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5090U - 腕关节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腕关节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5090U
CN210495090U CN201921263066.4U CN201921263066U CN210495090U CN 210495090 U CN210495090 U CN 210495090U CN 201921263066 U CN201921263066 U CN 201921263066U CN 210495090 U CN210495090 U CN 210495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arm
plate
supporting plate
wrist joint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30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Ded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Ded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Ded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Ded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630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5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5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5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腕关节训练器,包括:小臂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小臂;托板,与所述小臂固定组件转动连接;背驱板,位于所述托板的上方,并与所述托板的靠近所述小臂固定组件的一侧转动连接;气囊,位于所述背驱板和所述托板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背驱板和所述托板;以及充气球,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囊,所述气管上设有充放气旋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更好保证腕关节训练安全、减小对腕关节的损伤。

Description

腕关节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腕关节训练器。
背景技术
关节僵硬挛缩的骨折后遗症,是一种由于骨折手术或扭伤后而产生的挛缩型障碍疾病,骨折后会有很多的人出现不同的后遗症,这就给患者带来巨大的不便,例如:上肢关节挛缩,就是骨折后遗症最典型的一种,患者上肢腕关节不能打弯(屈曲或背屈),外力去掰拉时张力很大,不能拉开,所以骨折后遗症的康复需要很长时间。
传统的治疗对手部挛缩康复治疗都是采用木板固定或者人工掰拉,这两种方法都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甚至是伤害,木板或塑料板的固定无法考虑到患者挛缩筋腱的接受度,强行拉直,会造成患者极大的痛苦甚至受伤。而人工掰拉就更是对患者的危害,由于没有力矩标准,没有方向控制,全凭意愿去掰,所以伤害在所难免,更谈不上康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腕关节训练器,旨在更好保证腕关节训练安全、减小对腕关节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腕关节训练器包括:
小臂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小臂;
托板,与所述小臂固定组件转动连接;
背驱板,位于所述托板的上方,并与所述托板的靠近所述小臂固定组件的一侧转动连接;
气囊,位于所述背驱板和所述托板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背驱板和所述托板;以及
充气球,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囊,所述气管上设有充放气旋钮。
可选地,所述小臂固定组件上间隔设有两第一耳板,所述托板上设有两第二耳板,两所述第一耳板和两所述第二耳板上贯设有转轴孔,两所述第一耳板的内侧面设有多根第一卡筋,多根所述第一卡筋以所述转轴孔的轴线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两所述第二耳板的外侧面设有多根第二卡筋,多根所述第二卡筋以所述转轴孔的轴线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两所述第二耳板伸入两所述第一耳板之间,且两所述第二耳板和两所述第一耳板一一对应配合,所述托板与所述小臂固定组件之间的转轴穿过所述转轴孔,多根所述第一卡筋与多根所述第二卡筋交错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一卡筋卡持于相邻两所述第二卡筋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耳板的外侧面还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耳板转动连接,而具有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托板与所述小臂固定组件之间锁紧固定,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托板能够相对所述小臂固定组件转动。
可选地,所述背驱板上设有若干个指套,所述指套用于固定手指。
可选地,所述背驱板、所述小臂固定组件和所述托板共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托板的上表面设有容纳槽,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容纳槽。
可选地,所述气囊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背驱板连接;所述气囊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托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小臂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和小臂固定托,所述底座与所述托板转动连接,所述小臂固定托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小臂固定托用于固定小臂。
可选地,所述小臂固定托的上表面形成一放置槽,用以供小臂放置。
可选地,所述小臂固定托上设有绑带。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气压的变化,有效的对手腕关节角度进行牵拉调节,由于气囊的膨胀速度慢,柔和,用力均匀,所以可以极好的对患者的挛缩关节进行安全有效的静态牵拉,从而达到患者手部挛缩的康复牵拉训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灵活携带,操作简单;且可长时间、小幅度地对患者腕关节进行静态松弛牵引、康复、训练,保护性强,治疗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腕关节训练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腕关节训练器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腕关节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气囊未充气;
图4为图1中腕关节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气囊充气膨胀;
图5为图1中腕关节训练器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157532850000031
Figure BDA000215753285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腕关节训练器,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5,腕关节训练器包括:
小臂固定组件10,用于固定小臂;
托板20,与所述小臂固定组件10转动连接;
背驱板30,位于所述托板20的上方,并与所述托板20的靠近所述小臂固定组件10的一侧转动连接;
气囊40,位于所述背驱板30和所述托板20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背驱板30和所述托板20;以及
充气球51,通过气管53连接所述气囊40,所述气管53上设有充放气旋钮52。
其中,小臂依靠小臂固定组件10承托,小臂固定组件10上固定小臂的方式具有多种,例如在小臂固定组件10上设置绑带、袖套等。
手掌放置在背驱板30上,依靠背驱板30承托,同样地为防止手掌移动,在背驱板30上也可设置绑带、卡环等方式进行固定。
具体地,在使用时将手臂顺向放在小臂固定组件10内,小臂伸向背驱板30所在的一端,并固定好小臂。然后将手掌放在背屈板上并固定。将托板20相对小臂固定组件10转动,使得托板20抬高至关节受限位置后停止转动托板20,使托板20和小臂固定组件10之间固定不再发生转动。此时锁紧充放气旋钮52,按压充气球51,增加气囊40内的气体,使得气囊40膨胀,气囊40驱动背屈板朝上抬起,实现对手掌手腕的静态牵拉,直至合适位置后停止供气,保持压力状态进行牵引。
通过气压的变化,有效的对手腕关节角度进行牵拉调节,由于气囊40的膨胀速度慢,柔和,用力均匀,所以可以极好的对患者的挛缩关节进行安全有效的静态牵拉,从而达到患者手部挛缩的康复牵拉训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灵活携带,操作简单;且可长时间、小幅度地对患者腕关节进行静态松弛牵引、康复、训练,保护性强,治疗效果显著。
一实施例中,所述小臂固定组件10上间隔设有两第一耳板111,所述托板20上设有两第二耳板21,两所述第一耳板111和两所述第二耳板21上贯设有转轴70孔,两所述第一耳板111的内侧面设有多根第一卡筋112,多根所述第一卡筋112以所述转轴70孔的轴线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两所述第二耳板21的外侧面设有多根第二卡筋211,多根所述第二卡筋211以所述转轴70孔的轴线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两所述第二耳板21伸入两所述第一耳板111之间,所述托板20与所述小臂固定组件10之间的转轴70穿过所述转轴70孔,多根所述第一卡筋112与多根所述第二卡筋211交错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一卡筋112卡持于相邻两所述第二卡筋211之间,相邻两个第二卡筋211之间仅卡有一根第一卡筋112。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耳板111和第二耳板21均形成牙盘的结构,两个第一耳板111和两个第二耳板21一一对应配合,需要用力掰动托板20才能够实现托板20的转动,防止了小臂固定组件10和托板20之间转动过于顺畅。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耳板111的外侧面还设有锁紧件60,所述锁紧件60与所述第一耳板111转动连接,而具有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托板20与所述小臂固定组件10之间锁紧固定,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托板20能够相对所述小臂固定组件10转动。该锁紧件60即为一旋钮,当托板20旋转至所需角度后,扳动锁紧件60下压,锁紧件60下压的同时推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耳板111向第二耳板21一侧卡紧,使第一卡筋112和第二卡筋211间卡接配合,保证托板20和小臂固定组件10之间夹角的位置稳定性。此时锁紧件60处于锁紧状态。当扳动锁紧件60上提时,与锁紧件60连接的第一耳板111朝外弹开,第一卡筋112和第二卡筋211间脱离,此时托板20和小臂固定组件10之间可发生转动,锁紧件60处于解锁状态。
一实施例中,所述背驱板30、所述小臂固定组件10和所述托板20共轴转动,即背驱板30、托板20和小臂固定板共用一根转轴70,且该转轴70穿过转轴70孔。可选地,背驱板30的靠近小臂固定组件10的一端伸入到两第二耳板21之间而与转轴70转动连接。此外,背驱板30的靠近小臂固定组件10的一端呈弧形状,以利于背驱板30的转动,避免其与小臂固定组件10之间发生干涉。
所述背驱板30上设有若干个指套31,所述指套31用于固定手指,该指套31由绑带形成。此外,背驱板30上还设有手掌绑带32,而将手掌绑缚。背屈板的上方设有符合人体手指形状的凹槽,负责将手指分开固定,手指与手指间形成10度至20度夹角,本方案优选15度夹角。即相邻两个凹槽直接地夹角为10度至20度之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托板20的上表面设有容纳槽22,所述气囊40安装在所述容纳槽22。在气囊40处于放气状态时,即气囊40未鼓起时,气囊40全部隐藏在容纳槽22内,并被背驱板30遮盖,能够减小整体设备体积,方便携带。
所述气囊40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块41,所述第一连接块41与所述背驱板30连接;所述气囊40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托板20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块41和第二连接块均呈长条状,第一连接块41的两端分别连接气囊40,在背驱板30上可设置卡钩穿过第一连接块41和气囊40之间。第二连接块的两端分别连接气囊40,则在托板20上可设置卡钩穿过第二连接块和气囊40之间。或者其它实施例中,气囊40和背驱板30以及托板20粘接固定。气囊40有单层气囊40或多层气囊40组成,本方案优选三层气囊40。
一实施例中,所述小臂固定组件10包括底座11和小臂固定托12,所述底座11与所述托板20转动连接,所述小臂固定托12位于所述底座11的上方,并与所述底座11滑动连接,所述小臂固定托12用于固定小臂。由于小臂固定托12是与底座11滑动连接的,故而在转动托板20以及背驱板30时,小臂固定托12能够相对底座11滑动,从而减小腕关节处的受力,防止对腕关节造成二次伤害。
一实施例中,所述小臂固定托12的上表面形成一放置槽121,用以供小臂放置。该放置槽121呈长条状,并沿横向贯穿设置,即贯穿方向沿着小臂的伸长方向。此外,所述小臂固定托12上设有小臂绑带122,小臂绑带122缠绕小臂设置。
具体地,患者使用时将小臂通过绑带和小臂固定托12进行固定,而后将挛缩的手腕手掌分别放在背屈板上和放入对应的指套31中并固定绑带,由于气囊40并未充气,所以训练器也处在松动的自由状态,配合手臂挛缩状态较容易安装。绑带全部固定好后,锁紧充放气旋钮52,通过按压充气球51,为气囊40供气,气囊40随着气体的增多而膨胀,推动各关节向外张开,直至合适位置后停止供气,保持压力状态进行牵引。
本实用新型中的腕关节训练器通过微量气压供应使气囊40鼓起,通过铰链的作用,驱动各关节向伸展方向联动,在患者的感觉微痛时即可停止供气,保持一段时间,使患者的筋腱反抗放松后继续加压,就这样持续的,长时间的,静态的进行牵引,以达到最终手部牵引康复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腕关节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小臂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小臂;
托板,与所述小臂固定组件转动连接;
背驱板,位于所述托板的上方,并与所述托板的靠近所述小臂固定组件的一侧转动连接;
气囊,位于所述背驱板和所述托板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背驱板和所述托板;以及
充气球,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囊,所述气管上设有充放气旋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关节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固定组件上间隔设有两第一耳板,所述托板上设有两第二耳板,两所述第一耳板和两所述第二耳板上贯设有转轴孔,两所述第一耳板的内侧面设有多根第一卡筋,多根所述第一卡筋以所述转轴孔的轴线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两所述第二耳板的外侧面设有多根第二卡筋,多根所述第二卡筋以所述转轴孔的轴线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两所述第二耳板伸入两所述第一耳板之间,且两所述第二耳板和两所述第一耳板一一对应配合,所述托板与所述小臂固定组件之间的转轴穿过所述转轴孔,多根所述第一卡筋与多根所述第二卡筋交错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一卡筋卡持于相邻两所述第二卡筋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关节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的外侧面还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耳板转动连接,而具有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托板与所述小臂固定组件之间锁紧固定,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托板能够相对所述小臂固定组件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关节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驱板上设有若干个指套,所述指套用于固定手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关节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驱板、所述小臂固定组件和所述托板共轴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关节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上表面设有容纳槽,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容纳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关节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背驱板连接;所述气囊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托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腕关节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和小臂固定托,所述底座与所述托板转动连接,所述小臂固定托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小臂固定托用于固定小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腕关节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固定托的上表面形成一放置槽,用以供小臂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腕关节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固定托上设有绑带。
CN201921263066.4U 2019-08-06 2019-08-06 腕关节训练器 Active CN210495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3066.4U CN210495090U (zh) 2019-08-06 2019-08-06 腕关节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3066.4U CN210495090U (zh) 2019-08-06 2019-08-06 腕关节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5090U true CN210495090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7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3066.4U Active CN210495090U (zh) 2019-08-06 2019-08-06 腕关节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5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41861B2 (en) Portable spinal decompression device
US5634873A (en) Hamstring stre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US5230679A (en) Lightweight leg respositioning, rehabilitating and exercising device
US9205016B2 (en) Therapy apparatus to restore range of motion of limbs
CN107982035B (zh) 一种气囊式人体肘/膝部运动训练系统
US4907574A (en) Prom exercise device for opposing contracture
CN111419511A (zh) 一种骨折辅助固定夹
US6530893B1 (en) Carpal tunnel syndrome traction system
US5531668A (en) Inflatable palmar bladder
CN210495090U (zh) 腕关节训练器
US808808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shoulder dislocations
CN201871181U (zh) 手部外伤用锻炼器
CN214342839U (zh) 具有多齿轮的关节康复训练器
CN213129722U (zh) 用于康复训练的局部血流限制训练装置
CN211460740U (zh) 一种便携式骨科护理固定支架
CN210138292U (zh) 笔式手关节治疗装置
CN210186369U (zh) 一种康复科用手部锻炼恢复装置
CN203815824U (zh) 卒中患者康复用手套
CN210124982U (zh) 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设备
CN212466511U (zh) 肩部被动复健仪
CN213911219U (zh) 肘关节康复训练器
CN219375371U (zh) 一种大拇指康复训练装置
CN105560002B (zh) 一种力量姿态可调节的导轨式全角度肘膝关节治疗床
US9603771B1 (en) Chest compression device and linen attachment assembly for chest compression device
CN213994747U (zh) 一种新型康复科用手指力量恢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