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0209U - 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0209U
CN210490209U CN201921691294.1U CN201921691294U CN210490209U CN 210490209 U CN210490209 U CN 210490209U CN 201921691294 U CN201921691294 U CN 201921691294U CN 210490209 U CN210490209 U CN 210490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body
rain
rod
management system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12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曲波
陈运生
施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wu Lvjian (Shenzh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w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w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w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912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0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0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0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包括柜体和柜门,柜门安装在柜体上,柜体顶部固定有空心管,空心管与柜体连通,空心管内安装有风机,柜体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柜体靠近空心管的一端通过移动件安装有挡雨顶棚,挡雨顶棚位于空心管上方,移动件包括纵向杆、横向杆和移动杆,柜体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纵向杆穿过第一通孔并且一端与挡雨顶棚连接,纵向杆远离挡雨顶棚的一端与横向杆固定,柜体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移动杆转动连接,移动杆远离柜体侧壁一端固定有内置凸轮,横向杆远离纵向杆的一端穿设在内置凸轮内,且与内置凸轮内壁抵触。本实用新型具有既方便散热又能防水的效果。

Description

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供电企业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而配电柜在配电管理系统起着一个分配电和控制电的作用,配电柜大多在安装在室外,经常免不了雨水的侵袭,水可能会进入配电柜内部与配电柜内的元件接触,从而导致元件短路无法工作。
现有的一般是通过增加配电柜的密封性,减少散热口来减少水进入配电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减少散热口可能会使得配电柜内的温度过高,损坏配电柜内的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达到既方便散热又能防水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包括柜体和柜门,柜门安装在柜体上,所述柜体顶部固定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与柜体连通,所述空心管内安装有风机,所述柜体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柜体靠近空心管的一端通过移动件安装有挡雨顶棚,所述挡雨顶棚位于空心管上方,所述移动件包括纵向杆、横向杆和移动杆,所述柜体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纵向杆穿过第一通孔并且一端与挡雨顶棚连接,所述纵向杆远离挡雨顶棚的一端与横向杆固定,所述柜体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移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远离柜体侧壁一端固定有内置凸轮,所述横向杆远离纵向杆的一端穿设在内置凸轮内,且与内置凸轮内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柜体顶部固定有空心管并在空心管上安装风机,然后在柜体底部开设有空气孔,采用上进下排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柜体内部进行散热,在空心管上端通过移动件安装有挡雨顶棚,防止雨水进入柜体内,此外转动移动杆,使得移动杆上的内置凸轮转动,从而带动横向杆上下移动,在横向杆上下移动下,使得纵向杆带动挡雨顶棚上下移动,当下雨时可以使得挡雨顶棚向下移动靠近柜体顶部,使得挡雨顶棚与柜体顶部的间隙减小,从而减少雨水溅入柜体内部,当不下雨时,可以使得挡雨顶棚与柜体顶部间隙增大,使得通风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体顶部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上开设有若干引导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若在柜体顶部设置引导斜面能够使得残留在柜体顶部的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流到地面上,在引导斜面开设有引导槽能够使得残留在柜体顶部的雨水更快的从柜体上流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杆远离横向杆一端固定有转盘。
通过才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转动移动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体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水板,所述通风口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分别位于通风口的两端,所述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挡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柜体侧壁开设有通风口更好的增加了柜体的散热性,在通风口周围增加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能够防止雨水通过通风口进入柜体内,对柜体内的元件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雨顶棚两侧固定有防水板。
通过才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雨顶棚两侧固定防水板能够防止雨水从挡雨顶棚的两侧进入柜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体顶部固定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第一通孔的同轴设置,且密封环的内壁与纵向杆抵触。
通过才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纵向杆与第一通孔连接处固定密封环,能够有效地防止水从纵向杆与第一通孔的缝隙流入柜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槽内固定有缓冲雨水的缓冲块。
通过才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引导槽内固定有缓冲层,能够有效地减少雨水的飞溅的高度,进一步减少了雨水通过空心管进入柜体内部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雨顶棚通过套筒与纵向杆连接,所述套筒固定在挡雨顶棚上,且与纵向杆套接。
通过才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机使用时间很长时,需要对风机进行一个清洗,而通过套筒将挡雨顶棚与纵向杆连接,便于挡雨顶棚的拆卸,方便对风机的清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柜体顶部固定有空心管并在空心管上安装风机,然后在柜体底部开设有空气孔,采用上进下排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柜体内部进行散热,在空心管上端通过移动件安装有挡雨顶棚,防止雨水进入柜体内,通过移动件,使得挡雨顶棚上下移动,当下雨时可以使得挡雨顶棚向下移动靠近柜体顶部,使得挡雨顶棚与柜体顶部的间隙减小,从而减少雨水溅入柜体内部,当不下雨时,可以使得挡雨顶棚与柜体顶部间隙增大,使得通风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体现挡雨顶棚与柜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柜体;11、通气孔;12、引导斜面;121、引导槽;13、缓冲块;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密封环;2、柜门;21、合页;3、空心管;31、风机;4、移动件;41、纵向杆;42、横向杆;43、移动杆;5、挡雨顶棚;51、防水板;6、套筒;7、转盘;8、内置凸轮;9、通风口;91、第一挡水板;92、第二挡水板;93、第三挡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包括柜体1和柜门2,柜门2通过合页21铰接在柜体1上,柜体1顶部固定有空心管3,空心管3与柜体1连通,空心管3内安装有风机31,柜体1的底部开设有三个通气孔11,柜体1顶部的两端开设有引导斜面12且引导斜面12上开设有若干引导槽121,引导槽121底面固定有缓冲块13,缓冲层13采用软海绵制成。
参照图2和图3,柜体1靠近空心管3的一端通过移动件4安装有挡雨顶棚5,挡雨顶棚5呈人字形,挡雨顶棚5两侧固定有防水板51,挡雨顶棚5位于空心管3上方,移动件4包括纵向杆41、横向杆42和移动杆43,柜体1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分布在空心管3的两端,纵向杆41穿过第一通孔14,纵向杆41外壁与第一通孔14内壁抵触,柜体1顶部固定有密封环16,密封环16与第一通孔14同轴设置,且密封环16的内壁与纵向杆41抵触,挡雨顶棚5上固定有套筒6,纵向杆41一端套接在套筒6内,另一端与横向杆42固定,柜体1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5,第二通孔15与移动杆43转动连接,移动杆43一端固定有转盘7,移动杆43另一端固定有内置凸轮8,横向杆42远离纵向杆41的一端穿设在内置凸轮8内,且与内置凸轮8内壁抵触。
参照图2,柜体1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三个通风口9,通风口9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水板91,第一挡水板91水平设置,通风口9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水板92,第二挡水板92也水平设置,第一挡水板91和第二挡水板92分别位于通风口9的两端,第一挡水板91和第二挡水板9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挡水板93,第三挡水板93竖直设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风机31开启,风机31往柜体1内部吹风,风经过柜体1内的元件从通风口9和通气孔11吹出,对其柜体1内部进行散热,当下雨时可以通过旋转转盘7使得固定在移动杆43上的内置凸轮8旋转,使得横向杆42带动挡雨顶棚5在重力的作用力下往下移动,使得挡雨顶棚5靠近柜体1顶部减少雨水进入柜体1内部,此外在柜体1顶部开设引导斜面12并在引导斜面12上开设有引导槽121,能够使得雨水能够更快的从柜体1顶部流走,在通风口9上下口壁固定第一挡水板91和第二挡水板92能够防止雨水从通风口9进入柜体1内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包括柜体(1)和柜门(2),柜门(2)安装在柜体(1)上,其特征是:所述柜体(1)顶部固定有空心管(3),所述空心管(3)与柜体(1)连通,所述空心管(3)内安装有风机(31),所述柜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11),所述柜体(1)靠近空心管(3)的一端通过移动件(4)安装有挡雨顶棚(5),所述挡雨顶棚(5)位于空心管(3)上方,所述移动件(4)包括纵向杆(41)、横向杆(42)和移动杆(43),所述柜体(1)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4),所述纵向杆(41)穿过第一通孔(14)并且一端与挡雨顶棚(5)连接,所述纵向杆(41)远离挡雨顶棚(5)的一端与横向杆(42)固定,所述柜体(1)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5),所述第二通孔(15)与移动杆(43)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43)远离柜体(1)侧壁一端固定有内置凸轮(8),所述横向杆(42)远离纵向杆(41)的一端穿设在内置凸轮(8)内,且与内置凸轮(8)内壁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柜体(1)顶部设置有引导斜面(12),所述引导斜面(12)上开设有若干引导槽(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移动杆(43)远离横向杆(42)一端固定有转盘(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柜体(1)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9),所述通风口(9)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水板(91),所述通风口(9)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水板(92),所述第一挡水板(91)和第二挡水板(92)分别位于通风口(9)的两端,所述第一挡水板(91)和第二挡水板(92)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挡水板(9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挡雨顶棚(5)两侧固定有防水板(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柜体(1)顶部固定有密封环(16),所述密封环(16)与第一通孔(14)的同轴设置,且密封环(16)的内壁与纵向杆(41)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引导槽(121)内固定有缓冲雨水的缓冲块(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挡雨顶棚(5)通过套筒(6)与纵向杆(41)连接,所述套筒(6)固定在挡雨顶棚(5)上,且与纵向杆(41)套接。
CN201921691294.1U 2019-09-30 2019-09-30 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 Active CN210490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1294.1U CN210490209U (zh) 2019-09-30 2019-09-30 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1294.1U CN210490209U (zh) 2019-09-30 2019-09-30 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0209U true CN210490209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10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1294.1U Active CN210490209U (zh) 2019-09-30 2019-09-30 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02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7759B (zh) 一种地铁施工用高效散热配电箱
CN211671079U (zh) 一种防撞散热防尘户外通信机柜
CN112038950A (zh) 一种快速降温且排水的地下配电柜装置
CN206516929U (zh) 一种防水散热性好的配电箱
CN210490209U (zh) 绿色建筑配电管理系统
CN202603129U (zh) 一种机柜散热系统
CN103200797A (zh) 一种隔热通信机箱
CN207200745U (zh) 一种用于智慧社区管理的智能网关
CN204001876U (zh) 节能机房
CN210609054U (zh) 一种太阳能快递柜供电设备
CN104519688A (zh) 一种户外机柜
CN206879301U (zh) 一种新型的光伏电站监控装置柜散热系统
CN205141473U (zh) 一种新型电气控制柜
CN205232621U (zh) 一种新型的通信散热箱柜
CN110707654A (zh) 防凝露的电缆分支箱
CN105071254A (zh) 一种散热防雨户外开关柜
CN210075464U (zh) 一种机房终端接线装置
CN210926731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户外配电箱
CN218831067U (zh) 一种基于自组织网络与电力线网络的配电故障监测装置
CN205354809U (zh) 一种可移动式风冷却器
CN214753235U (zh) 一种变压器结构
CN220693505U (zh)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的防护装置
CN218828486U (zh) 一种防水型并网箱
CN211456437U (zh) 一种通风除尘型配电柜
CN210373946U (zh) 一种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Address after: 2026, Floor 20, Building A, Zone 2,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engwu Lvjian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Room 2006, 20th Floor, Building A, Phase II,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engwu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