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7477U - 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87477U CN210487477U CN201921316278.4U CN201921316278U CN210487477U CN 210487477 U CN210487477 U CN 210487477U CN 201921316278 U CN201921316278 U CN 201921316278U CN 210487477 U CN210487477 U CN 2104874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s
- plate
- extrusion
- dough
- bearing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包括:一板、一限制部件及一挤压部件。板具有用于承载一待测物的一第一承载面;限制部件设于板上并与板定义一用于容置待测物的第一容置空间;挤压部件具有一用于承载一重力部件的第二承载面,以及自该第二承载面反向延伸的一挤压头,该挤压头配置成与第一容置空间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挤压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中以挤压待测物。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其无需供电即可根据测量需求选择挤压的程度以及待测物变形的阻力,克服了电子式装置的限制,为测量提供其它的可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有关于食用面团的一种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质地在食品物理分析与评估上已被广泛用来表示食品的组织状态及口感。通过对食品质地特性的评估与检测,有助于改善产品设计与生产流程、原料或配方调整、控制储存安定性及产品品质、新产品开发、以及产品定位与商业竞争等。
食品质地的评估方法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为感官分析方法,其借助人体的感官观察与反应串连,通过食品拿取、摄食过程,产生肌肉收缩与力量变化的触觉,进而评估产品的质地特性。该方法属于主观判断,由于人类个体间反应感知具有差异,不易获得精确及重复性的结果。另一种方法则是运用仪器测量食品和原料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的状况,分析样品的力学行为,通过力与位移参数的取得,作为食品质地特性的指标,属于客观的分析方法。目前质地分析仪已在食品研究领域广泛应用,其设备元件包括主机、电脑及各式探头,主机由机座、传动系统和传感器等组成。通过电脑程序控制操作,通过专用软件运算,收集实验数据,获得变形、时间、作用力数值及测试图谱,由此评估食品质地特性。
由于质地分析仪含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须符合特定电源及空间需求等实验室环境下操作及使用,不适合移动及携带。已知的手持式硬度计具有携带方便,可即时、线上量测的优点。然而不论食品及化工材料专用手持式硬度计均具有探头面积偏小,测量范围受限、适用特定样品的缺点,不适用于面团的测量。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针对面团且没有电子式测量装置使用限制的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以解决无需电子式测量即可达到对待测物进行测量的目的。
该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包括:一板,具有用于承载一待测物的一第一承载面;一限制部件,设于所述板上并与所述板定义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待测物;及一挤压部件,具有一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用于承载一重力部件,以及自所述第二承载面反向延伸的一挤压头,所述挤压头配置成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所述挤压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以挤压所述待测物。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板形成有多个孔,所述多个孔贯穿所述板。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支撑所述板的底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孔中的每一个孔的直径均为4.00mm至8.00mm。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挤压头具有一挤压面,所述多个孔的总截面积与所述挤压面的面积的比值为40.00%至70.38%。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孔为二十八个孔的排列结构,其中四个孔分布于所述排列结构的一最内径位置处,而其中十六个孔分布于所述排列结构的一最外径位置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孔为二十一个孔的排列结构,其中一个孔分布于所述排列结构的中心,而其中十三个孔分布于所述排列结构的一最外径位置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孔为四十八个孔的排列结构,所述多个孔根据一六边形定义的区域排列,其中三个孔围绕所述排列结构的中心设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孔为三十七个孔的排列结构,其中一个孔分布于所述排列结构的中心,各所述孔的直径均为4.5mm、5mm或5.5mm。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挤压头形成有用于指示所述挤压部件与所述限制部件的相对位置的标记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可根据测量需求选择挤压的程度以及待测物变形的阻力(孔的尺寸,如单孔截面积、多个孔的总截面积或排列形式等),克服了电子式装置的限制,为测量提供其它的可用性。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至少可得到下列统计信息,包含:不同挤压程度对于待测物变形程度的影响、不同挤压程度对不同质地的待测物(如含水量不同的面团)的影响统计、不同挤压时间对于待测物变形程度的影响、不同含水量对于待测物变形程度的影响、不同测量时间对于待测物变形程度的影响等,据此建立可参考的统计信息。
附图说明
参照下列附图与说明,可更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非限制性与非穷举性实例是参照下列附图而描述。在附图中的构件并非必须为实际尺寸;重点在于说明结构及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包含面团)的使用状态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的第一使用状态图和第二使用状态图,尤其局部显示刻度的变化;
图4A至图4D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的可选择更换部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测量装置; 101、底座;
101a、框; 101b、柱;
101c、连接部件; 101d、容置空间;
101e、肩部; 101f、螺纹孔;
101g、螺丝; 102、板;
102a、第一承载面; 102b、孔;
103、限制部件; 104、挤压部件;
104a、第二承载面; 104b、挤压头;
104c、挤压面; 104d、环;
104e、标记部; 200、砝码;
D、待测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完整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且通过示例显示特定的具体实施例。不过,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主题可具体实施于许多不同形式,因此所涵盖或请求保护的内容并不受限于本说明书所披露的任何具体实施例;该具体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同样,本实用新型在于为请求保护的主题提供合理的保护范围。除此之外,例如请求保护的主题可具体实施为装置或系统。
本说明书内使用的词汇“在一实施例”并不必要参照相同具体实施例,且本说明书内使用的“在其它(一些/某些)实施例”并不必要参照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其目的在于例如请求保护的主题包括全部或部分具体实施例的组合。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用于面团(或与面团相似的原料)的测量装置10的各个主要部件,包括一底座101、一板102、一限制部件103及一挤压部件104。本实用新型所指面团是指面团或类似于面团具有延伸质地的其它待测物D。
底座101提供测量装置10的底部支撑,底座101包含一框101a及多个柱101b。这些柱101b将框101a支撑于一高度,且这些柱101b还可通过连接部件101c相接以加强底座101的结构或调整底座101的重心。框101a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01d,其配置成使框101a的上方和下方相连通(图中未示)。框101a的容置空间101d用于收容板102,且框101a的内侧还形成有肩部101e,用以为收容于框101a中的板102提供支撑。虽然显示的框101a的形状和其容置空间101d的形状为矩形,但也可以是圆形或其它形状。
板102具有用于承载一待测物D的第一承载面102a,该待测物D例如为面团。板102的厚度应足够大以承受上方的挤压重力而不变形,例如,板102的厚度约为5.2mm。板102的形状和尺寸经适当选择以便放置于底座101的容置空间101d中。板102形成有多个孔102b,其纵向贯穿整个板102。当板102收容于底座101时,孔102b与框101a的下方相通。孔102b配置成接收待测物D因挤压而前进的部分,相关说明详述如后。在其它实施例中,孔102b可被忽略。
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01还包括有一横向固持件,用于固持收容于容置空间101d中的板102。例如,框101a可形成有多个螺纹孔101f,其与对应的螺丝101g配合而横向夹持收容于容置空间101d中的板102。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底座101可进一步包括一纵向固持件。或者,在某些实施例中,板102与框101a各自具有可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
限制部件103为一容器,用于限制待测物D的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限制部件103为一管。限制部件103放置于板102的第一承载面102a上并与第一承载面102a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作为用于容置所述待测物D的测试室。限制部件103的材质可为透明亚克力或不锈钢。亚克力材质利于观察测量的情况,不锈钢则利于模拟面团在机械设备中推进的情况。较佳地,限制部件103的尺寸应足够大以覆盖板102的多个孔102b所分布的区域,使孔102b与限制部件103所定义的空间连通。在一实施例中,限制部件103的内径约为43.7mm。虽然未显示,限制部件103可通过一固持件而固定于板102上。例如,可应用如前述的固持件,即螺纹孔101f和螺丝101g的组合。或者,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板102可形成特定的环或凹槽来限制该限制部件103的位置。
挤压部件104具有一第二承载面104a和一自第二承载面104a向下延伸的挤压头104b。在一实施例中,挤压头104b为一柱,其直径与限制部件103的内径相当,使挤压头104b能与限制部件103吻合。例如,挤压头104b的直径约为43.7mm。挤压头104b的末端具有一挤压面104c,其作为测量时与待测物D的接触面。在一实施例中,挤压面104c为一平面。第二承载面104a基本上为一平面,用以承载一重力部件(未显示),例如砝码200。当然,重力部件可以是任何固体、液体或其结合的形式。换言之,重力部件可放置在挤压部件104上,由此调整挤压部件104对待测物D的挤压力。
挤压部件104可提供有一位于第二承载面104a的周边的环104d,用于限制所述重力部件的位移。虽然未显示,环104d还可包括一固持件,如同前述的固持件,即螺纹孔101f和螺丝101g。较佳地,重力部件应适当地被固持在挤压部件104上,重力部件不会使挤压部件104倾斜或旋转,同时也确保均匀施力于待测物D。
在一实施例中,挤压头104b的一侧提供有一标记部104e,其可以是由印刷或加工形成于挤压头104b。标记部104e主要配置成用于指示挤压部件104与限制部件103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标记部104e为一组纵向延伸的刻度,以毫米为单位。由此,观测者可通过刻度读出在待测物D的起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挤压部件104相对限制部件103所移动的距离,作为待测物D变形程度的参考。
图2显示挤压部件104上放置有砝码200,且挤压头104b的部分插入限制部件103和板102构成的测量空间中。根据图2的部分剖面显示,板102的一底面坐在框101a的肩部101e,孔102b纵向贯穿整个板102。一待测物D放置于板102的第一承载面102a且被限制部件103包围。挤压部件104因其重量及砝码200的重量,使待测物D被挤压部件104的挤压面104c挤压。待测物D可能会变形而阻止挤压部件104继续前进。或者,待测物D可能会变形而通过其下方的孔102b前进。然而,所述变形为持续一段时间的挤压结果。举例而言,砝码200的重量可选自五百克、一公斤(也即1千克)、两公斤(也即2千克)或三公斤(也即3千克)。在可行的替代实施例中,所述挤压部件104和砝码200可由已知的一质地分析仪的探头取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利用具有适当尺寸的探头与所述限制部件103和板102配合。所述探头一般是由驱动器控制,其可配置成以六公斤(也即6千克)、十二公斤(也即12千克)、二十四公斤(也即24千克)、三十六公斤(也即36千克)或四十八公斤(也即48千克)等作为探头的作用力。根据探头的一下压距离,可记录与待测物D有关的一变形量,由此得知待测物D的质地。
参阅图3A和图3B分别显示待测物D在起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下,挤压部件104与限制部件103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起始状态为待测物D被挤压前挤压部件104所处的一位置。例如,可以视挤压面104c与待测物D接触的位置,或者挤压部件104未进入测量空间的位置。测量者应根据测量的条件决定适合的起始状态。所述最终状态为被挤压的待测物D的变形不再有进一步明显改变的状态。例如,最终状态可以由一预定挤压时间而决定,或者可通过前述标记部104e观察挤压部件104与限制部件103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再发生任何可视改变。由此,所述起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的挤压部件104的位置变化量,可视为待测物D被挤压所造成的一变形量数据。可了解,更换不同重量的重力部件,则会影响所述待测物D的变形量。基于一组重力部件的测量,则可得到与待测物D有关的统计值。此外,对于具有不同质地的待测物D,变形量的统计结果也会有差异。
图4A和图4B分别显示前述孔102b排列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图4A显示二十八个孔102b的排列结构,该排列结构为圆形,其中该些孔102b中的四个均分地排列在一最内径位置处,该些孔102b中的十六个孔102b均分地排列在一最外径位置处,剩下的八个孔102b则均分地排列在最内径位置处和最外径位置处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孔102b的直径约为6.12mm,最内径位置处的孔102b与孔102b之间的间隙约为1.8mm,最外径位置处的孔102b与孔102b之间的间隙约为1.2mm,介于最外径位置处和最内径位置处之间的孔102b与孔102b之间的间隙约为3.2mm,而该些孔102b的总截面积与挤压面104c的面积的比值约为54.9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该些孔102b的总截面积”或类似的叙述是指每一孔102b的截面积的总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孔102b的截面积”或类似的叙述是指该孔102b于该板102的第一承载面102a上的开孔截面积。
图4B显示二十一个孔102b的排列结构,该排列结构为圆形,其中该些孔102b中的一个位于中央,该些孔102b中的十三个孔102b均分地排列在一最外径位置处,剩下的七个孔102b则均分于中央与最外径位置处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孔102b的直径约为8mm,最外径位置处的孔102b与孔102b之间的间隙约为0.88mm,介于中央和最外径位置处的孔102b与孔102b之间的间隙约为0.74mm,而这些孔102b的总截面积与挤压面104c的面积的比值约为70.38%。
图4C显示另一实施例,此实施例为根据一六边形所定义区域的四十八个孔102b的排列结构,其中最靠近中心处为三个围绕中心的孔102b,其余孔102b朝六边形的边缘以特定方向排列。这些孔102b的每一个孔102b与相邻的另一个孔102b之间的间距约为1.37mm。所述六边形中径向相对的两点之间的一最大距离为43.7mm。孔102b的直径为4mm。这些孔102b的总截面积与挤压面104c的面积的比值约为40%。
图4D显示再一实施例,此实施例为根据一圆形所定义区域的三十七个孔102b的同心分配排列结构,其以一孔102b分配于中心,位于中心的孔102b又被相邻的六个孔围绕,排列的最外圈有十八个孔102b,其中针对挤压面104c的面积,在孔102b的内径为4.5mm时,这些孔102b的总截面积与挤压面104c的面积的比值为40.52%,在孔102b的内径为5mm时,这些孔102b的总截面积与挤压面104c的面积的比值为50.03%,而在孔102b的内径为5.5mm时,这些孔102b的总截面积与挤压面104c的面积的比值为60.53%。图4D的排列结构逻辑上以中心点开始,由内圈至外圈以六的倍数递增排列,如第一圈为六个孔102b,第二圈为十二个孔102b,第三圈为十八个孔102b,相加后总共三十七个孔102b。当然在其它的可能实施例中,也可以按照此逻辑创造不同的排列结构实施例。
图4A至图4D显示的四种排列结构实施例可分别实施在不同的板102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不同的板102”是指该些板102之间至少于下列参数之一存在差异:多个孔102b的排列方式、多个孔102b的总截面积、单孔直径、单孔截面积等。如此,测量者可根据待测物D的性质而选择用于测量的板102,或是以不同的板102针对同一待测物D进行多次测量而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较佳地,所述孔102b的排列是中心对称的排列,此可确保待测物D与所述板102在测量期间所受的力是均匀的。所述孔102b的数量或其排列方式,可至少由已知的一圆面积(即所述挤压面104c的面积)以及孔102b的总截面积与挤压面104c的面积的比值(如40%、50%、60%)所决定。相同的排列逻辑,基于不同的所述面积占比选择,可获得不同的孔102b的直径或数量。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孔102b的直径并非完全相同。如前所述,板102可通过螺纹孔101f和螺丝101g的配合而被夹持于框101a中。当然,板102也可自框101a中移除。举例而言,单孔直径相对较小的板102适于含水量相对较高的面团(如含水量为35%至50%的面团),单孔直径相对较大的板102适于含水量相对较低的面团(如含水量小于35%的面团)。
基于上述配置,测量者首先可将一待测物D放置于由板102的第一承载面102a与限制部件103定义的一第一容置空间中,即测量空间或测量室。以面团为例,待测的面团可以是通过特定比例(如水份、盐和面粉的比例)调配的。此外,较佳的,待测物D的尺寸和初始形状应有一致的规范。接着,在一预定时间内,以挤压部件104于一起始位置挤压位于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待测物D。例如,测量者可将挤压部件104自与待测物D顶部接触的位置释放,并经过一段时间后(即有效挤压时间),如十秒、二十秒、三十秒或六十秒,通过所述标记部104e记录挤压部件104位移的距离。经过该预定时间后,基于挤压部件104的一终止位置和前述起始位置获得一第一信息,如图3A和图3B所示挤压部件104的位移数值。当然,在所述预定时间内,测量者也可以根据标记部104e获得不同时间点的记录,形成更具体的统计信息。
最后,移除挤压部件104并取出被挤压的待测物D,以至少基于被挤压前的待测物D与被挤压后的待测物D的差异(例如,形变)获得一第二信息。例如,不同挤压程度的情况下,面团被挤进孔102b的程度也不同,这一第二信息可在待测物D被取出之后观察或测量而得知。
根据以上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10至少可得到下列统计信息,包含:不同挤压程度对于待测物D变形程度的影响、不同挤压程度对不同质地的待测物D(如含水量不同的面团)的影响统计、不同挤压时间对于待测物D变形程度的影响、不同含水量对于待测物D变形程度的影响、不同测量时间对于待测物D变形程度的影响等,据此建立可参考的统计信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需供电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10,其可根据测量需求选择挤压的程度以及待测物D变形的阻力(孔102b的尺寸,如单孔截面积、多个孔102b的总截面积或排列形式等),克服了电子式装置的限制,为测量提供其它的可用性。
虽然为了清楚了解已经用某些细节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范围内可实施特定改变与修改。因此,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设限,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此处说明的细节,但是可在权利要求范围及等同条件下进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板,具有用于承载一待测物的一第一承载面;
一限制部件,设于所述板上并与所述板定义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待测物;及
一挤压部件,具有一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用于承载一重力部件,以及自所述第二承载面反向延伸的一挤压头,所述挤压头配置成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所述挤压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以挤压所述待测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形成有多个孔,所述多个孔贯穿所述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支撑所述板的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中的每一个孔的直径均为4.00mm至8.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头具有一挤压面,所述多个孔的总截面积与所述挤压面的面积的比值为40.00%至70.3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为二十八个孔的排列结构,其中四个孔分布于所述排列结构的一最内径位置处,而其中十六个孔分布于所述排列结构的一最外径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为二十一个孔的排列结构,其中一个孔分布于所述排列结构的中心,而其中十三个孔分布于所述排列结构的一最外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为四十八个孔的排列结构,所述多个孔根据一六边形定义的区域排列,其中三个孔围绕所述排列结构的中心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为三十七个孔的排列结构,其中一个孔分布于所述排列结构的中心,各所述孔的直径均为4.5mm、5mm或5.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头形成有用于指示所述挤压部件与所述限制部件的相对位置的标记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16278.4U CN210487477U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16278.4U CN210487477U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87477U true CN210487477U (zh) | 2020-05-08 |
Family
ID=70535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16278.4U Active CN210487477U (zh) | 2019-08-14 | 2019-08-14 | 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874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93976A (zh) * | 2019-08-14 | 2021-02-23 | 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 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
2019
- 2019-08-14 CN CN201921316278.4U patent/CN21048747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93976A (zh) * | 2019-08-14 | 2021-02-23 | 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 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432086A (en) | Apparatus for the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microorganism culture | |
US8944008B2 (en) | Force measurement | |
CN210487477U (zh) | 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 | |
DE19646505A1 (de) |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von Untersuchungen an Zellproben und dergleichen | |
RU2007127254A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дисплеем, отображающим тенденцию измерения | |
Wei et al. | Classification of monofloral honeys by voltammetric electronic tongue with chemometrics method | |
CN101703391A (zh) | 人体机能动态测评方法 | |
CN112393976A (zh) | 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
TWI770413B (zh) | 用於麵糰的測量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 |
TWM585496U (zh) | 用於麵糰的測量裝置 | |
DE102007022323A1 (de) | Multiparameter-Messsystem | |
WO2003095624B1 (en) | Liver inflammation predictive genes | |
CN113667144B (zh) | 一种可视化检测金属离子的复合水凝胶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EP0364158A1 (en) | Tactile discrimination device and its use in assessing neurological function | |
CN211652657U (zh) | 一种基于电容法检测血液理化指标的poct设备 | |
CN203561543U (zh) | 标准布氏硬度块选点定位板 | |
US20170153197A1 (en) | Contamination Meter | |
CN107182361B (zh) | 一种基于电阻抗的玉米种子活力在线检测装置 | |
CN219142810U (zh) | 多参数水质检测仪 | |
DE202005007547U1 (de) | Anordnung zur Kontaktierung für Multiwellplatten | |
CN217536004U (zh) | 一种核酸提取器校准装置 | |
CN221577751U (zh) | 一种心理综合测评与训练装置 | |
CN213315114U (zh) | 一种医学检测用试管架 | |
CN108181031A (zh) | 铝板内应力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2710533A (zh) | 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仿生味觉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