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9670U - 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9670U
CN210499670U CN201921492781.5U CN201921492781U CN210499670U CN 210499670 U CN210499670 U CN 210499670U CN 201921492781 U CN201921492781 U CN 201921492781U CN 210499670 U CN210499670 U CN 210499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using
positioning
flexible mechanism
power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27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金荣
丁新祥
朱云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Machinery Zhangjiag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Machinery Zhangjiag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Machinery Zhangjiag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Machinery Zhangjiag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27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9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9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9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围设有腔室的壳体、与壳体连接的工作组件、及设置在腔室中以驱动工作组件的驱动组件,壳体上开设有风口,壳体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风口上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风口周围设置有定位孔,防尘盖上设置有与定位孔匹配的定位柱,定位孔内设置有与定位柱过盈配合的柔性机构;电动工具还包括包覆壳体的外壳,壳体上设置有用以连通定位孔的注塑通道,外壳与柔性机构通过注塑通道一体注塑成型。通过设置有与风口配合的防尘盖,以防止灰尘等进入机器内部,延长无刷角磨机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定位孔内设置有柔性机构,且该柔性机构与定位柱过盈配合,使得防尘盖与风口的拆卸更为方便。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角磨机是以电力为动力,带动砂轮片高速旋转进行打磨清洁的一种电动工具。角磨机在工作过程中内部元件会产生较大热量,因此需要在机壳上开设有风口对控制板上的电子元件进行有效散热。现有技术中的角磨机,未设置有与风口相匹配的防尘盖,亦或者即便设置有防尘盖,该防尘盖与风口固定连接或拆卸较为困难,从而造成后期清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设置有防尘盖及与防尘盖连接的定位柱,且在风口周围设置的定位孔内设置有与定位柱过盈配合的柔性机构,使得防尘盖与风口拆卸方便的同时也能防止灰尘进入机器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围设有腔室的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工作组件、及设置在所述腔室中以驱动所述工作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风口,所述壳体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风口上的防尘盖,所述风口周围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防尘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匹配的定位柱,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过盈配合的柔性机构;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包覆所述壳体的外壳,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以连通所述定位孔的注塑通道,所述外壳与所述柔性机构通过所述注塑通道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柔性机构的材料为TPE软胶。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外表面,所述定位孔包括自所述外表面向内凹陷的外孔及自所述外孔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的内孔,所述外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孔的直径,所述柔性机构设置在所述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孔具有内壁,所述柔性机构与所述内壁贴靠设置,所述柔性机构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内孔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盖及定位柱的材料为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沿所述防尘盖的对角线设置在所述防尘盖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盖具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内设置有第一防尘网,所述风口上设置有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一防尘网与第二防尘网于所述电动工具轴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工具为无刷角磨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头壳及与所述头壳连接的机壳,所述工作组件与所述头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握持部,所述头壳及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握持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有与风口配合的防尘盖,以防止灰尘等进入机器内部接触驱动组件,延长电动工具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定位孔内设置有柔性机构,且该柔性机构与定位柱过盈配合,使得防尘盖与风口的拆卸更为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的防尘盖与风口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孔、柔性机构及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的防尘盖与风口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定位柱及定位孔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轴线方向与高度方向一致。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100能够对金属或者石材等工件进行切割、研磨、刷磨以及抛光等作业,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100能够避免使用碳刷进行传导,节省碳刷带来的能源消耗,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100能够解决散热及防尘的问题,避免电动工具100工作时产生的灰尘及铁屑等杂质进入机器内部,延长电动工具10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动工具100的工作效率,进而保证电动工具100的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100的结构简单,采用的材料使其制造成本更低,操作可靠,便于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电动工具100可为无刷角磨机,相应的该无刷角磨机 100包括围设有腔室的壳体1、与壳体1连接的工作组件2、及设置在腔室中以驱动工作组件2的驱动组件3,其中壳体1用于防护以避免操作人员在使用无刷角磨机100时触及壳体内部的零部件,以保证操作人员的使用安全,提高安全性能。同时,无刷角磨机100在工作时会产生灰尘,壳体1能够避免灰尘等细小杂物进入壳体1内部,进而避免灰尘等杂物积聚在壳体1内部的零部件上,延长无刷角磨机100的使用寿命,提高无刷角磨机100的工作效率。壳体1包括头壳12及与头壳12连接的机壳11,工作组件2与头壳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工作组件2为打磨头21,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电机31设置在机壳11 内。电机31具有输出轴,该电机31靠近头壳12设置,使得输出轴穿过头壳12 与打磨头21连接以带动工作头转动实现无刷角磨机100的切割、磨削与抛光等操作,且能够减少电机31扭矩的输出路径,避免扭矩在传递过程中损失,提高电机31的输出扭矩,继而保证无刷角磨机100的输出扭矩。该打磨头21还设置有防护罩4,以防止无刷角磨机100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铁屑及灰尘等细小颗粒给操作人员带来伤害。电机31为无刷角磨机100提供动力源,使得无刷角磨机100工作的时候能够正常运行,保证无刷角磨机100工作可靠。机壳11上还设置有开关7,该开关7与设置在腔室内的控制组件连接且用以启动电机31工作。
机壳11上开设有风口111,机壳1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握持部6,头壳12 及风口111分别设置在握持部6的两侧。握持部6是用来便于操作人员在使用无刷角磨机100时握持,以便于无刷角磨机100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6应该与电机31之间存在预设距离,以避免电机31设置在握持部6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电机31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热量会经过机壳11 传递至人体手部,影响操作人员使用时的舒适度,影响用户体验。该握持部6 上设置有防滑块61,以增强人体手部与握持部6的摩擦力。该无刷角磨机100 还包括与连接且用以辅助握持的辅助手柄5,使得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方便。同样的,该辅助手柄5上也设置有防滑机构51,以增强人体手部与辅助手柄5之间的摩擦力。
请具体结合图1,机壳11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风口111上的防尘盖112,风口111周围设置有定位孔113,防尘盖112上设置有与定位孔113匹配的定位柱1122,定位孔113内设置有与定位柱1122过盈配合的柔性机构8。在本实施例中,风口111的形状为等腰梯形,定位孔113设置有两个,分别沿等腰梯形的对角线设置在风口111的两侧。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风口111的形状也可为其他,该定位孔113的个数也可为其他,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风口111设置有两个定位孔113且两个定位孔113沿对角线设置即可与防尘盖112达到安装固定的效果,且从铸造工艺方面来说,设置有两个定位孔113也可降低生产注塑难度。相应的,防尘盖112上也只设置有两个定位柱1122,防尘盖112的形状与风口111相匹配,定位柱1122沿防尘盖112 的对角线设置在防尘盖112的两侧。
请具体结合图4,防尘盖112具有中空部,中空部内设置有第一防尘网1111,风口111上设置有第二防尘网1121,第一防尘网1111与第二防尘网1121于无刷角磨机100轴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尘网1111及第二防尘网1121皆为钢丝网,以更好的阻拦铁屑等细小颗粒。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防尘网1111及第二防尘网1121的材料也可为其他,以能够阻挡铁屑等细小颗粒且不被破坏的目的为主。第一防尘及第二防尘网1121的形状为条纹状,也可为网格状等其他形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具体结合图3及图5,机壳11具有外表面114,定位孔113包括自外表面114向内凹陷的外孔1131及自外孔1131向机壳11内部凹陷的内孔1132,以使得防尘盖112与风口111更好的匹配,整个无刷角磨机100更为美观。在本实施例中,外孔1131的直径大于内孔1132的直径,柔性机构8设置在内孔1132 内。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孔1131的直径也可小于内孔1132的直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内孔1132具有内壁,柔性机构8与内壁贴靠设置,柔性机构8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内孔1132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机构8的高度略小于内孔1132的高度,以使得定位柱1122与定位孔113更好的插接。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柔性机构8的高度也可等于或大于内孔 1132的高度,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更具体的,外孔1131 的高度小于内孔1132的高度,使得定位柱1122与定位孔113的插接更为牢固,不易松动。
无刷角磨机100还包括包覆机壳11的外壳13,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13 包覆在风口111周边。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外壳13也可包覆整个机壳11 或其他部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机壳11上设置有用以连通定位孔113的注塑通道9,外壳13与柔性机构8通过注塑通道9一体注塑成型。为了使得柔性机构8的注塑工艺更为简便,该注塑通道9靠近定位孔113 设置,使得注塑通道9的长度缩短。注塑通道9在机壳11内部为直线型,与定位孔113的底部连通设置,诚然,注塑通道9也可与定位孔113的其他部位连通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3与柔性机构8的材料为TPE软胶,防尘盖112及定位柱1122的材料为塑料,该塑料为热塑性塑料,具体为PA6,其成本较低,且硬度较大。而柔性机构8的材料为 TPE软胶,使得定位柱1122与定位孔113之间的过盈配合更佳,且当需要将防尘盖112从风口111上拆卸下来的时候,定位柱1122也比较容易滑出至定位孔 113外,达到拆卸方便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有与风口111配合的防尘盖112,以防止灰尘等进入机器内部,延长无刷角磨机100的使用寿命;
通过在定位孔113内设置有柔性机构8,且该柔性机构8与定位柱1122过盈配合,使得防尘盖112与风口111的拆卸更为方便;
将防尘盖112的制作材料更改为塑料PA6,节约了制作成本,且能够使得防尘盖112上的定位柱1122与柔性机构8配合更好,防尘盖112与风口111的拆卸及安装更为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围设有腔室的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工作组件、及设置在所述腔室中以驱动所述工作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风口,所述壳体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风口上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周围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防尘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匹配的定位柱,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过盈配合的柔性机构;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包覆所述壳体的外壳,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以连通所述定位孔的注塑通道,所述外壳与所述柔性机构通过所述注塑通道一体注塑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柔性机构的材料为TPE软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外表面,所述定位孔包括自所述外表面向内凹陷的外孔及自所述外孔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的内孔,所述外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孔的直径,所述柔性机构设置在所述内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具有内壁,所述柔性机构与所述内壁贴靠设置,所述柔性机构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内孔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及定位柱的材料为塑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沿所述防尘盖的对角线设置在所述防尘盖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具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内设置有第一防尘网,所述风口上设置有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一防尘网与第二防尘网于所述电动工具轴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为无刷角磨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头壳及与所述头壳连接的机壳,所述工作组件与所述头壳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握持部,所述头壳及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握持部的两侧。
CN201921492781.5U 2019-09-09 2019-09-09 电动工具 Active CN210499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2781.5U CN210499670U (zh) 2019-09-09 2019-09-09 电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2781.5U CN210499670U (zh) 2019-09-09 2019-09-09 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9670U true CN210499670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68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2781.5U Active CN210499670U (zh) 2019-09-09 2019-09-09 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9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6544B2 (en) Power tool with a housing including a guide portion for guiding cooling air along a switching circuit board
JP5435212B2 (ja) ディスクグラインダ
US9102048B2 (en) Sander having two-piece fan
CN102029565A (zh) 内转式马达直接驱动的手持转角砂轮机
WO2019130981A1 (ja) 電動工具
CN102581768B (zh) 电动工具
CN210499670U (zh) 电动工具
CN112454100A (zh) 电动工具
CN212286205U (zh) 一种带烟雾驱散功能的电烙铁
CN201061862Y (zh) 一种电动磨削工具
CN210704059U (zh)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砂轮机
CN211681445U (zh) 一种偏心装置及设有该偏心装置的电动工具
CN210790479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侧板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
CN108500796A (zh)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打磨机
CN210578273U (zh) 一种新型单相逆变器
CN211661767U (zh) 一种手持式五金零件打磨修边装置
CN219504426U (zh) 角向电动工具
CN217475616U (zh) 一种便携手持式机械打磨机
CN215394427U (zh) 一种新型角磨机
CN112077799A (zh) 一种电动工具
CN219925568U (zh)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角磨机
CN208468025U (zh) 一种角磨机
CN215317778U (zh) 一种手提式砂轮机
CN213258731U (zh) 一种锂电角磨机头壳
CN211682897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开槽钻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