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5807U -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5807U
CN210535807U CN201921475237.XU CN201921475237U CN210535807U CN 210535807 U CN210535807 U CN 210535807U CN 201921475237 U CN201921475237 U CN 201921475237U CN 210535807 U CN210535807 U CN 210535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nfc
mobile terminal
fpc
end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52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52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5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5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5807U/zh
Priority to EP20859979.5A priority patent/EP400706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13175 priority patent/WO2021043199A1/zh
Priority to US17/677,562 priority patent/US11978952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其中,NFC天线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之上的铁氧体;设置在铁氧体之上的第一柔性电路板FPC天线,其中,第一FPC天线包括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该NFC天线通过采用一条FPC天线进行辐射,可以有效减小NFC天线的占用面积,同时在越来越复杂的移动终端天线环境中,适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技术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穿戴式设备等)不断普及,促使各大移动互联网公司主动研发NFC应用,推动NFC技术的不断发展。在NFC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应用:移动支付方面、公共交通方面、身份识别方面以及智能通信方面。
为了满足用户对NFC的各种需求,同时适应移动终端越来越复杂的整机环境,NFC天线的形式不断变化,常见的有以下两种NFC天线:NFC线圈天线和NFC分集天线。
然而,NFC线圈天线为单层线圈,对线圈的尺寸要求严苛,而现在的移动终端需要添加5G天线,很难保证NFC线圈天线的所需面积;NFC分集天线,与移动终端主天线共用金属边框,不仅需要金属边框,而且会影响主天线的性能,使其功率下降1.5dB左右,并且,为了减小主天线与NFC分集天线之间的相互影响,需要在共用馈电端添加一个大电感,不利于器件布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以实现有效减小NFC天线的占用面积,降低对主天线性能的影响。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之上的铁氧体;
设置在所述铁氧体之上的第一FPC天线,其中,所述第一FPC天线包括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
作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端点为馈电端,所述第二端点为接地点。
作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FPC天线的长度大于所述铁氧体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相对于所述基板悬空。
作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NFC天线还包括:
第二FPC天线,所述第二FPC天线包括第三端点和第四端点。
作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端点和所述第四端点相连。
作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三端点对应,所述第二端点与所述第四端点对应。
作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FPC天线与所述第二FPC天线未重叠设置。
作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FPC天线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铁氧体之间。
作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FPC天线和所述第一FPC天线分别位于基板的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通过采用一条FPC天线进行辐射,可以有效减小NFC天线的占用面积,同时在越来越复杂的移动终端天线环境中,适用性较强。并且,采用单独的FPC天线进行辐射,没有与主天线共用,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避让一定距离来降低对主天线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避免采用大电感,利于器件布局。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的NFC通信装置,包括: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
与所述NFC天线相连的匹配网络;
与所述匹配网络相连的NFC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NFC通信装置,通过采用一条FPC天线进行辐射,可以有效减小NFC天线的占用面积,同时在越来越复杂的移动终端天线环境中,适用性较强。并且,采用单独的FPC天线进行辐射,没有与主天线共用,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避让一定距离来降低对主天线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避免采用大电感,利于器件布局。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NFC天线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NFC天线产生的磁场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NFC天线的侧视图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NFC天线的侧视图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所提供的NFC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所提供的NFC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近年来,NFC技术的研究主要分布在四个领域内,包括NFC的理论与发展、NFC基础研究、NFC应用和服务研究、NFC应用环境研究等。NFC工作模式主要包括三种:读写器模式,卡模拟模式,以及点对点模式。
文献《NFC Research Framework:A Literature 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Directions》统计了关于NFC技术的文章在2006年至2010年内于各大期刊和会议的发表情况,其中,统计结果显示:在四个研究领域中,占比最大的为NFC应用和服务领域,达到40.54%,而模式研究最多的为阅读器读写模式,达到51.35%。结果表明,目前在NFC技术研究领域中,NFC应用的研究呈主流趋势,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NFC技术的广泛应用离不开当前具有NFC功能的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目前,具有NFC功能的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在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2017年统计的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中,具备NFC功能的手机的占比超过六成。随着NFC技术在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促使各大移动互联网公司主动研发NFC应用,从而推动了NFC技术的发展。目前,在NFC应用领域,主流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移动支付方面,NFC在国内起步较晚,而在日韩等国家,NFC技术在移动支付占据了极大的市场。我国近年来也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NFC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将具有NFC功能的手机用作“电子钱包”,可以简化付款流程,使支付更加安全、可靠和高效。
公共交通方面,北京公交和地铁己经实现了“刷手机”功能,操作过程无需连接网络,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在关机的情况下也可刷卡,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共享单车领域,摩拜单车与ofo共享单车也先后实现了NFC开锁功能,用户可以使用手机迅速开锁,解决了条码开锁遇到的安全问题,操作更加便捷。
身份识别方面,NFC技术由于其双向鉴权的特点,在门禁、物流、考勤、巡检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一些楼宇的门禁系统加入NFC识别功能,住户可以使用带有NFC功能的手机或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打开门禁。在身份认证方面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电子名片,当两个具有NFC功能的手机靠近时,就可以实现交换名片的功能,快速高效,还可以避免传统名片丢失、磨损等问题。
智能通信方面,NFC技术可以进行移动终端的快速通信,且传输距离较短,安全等级较高。因此,在电子门票、智能家居、私密文件传输、游戏、社交网络等领域,NFC技术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用户对NFC的各种需求,同时适应移动终端越来越负杂的整机环境,NFC天线的形式不断变化,常见的有以下两种NFC天线:NFC线圈天线(如小米8、华为mate 20Pro等)和NFC分集天线(如荣耀9、小米9等,苹果公司的专利CN 105940550等)。
然而,NFC线圈天线为单层线圈,对线圈的尺寸要求严苛(如小米8线圈面积为36*31.5mm2,华为Mate 20Pro线圈面积为46.6*40mm2),而现在的移动终端需要添加5G天线,很难保证NFC线圈天线的所需面积;NFC分集天线,与移动终端主天线共用金属边框,不仅需要金属边框,而且会影响主天线的性能,使其功率下降1.5dB左右,并且,为了减小主天线与NFC分集天线之间的相互影响,需要在共用馈电端添加一个大电感,不利于器件布局。
因此,本申请主要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NFC线圈天线和NFC分集天线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通过采用一条FPC天线进行辐射,可以有效减小NFC天线的占用面积,同时在越来越复杂的移动终端天线环境中,适用性较强。并且,采用单独的FPC天线进行辐射,没有与主天线共用,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避让一定距离来降低对主天线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避免采用大电感,利于器件布局。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在具体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之前,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常用技术词进行介绍:
FPC,是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的简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穿戴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具有各种操作系统、触摸屏和/或显示屏的硬件设备。
如图1所示,该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包括:基板10、设置在基板10之上的铁氧体20、以及设置在铁氧体20之上的第一FPC天线30,其中,第一FPC天线30包括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以NFC天线的侧视图进行示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NFC天线包括第一FPC天线30,第一FPC天线30为NFC天线的辐射体,产生NFC的性能。其中,第一FPC天线30的两个端点分别连接馈电网络和金属地,例如,第一FPC天线30中的第一端点可以为馈电端,第二端点可以为接地点,或者,第一FPC天线30中的第一端点可以为接地点,第二端点可以为馈电点。馈电网络提供的电流流入馈电端,会产生由馈电端至接地点的电流,从而产生磁场。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NFC天线的俯视图示意图。以第一端点为端点A,第二端点为端点B进行示例,其中,端点A为馈电端,连接馈电网络,端点B为接地点,连接金属地。当馈电网络提供的电流流入端点A时,由于端点B接地,第一FPC天线30上会产生A→B的电流,从而产生如图3所示的磁场。
本申请实施例中,NFC天线还可以包括铁氧体20,其中,铁氧体20可以屏蔽基板10下方的金属环境对NFC性能的影响,可以保证NFC性能正常。
本申请实施例中,NFC天线还可以包括基板10,其中,基板10还可以称为支撑板,主要起到支撑NFC天线的作用,可以使主板压板支架、电池、或者采用石墨或胶将上层的第一FPC天线30和铁氧体20粘贴在电池后壳上。例如,基板10可以为电池后盖。
本申请实施例的NFC天线,仅采用一条FPC天线进行辐射,可以有效减小NFC天线的占用面积,同时在越来越复杂的移动终端天线环境中,适用性较强。并且,采用单独的FPC天线进行辐射,没有与主天线共用,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避让一定距离来降低对主天线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可以避免采用大电感,利于器件布局。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NFC天线形式为单线,不同于传统的线圈NFC天线和分集共用NFC天线,既可以有效降低NFC天线的面积,又可以避免NFC天线对移动终端主天线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仅以NFC天线为“一”字型进行示例,实际应用时,该NFC天线还可以为“L”型,或者,该NFC天线还可以是“匚”型,或者该NFC天线还可以是“U”型等等,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通过采用一条FPC天线进行辐射,可以有效减小NFC天线的占用面积,同时在越来越复杂的移动终端天线环境中,适用性较强。并且,采用单独的FPC天线进行辐射,没有与主天线共用,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避让一定距离来降低对主天线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避免采用大电感,利于器件布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FC天线的馈电方式具有多种,既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单端馈电(或者称为不平衡馈电),也可以采用差分馈电(或者称为平衡馈电),下面结合图4,对差分馈电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还可以包括:第二FPC天线40。
其中,第二FPC天线40起到传导电流的作用,可以包括第三端点和第四端点。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以NFC天线的侧视图进行示例,并且,以第二FPC天线40和第一FPC天线30分别位于基板10的两侧进行示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采用差分馈电时,第一FPC天线30为主辐射区,第二FPC天线40为传导区(主要起到传导电流的作用)。第二FPC天线40可以位于基板10下方,即第二FPC天线40和第一FPC天线30可以分别位于基板10的两侧。例如,第二FPC天线40可以为置于基板10下方的主板上走线或者为置于主板压板支架下方的FPC走线。
其中,第一端点可以与第三端点对应,第二端点可以与第四端点对应。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端点与第三端点可以连接馈电网络的两个输出端口,即第一端点和第三端点可以为馈电端。当馈电网络供电时,会产生第一端点→第二端点→第四端点→第三端点的电流,从而产生磁场,其中,第二端点和第四端点相连,比如第二端点和第四端点可以采用连接器(金属弹片等)连通。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端点与第四端点可以连接馈电网络的两个输出端口,即第二端点和第二端点可以为馈电端。当馈电网络供电时,会产生第二端点→第一端点→第三端点→第四端点的电流,从而产生磁场,其中,第一端点和第三端点相连,比如第一端点和第三端点可以采用连接器(金属弹片等)连通。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NFC天线的侧视图示意图一。其中,第二FPC天线40和第一FPC天线30分别位于基板10的两侧。
图5中,以第一端点为端点A,第二端点为端点B进行示例,并以端点A为馈电端,连接馈电网络,端点B为接地点,连接金属地,第三端点为端点A’,连接馈电网络,第四端点为端点B’进行示例。AB段的第一FPC天线30为主辐射区,A’B’段的第二FPC天线40为传导区(主要起到传导电流的作用)。端点A与端点A’连接馈电网络的两个输出端口,端点B与端点B’采用连接器(金属弹片等)连通。当馈电网络供电时,会产生A→B→B’→A’的电流,从而产生磁场。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FPC天线40还可以位于基板10和铁氧体20之间。其中,第二FPC天线40可以与第一FPC天线30未重叠设置,即错开设置,不能上下重叠。由此,通过第二FPC天线40和第一FPC天线30未重叠设置,产生的磁场可以叠加,可以增加磁场强度,提高NFC性能。当然,第二FPC天线40也可以与第一FPC天线30重叠设置,本申请对此并不作限制。
作为另一种示例,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NFC天线的侧视图示意图二。其中,第二FPC天线40位于基板10和铁氧体20之间。
图6中,同样以第一端点为端点A,第二端点为端点B进行示例,并以端点A为馈电端,连接馈电网络,端点B为接地点,连接金属地,第三端点为端点A’,连接馈电网络,第四端点为端点B’进行示例。AB段的第一FPC天线30为主辐射区,A’B’段的第二FPC天线40为传导区(主要起到传导电流的作用)。端点A与端点A’连接馈电网络的两个输出端口,端点B与端点B’采用连接器(金属弹片等)连通。当馈电网络供电时,会产生A→B→B’→A’的电流,从而产生磁场。
需要说明的是,图5和图6中,仅以端点A与端点A’连接馈电网络,端点B与端点B’采用连接器(金属弹片等)连通进行示例,实际应用时,还可以将端点B与端点B’连接馈电网络,端点A与端点A’采用连接器(金属弹片等)连通,本申请对此并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NFC天线,通过采用差分馈电方式,第二FPC天线40和第一FPC天线30未重叠设置时,产生的磁场可以叠加,可以增加磁场强度,提高NFC性能。并且,本申请中,馈电方式多样,既可以采用常规的差分馈电,也可以采用单端馈电,选择性多样,可以提升该NFC天线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仅以第一FPC天线30的长度大于铁氧体20的长度进行示例,当第一FPC天线30的长度大于铁氧体20的长度时,可以使得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相对于基板10悬空。然而实际应用时,本申请对第一FPC天线30的长度与铁氧体20的长度并不做限制。例如,铁氧体20的长度还可以大于第一FPC天线30的长度,此时,可以在第一FPC天线30的端点处,将铁氧体20进行打孔,使得第一FPC天线30可以与NFC芯片相连,或者,使得第一FPC天线30与第二FPC天线相连,比如可以在第一FPC天线30的第二端点处,将铁氧体20进行打孔,使得第二端点和第二FPC天线40的第四端点连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FPC天线30与第二FPC天线40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制,上述实施例中仅以第一FPC天线30与第二FPC天线40长度相同进行示例。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NFC通信装置。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用于移动终端的NFC通信装置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100、与NFC天线100相连的匹配网络200,以及与匹配网络200相连的NFC芯片300。由此,可以实现NFC通信功能。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所提供的NFC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以采用单端馈电进行示例,并且以NFC芯片为NFC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进行示例,该NFC IC与匹配网络进行连接,匹配网络与NFC天线馈点进行连接,例如,匹配网络可以与图2中的端点A或端点B连接。由此,可以实现NFC通信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单端馈电为不平衡馈电,NFC天线输出的为平衡信号,可以通过匹配网络中的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将上述平衡信号转换为不平衡信号。
作为另一种示例,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所提供的NFC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以采用差分馈电进行示例,并且以NFC芯片为NFC IC进行示例,该NFC IC与匹配网络进行连接,匹配网络与NFC天线馈点进行连接,例如,匹配网络可以与图5或图6中的端点A与端点A’连接,或者与端点B与端点B’连接。由此,可以实现NFC通信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对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通信装置,此处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通信装置,通过采用一条FPC天线进行辐射,可以有效减小NFC天线的占用面积,同时在越来越复杂的移动终端天线环境中,适用性较强。并且,采用单独的FPC天线进行辐射,没有与主天线共用,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避让一定距离来降低对主天线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避免采用大电感,利于器件布局。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之上的铁氧体;
设置在所述铁氧体之上的第一柔性电路板FPC天线,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FPC天线包括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点为馈电端,所述第二端点为接地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FPC天线的长度大于所述铁氧体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相对于所述基板悬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FPC天线,所述第二FPC天线包括第三端点和第四端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点和所述第四端点相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第三端点对应,所述第二端点与所述第四端点对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FPC天线与所述第二FPC天线未重叠设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FPC天线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铁氧体之间。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FPC天线和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FPC天线分别位于基板的两侧。
10.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NFC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NFC天线;
与所述NFC天线相连的匹配网络;
与所述匹配网络相连的NFC芯片。
CN201921475237.XU 2019-09-04 2019-09-04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Active CN210535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5237.XU CN210535807U (zh) 2019-09-04 2019-09-04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EP20859979.5A EP4007065A4 (en) 2019-09-04 2020-09-03 NFC ANTENNA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NFC COMMUNICATION DEVICE
PCT/CN2020/113175 WO2021043199A1 (zh) 2019-09-04 2020-09-03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US17/677,562 US11978952B2 (en) 2019-09-04 2022-02-22 NFC antenna and NFC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5237.XU CN210535807U (zh) 2019-09-04 2019-09-04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5807U true CN210535807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4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5237.XU Active CN210535807U (zh) 2019-09-04 2019-09-04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58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4524A (zh) * 2019-09-04 2019-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WO2021043199A1 (zh) * 2019-09-04 2021-03-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4524A (zh) * 2019-09-04 2019-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WO2021043199A1 (zh) * 2019-09-04 2021-03-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US11978952B2 (en) 2019-09-04 2024-05-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NFC antenna and NFC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96808B1 (en) Contactles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nit, card-type device, portable telephone, and wearable device
US8099045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US20100093412A1 (en) Protective envelope for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9325379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thereof
US20130248601A1 (en) Mobile computer with integrate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JP2009518739A (ja) デュアル集積回路カードシステム
WO2011140458A2 (en) Magnetically coupling radio frequency antennas
EP2483846A1 (en) Amplify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CN101452521B (zh) 近场通讯系统及其相关的显示装置
CN210535807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nfc天线和nfc通信装置
KR101619322B1 (ko) 메탈 케이스를 이용한 nfc 안테나 모듈
US11978952B2 (en) NFC antenna and NFC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CN101383018B (zh) 一种基于智能存储卡和手机实现非接触式支付的方法
US20080308640A1 (en) Contactless stand-alone assembly
CN103106375A (zh) 使用超材料天线的rfid设备
CN104102939A (zh) 一种基于hce的nfc系统
US921575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rough-display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CN106684563B (zh) 天线模块及具备此的移动终端
US20190199408A1 (en) Antenna system for an integrated point of sale (pos) mobile device
CN104503611B (zh) 一种多功能触摸集成电路、芯片及触摸屏终端
US20140075074A1 (en) Electronic data exchange device
US10930801B2 (en) Transaction card for transferring solar power
US8687379B2 (en) Signal conversion device with dual chip
CN102637948A (zh) 加载折合振子的平面u型rfid近场读卡器天线
CN201479174U (zh) 手机感应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