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4437U - 一种头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4437U
CN210534437U CN201920875578.XU CN201920875578U CN210534437U CN 210534437 U CN210534437 U CN 210534437U CN 201920875578 U CN201920875578 U CN 201920875578U CN 210534437 U CN210534437 U CN 210534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head
bone conduction
vibration
head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55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Xiaoniao Kank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Xiaoniao Kank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Xiaoniao Kank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Xiaoniao Kank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55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4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4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4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头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被配置为紧贴佩戴者的头部的部分位置;在所述支撑架内部设置骨传导振动单体,所述骨传导振动单体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支撑架振动,通过所述支撑架将振动信号传导至所述头部的部分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骨传导振动单体以及支撑架的设置,消除了长时间使用传统气传导耳机对耳膜的伤害,减少了鼓膜损伤、听力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头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虚拟现实设备都会有影像的显示和声音输出功能,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VR产品的声音输出方式是通过预留耳机座插口,或者VR产品本身设置了扬声器和耳机,人们使用时可以插入常见耳机或使用内置扬声器直接外放。通过空气传导声波到人的耳膜,从而获取声音。
现有的VR产品,包括主机部分和佩戴部分,常规的耳机插座和外放扬声器可以设置在主机或佩戴部分上。
无论是通过产品本身自带耳机、外接耳机或扬声器,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产生声波的声音传导方式。
对于需要使用耳机的VR产品,在身体互动类游戏尤其大型互动类应用使用时,会因耳机线长短缠绕而产生有运动不便的问题,影响VR内容体验和互动。对于自带扬声器的VR产品,外放声音会严重削弱影视和游戏的沉浸感。
再者,VR产品的耳机和扬声器的声音是开放式的,不利于保护隐私,还可能影响他人。同时加大了降噪难度。也存在佩戴耳机产生如出汗的一系列安全和卫生问题。传统的耳机还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长时间佩戴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戴设备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被配置为紧贴佩戴者的头部的部分位置;在支撑架内部设置骨传导振动单体,骨传导振动单体被配置为带动支撑架振动,通过支撑架将振动信号传导至头部的部分位置。
可选地,设备本体包括主机部分和佩戴部分,主机部分和佩戴部分固定连接;支撑架设置在佩戴部分上。
可选地,支撑架通过调节装置连接在设备本体上,调节装置被配置为调节支撑架与佩戴者头部间的贴紧力。
可选地,支撑架的材质包括硬质塑料、硅橡胶、金属弹片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支撑架上设置有内腔,骨传导振动单体设置在内腔中。
可选地,支撑架外设置振动传导件,振动传导件覆盖内腔,振动传导件紧贴骨传导振动单体;振动传导件被配置为将骨传导振动单体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导至头部的部分位置。
可选地,振动传导件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或硅胶软胶。
可选地,内腔的内部还设置有气传导耳机,在支撑架的靠近头部的壁部、与头部相背的壁部以及侧壁部均设置有气传导声孔。
可选地,支撑架的数量为2个,并且分别设置在头戴设备两侧。
可选地,头戴设备为VR设备或者AR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骨传导振动单体以及支撑架的设置,消除了长时间使用传统气传导耳机对耳膜的伤害,减少了鼓膜损伤、听力损害。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设备佩戴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架结构的爆炸图。
图中,1为主机部分,2为佩戴部分,21为支撑架,22为内腔,3为振动传导件,4为骨传导振动单体,5为气传导耳机,6为气传导声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3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上设置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被配置为紧贴佩戴者的头部的部分位置;在支撑架21内部设置骨传导振动单体4,骨传导振动单体4被配置为带动支撑架21振动,通过支撑架21将振动信号传导至头部骨骼再传导至听觉神经。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本体通过支撑架21承载着骨传导振动单体4紧贴在佩戴者头部的部分位置。例如,支撑架21紧贴佩戴者的脸颊上。骨传导振动单体4带动支撑架21振动,将声音振动信号传导到脸颊内部的骨骼,再传导到听觉神经。支撑架21与头部紧贴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骨传导的原理,只要支撑架21紧贴的位置可以实现骨传导就能实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也就是支撑架21紧贴头部的部分位置可以是多处的。例如,紧贴的位置可以是脸颊、耳廓、耳窝、头顶、喉部等可以从外部皮肤紧贴头部骨骼的位置。
其中,骨传导振动单元利用了骨传导的原理将声音传递到佩戴者的听觉神经,没有气传导时的经过空气和耳膜的传导步骤。骨传导的方式消除了长时间使用传统耳机对耳朵造成的伤害,在使用时,支撑架21不再像传统耳机那样堵塞耳朵,消除了传统耳机佩戴的不适感,避免耳朵疼痛,更适合长时间佩戴。声音传递时,耳机不进入耳朵,更加卫生健康。
支撑架内设置有骨传导振动单元,可以使支撑架与骨传导振动单元的部件合二为一,无需外接耳机,佩戴头戴设备即佩戴耳机,使佩戴简单轻松。
通过骨传导的原理传递声音,双耳同时也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使用更加安全,防止事故产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设备本体包括主机部1和佩戴部分2,主机部分1和佩戴部分2固定连接;支撑架21设置在佩戴部分2上。
在该实施例中,将支撑架21设置在佩戴部分,头戴设备一般通过佩戴部分将主机部分固定在佩戴者的头部。将支撑架21设置在佩戴部分上,有效利用了佩戴部分与头部固定稳固的优势,便于使支撑架21贴紧佩戴者的头部。
除了将支撑架21设置在佩戴部分,还可以将支撑架21设置在主机部分,通过设置在主机部分的支撑架21紧贴佩戴者的头部。以上的设置的支撑架21位置都满足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21通过调节装置连接在设备本体上,调节装置被配置为调节支撑架21与佩戴者头部间的贴紧力。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架21通过调节装置实现与佩戴者头部的贴紧力的改变。例如,调节装置可以是单独的一个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将支撑架 21调节至与佩戴者头部接触或远离。以达到使用设备时支撑架21的贴紧或不需要传导声音时的远离佩戴者的头部。当然,可调节的程度还可以是远离和贴紧之间的任何程度,例如贴紧的程度是轻微接触或紧贴。
通过将调节支撑架21贴紧或远离佩戴者,可以控制让佩戴者接收到或不接收声音到声音,通过调节装置调节支撑架21的贴紧程度,可以改变声音的振动信号传导到骨骼,再传导到听觉神经后听到的声音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21的材质包括硬质塑料、硅橡胶、金属弹片中的任意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架21的材质选择为自身弹性好的材质。在佩戴者使用设备时,将头戴设备戴在头上,在该过程中由于支撑架21自身的弹性,支撑架21根据接触的头部的轮廓变化开合度,并且一直贴紧头部。直到佩戴好设备,支撑架21都可通过自身弹性和头部贴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撑架21上设置有内腔22,骨传导振动单体4设置在内腔22中。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架21上设置的内腔22既可以作为承载骨传导振动单体4的空间,也可以传导振动。例如,骨传导振动单体4安装在内腔 22后完全被支撑架21包覆,这种结构下,骨传导振动单体4的振动是通过带动支撑架21振动将振动传递到骨骼中。
还可以是,骨传导振动单体4安装在内腔22后,骨传导振动单体的一部分露在外面,露出部分与佩戴者接触传导振动。这种结构下支撑杆21 和内腔22起到了承载骨传导振动单体4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支撑架21外设置振动传导件3,振动传导件3覆盖内腔。例如,振动传导件3紧贴骨传导振动单体4。振动传导件3被配置为将骨传导振动单体4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导到骨骼,再传导到听觉神经。
在该实施例中,振动传导件3将骨传导振动单体4发出的振动传导到佩戴者。在佩戴者佩戴的过程中,振动传导件3与佩戴者直接接触,使骨传导振动单体4与佩戴者不直接接触,避免了人体出汗或其他直接接触产生的对骨传导振动单体4的损害。
在一个实施例中,振动传导件3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或硅胶软胶。
在该实施例中,因振动传导件3与佩戴者直接接触,振动传导件3的作用是传导振动和使设备佩戴更加舒适。所以振动传导件3的材料选择硬质塑料或硅胶软胶或者其他满足需求的材料均可满足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内腔22的内部还设置有气传导耳机5,在支撑架21的靠近头部的壁部、与头部相背的壁部以及侧壁部均设置有气传导声孔6。
在该实施例中,气传导耳机5是传统的耳机配置。气传导耳机5发出的声音通过气传导声孔6传出,再经过空气传到耳膜,使佩戴者听到声音。气传导耳机5即可以单独传递声音给佩戴者,也可以与骨传导振动单体同时工作。提供了两条声音传输通道,提高了声音传输的质量。在多个方向设置气传导声孔6提高了气传导耳机发出的声音的传输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21的数量为2个,并且分别设置在头戴设备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架21有2个,并且分别设置在头戴设备两侧,两侧的支撑架21从两侧夹持头部。2个支撑架21夹持头部,使头戴设备和头部的固定更加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头戴设备为VR设备或AR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VR设备或AR设备可以通过骨传导的原理,在相关设备中进行声音的传导,扩大了设备的应用范围。设备内设置有骨传导振动单体,使声波在骨骼传导,避免了在空气中传导的漏音问题。使用骨传导原理传导声音代替传统气导耳机的VR设备或AR设备可以更广泛地被用于特种领域。
凡使用上述骨传导原理进行声音传导的听筒、扬声器、耳麦、耳塞等电声器件用于VR或AR相关产品,均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内容。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被配置为紧贴佩戴者的头部的部分位置;在所述支撑架内部设置骨传导振动单体,所述骨传导振动单体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支撑架振动,通过所述支撑架将振动信号传导至所述头部的部分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包括主机部分和佩戴部分,所述主机部分和所述佩戴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佩戴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通过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调节装置被配置为调节支撑架与佩戴者头部间的贴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材质包括硬质塑料、硅橡胶、金属弹片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内腔,所述骨传导振动单体设置在所述内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外设置有振动传导件,所述振动传导件覆盖所述内腔;所述振动传导件被配置为将骨传导振动单体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导至所述头部的部分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导件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或硅胶软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腔的内部还设置有气传导耳机,在所述支撑架的靠近所述头部的壁部、与所述头部相背的壁部以及侧壁部均设置有气传导声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2个,并且分别设置在头戴设备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设备为VR设备或者AR设备。
CN201920875578.XU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头戴设备 Active CN210534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5578.XU CN210534437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头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5578.XU CN210534437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头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4437U true CN210534437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94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5578.XU Active CN210534437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头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44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05261B2 (en) Sound outputting device
US8325963B2 (en) Bone-conduction microphone built-in headset
JP2022009793A (ja) 音響再生装置
EP1819192A1 (en) A headset acoustic device and sound channel reproducing method
US10003878B2 (en) In-the-ear earphone, its variations and methods of wearing the earphone
JP2011087142A (ja) 貼付型骨伝導補聴器
CN102428712A (zh) 骨传导耳机
US20180140464A1 (en) Dual noise attenuation (dna) headset/earmuff
CN112188351B (zh) 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
US20100208928A1 (en) Member for transmitting the sound of a loud-speaker to the ear and equipment fitted with such member
CN211982111U (zh) 一种挂耳式耳机
CN210534437U (zh) 一种头戴设备
CN111935582B (zh) 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及应用其的耳塞装置、助听设备
KR20190131704A (ko) 골전도 블루투스 이어폰을 포함하는 안경
US11700478B2 (en) Headphone and multi-stage noise-cancellation earphone assembly
CN208112881U (zh) 一种新型骨传导耳机
CN208609160U (zh) 一种用于头戴设备的扬声器耳壳及一种头戴设备
CN212544023U (zh) 一种可变式自适应耳机壳
CN213430982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护目镜
CN216313375U (zh) 一种头戴式降噪耳机
CN204119443U (zh) 一种单耳耳挂非入耳式耳机
CN220545143U (zh) 一种声波迭加结合的助听耳机
CN215871794U (zh) 两用式发声装置
CN211791969U (zh) 一种便于眼镜用户使用的头戴式耳机
CN220108200U (zh) 一种佩戴舒适性好的耳背助听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