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0083U - 一种激光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0083U
CN210490083U CN201921537189.2U CN201921537189U CN210490083U CN 210490083 U CN210490083 U CN 210490083U CN 201921537189 U CN201921537189 U CN 201921537189U CN 210490083 U CN210490083 U CN 210490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collimating lens
laser
cos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71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少丰
刘鹏
李日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ha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ha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ha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ha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371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0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0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0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激光器,该激光器包括COS阵列、准直透镜阵列、反射镜阵列和壳体,从COS阵列出射的单色激光经过准直透镜阵列和反射镜阵列出射时,部分光束透过反射镜阵列透射到壳体的非平面壳壁上,由于壳体的非平面壳壁与所述反射镜阵列所出射光的相交处,所述非平面壳壁与光轴呈非九十度设置,反射镜阵列出射的透射光不会沿着原出射光路反射,避免回射光损伤COS阵列中的芯片。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器。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芯片是半导体激光器的核心元件,对半导体激光器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半导体激光芯片的发展,单激光芯片的功率越来越高,光路中各界面原路反射光的能量已不宜被忽视。
目前高功率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中采用的反射镜通常其反射率在99%,总会存在1%的光透过反射镜打到金属壳壁上,由于金属壳壁的反射率较高且为平面壳壁,透过反射镜达到金属壳壁的光束大部分会按照原路反射回到COS芯片内部,造成芯片损伤或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将出射光反射回COS阵列造成芯片死亡的激光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包括:
COS阵列,用于出射单色激光;
准直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COS阵列的出光方向上;
反射镜阵列,呈预设角度设置在所述准直透镜阵列的出光方向上;
壳体,其包括一设于所述反射镜阵列远离所述准直透镜阵列的一侧的非平面壳壁,且在所述非平面壳壁与所述反射镜阵列所出射光的相交处,所述非平面壳壁与光轴呈非九十度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OS阵列包括至少一个COS元件和至少一个热沉,所述至少一个COS元件用于出射至少一种单色激光,一所述COS元件相应安装于一所述热沉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准直透镜阵列包括快轴准直透镜阵列和慢轴准直透镜阵列,所述快轴准直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COS阵列的出光方向上,所述慢轴准直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快轴准直透镜阵列的出光方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快轴准直透镜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快轴准直透镜,所述慢轴准直透镜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慢轴准直透镜,所述COS元件、所述快轴准直透镜和所述慢轴准直透镜的数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阵列包含至少一个反射镜,一所述反射镜相应设于一所述慢轴准直透镜的出光方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一用于放置所述COS阵列、所述准直透镜阵列和所述反射镜阵列的阶梯结构壳壁,所述阶梯结构壳壁与所述非平面壳壁一体连接,所述阶梯面结构壳壁包括至少一个台阶面,每一台阶面用于放置一组置于同一光轴上的所述COS元件、所述快轴准直透镜、所述慢轴准直透镜和所述反射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平面壳壁为圆形结构,所述非平面壳壁包含首尾一体相接的子壳壁,一所述子壳壁相应与一所述台阶面一体连接,每一所述子壳壁为包含至少一朝向相应的所述反射镜凸起的半圆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平面壳壁为锯齿结构,所述非平面壳壁包含首尾一体相接的子壳壁,一所述子壳壁相应与一所述台阶面一体连接,每一所述子壳壁为包含至少一朝向相应的所述反射镜凸起的锯齿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器还包括聚焦透镜,所述聚焦透镜设置在所述反射镜阵列的出光方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器还包括光纤,所述光纤的端面设置在所述聚焦透镜的出光方向的焦点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激光器,该激光器包括COS阵列、准直透镜阵列、反射镜阵列和壳体,从COS阵列出射的单色激光经过准直透镜阵列和反射镜阵列出射时,部分光束透过反射镜阵列透射到壳体的非平面壳壁上,由于壳体的非平面壳壁与所述反射镜阵列所出射光的相交处,所述非平面壳壁与光轴呈非九十度设置,反射镜阵列出射的透射光不会沿着原出射光路反射,避免回射光损伤COS阵列中的芯片。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模块和步骤表示为类似的元件/模块和步骤,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激光器中一COS元件出射光束的光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激光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为了便于连接结构限定,本实用新型以激光器的出光方向为参考进行部件的位置限定,例如,准直透镜阵列20在COS阵列10的出光方向上/“前”方。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具体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请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激光器包括:COS阵列10、准直透镜阵列20、反射镜阵列30和壳体40,所述COS阵列10发出至少一道单色激光经所述准直透镜阵列20和所述反射镜阵列30后出射,
其中,大部分激光光束通过所述反射镜阵列30反射出射,少部分激光光束通过所述反射镜阵列30透射出射并打到所述壳体40上,所述壳体40反射所述上部分激光光束。所述大部分激光光束占所有入射到所述反射镜阵列30的激光光束约百分之九十九,所述少部分激光光束占所有入射到所述反射镜阵列30的激光光束约百分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中壳体40能够避免将所述少部分激光光束按原路返回。
所述COS阵列10用于出射单色激光。所述COS阵列10包括至少一个COS元件11和至少一个热沉12,所述至少一个COS元件10用于出射至少一种单色激光,一所述COS元件10相应安装于一所述热沉12上。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COS阵列10包括5个COS元件11和相应的5个热沉12,每一COS元件11安装在相应的热沉12上。每一COS元件11内都设有激光芯片,能够出射单色激光,5个COS元件11可以出射相同波长的激光,也可以出射不同波长的激光,还可以部分出射相同波长的激光,具体地,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激光芯片的型号以控制出射激光的波长。
所述准直透镜阵列20设置在所述COS阵列10的出光方向上且与所述COS阵列10光轴重合。所述准直透镜阵列20包括快轴准直透镜阵列21和慢轴准直透镜阵列22,所述快轴准直透镜阵列21设置在所述COS阵列10的出光方向上,所述慢轴准直透镜阵列22设置在所述快轴准直透镜阵列21的出光方向上。所述快轴准直透镜阵列21包括至少一个快轴准直透镜210,所述慢轴准直透镜阵列22包括至少一个慢轴准直透镜220,所述COS元件11、所述快轴准直透镜210和所述慢轴准直透镜220的数量相同。所述快轴准直透镜和所述慢轴准直透镜皆为柱透镜。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快轴准直透镜阵列21包括5个快轴准直透镜210,所述慢轴准直透镜阵列22包括5个慢轴准直透镜220,所述快轴准直透镜210、所述慢轴准直透镜220和所述COS元件11的数量相同,一所述COS元件11出射的光经过同一光路上的快轴准直透镜210在快轴方向上准直,并经过同一光路上的慢轴准直透镜220在慢轴方向上准直后出射为平行光束。
所述反射镜阵列30呈预设角度设置在所述准直透镜阵列20的出光方向上。所述反射镜阵列30包含至少一个反射镜31,一所述反射镜31相应设于一所述慢轴准直透镜的出光方向上。所述反射镜31的数量与所述COS元件11的数量相同。所述预设角度可根据出光方向进行设定,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镜31设置的预设角度的设置,需要保证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反射镜31反射出来的光束出光方向相同。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阵列30包括5个反射镜31,一所述慢轴准直透镜220出射的光束经同一光路上的反射镜31后,大部分光反射出射,少部分光透射出射,透射出射的光打到壳体40上。
所述壳体40包括一设于所述反射镜阵列30远离所述准直透镜阵列20的一侧的非平面壳壁41,且在所述非平面壳壁41与所述反射镜阵列30所出射光的相交处,所述非平面壳壁41与光轴呈非九十度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壳体40通常为金属材质。所述光轴指的是所述COS阵列所出射光束的光轴。
所述壳体40还包括一用于放置所述COS阵列10、所述准直透镜阵列20和所述反射镜阵列30的阶梯结构壳壁42,所述阶梯结构壳壁42与所述非平面壳壁41一体连接,所述阶梯面结构壳壁42包括至少一个台阶面,每一台阶面用于放置一组置于同一光轴上的所述COS元件11、所述快轴准直透镜210、所述慢轴准直透镜220和所述反射镜31。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虚线即为每一所述台阶面的分隔线,每一虚线两侧为两个高度不同的台阶面。需要说明的是,为使所有反射镜31反射的光束皆能够不被遮挡出射到聚焦透镜50上,所述台阶面从图1中从左到右高度应逐渐降低,避免遮挡。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非平面壳壁41为圆形结构,所述非平面壳壁41包含首尾一体相接的子壳壁,一所述子壳壁相应与一所述台阶面一体连接,每一所述子壳壁为包含至少一朝向相应的所述反射镜31凸起的半圆结构。
请一并参见图2,为图1所示激光器中一COS元件出射光束的光路图,不难看出,经所述反射镜31透射后出射的光束S打到所述非平面壳壁41的圆形结构上后,反射光束P反射至不同方向,且由于在所述非平面壳壁41与所述反射镜31所出射光的相交处,所述非平面壳壁41与所述COS元件11的光轴呈非九十度设置,因此,所有经所述非平面壳壁41反射的光束皆不会返回到原来光路的COS元件中。且由于每一组同一光路/光轴上的COS元件11、快轴准直透镜210、慢轴准直透镜220和反射镜31设置在不同高度的台阶面上,因此,所述经所述非平面壳壁41反射的光束也不会进入其他光路的COS元件11中,损坏激光芯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激光器,该激光器包括COS阵列10、准直透镜阵列20、反射镜阵列30和壳体40,从COS阵列10出射的单色激光经过准直透镜阵列20和反射镜阵列30出射时,部分光束透过反射镜阵列30透射到壳体40的非平面壳壁41上,由于壳体40的非平面壳壁41与所述反射镜阵列30所出射光的相交处,所述非平面壳壁41与光轴呈非九十度设置,反射镜阵列30出射的透射光不会沿着原出射光路反射,避免回射光损伤COS阵列中的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所述激光器还包括聚焦透镜50和光纤60。所述聚焦透镜50设置在所述反射镜阵列30的出光方向上,用于将所述反射镜阵列30反射出射的平行光聚合出射。所述光纤60的端面设置在所述聚焦透镜50的出光方向的焦点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替换方案,请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激光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激光器与图1所示激光器的不同点在于,所述非平面壳壁41为锯齿结构,所述非平面壳壁41包含首尾一体相接的子壳壁,一所述子壳壁相应与一所述台阶面一体连接,每一所述子壳壁为包含至少一朝向相应的所述反射镜31凸起的锯齿结构。由于图3中的非平面壳壁41与所述反射镜阵列30所出射光的相交处,所述非平面壳壁41同样与光轴呈非九十度设置,且由于设置有台阶面,因此,同理可知,反射镜阵列30出射的透射光同样不会沿着原出射光路反射,避免回射光损伤COS阵列中的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的激光器中,所述非平面壳壁41以周期结构为例,也即是,图1所示激光器的非平面壳壁41为周期圆形结构,图2所示激光器的非平面壳壁41为周期锯齿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非平面壳壁41也可以是非周期结构,也即是每一所述子壳壁可以为形状、大小不同的壳壁结构,例如,相邻所述子壳壁还可以是一个为圆形结构,一个为锯齿结构,具体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不需要拘泥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附图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激光器,该激光器包括COS阵列、准直透镜阵列、反射镜阵列和壳体,从COS阵列出射的单色激光经过准直透镜阵列和反射镜阵列出射时,部分光束透过反射镜阵列透射到壳体的非平面壳壁上,由于壳体的非平面壳壁与所述反射镜阵列所出射光的相交处,所述非平面壳壁与光轴呈非九十度设置,反射镜阵列出射的透射光不会沿着原出射光路反射,避免回射光损伤COS阵列中的芯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COS阵列,用于出射单色激光;
准直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COS阵列的出光方向上;
反射镜阵列,呈预设角度设置在所述准直透镜阵列的出光方向上;
壳体,其包括一设于所述反射镜阵列远离所述准直透镜阵列的一侧的非平面壳壁,且在所述非平面壳壁与所述反射镜阵列所出射光的相交处,所述非平面壳壁与光轴呈非九十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COS阵列包括至少一个COS元件和至少一个热沉,所述至少一个COS元件用于出射至少一种单色激光,一所述COS元件相应安装于一所述热沉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准直透镜阵列包括快轴准直透镜阵列和慢轴准直透镜阵列,所述快轴准直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COS阵列的出光方向上,所述慢轴准直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快轴准直透镜阵列的出光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轴准直透镜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快轴准直透镜,所述慢轴准直透镜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慢轴准直透镜,所述COS元件、所述快轴准直透镜和所述慢轴准直透镜的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镜阵列包含至少一个反射镜,一所述反射镜相应设于一所述慢轴准直透镜的出光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包括一用于放置所述COS阵列、所述准直透镜阵列和所述反射镜阵列的阶梯结构壳壁,所述阶梯结构壳壁与所述非平面壳壁一体连接,所述阶梯面结构壳壁包括至少一个台阶面,每一台阶面用于放置一组置于同一光轴上的所述COS元件、所述快轴准直透镜、所述慢轴准直透镜和所述反射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平面壳壁为圆形结构,所述非平面壳壁包含首尾一体相接的子壳壁,一所述子壳壁相应与一所述台阶面一体连接,每一所述子壳壁为包含至少一朝向相应的所述反射镜凸起的半圆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平面壳壁为锯齿结构,所述非平面壳壁包含首尾一体相接的子壳壁,一所述子壳壁相应与一所述台阶面一体连接,每一所述子壳壁为包含至少一朝向相应的所述反射镜凸起的锯齿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器还包括聚焦透镜,所述聚焦透镜设置在所述反射镜阵列的出光方向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器还包括光纤,所述光纤的端面设置在所述聚焦透镜的出光方向的焦点上。
CN201921537189.2U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激光器 Active CN210490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7189.2U CN210490083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激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7189.2U CN210490083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激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0083U true CN210490083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40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7189.2U Active CN210490083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激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0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8848A (zh) 半导体激光器
CN101833150B (zh) 一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
CN110718855A (zh) 半导体激光器
CN115954761A (zh) 一种多单管半导体激光合束装置
CN214542912U (zh) 一种小体积半导体激光器
CN112886390A (zh) 一种多组对称阵列的大功率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封装结构与方法
CN214478427U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
CN112636158A (zh) 一种具备双层光路的半导体激光器
CN210490083U (zh) 一种激光器
CN110556709A (zh) 一种激光器
CN111884029A (zh) 一种偏振合束器及激光器
CN112103768B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
JP2021019053A (ja) 半導体レーザモジュール、光源ユニット、光源装置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レーザ
CN213520690U (zh) 一种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CN213845834U (zh) 一种高亮度和高效率半导体激光器
CN213845835U (zh) 一种小体积高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器
CN112600074B (zh) 一种小体积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CN210490074U (zh) 半导体激光器
CN112787220A (zh) 一种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JP2019079896A (ja) レーザ装置
CN213341081U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
CN112310800A (zh) 一种紧凑式光纤耦合输出半导体激光器
CN214044337U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
CN213520699U (zh) 一种激光器系统
CN212435034U (zh) 一种激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5th floor, building B4, xujingchang Industrial Park, No. 39, Haoye Road, Xinhe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nghan Las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5th floor, building B4, xujingchang Industrial Park, No. 39, Haoye Road, Xinhe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INGHAN LASER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