气气流以通气,盖板132上设置有用于露出送风装置200的送风口201以及回风装置300的回风口301的孔洞,各类仪器仪表等安装在主机箱体131的顶部侧板上的外表面,方便操作,这些仪器仪表包括电压表、压差表、中央电路板、电源开关、风机控制器、照明开关等,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饲养箱本体100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滚轮133供上述饲养设备移动。
送风装置200包括具有送风口201的送风风机202、与送风风机202连通的静压箱203、与静压箱203相连的两根送风管道204、设置于主机箱体131上的与送风管道204连通的送风槽205,两个送风槽205设置于相对的两个顶部侧板内侧且和相应的顶部侧板紧邻设置,送风槽205的两端抵靠在另外一对相对设置的顶部侧板上。因而,送风装置200的送风管道204向相应侧的送风槽205送风,相应侧的送风槽205将风力向其两端传递后送入相应的立柱103内,外部风再通过立柱103内的送风孔108吹向饲养箱本体100内部。可见,本实施例中,立柱103作为饲养箱本体100的框架结构中一部分,且设置为中空结构,外部风直接通过立柱103向饲养箱本体100内送风,无需在饲养箱本体100内再设置送风的管道,节约空间。
关于回风装置300的结构,回风装置300包括位于顶板109内侧的通风装置302、与通风装置302连通且位于主机箱体131内的回风箱上盖303和回风风机304,以及与回风风机304连通的回风管道305,回风管道305的回风口301伸出盖板132的外部。其中,结合图9~图15,通风装置302包括正方形的通风面板400以及通过转轴500转动设置于通风面板400上的圆盘形状的风量调节板600,通风面板400上开设有8个扇环形的通风口401,8个通风口401均匀分布于同一圆周上,所述圆周对应的圆心位于转轴500上,风量调节板600上也开设有与通风口401完全相同的8个扇环形开口601,扇环形开口601能够与通风口401完全重合,相邻两个扇环形开口601之间形成挡风面602,挡风面602与扇环形开口601完全相同,因而可以通过旋转风量调节板600使得扇环形开口601与通风口401完全重合(即通风通道处于完全打开状态)、部分重合(即通风通道处于部分打开状态)以及完全不重合(即通风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当扇环形开口601与通风口401至少部分重合时形成供气流通过的通风风道,因而,扇环形开口601与通风口401两者之间完全重合以使通风通道完全打开此时风量达到最大,扇环形开口601与通风口401两者之间部分重合时通风风道部分打开依据客观需要决定通风风道打开的程度,挡风面602与通风口401完全重合以关闭通风通道风量为零。其中一个扇环形开口601的一条侧边上设置有用于将通风通道完全打开或关闭或部分打开的定位挡条603,定位挡条603伸入一个通风口401且定位挡条603与通风面板400垂直设置,定位挡条603的长度等于扇环形开口601的侧边的长度。风量调节板600设置于通风面板400的一侧,通风面板400的边缘向远离风量调节板600的一侧延伸形成通风面板侧板402,其中一个通风面板侧板402开设有开槽403,与开设有开槽403的通风面板侧板402相邻的两个通风面板侧板402内壁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404,通风面板400的远离风量调节板600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直接从开槽403置入后卡在卡槽404内,拆卸过滤网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其他部分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饲养SPF级实验动物的通风装置,通风面板设置为开设有多个通风口的结构,且还设置开设有与通风口一一对应的开口的风量调节板,通过旋转风量调节板以使开口与通风口至少部分重合形成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风通道,从而旋转风量调节板即可调节通风通道的大小来调节不同截面积的气流通过以控制风量大小。本实用新型的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由于安装了上述通风装置,可以控制送风系统或回风系统中的通风换气量,调节其风量大小。且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框架结构中的立柱设置为空心结构,立柱上端具有用于进风的开口,立柱朝向本体框架内部的侧壁开设有送风孔,因而立柱既可以作为框架结构一部分使用,外部风通过立柱即可向框架结构内部送风,不需要在框架结构内部额外设置送风管道,框架结构体积小巧,节省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由于设置有上述框架结构,且其上方设置有送风装置,用于向立柱的开口送风,即可实现通过立柱本身向箱体结构内部送风,体积小巧紧凑。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箱体结构,同样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通过立柱作为箱体结构的框架,且通过立柱自身向饲养箱内送风的优点,且通过分散送风、集中回风的方式,使得内部的气流循环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实验动物的饲养。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框架,所述本体框架包括至少一根立柱,所述立柱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立柱的上端具有用于进风的开口,所述立柱朝向所述本体框架内部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送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框架呈长方体形,所述本体框架包括四根所述立柱,相邻两根所述立柱之间形成所述本体框架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宽立板、分别与各所述宽立板相邻设置的窄立板以及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窄立板之间的立柱风板,两个所述宽立板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宽立板与其相邻的窄立板之间相互垂直,两个所述宽立板朝向所述本体框架的外部,两个所述窄立板以及所述立柱风板朝向所述本体框架的内部,多个所述送风孔开设在所述立柱风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孔为长条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
5.一种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框架顶面的顶板、设置于所述本体框架底面的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框架侧面的侧板组件,所述顶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开口送风的送风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包括门板、设置在所述门板外围的内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内框架外围的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两侧分别与相应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外框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立柱密封的第一密封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为双开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包括内水平面、外水平面以及垂直面,所述内水平面和外水平面平行设置,所述垂直面与所述内水平面和外水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条设置于所述外水平面上,所述内水平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框架密封的第二密封条,所述垂直面与所述立柱的窄立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外水平面密封的第三密封条。
10.一种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5-9任意一所述的箱体结构。
CN201921248043.6U 2019-08-02 2019-08-02 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及其框架结构和箱体结构 Active CN210538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8043.6U CN210538063U (zh) 2019-08-02 2019-08-02 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及其框架结构和箱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8043.6U CN210538063U (zh) 2019-08-02 2019-08-02 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及其框架结构和箱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8063U true CN210538063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4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8043.6U Active CN210538063U (zh) 2019-08-02 2019-08-02 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及其框架结构和箱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8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89184U (zh) 一种防尘电力配电控制箱
CN110087443A (zh) 利用集成的精密空气流动的计算机服务器
CN206163922U (zh) 一种自动散热户外配电柜
CN210538014U (zh) Spf级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通风装置及饲养设备
CN204202069U (zh) 一种机柜热通道封闭式机房列间空调
CN210538063U (zh) 微屏障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设备及其框架结构和箱体结构
CN110785057A (zh) 一种具有立式风道的集成组机柜
KR102302982B1 (ko) 데이터센터용 모듈형 냉방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CN213305921U (zh) 一种机电用控制柜
CN107769002A (zh) 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配电柜
CN202927983U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KR101540034B1 (ko) 바이패스 덕트를 구성하는 전열교환기
CN20662667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3443042U (zh) 可调风量的曲面孔板送风静压箱
CN110506638A (zh) 一种适用于饲养spf级实验动物设备的通风装置
CN102168999A (zh) 恒温恒湿试验机
TWI546508B (zh) Heat exchange device
CN108534253A (zh) 空气净化模块
CN203690732U (zh) 一体化二次设备舱
CN208579451U (zh) 一种实验室缓流风机
CN207515172U (zh) 一种空调机组节能控制柜
CN209263225U (zh) 一种适用于公共空间的单元式蒸发冷却空调
CN206300311U (zh) 一种用于不含硫天然气压缩机房的通风系统
CN213603044U (zh) 一种安防监控机房监控管理装置
CN104422057A (zh) 节能换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