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3365U - 一种简洁折叠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洁折叠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3365U
CN210493365U CN201921748641.XU CN201921748641U CN210493365U CN 210493365 U CN210493365 U CN 210493365U CN 201921748641 U CN201921748641 U CN 201921748641U CN 210493365 U CN210493365 U CN 210493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rod
foot
cushion
mesh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486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天夏
郑世平
范克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486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3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3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3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洁折叠椅,包括支架和由支架支撑的坐靠面料;支架包括两侧交叉铰接的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以及下端铰接在第二脚杆的一对靠背杆;其中:在第一脚杆与靠背杆间铰接有支撑圈或扶手杆,形成对靠背杆的牵引,并提供扶手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简洁折叠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折叠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洁折叠椅,尤其是折叠椅坐靠区可选择织带组成的方案。
背景技术:
现有折叠椅结构繁多,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如专利申请号201120038961.3,公开一种简易折叠靠背椅,包括脚架、坐面、靠背;脚架为两长方形钢管框架两侧中部交叉铰接,形成打开成X支撑的可收折结构,坐面为正方形帆布面水平设置两脚架上方且与两脚架顶部固联;靠背为上部内侧设有长方形帆布面的弓形钢管架,靠背以弓背朝上斜置后靠位置且下部与脚架两侧上部固联,也即后靠位置必须设置有支撑,以保持靠背斜置且可承受后靠的力量。该专利也是传统马扎加一靠背了。
而专利申请号201621117245.3,公开的一种稳定便携式折叠凳,只是将上述专利的方形帆布,更换成绑带而已,以期达到更透气的效果。
此类折叠椅结构小巧、简洁轻便,是其最大优势,可满足临时性坐靠之需,但其不带扶手明显影响了舒适性。如何改良现有折叠椅之不足,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坐垫部前沿与靠背部间连接有扶手的简洁折叠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简洁折叠椅,包括支架和由支架支撑的坐靠面料;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脚杆、第二脚杆和靠背杆;所述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均成U形结构,两侧脚杆交叉铰接形成支撑;一对所述的靠背杆下端部铰接在第二脚杆上端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一支撑圈,该支撑圈前部与第一脚杆上端铰接、后部铰接在一对靠背杆的上端,两侧形成扶手;所述靠背杆与第二脚杆铰接部能往支撑圈前部提起和并拢,形成收折结构;所述坐靠面料分成坐垫部和靠背部,坐垫部的前沿和靠背部的上沿对应悬挂在支撑圈的前后沿上。
所述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的U形底杆着地,第二脚杆的上端间铰接有一横杆;坐靠面料中坐垫部和靠背部连接处,定位在所述横杆上,由该横杆形成受力支撑和塑造出坐靠的形状。
所述坐靠面料为复数条织带排列而成,并成以下之择一结构:一、坐垫部和靠背部为连续的织带,两端对应定位在支撑圈的前、后部;二、坐垫部和靠背部为连续的织带,织带经过横杆做围绕并缝制成套,两端对应定位在支撑圈的前、后部;三、坐垫部和靠背部分为独立的坐垫织带和靠背织带,坐垫织带两端分别定位在支撑圈前部和横杆上,在接近横杆处的所有坐垫织带与一横向织带交叉缝制在一起;所述靠背织带一端缝制在横向织带上,另一端定位在支撑圈的后部,且坐垫织带和靠背织带在横向织带上成交替分布;四、坐垫部和靠背部分为独立的坐垫织带和靠背织带,坐垫织带两端分别定位在支撑圈前部和横杆上,靠背织带两端定位在横杆和支撑圈的后部,且坐垫织带和靠背织带在横杆上成交替分布。
所述支撑圈为闭合的圆圈或椭圆圈结构,支撑圈前部与第一脚杆两铰接点形成的区域,设置有坐垫布面做过渡,织带或坐垫织带的一端直接缝制在该坐垫布面边沿上;支撑圈后部与一对靠背杆铰接点形成的区域,设置有靠背布面做过渡,织带或靠背织带的一端缝制在该靠背布面边沿上。
所述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两侧在铰接点下方之间,还设置有限位链,该限位链为如下之择一结构:双铰链片;牵引链条;织带。
一种简洁折叠椅,包括支架和由支架支撑的坐靠面料;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脚杆、第二脚杆和靠背杆;所述第一脚杆、第二脚杆和靠背杆均成U形结构,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两侧的脚杆交叉铰接形成支撑;所述靠背杆的两下端部铰接在第二脚杆上端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一对扶手杆,该扶手杆的前端与第一脚杆上端铰接、后端铰接在靠背杆的上端,而所述靠背杆与第二脚杆铰接部能往第一脚杆与扶手杆铰接部提起和并拢,形成收折结构;所述坐靠面料分成坐垫部和靠背部,坐垫部定位在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上端之间,靠背部至少上沿悬挂在靠一对靠背杆的上端。
所述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为包含U形结构的闭合矩形结构。
所述坐靠面料为织带,坐垫部和靠背部分为独立的坐垫织带和靠背织带,坐垫织带两端分别定位在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的U形底杆上,靠背织带两端定位在第二脚杆和靠背杆的U形底杆上,且坐垫织带和靠背织带在第二脚杆的U形底杆上成交替分布。
本实用新型在坐垫部前沿与靠背部间增加一支撑圈或扶手杆,既形成牵引靠背杆的作用,靠背倾斜度也能设计的更大,满足久座休闲之需;又为搁置双手臂提供扶手功能,改善舒适性;而且不影响折叠功能,另外,坐靠面料采用织带,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织带除了简单的并排设计外,也可增加纵横交叉方案,以增加编织花样的变化,以满足个性化的选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简洁折叠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B为织带定位方案二局部示意图
图3为简洁折叠椅侧面示意图
图4为简洁折叠椅支架示意图
图5为简洁折叠椅支架折叠后示意图
图6为织带定位方案三局部示意图
图7为织带定位方案四局部示意图
图8为简洁折叠椅二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
1—支架 11—第一脚杆 111—U形底杆 12—第二脚杆
13—靠背杆 14—支撑圈 15—横杆 16—扶手杆
2—坐靠面料 21—坐垫部 211—坐垫织带 212—坐垫布面
22—靠背部 221—靠背织带 222—靠背布面 23—横向织带
24—定位织带 3—限位链
具体实施方式:
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5,简洁折叠椅,包括支架1和由支架支撑的坐靠面料2。
支架1,包括第一脚杆11、第二脚杆12、靠背杆13和支撑圈14;第一脚杆11和第二脚杆12均成U形结构,也即具有两侧脚杆和U形底杆111,最理想的工艺即是由一根杆件折弯而成;第一脚杆11和第二脚杆12处于支架两侧的脚杆交叉铰接形成支撑,也即主体成X交叉,可打开又能并拢收叠起;一对靠背杆13下端部铰接在第二脚杆12上端部,而支撑圈14前部与第一脚杆11上端铰接、后部铰接在一对靠背杆13的上端,既关联一对靠背杆13,又形成两侧扶手,坐着更舒适;而折叠的方向如图3,由第二脚杆12和靠背杆13铰接点往前部提起,使得第一脚杆11和支撑圈14并拢形成收折结构,支架1完成折叠后的形状如图5,并拢成扁平状。
如图4和图5,进一步,为了强化结构,在第一脚杆11和第二脚杆12的U形底杆111着地,第二脚杆的上端间铰接有一横杆15,形成矩形框结构。也可理解为第二脚杆12由杆件折弯成的矩形框,上下两端均具有U形底杆111,这里上部的U形底杆111与横杆15为等同物。横杆15的作用既是加强第二脚杆12与靠背杆13铰接点处的强度,受重力后不会往内收缩,也为定位坐靠面料2提供依靠。
坐靠面料2,分成坐垫部21和靠背部22两个功能区域,坐垫部21的前沿和靠背部22的上沿对应悬挂在支撑圈14的前后沿上,而两侧扶手部为空,不上面料封闭,形成简洁的坐靠风格。进一步,坐靠面料中坐垫部21和靠背部22的连接处,定位在横杆15上,由该横杆15形成受力支撑和塑造出坐靠的形状,即使是柔性面料,也能具有良好的坐靠形状。
本实例中坐靠面料2为复数条织带排列而成,共具有以下具体结构:
一、坐垫部21和靠背部22为连续的织带,两端对应定位在支撑圈14的前、后部;此结构中织带成悬挂状,坐靠面料2造型相对难以保持有稳定的形状;为此,每根织带对应坐垫部一段的底部再固定一定位织带24,利用该定位织带24的端部锁固在横杆15上,形成坐垫部21的定型作用,而且提高坐垫部的承重能力,如图6。
二、坐垫部21和靠背部22为连续的织带,织带经过横杆15做围绕并缝制成套,两端对应定位在支撑圈14的前、后部;此结构中织带加工最为简单,但坐垫部21与靠背部22连接处具有明显的折角,如图9。
三、坐垫部21和靠背部22分为独立的坐垫织带211和靠背织带221,坐垫织带211两端分别定位在支撑圈14前部和横杆15上,在接近横杆15处的所有坐垫织带211与一横向织带23交叉缝制在一起;靠背织带221一端缝制在横向织带23上,另一端定位在支撑圈14的后部;也即以横向织带23为靠背织带下端的定位点。本结构中,能让靠背织带221具有一定的弧度,吻合人体臀部,给人圆润造型感,而且坐垫织带211和靠背织带221间,呈相互交错,形状更为美观,为优选方案,如图1和图2。
此方案中织带也可采用对齐做法,如图2B,具体地说,靠背织带221与坐垫织带211对齐,且下端部直接定位在坐垫织带211上,同样能保持靠背织带221呈弧度状;本结构中,既可保留横向织带23,以关联所有坐垫织带211,也可以省略。
四、坐垫部21和靠背部22分为独立的坐垫织带211和靠背织带221,坐垫织带211两端分别定位在支撑圈14前部和横杆15上,靠背织带221两端定位在横杆15和支撑圈14的后部,且坐垫织带211和靠背织带221在横杆上成交替分布,如图7。
上述介绍的织带均以纵向并排的造型,并与一对靠背杆13同方向,且坐垫织带211和靠背织带221既可对齐,也可选择错位两类方案,感观上最为美观,但不排除采用诸如方格方案,如在坐垫织带211和靠背织带221上,再均匀定位上复数条横向织带23,即形成方格状;或者直接采用带网格的面料,形成不同外观的简洁折叠椅。
进一步,本申请优选的支撑圈14,为闭合的圆圈或椭圆圈结构,支撑圈14前部与第一脚杆11两铰接点形成的区域,设置有坐垫布面212做过渡,织带或坐垫织带211的一端直接缝制在该坐垫布面212边沿上;支撑圈14后部与一对靠背杆13铰接点形成的区域,设置有靠背布面222做过渡,织带或靠背织带221的一端缝制在该靠背布面222边沿上。优选圆圈或椭圆圈,不但形状中庸,尤其是坐垫前沿和靠背顶部,形成多余空间,落座后双腿部和背部不会被杆件直接抵触及;两侧弧形外展恰好吻合双臂搁置时自然状态,更为舒适;如图1,所述的坐垫布面212和靠背布面222,既具有横向承重能力,又带有一定的弹性,抵触在双腿部和背部不生硬,具有更好的亲和力,而且由此而使复数条织带长短相等,不但利于加工且美观。
另外,在第一脚杆11和第二脚杆12两侧在铰接点下方之间,还设置有限位链3,该限位链3为如下结构:如本实例中的双铰链片;牵引链条;织带。既为限位也有受力的作用,减轻第一脚杆11和第二脚杆12交叉点下部,受力时外展程度。
实施例二:
参照图8和图9,与上述实例原理一样,只是支撑圈14直接采用两扶手杆16代替,结构更为紧凑。具体地说:简洁折叠椅,包括支架1和由支架支撑的坐靠面料2;支架1又包括第一脚杆11、第二脚杆12、靠背杆13和扶手杆16;第一脚杆11、第二脚杆12和靠背杆13均成U形结构,也即具有两侧脚杆和U形底杆111;第一脚杆11和第二脚杆12两侧的脚杆交叉铰接形成支撑;靠背杆13的两下端部铰接在第二脚杆12上端部;扶手杆16的前端与第一脚杆11上端铰接、后端铰接在靠背杆13的上端;使得靠背杆14与第二脚杆12铰接部能往第一脚杆11与扶手杆16铰接部提起和并拢,形成收折结构。
本结构中,第一脚杆11和第二脚杆12优选方案为闭合的矩形结构,也即由杆件折弯并头尾衔接成矩形框,矩形框可以理解为上下两端均具有U形底杆111,而上部的U形底杆111与横杆15为等同物。选择矩形框的好处是:一、提供定位坐靠面料2的便利;二、支架1着地端更加稳固。而坐靠面料2的处理上,与实施例一相同,也就是说实施例一中的结构通用于本实施例。
坐靠面料2分成坐垫部21和靠背部22,坐垫部21定位在第一脚杆11和第二脚杆12上端之间,也即上部的两U形底杆111之间;靠背部22至少上沿悬挂在靠一对靠背杆14的上端,更具体地说就是靠背杆14的U形底杆111上。
进一步,坐靠面料2为织带,坐垫部21和靠背部22分为独立的坐垫织带211和靠背织带221,坐垫织带211两端分别定位在第一脚杆11和第二脚杆12的U形底杆111上,靠背织带221两端定位在第二脚杆12和靠背杆13的U形底杆111上,且坐垫织带211和靠背织带221在第二脚杆12的U形底杆111上成交替分布,如图7。
本图例中第二脚杆12为一根折弯的U形结构,并通过分离的横杆15闭合成矩形框,为此,上述的U形底杆111与横杆15为等同部件,或者说成矩形框结构的第一脚杆11和第二脚杆12,上下两端均具有U形底杆111或横杆15。
综上所述,坐靠面料2优选织带,但不排除采用尼龙带、绳索、以及网格布或者牛津布等常规面料;另外涉及到坐垫织带与靠背织带的缝制固定,也可以是热融合,金属抱箍或铆钉锁固等方案,这些均为常规定位方案,且均适用于本结构。

Claims (8)

1.一种简洁折叠椅,包括支架和由支架支撑的坐靠面料;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脚杆、第二脚杆和靠背杆;所述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均成U形结构,两侧脚杆交叉铰接形成支撑;一对所述的靠背杆下端部铰接在第二脚杆上端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一支撑圈,该支撑圈前部与第一脚杆上端铰接、后部铰接在一对靠背杆的上端,两侧形成扶手;所述靠背杆与第二脚杆铰接部能往支撑圈前部提起和并拢,形成收折结构;所述坐靠面料分成坐垫部和靠背部,坐垫部的前沿和靠背部的上沿对应悬挂在支撑圈的前后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洁折叠椅,其特征在于: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的U形底杆着地,第二脚杆的上端间铰接有一横杆;坐靠面料中坐垫部和靠背部连接处,定位在所述横杆上,由该横杆形成受力支撑和塑造出坐靠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简洁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坐靠面料为复数条织带排列而成,并成以下之择一结构:一、坐垫部和靠背部为连续的织带,两端对应定位在支撑圈的前、后部;二、坐垫部和靠背部为连续的织带,织带经过横杆做围绕并缝制成套,两端对应定位在支撑圈的前、后部;三、坐垫部和靠背部分为独立的坐垫织带和靠背织带,坐垫织带两端分别定位在支撑圈前部和横杆上,在接近横杆处的所有坐垫织带与一横向织带交叉缝制在一起;所述靠背织带一端缝制在横向织带上,另一端定位在支撑圈的后部,且坐垫织带和靠背织带在横向织带上成交替分布;四、坐垫部和靠背部分为独立的坐垫织带和靠背织带,坐垫织带两端分别定位在支撑圈前部和横杆上,靠背织带两端定位在横杆和支撑圈的后部,且坐垫织带和靠背织带在横杆上成交替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洁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支撑圈为闭合的圆圈或椭圆圈结构,支撑圈前部与第一脚杆两铰接点形成的区域,设置有坐垫布面做过渡,织带或坐垫织带的一端直接缝制在该坐垫布面边沿上;支撑圈后部与一对靠背杆铰接点形成的区域,设置有靠背布面做过渡,织带或靠背织带的一端缝制在该靠背布面边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简洁折叠椅,其特征在于: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两侧在铰接点下方之间,还设置有限位链,该限位链为如下之择一结构:双铰链片;牵引链条;织带。
6.一种简洁折叠椅,包括支架和由支架支撑的坐靠面料;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脚杆、第二脚杆和靠背杆;所述第一脚杆、第二脚杆和靠背杆均成U形结构,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两侧的脚杆交叉铰接形成支撑;所述靠背杆的两下端部铰接在第二脚杆上端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一对扶手杆,该扶手杆的前端与第一脚杆上端铰接、后端铰接在靠背杆的上端,而所述靠背杆与第二脚杆铰接部能往第一脚杆与扶手杆铰接部提起和并拢,形成收折结构;所述坐靠面料分成坐垫部和靠背部,坐垫部定位在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上端之间,靠背部至少上沿悬挂在靠一对靠背杆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简洁折叠椅,其特征在于: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为包含U形结构的闭合矩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简洁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坐靠面料为织带,坐垫部和靠背部分为独立的坐垫织带和靠背织带,坐垫织带两端分别定位在第一脚杆和第二脚杆的U形底杆上,靠背织带两端定位在第二脚杆和靠背杆的U形底杆上,且坐垫织带和靠背织带在第二脚杆的U形底杆上成交替分布。
CN201921748641.XU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简洁折叠椅 Active CN210493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8641.XU CN210493365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简洁折叠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8641.XU CN210493365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简洁折叠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3365U true CN210493365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3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48641.XU Active CN210493365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简洁折叠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3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32459A (en) Portable upholstered furniture
CA2801320C (en) Collapsible chair with collapsible back support
US5921621A (en) Collapsible chair
US20110006564A1 (en) Collapsible chair with curved back support
US20190328115A1 (en) Hanging chair having a spreading stick
US5842741A (en) Duroswing
US1974948A (en) Chair
CN210493365U (zh) 一种简洁折叠椅
US20090038071A1 (en) Wave hammock
US20210112986A1 (en) Type of simple folding chair
EP1118290A1 (en) Frames for seat of stuffed furniture comprising elastic belts and springs
US4835029A (en) Sheath structure for furniture, envelopes, paneling, and the like
CN201492036U (zh) 一种具有腰靠结构的转椅
CN202941708U (zh) 带弧形着地部的导演椅
CN210300251U (zh) 一种新型可折叠吊篮椅
US20030001416A1 (en) Seat pad for outdoor furniture
CN211459489U (zh) 一种织带椅面
CN204218375U (zh) 一种折叠椅
CN109222484A (zh) 一种新型沙发结构
CN218528252U (zh) 一种多功能摇摆休闲椅
CN218419043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躺椅
CN2322474Y (zh) 凉面暖面可翻转椅
CN201468581U (zh) 多功能摇椅
CN2650627Y (zh) 吊椅
CN2248492Y (zh) 两用沙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