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7160U - 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7160U
CN210537160U CN201920861882.9U CN201920861882U CN210537160U CN 210537160 U CN210537160 U CN 210537160U CN 201920861882 U CN201920861882 U CN 201920861882U CN 210537160 U CN210537160 U CN 210537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mmunication device
port
casing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618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彦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8618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7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7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71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其结构包括壳体、开关、数据接口、散热口、电源线、电路板、CPU、通信组件和固定装置,为解决现有的通信装置使用时通常进行简易的放置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导致放置使用的稳定性较差以及检修时的拆卸拿下较为不便的问题,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了固定装置,再通过按下压块,使其左端从扣槽中移出,令插板通过弹力装置在套壳内进行上移,使其带动扣板与底板分离,达到稳定有效的进行放置和检修时的拆卸拿下,提高放置的稳定性和检修拆卸时的便利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通信装置愈加重要,通信装置是指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通信装置的种类较多,在人们的信息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通信装置使用时通常进行简易的放置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导致放置使用的稳定性较差以及检修时的拆卸拿下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通信装置使用时通常进行简易的放置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导致放置使用的稳定性较差以及检修时的拆卸拿下较为不便的问题,达到稳定有效的进行放置和检修时的拆卸拿下,提高放置的稳定性和检修拆卸时的便利性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包括壳体、开关、数据接口、散热口、电源线、电路板、CPU、通信组件和固定装置,所述壳体前侧从左到右嵌入有数据接口、散热口和电源线,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端面中部和四周分别设置有CPU和通信组件,所述壳体底侧与固定装置螺栓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由扣板、插板、扣槽、导孔、套壳、底板、压块、磁力柱、卡盘、第一弹簧和弹力装置组成,所述插板顶端通过一体成型方式与扣板进行固定,所述插板左右两侧贯穿设置有扣槽,所述插板底端通过导孔与套壳滑动连接,所述套壳固定设置在底板顶侧前端,所述套壳右侧中部与压块滑动连接,所述磁力柱安装在扣板底侧后端中部,所述卡盘顶部与磁力柱进行磁力固定,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安装在套壳和压块之间,所述套壳内壁底端与弹力装置粘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装置由第二弹簧、底盘和垫片组成,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设置在底盘顶端,所述第二弹簧顶端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垫片,所述底盘粘接固定在套壳内壁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左端通过扣槽与插板进行插接,并且压块左端顶部呈由左向右下斜的斜面状。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底端贯穿设置有条形的凹槽,所述弹力装置顶端穿过凹槽后与插板底端相互贴紧。
进一步的,所述扣板螺栓固定在壳体底侧,所述扣板和底板四角处均贯穿设置有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卡盘底部与底板进行粘接固定,所述磁力柱和卡盘的高度之和与扣板和底板的间隔高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导孔的内侧结构与插板的外侧结构一致,所述导孔的厚度大小和为压块的高度大小分别为3MM和1.2CM。
进一步的,所述CPU底侧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CPU通过第一端口和开关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数据接口和通信组件分别通过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与CPU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CPU的型号为MCO-1500A。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材质为不锈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通信装置使用时通常进行简易的放置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导致放置使用的稳定性较差以及检修时的拆卸拿下较为不便的问题,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了固定装置,再通过按下压块,使其左端从扣槽中移出,令插板通过弹力装置在套壳内进行上移,使其带动扣板与底板分离,达到稳定有效的进行放置和检修时的拆卸拿下,提高放置的稳定性和检修拆卸时的便利性的优点,并且通过在套壳内设置了弹力装置,使垫片与插板底端接触,当插板插入时使第二弹簧压缩并产生弹力,在插板要移出时通过第二弹簧对插板提供弹力,达到在拆卸时便捷的对插板施加推力,增加拆卸分离便利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套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开关-2、数据接口-3、散热口-4、电源线-5、电路板-6、CPU-7、通信组件-8、固定装置-9、扣板-901、插板-902、扣槽-903、导孔-904、套壳-905、底板-906、压块-907、磁力柱-908、卡盘-909、第一弹簧-910、弹力装置-911、第二弹簧-9112、底盘-9112、垫片-9113、凹槽-9071、第一端口-701、第二端口-702、第三端口-7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包括壳体1、开关2、数据接口3、散热口4、电源线5、电路板6、CPU7、通信组件8和固定装置9,壳体1前侧从左到右嵌入有数据接口3、散热口4和电源线5,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路板6,电路板6上端面中部和四周分别设置有CPU7和通信组件8,壳体1底侧与固定装置9螺栓连接,固定装置9由扣板901、插板902、扣槽903、导孔904、套壳905、底板906、压块907、磁力柱908、卡盘909、第一弹簧910和弹力装置911组成,插板902顶端通过一体成型方式与扣板901进行固定,插板902左右两侧贯穿设置有扣槽903,插板902底端通过导孔904与套壳905滑动连接,套壳905固定设置在底板906顶侧前端,套壳905右侧中部与压块907滑动连接,磁力柱908安装在扣板901底侧后端中部,卡盘909顶部与磁力柱908进行磁力固定,第一弹簧910固定安装在套壳905和压块907之间,套壳905内壁底端与弹力装置911粘接固定。
其中,所述弹力装置911由第二弹簧9111、底盘9112和垫片9113组成,所述第二弹簧9111固定设置在底盘9112顶端,所述第二弹簧9111顶端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垫片9113,所述底盘9112粘接固定在套壳905内壁底端,为插板902提供移出的推力,增加便利性。
其中,所述压块907左端通过扣槽903与插板902进行插接,并且压块907左端顶部呈由左向右下斜的斜面状,便于对插板902进行固定和插板902的插入。
其中,所述压块907底端贯穿设置有条形的凹槽9071,所述弹力装置911顶端穿过凹槽9071后与插板902底端相互贴紧,为压块907在套壳905内的滑动提供位置。
其中,所述扣板901螺栓固定在壳体1底侧,所述扣板901和底板906四角处均贯穿设置有螺孔,便于外部螺栓的固定安装。
其中,所述卡盘909底部与底板906进行粘接固定,所述磁力柱908和卡盘909的高度之和与扣板901和底板906的间隔高度一致,使其能够稳定的进行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导孔904的内侧结构与插板902的外侧结构一致,所述导孔904的厚度大小和为压块907的高度大小分别为3MM和1.2CM,提高插板902插入滑动时的稳定性和便于手部对压块907的施力。
其中,所述CPU7底侧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端口701、第二端口702和第三端口703,所述CPU7通过第一端口701和开关2与电源线5电连接,所述数据接口3和通信组件8分别通过第二端口702和第三端口703与CPU7电连接,使其能够带电进行工作。
其中,所述CPU7的型号为MCO-1500A,使用寿命较长。
其中,所述第一弹簧910和第二弹簧9111的材质为不锈钢,不易生锈。
Figure 115383DEST_PATH_IMAGE002
根据上表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弹簧910和第二弹簧9111采用不锈钢金,可以达到不易生锈的效果。
本专利所述的磁力柱908是一种圆柱状的物件,内部为空心结构,底端外沿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圆形的磁铁,所述的卡盘909是一种由铁制成的突出状圆盘,所述的第一弹簧910和第二弹簧9111是一种存储机械能的弹性物体,利用它的弹性可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储蓄能量和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机器和仪表中。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底板906四角通过螺栓固定在所需放置的放置面上,对本装置进行放置,随后,将电源线5接通电源,然后按下开关2,使其通过第一端口701使CPU7带电并进行工作,随后,将外部数据线通过插入到数据结构3内,使通信组件8能够通过第三端口703将数据传输到CPU7内,并使CPU7通过第二端口702将数据传输到数据结构3内,完成通信数据的传输,当需要将本装置拿下检修时,便可以用手指压动压块907,使压块907在在套壳905内从扣槽903中进行分离移出,并使第一弹簧910随之进行压缩产生弹力,使插板902在取消与压块907分离后,令第二弹簧9111通过垫片9113对插板902施加向上的推力,使插板902受力后套壳905内进行上移,使其带动扣板901进行上移,完成与底板906的分离,随后,再取消对壳体1施加向上的提力,使磁力柱908底端与卡盘909取消磁力吸附,完成固定的分离,当需要安装时,便可以将插板902顺着道孔904插入到套壳905内,并使插板902底端顺着压块907顶端的斜面对其施力,使压块907随之靠近套壳905内壁移动,并使第一弹簧910压缩,随后,当插板902内的扣槽903与压块907接触后,便会使压块907通过第一弹簧910的弹力滑动插入扣槽903内,并使磁力柱908与卡盘909进行磁力吸附固定,使装置完成放置的固定,插板902插入时,会对第二弹簧9111施加压力,使其进行压缩并产生弹力,以便对插板902移出时施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包括壳体(1)、开关(2)、数据接口(3)、散热口(4)、电源线(5)、电路板(6)、CPU(7)和通信组件(8),所述壳体(1)前侧从左到右嵌入有数据接口(3)、散热口(4)和电源线(5),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上端面中部和四周分别设置有CPU(7)和通信组件(8),所述壳体(1)底侧与固定装置(9)螺栓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9),所述固定装置(9)由扣板(901)、插板(902)、扣槽(903)、导孔(904)、套壳(905)、底板(906)、压块(907)、磁力柱(908)、卡盘(909)、第一弹簧(910)和弹力装置(911)组成,所述插板(902)顶端通过一体成型方式与扣板(901)固定,所述插板(902)左右两侧贯穿设置有扣槽(903),所述插板(902)底端通过导孔(904)与套壳(905)滑动连接,所述套壳(905)固定设置在底板(906)顶侧前端,所述套壳(905)右侧中部与压块(907)滑动连接,所述磁力柱(908)安装在扣板(901)底侧后端中部,所述卡盘(909)顶部与磁力柱(908)磁力固定,所述第一弹簧(910)固定安装在套壳(905)和压块(907)之间,所述套壳(905)内壁底端与弹力装置(911)粘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装置(911)由第二弹簧(9111)、底盘(9112)和垫片(9113)组成,所述第二弹簧(9111)固定设置在底盘(9112)顶端,所述第二弹簧(9111)顶端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垫片(9113),所述底盘(9112)粘接固定在套壳(905)内壁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907)左端通过扣槽(903)与插板(902)进行插接,并且压块(907)左端顶部呈由左向右下斜的斜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907)底端贯穿设置有条形的凹槽(9071),所述弹力装置(911)顶端穿过凹槽(9071)后与插板(902)底端相互贴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901)螺栓固定在壳体(1)底侧,所述扣板(901)和底板(906)四角处均贯穿设置有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909)底部与底板(906)进行粘接固定,所述磁力柱(908)和卡盘(909)的高度之和与扣板(901)和底板(906)的间隔高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孔(904)的内侧结构与插板(902)的外侧结构一致,所述导孔(904)的厚度大小和为压块(907)的高度大小分别为3MM和1.2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PU(7)底侧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端口(701)、第二端口(702)和第三端口(703),所述CPU(7)通过第一端口(701)和开关(2)与电源线(5)电连接,所述数据接口(3)和通信组件(8)分别通过第二端口(702)和第三端口(703)与CPU(7)电连接。
CN201920861882.9U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37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1882.9U CN210537160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1882.9U CN210537160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7160U true CN210537160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94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188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37160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71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2211A (zh) * 2021-03-25 2021-07-16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接点有线信号与Zigbee无线信号的转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2211A (zh) * 2021-03-25 2021-07-16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接点有线信号与Zigbee无线信号的转接器
CN113132211B (zh) * 2021-03-25 2023-10-27 南物科城传感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干接点有线信号与Zigbee无线信号的转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3027B (zh) 电子装置
CN210537160U (zh) 一种新型电子通信装置
CN204189105U (zh) 硬盘托架及电子设备
CN207166578U (zh) 一种智能手机外套
CN214543730U (zh) 多功能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CN211439716U (zh) 一种装夹治具
CN205304300U (zh) 无线充电设备
CN210789336U (zh) 一种pcb板钻孔用夹具
CN208723271U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CN217443803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大数据设备
CN214707553U (zh) 一种具有高效转换的电源适配器
CN213716873U (zh) 一种便于拆装芯片的三极管
CN213367886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CN216817413U (zh) 一种手持式条形码扫描枪
CN217833439U (zh) 一种电子元件承载件
CN215499928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语音交互装置
CN210468319U (zh) 一种连接器测试设备用矩形连接器
CN212062620U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的自断电防护系统
CN216387931U (zh) 一种便携的手持pda终端
CN215826491U (zh) 一种智能软启动电动车充电器
CN212304375U (zh) 一种电力柜外壳防撞击保护装置
CN214255858U (zh) 无线充装置
CN220823211U (zh) 一种网络安全用交换机的固定结构
CN217969744U (zh) 一种卡丁车用安装效果好的uwb电子标签
CN216434881U (zh) 一种蓝牙卡槽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