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1640U - 固体燃料燃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固体燃料燃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1640U
CN210511640U CN201921132369.2U CN201921132369U CN210511640U CN 210511640 U CN210511640 U CN 210511640U CN 201921132369 U CN201921132369 U CN 201921132369U CN 210511640 U CN210511640 U CN 210511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outer cylinder
inner cylinder
air inlet
solid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23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德
郑胜
隋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eng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eng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eng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eng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323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1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1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1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燃料燃烧装置,由下及上依次连接的下外筒、中外筒、上外筒,下外筒内设下内筒,下内筒内设燃料盒,燃料盒与搅龙输送机连通;中外筒内设中内筒,上外筒内设上内筒、顶部设有出烟口;下外筒内与下内筒、中外筒与中内筒及下内筒与下外筒之间均形成进风室,进风室与风机连通。该装置可使燃料由下而上进入并在燃料表层燃烧形成反烧,进入进风室内的风可以形成旋风进行助燃,进风室内的风吸热后,不但可促进燃烧,且可使装置外壳温度的稳定维持在可接受范围,无需使用保温材料,使装置的体积大幅降低,更适于工厂化制造,便于运输安装,工期短。该装置特别适合燃烧污泥、城市生活垃圾、工厂可燃性下脚料等类型燃料。

Description

固体燃料燃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固体燃料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烧炉都有高温的燃烧室,需要砌筑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工期长,并且体积庞大运输不便。另外,传统的燃烧炉的燃料添加都是添加在燃烧层上,导致燃烧产生烟雾较多并且燃料的挥发分燃烧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固体燃料燃烧装置,该燃烧装置可使燃料充分燃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固体燃料燃烧装置,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两端敞口的下外筒、中外筒、上外筒、下内筒、中内筒和上内筒;下外筒、中外筒和上外筒由下及上依次连接从而形成内腔贯通的外壳体;
所述下外筒的下端连接有下堵盖,下内筒位于下外筒内且其下端与下堵盖连接,下内筒内设有顶部敞口、底部设有燃料进口的燃料盒,燃料进口与搅龙输送机的出料口连通;下内筒与下外筒之间的间隙形成下进风室,燃料盒与下内筒之间的区域形成灰渣室,灰渣室上设有出渣口;
所述中内筒位于中外筒内且二者之间形成下端与中内筒内腔连通、上端封闭的中进风室,中内筒与下内筒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上外筒上端连接有上堵盖,上堵盖上设有出烟口,上内筒位于上外筒内且上内筒下端伸入中内筒内,上内筒与上外筒之间的间隙形成上端封闭、下端与中内筒连通上进风室;上内筒的上端口与出烟口连通;
所述下进风室、中进风室和上进风室上设有切向设置的切向进风口,所述切向进风口与风机连通。
所述下外筒、中外筒和上外筒的直径依次减小。
所述下外筒上端与中外筒下端通过下法兰连接在一起,中外筒上端与上外筒下端通过上法兰连接在一起。
所述中内筒的上端连接在上法兰上。
所述上内筒的上端连接在上堵盖上。
所述中内筒的外径小于下下内筒的内径。
所述燃料盒呈上端大下端小的锥状。
所述固体燃料燃烧装置还包括能向搅龙输送机供送燃料的料斗。
所述下堵盖上连接有支撑筒,所述燃料盒连接在支撑筒上,搅龙输送机的出料端位于支撑筒内;所述灰渣室为支撑筒与下内筒之间的区域。
所述灰渣室内设有连接在支撑筒和下内筒上的螺旋导渣板,螺旋导渣板的下端延及到所述出渣口。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方式如下:通过搅龙输送机将燃料自下而上送入燃料盒,在燃料上部表面点火燃烧,风机将风送至下进风室、中进风室和上进风室后形成旋风到达燃烧区并为燃烧提供了足够的助燃氧气,燃烧过程中,新鲜燃料不断被送入燃料盒能把燃烧层自下而上拱起,超过自然堆积角后,灰渣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灰渣室;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可以进入余热锅炉等余热利用装置进行热量回收利用。
由于燃料自下而上进入燃烧盒并且在燃料的表层燃烧,新鲜的可燃物在下,燃烧层在上,此种燃烧符合反烧机理,能大大消除烟气和使挥发分燃烧充分,更利于消除烟尘降低排放。由于下进风室、中进风室和上进风室的设置,相当于给燃烧装置设置了一个空气夹层,进入下进风室、中进风室和上进风室的风能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一方面,形成的旋风后可提高助燃效果,可提高燃烧速度和温度,减少排烟,促进有害物质完全燃烧分解,使得本装置更适合于燃烧例如污泥,城市生活垃圾,工厂可燃性下脚料等类型燃料;另一方面,进入下进风室、中进风室和上进风室的风吸收热量后,可使整个燃烧过程中燃烧装置的外壳表面温度保持在可接受范围,而无须传统的耐火、保温措施,使燃烧装置的体积大幅降低,更适合于工厂化制造,便于运输安装,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沿图2中F-F线的剖视图;
图4是进风口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体燃料燃烧装置包括两端敞口的下外筒201、中外筒202、上外筒203、下内筒204、中内筒205、上内筒206、燃料盒208和支撑筒220。燃料盒208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圆锥状,燃料盒208的顶部敞口、底部设有燃料进口。下外筒201的内径大于中外筒202的外径,中外筒202的内径大于上外筒203的外径。所述下外筒201上端与中外筒202下端通过下法兰218连接在一起,中外筒202上端与上外筒203下端通过上法兰219连接在一起,从而使下外筒201、中外筒202和上外筒203由下及上依次连接后形成内腔贯通的外壳体;外壳体连接在支架223上。
继续参照图1-2,所述下外筒201的下端连接有下堵盖207,下内筒204位于下外筒201内且其下端与下堵盖207连接,下内筒204内设有连接在下堵盖207上的支撑筒220,所述燃料盒208连接在支撑筒220的内顶部;下堵盖207下方设有搅龙输送机209,搅龙输送机209的出料端穿入支撑筒220内,搅龙输送机209的出料口与燃料盒208底部的燃料进口对接在一起,支撑筒220的设置可以有效保护搅龙输送机209不受热炉渣的侵害。支架223上连接有料斗22,料斗22与搅龙输送机209的进料口连通以实现向搅龙输送机209供送燃料,图中附图标记226为燃料。下内筒204与下外筒201之间的间隙形成下进风室210,支撑筒220与下内筒204之间的区域形成灰渣室211,灰渣室211上设有出渣口212,出渣口212设在下堵盖207,下堵盖207上连接有可封堵出渣口212的出渣门224。参照图1-3,所述灰渣室211内设有连接在支撑筒220和下内筒204上的螺旋导渣板221,螺旋导渣板221相对的设为两块,所述螺旋导渣板221的下端延及到所述出渣口212,螺旋导渣板221的设置可快速的将灰渣导向出渣口212。所述中内筒205位于中外筒202内,中内筒205的上端连接在上法兰219,从而在中内筒205与中外筒202之间形成下端与中内筒205内腔连通、上端封闭的中进风室213,中内筒205与下内筒204之间设有间隙以使下进风室210的上端能与中内筒205的内腔相通;下内筒204的内径最好大于中内筒205的外径设置,这样利于烟气中的尘粒落入灰渣室211内。
继续参照图1-2,所述上外筒203上端连接有上堵盖214,上堵盖214上设有出烟口215,上内筒206位于上外筒203,上内筒206下端伸入中内筒205内;上内筒206的上端连接在上堵盖214上,从而上使上内筒206与上外筒203之间的间隙形成上端封闭、下端与中内筒205内腔连通上进风室216;上内筒206的上端口与出烟口215连通。
参照图1和图4,所述下进风室210、中进风室213和上进风室216上设有进风口225,上述各进风室的进风口通过管路与风机217连通,上述各进风室的进风口最好按图4所示的切向方向设置。
为了有更好的燃烧效果,中内筒205的下端最好靠近燃料盒208设置,但也不能离得太近以避免影响助燃风进入燃烧区的风量,燃料盒208的径向尺寸最好小于中内筒205的内径。下外筒201、中外筒202、上外筒203、下内筒204、中内筒205、上内筒206和燃料盒208最好同轴设置,以使进入燃烧区的助燃风更加均匀稳定,有利于燃烧效果的提高。

Claims (10)

1.一种固体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敞口的下外筒(201)、中外筒(202)、上外筒(203)、下内筒(204)、中内筒(205)和上内筒(206);下外筒(201)、中外筒(202)和上外筒(203)由下及上依次连接从而形成内腔贯通的外壳体;
所述下外筒(201)的下端连接有下堵盖(207),下内筒(204)位于下外筒(201)内且其下端与下堵盖(207)连接,下内筒(204)内设有顶部敞口、底部设有燃料进口的燃料盒(208),燃料进口与搅龙输送机(209)的出料口连通;下内筒(204)与下外筒(201)之间的间隙形成下进风室(210),燃料盒(208)与下内筒(204)之间的区域形成灰渣室(211),灰渣室(211)上设有出渣口(212);
所述中内筒(205)位于中外筒(202)内且二者之间形成下端与中内筒(205)内腔连通、上端封闭的中进风室(213),中内筒(205)与下内筒(204)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上外筒(203)上端连接有上堵盖(214),上堵盖(214)上设有出烟口(215),上内筒(206)位于上外筒(203)内且上内筒(206)下端伸入中内筒(205)内,上内筒(206)与上外筒(203)之间的间隙形成上端封闭、下端与中内筒(205)连通上进风室(216);上内筒(206)的上端口与出烟口(215)连通;
所述下进风室(210)、中进风室(213)和上进风室(216)上设有切向设置的切向进风口,所述切向进风口与风机(217)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筒(201)、中外筒(202)和上外筒(203)的直径依次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筒(201)上端与中外筒(202)下端通过下法兰(218)连接在一起,中外筒(202)上端与上外筒(203)下端通过上法兰(219)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内筒(205)的上端连接在上法兰(219)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筒(206)的上端连接在上堵盖(214)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内筒(205)的外径小于下下内筒(204)的内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盒(208)呈上端大下端小的锥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燃料燃烧装置还包括能向搅龙输送机(209)供送燃料的料斗(222)。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固体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堵盖(207)上连接有支撑筒(220),所述燃料盒(208)连接在支撑筒(220)上,搅龙输送机(209)的出料端位于支撑筒(220)内;所述灰渣室(211)为支撑筒(220)与下内筒(204)之间的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体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渣室(211)内设有连接在支撑筒(220)和下内筒(204)上的螺旋导渣板(221),螺旋导渣板(221)的下端延及到所述出渣口(212)。
CN201921132369.2U 2019-07-18 2019-07-18 固体燃料燃烧装置 Active CN210511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2369.2U CN210511640U (zh) 2019-07-18 2019-07-18 固体燃料燃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2369.2U CN210511640U (zh) 2019-07-18 2019-07-18 固体燃料燃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1640U true CN210511640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4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2369.2U Active CN210511640U (zh) 2019-07-18 2019-07-18 固体燃料燃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1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44626U (zh) 污泥热解装置
WO2016201740A1 (zh) 一种烟气再循环燃烧装置
CN103912866B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稳定高效燃烧装置及方法
CN108559546B (zh) 生活垃圾热解处理方法及热解处理系统
WO2017161633A1 (zh) 旋风燃烧装置、燃烧设备和燃烧方法
CN204438095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机
CN208577669U (zh) 生活垃圾热解处理系统
CN201724255U (zh) 一种以生物质能颗粒为燃料的燃烧炉
RU2372555C2 (ru) Горелка на древесном гранулированном топливе
CN202141190U (zh) 生物质能热风炉
CN209991448U (zh) 一种秸秆燃烧机
CN210511640U (zh) 固体燃料燃烧装置
CN103759412A (zh) 自动进料生物质锅炉
CN105698183A (zh) 用于处理垃圾的焚烧炉
CN102261739A (zh) 生质能热风炉
CN201155745Y (zh) 一种颗粒燃料燃烧装置
CN203731661U (zh) 自动进料生物质锅炉
CN103900100B (zh) 固体颗粒燃料炉灶的供风系统
CN210088866U (zh) 双单元垃圾焚化炉
CN208282085U (zh) 二次裂解燃烧炉
CN111412458A (zh) 一种燃烧器及锅炉
CN101016481A (zh) 单体双炉膛煤气发生炉
CN114738734B (zh) 粉碎秸秆节能环保加热设备
CN212777363U (zh) 一种垃圾燃烧装置
CN221005512U (zh) 一种燃生物质的有机热载体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