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21413U - 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21413U
CN210521413U CN201920082660.7U CN201920082660U CN210521413U CN 210521413 U CN210521413 U CN 210521413U CN 201920082660 U CN201920082660 U CN 201920082660U CN 210521413 U CN210521413 U CN 210521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mach tube
traditional chinese
western medicine
tube body
stom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26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春蕾
王卫
彭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0826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21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21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214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底座、收集瓶、引流泵及胃管本体,所述收集瓶及引流泵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收集瓶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上设有抽吸管及引流软管,所述抽吸管延伸至收集瓶内部上端,且抽吸管与引流泵连接,所述引流软管一端延伸至收集瓶内部底端,另一端与胃管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患者进食营养液,还能实现胃液的排出,保证了本申请胃管的功能多样性,使本申请胃管使用时更加方便。能有效的减轻胃管本体插入患者胃部时对患者带来的伤害,而由于胃液排出过程中未流经引流泵,直接收集进入了收集瓶内;因此,保证了胃液排出时的卫生安全,让人员感到舒适,不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Description

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鼻胃管,鼻饲管喂食),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
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胃管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将胃液进行收集,并且,不利于胃液的排出,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为此,专利号为CN201620972442.7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中西医结合小儿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收集桶,所述收集桶的上端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收集桶的两侧竖直设有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L型支架和气压调节装置,所述排污管远离收集桶的一端贯穿放置板并连接有出液管,位于放置板上端的排污管上设有引流泵,所述出液管的侧壁上设有进液管。该技术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的设置,提高了胃液排出的效率,减少了管体在患儿体内放置的时间,同时,增加了管体的收集功能,使得操作起来更加简便,值得推广。
然而,该技术使用时需要翻转或移动整个装置,增加装置使用的危险性,并且,收集胃液时,胃液容易被吸入引流泵,导致引流泵造成污染,会引起人员恶心、呕吐、或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底座、收集瓶、引流泵及胃管本体,所述收集瓶及引流泵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收集瓶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上设有抽吸管及引流软管,所述抽吸管延伸至收集瓶内部上端,且抽吸管与引流泵连接,所述引流软管一端延伸至收集瓶内部底端,另一端与胃管本体连接,所述胃管本体包括并排设置在一起的进液管及出液管,所述进液管末端连接有营养液缓存槽,所述营养液缓存槽连接有注液装置,所述出液管末端与引流软管连接,所述进液管及出液管前端连接在一半球形的软质橡胶结构上,所述软质橡胶结构上设有连通进液管的出液口及连通出液管的进液口。
所述胃管本体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内部设置有营养液缓存槽,所述胃管本体上套接有一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通过一伸缩管软与设置在手柄上设有的鼓气装置连接。
所述鼓气装置为鼓气气囊,且鼓气气囊上设有卸压阀。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波纹管及进液漏斗,所述波纹管一端与进液漏斗连接,另一端与营养液缓存槽连接,所述波纹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所述手柄外侧套设有防滑橡胶层,所述防滑橡胶层上设有防滑纹路。
所述胃管本体上设有刻度标尺。
所述收集瓶由不透明材料制成,且收集瓶侧壁底部设有排液阀。
所述引流泵为调速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患者进食营养液,还能实现胃液的排出,保证了本申请胃管的功能多样性,使本申请胃管使用时更加方便。并且,由于进液管及出液管前端连接在一半球形的软质橡胶结构上,有效的减轻了胃管本体插入患者胃部时对患者带来的伤害,而由于胃液排出过程中未流经引流泵,直接收集进入了收集瓶内;因此,保证了胃液排出时的卫生安全,让人员感到舒适,不会产生恶心、呕吐或不舒服的感觉。而且,通过手柄手持胃管本体进行操作,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及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胃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底座1、收集瓶2、引流泵3及胃管本体4,所述收集瓶2及引流泵3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收集瓶2设有密封塞5,所述密封塞5上设有抽吸管1及引流软管7,所述抽吸管6延伸至收集瓶2内部上端,且抽吸管6与引流泵3连接,所述引流软管7一端延伸至收集瓶2内部底端,另一端与胃管本体4连接,所述胃管本体4包括并排设置在一起的进液管8及出液管9,所述进液管8末端连接有营养液缓存槽9,所述营养液缓存槽10连接有注液装置11,所述出液管9末端与引流软管7连接,所述进液管8及出液管9前端连接在一半球形的软质橡胶结构12上,所述软质橡胶结构12上设有连通进液管8的出液口及连通出液管9的进液口。
所述胃管本体4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手柄13,所述手柄13内部设置有营养液缓存槽10,所述胃管本体4上套接有一环形气囊14,所述环形气囊14通过一伸缩管软15与设置在手柄13上设有的鼓气装置16连接。将胃管本体4末端可拆卸连接手柄13,主要是便于对胃管本体4的更换,营养液缓存槽10主要是用于储存营养液,环形气囊14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对胃管本体4的定位,防止胃管本体4过多的延伸至患者胃部让患者感觉不舒服,伸缩管软15的设置,主要是便于环形气囊14的移动。
所述鼓气装置16为鼓气气囊,且鼓气气囊上设有卸压阀17。鼓气装置16的设置,主要是便于对环形气囊14进行充气,方便环形气囊14定位,卸压阀17的设置,主要是便于操作完成后对环形气囊14进行卸压。
所述注液装置11包括波纹管18及进液漏斗19,所述波纹管18一端与进液漏斗19连接,另一端与营养液缓存槽10连接,所述波纹管18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波纹管18的设置,主要是便于弯折,便于为不同躺姿的患者喂营养液。
所述手柄13外侧套设有防滑橡胶层,所述防滑橡胶层上设有防滑纹路。手柄13及防滑橡胶层的设置,均是方便于操作者操作,防滑纹路的设置,进一步防止滑落。
所述胃管本体4上设有刻度标尺。主要是便于查看胃管本体4进入患者体内的深度。
所述收集瓶2由不透明材料制成,且收集瓶2侧壁底部设有排液阀。收集瓶2由不透明材料制成,主要是避免人员观看到胃液引起反胃、恶心或呕吐等现象。
所述引流泵3为调速泵,主要是便于调节抽吸压力,避免压力过大损坏患者身体。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胃管本体4均由软质材料制成,便于弯折,当患者需要食物和营养时,通过手柄13手持胃管本体4,将胃管本体4从患者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患者胃部,随后利用鼓气装置16向环形气囊14进气,使环形气囊14卡住胃管本体4并定位在患者鼻孔处,之后通过注液装置11向营养液缓存槽10内部进注液体食物或营养,注液体食物或营养通过进液管8流进患者胃部,进而便于患者吸收,当患者需要排出胃液时,开启引流泵3,引流泵3产生抽吸压力将患者胃液通过出液管9及引流软管7倒入收集瓶2内部,进而完成胃液的排出;由于进液管8及出液管9前端连接在一半球形的软质橡胶结构12上,有效的减轻了胃管本体4插入患者胃部时对患者带来的伤害,而由于胃液排出过程中未流经引流泵3,直接收集进入了收集瓶2内;因此,保证了胃液排出时的卫生安全,让人员感到舒适,不会产生恶心、呕吐或不舒服的感觉。本申请能实现患者进食营养液,还能实现胃液的排出,保证了本申请胃管的功能多样性,使本申请胃管使用时更加方便。而且,通过手柄13手持胃管本体4进行操作,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及灵活性。

Claims (8)

1.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收集瓶(2)、引流泵(3)及胃管本体(4),所述收集瓶(2)及引流泵(3)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收集瓶(2)设有密封塞(5),所述密封塞(5)上设有抽吸管(6)及引流软管(7),所述抽吸管(6)延伸至收集瓶(2)内部上端,且抽吸管(6)与引流泵(3)连接,所述引流软管(7)一端延伸至收集瓶(2)内部底端,另一端与胃管本体(4)连接,所述胃管本体(4)包括并排设置在一起的进液管(8)及出液管(9),所述进液管(8)末端连接有营养液缓存槽(10),所述营养液缓存槽(10)连接有注液装置(11),所述出液管(9)末端与引流软管(7)连接,所述进液管(8)及出液管(9)前端连接在一半球形的软质橡胶结构(12)上,所述软质橡胶结构(12)上设有连通进液管(8)的出液口及连通出液管(9)的进液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4)末端可拆卸连接有手柄(13),所述手柄(13)内部设置有营养液缓存槽(10),所述胃管本体(4)上套接有一环形气囊(14),所述环形气囊(14)通过一伸缩管软(15)与设置在手柄(13)上设有的鼓气装置(16)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鼓气装置(16)为鼓气气囊,且鼓气气囊上设有卸压阀(1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装置(11)包括波纹管(18)及进液漏斗(19),所述波纹管(18)一端与进液漏斗(19)连接,另一端与营养液缓存槽(10)连接,所述波纹管(18)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3)外侧套设有防滑橡胶层,所述防滑橡胶层上设有防滑纹路。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4)上设有刻度标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瓶(2)由不透明材料制成,且收集瓶(2)侧壁底部设有排液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泵(3)为调速泵。
CN201920082660.7U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21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2660.7U CN210521413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2660.7U CN210521413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21413U true CN210521413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92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266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21413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214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1563A (zh) * 2022-11-22 2023-03-03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康复治疗用防呕吐辅助进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1563A (zh) * 2022-11-22 2023-03-03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康复治疗用防呕吐辅助进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32192U (zh) 电子按摩吸奶器
CN210521413U (zh) 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用胃管
CN213553851U (zh) 一种双腔带负压吸引用新生儿胃管
CN210813403U (zh) 一种食道引流型四腔两囊胃管
CN210750484U (zh) 胃内气体引流装置
CN210698358U (zh) 一种三通吸奶器
CN210205381U (zh) 一种便捷式儿科护理用喂药装置
CN207590981U (zh) 一种奶瓶
CN219185009U (zh) 一种新生儿喂养器
CN215652962U (zh) 一种奶瓶持续负压吸奶式吸奶器
CN2912636Y (zh) 母乳式婴儿喂药器
CN208031532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喂奶器
CN210445292U (zh) 一种无菌小鼠人工哺乳装置
CN1718180B (zh) 母乳式婴儿喂药器
CN2387910Y (zh) 多功能奶瓶
CN207400928U (zh) 携带式奶瓶
CN107929924A (zh) 一种妇科临床给药装置
CN211157410U (zh) 一种鼻饲专用针筒
CN215129213U (zh) 一种胃切除术中辅助装置
CN21075051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翻转的吸奶器
CN217311803U (zh) 一种提高低出生体重儿有效吸吮的装置
CN210812651U (zh) 新生儿喂养装置
CN209630202U (zh) 一种乳旁加奶器
CN213312826U (zh) 一种带导丝与护鼻牵引气囊的三腔二囊管
CN219001414U (zh) 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洗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