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4141U - 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4141U
CN210494141U CN201920996914.6U CN201920996914U CN210494141U CN 210494141 U CN210494141 U CN 210494141U CN 201920996914 U CN201920996914 U CN 201920996914U CN 210494141 U CN210494141 U CN 210494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guide wire
main body
catheter main
coaxial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69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百文
余兰婷
赵秋艳
任迎春
陈素敏
谢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9969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4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4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4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导丝通道、手柄部、同轴套管环。所述导管主体外径为2.83mm,中空,内设导丝通道,导管主体远端为锥形并设有外螺纹,导丝通道设有导丝入口、出口,手柄部位于导管主体近端,长2cm,同轴套管环长约5cm,距离手柄部1cm,套在导管主体的外周,同轴套管环的内表面与导管主体的外表面紧密接触,且导管主体可在同轴套管环内自由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NOTES技术中内镜难以建立操作通道问题,提高诊疗效率,较好的避免出血、撕裂及穿孔等并发症,便于准确到达手术操作部位,灵活、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是经自然腔道(胃,直肠,膀胱或阴道)置入软性内镜,通过管壁切口进入腹腔开展手术。相较于腹腔镜手术,NOTES具备腹壁无瘢痕,术后疼痛更轻,更微创,美观,住院时间短,麻醉风险小,费用低等优势。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NOTES术因主要靠软性内镜进行,常因为自然腔道狭窄,干扰其进入病变部位。传统的气囊扩张导管技术较为成熟,但机械扩张时可发生损伤,导致局部组织出血,并且扩张后不能移动位置也不能立刻取出,无法起到本实用新型中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的作用。
检索专利文献,最相关的现有技术包括专利申请号CN201020522539.0公开的一种内镜外套管,包括嵌套在一起的内层管和外层管,内层管和外层管的前后两端面封闭连接,其他区域为空腔;内层管和外层管的后端面封闭连接端为膨大的喇叭口状封闭帽,该封闭帽上设有气体输入口和润滑剂输入口,外层管上套有若干气囊,气囊通过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的空腔与气体输入口相连,润滑剂输入口连通到内层管。中国专利CN200680031486.9公开了一种特别用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气囊扩张导管,包括一导向钢丝、一平行于导向钢丝的一扩张气囊、膨胀的供给软管、以及在供给软管远端的区域内设置的扩张气囊;其中,扩张气囊构成软管形的且具有许多相互邻接的软管部分构成的壁,软管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于供给软管。上述现有技术仍然是利用气囊进行扩张,仍然存在气囊扩张的缺陷。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扩张自然腔道,帮助软性内镜进入病变部位,又对自然腔道损伤极小的扩张导管,而目前关于这种扩张导管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所述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导丝通道、手柄部、同轴套管环;所述的导管主体为中空的,其内为导丝通道;所述的导管主体远端为带螺纹的锥形扩张管,带螺纹的锥形扩张管为圆锥形并设有外螺纹,长为1-2cm;所述的导丝通道设有导丝入口、出口;所述的手柄部位于导管主体近端,长1-3cm,外表面有螺纹;所述的同轴套管环长为3-7cm,距离手柄部1-3cm,套在导管主体的外周。
在上述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导管主体中空,内为导丝通道,可通过导丝;导丝可从导丝入口进入,从导丝出口穿出。
在上述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导管主体长度为200cm,工作外径为2.83mm。
在上述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导管主体的远端为钝的圆锥体,长度为1cm。
在上述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带螺纹的锥形扩张管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在上述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导丝通道直径为1.5mm,其两端分别为导丝入口与导丝出口。
在上述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手柄部位于导管主体近端,长2cm,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在上述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同轴套管环长约5cm,距离手柄部1cm,套在导管主体的外周,同轴套管环的内表面与导管主体的外表面紧密接触且导管主体可在同轴套管环内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NOTES技术中内镜难以建立操作通道问题,提高诊疗的效率。
2、利用外螺纹手动旋转扩张穿刺通道,较好的避免出血、撕裂及穿孔等并发症。
3、便于准确到达手术操作部位,灵活、安全、可靠。
4、操作方便,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A部区域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导管主体 2.导丝通道 3.手柄部
4.同轴套管环 5.带螺纹的锥形扩张管 6.导丝出口
7.导丝入口
实施例1一种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本实用新型在描述方位时,以扩张导管的操作者为参照物,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请参见图1-图2,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A部区域局部放大图。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包括导管主体1、导丝通道2、手柄部3、同轴套管环4、带螺纹的锥形扩张导管5、导丝出口6、导丝入口7。
所述导管主体的长度为150-250cm,优选所述导管主体的长度约为200cm,其工作外径为2.5-3mm,优选其工作外径为2.83mm;所述导管主体1为中空的,其内为导丝通道,导丝通道直径为1.3-1.8mm,优选导丝通道直径为1.5mm。导丝通道的两端分别为导丝入口和导丝出口,导丝可从导丝入口进入,从导丝入口穿出。
所述导管主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导管远端为带螺纹的锥形扩张导管,所述带螺纹的锥形扩张导管为圆锥形并设有外螺纹,其长为1-2cm,优选长度为1cm,导丝出口设置在带螺纹的锥形扩张导管的锥形尖端。
所述手柄部固定在导管主体的近端,在手柄部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手柄部的作用是有利于手握操作,手柄部的结构可以是在导管主体的近端管体表面直接设置的外螺纹,或者在管体表面设置一圈手握环,并在手握环表面设置外螺纹。所述手柄部的长1-3cm,优选长度为2cm。
所述同轴套管环位于导管主体的近端,距离手柄部1-3cm的位置处,套在导管主体的外周,同轴套管环的内表面与导管主体的外表面紧密接触,且导管主体可在同轴套管环内自由转动;同轴套管环的长度为3-7cm,优选所述同轴套管环长约5cm,与手柄部的距离为1c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在进行NOTES手术时,先将导丝通过穿刺放入目标腔隙,再寻导丝导入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导丝从导丝入口进入导丝通道,并从导丝出口出来,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进入到穿刺点部位并用力抵住欲扩张部位;用手握住同轴套管环,利用另一只手转动手柄部带动整个导管主体转动,边转动边前进,利用导管主体远端的锥形外螺纹扩张头端旋转扩张穿刺点部位,使整个导管主体逐渐通过穿刺点并建立可操作穿刺通道,从而使软式内镜进入目标病变部位,进行诊疗。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NOTES技术中内镜难以建立手术操作通道的问题,提高诊疗的效率;利用外螺纹手动旋转扩张管腔,在建立操作通道的同时,又对自然管腔损伤极小;便于到达病变部位,可灵活移动;操作方便,便于推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导丝通道、手柄部、同轴套管环;所述的导管主体为中空的,其内为导丝通道;所述的导管主体远端为带螺纹的锥形扩张管,带螺纹的锥形扩张管为圆锥形并设有外螺纹,长为1-2cm;所述的导丝通道设有导丝入口、出口;所述的手柄部位于导管主体近端,长1-3cm,外表面有螺纹;所述的同轴套管环长为3-7cm,距离手柄部1-3cm,套在导管主体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主体中空,内为导丝通道,可通过导丝;导丝可从导丝入口进入,从导丝出口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主体长度为200cm,工作外径为2.8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主体的远端为钝的圆锥体,长度为1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螺纹的锥形扩张管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通道直径为1.5mm,其两端分别为导丝入口与导丝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部位于导管主体近端,长2cm,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轴套管环长约5cm,距离手柄部1cm,套在导管主体的外周,同轴套管环的内表面与导管主体的外表面紧密接触且导管主体可在同轴套管环内自由转动。
CN201920996914.6U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Active CN210494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6914.6U CN210494141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6914.6U CN210494141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4141U true CN210494141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0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6914.6U Active CN210494141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4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42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bilizing, straightening, expanding and/or flattening the side wall of a body lumen and/or body cavity so as to provide increased visualization of the same and/or increased access to the same, and/or for stabilizing instruments relative to the same
US5904648A (en) Guided endobronchial blocker catheter
JP6169188B2 (ja) 精密指向型医療器具
US9827038B2 (en) Medical instrument for endoscope and treatment method
US8337394B2 (en) Overtube with expandable tip
US5152772A (en) Sphincterotomy catheter and method
US8715228B2 (en) Balloon catheter with metal shaft
US8038610B2 (en) Medical instrument intro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troducing medical device
US2005019762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ploying protective sleeve in intraluminal catherization and dilation
US20080077054A1 (en) Cervical dilator and methods of use
WO2020048257A1 (zh) 一种间距可调式双球囊灌注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CN108784763B (zh) 弯曲囊导管牵开装置及其牵开方法
JP2016501622A (ja) 固定式ワーキングチャンネル
US5807236A (en) Catheter with guidewire and rounded enlargement and method
CN209361614U (zh) 一种间距可调式双球囊灌注导管
US6015400A (en) Method for placing a feeding tube
CN210494141U (zh) 一种应用于notes术中的可旋转螺旋状金属扩张导管
CN113208708A (zh) 一种经皮介入套件及使用方法
CN201104909Y (zh) 经脐入路手术用穿刺套管
CN108836419B (zh) 一种急救用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临时封堵装置
US9089663B2 (en) Percutaneous access device
US11406365B2 (en) Needle handle with vacuum chamber
US20070112368A1 (en) Method for using a trocar with inflatable seal for transstomal endoscopic procedures
CN219594673U (zh) 新型组合式内窥镜
US20200269021A1 (en) Esophagus food disimpa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