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6119U - 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6119U
CN210486119U CN201920766181.7U CN201920766181U CN210486119U CN 210486119 U CN210486119 U CN 210486119U CN 201920766181 U CN201920766181 U CN 201920766181U CN 210486119 U CN210486119 U CN 210486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control system
water tank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61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7661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6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6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6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And Details Of Heating System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包括保温水箱和控制系统,还包括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所述控制系统位于保温水箱的底部一侧,所述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的输入端与保温水箱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并且保温水箱的底端墙体上安装有用户/热水龙头,所述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通过循环管与用户/热水龙头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系统对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的判断,经上水电磁阀,给整个热水系统进行补水;通过控制系统对保温水箱及集热模块的温度对比,经系统预设的参数控制温差循环泵和温差循环电磁阀开、关,可以达到通过太阳能加热保温水箱水的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真空管热水器阴雨天冬天不能使用、出水压力小、先要放掉冷水;电热水器水量小、加热时间长、安全风险大、耗能大;燃气热水器安全风险大、耗能大;空气能热水器耗能大;两种互补控制繁琐;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把不同功能的控制模块合理组合起来才行,但这种方式造价高昂。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完美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能让使用者无需人工操作,无论天气好坏,打开任何一个龙头就能使用恒温恒压的热水,还能节水节能,而且单体造价只有组合起来的十分之一;为此,提出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通过水泵对管道中水的间歇性循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包括保温水箱和控制系统,还包括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所述控制系统位于保温水箱的底部一侧,所述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的输入端与保温水箱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并且保温水箱的底端墙体上安装有用户/热水龙头,所述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通过循环管与用户/热水龙头连通,且循环管上设置有水流开关和室内管道回水温度传感器,所述保温水箱的顶端连通有输水管,且输水管的一端与循环管连通,所述输水管呈两段式结构,且两段之间连通有第二Y型过滤器,并且两段中与保温水箱连通的一段上设置有室外管道防冻温度传感器和上水电磁阀,与循环管连通的一段上设置有回水循环电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需要进行防冻处理时或热水循环时,输水管和循环管中进行水流循环。
优选的,所述保温水箱的一侧墙体上螺栓固定连接有集热模块,且集热模块通过管道与保温水箱连通,并且管道上设置有集热模块温度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集热模块对保温水箱中的水温进行调控。
优选的,所述保温水箱靠近集热模块的一侧底端墙体上螺栓固定连接有热泵,且热泵的顶端通过管道与保温水箱的顶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保温水箱中的水进行循环加热,且具有三次定时、恒温和手动加热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保温水箱靠近集热模块的一侧螺栓固定连接有温差/热泵循环泵,且温差/热泵循环泵的输入端与保温水箱的底端连通,输出端连通有第一Y型过滤器,所述第一Y型过滤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集热模块的底部和热泵的顶部连通,且第一Y型过滤器靠近集热模块的一端设置有温差循环电磁阀,并且第一Y型过滤器靠近热泵的一端设置有热泵循环电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差/热泵循环泵对于温差循环和热泵循环的操作互不干扰。
优选的,所述保温水箱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对保温水箱中的水位及温度进行调控。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热泵、集热模块温度传感器、温差循环电磁阀、温差/热泵循环泵、热泵循环电磁阀、室外管道防冻温度传感器、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水流开关、室内管道回水温度传感器、回水循环电磁阀和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系统对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的判断,经上水电磁阀,给整个热水系统进行补水;通过控制系统对保温水箱及集热模块的温度对比,经系统预设的参数控制温差循环泵和温差循环电磁阀开、关,可以达到通过太阳能加热保温水箱水的结果;通过控制系统对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的判断,经空气源热泵/电锅炉等制热设备和热泵循环泵、热泵循环电磁阀,对保温水箱的水进行循环加热;通过控制系统对室外管道防冻传感器的判断,经过循环泵、循环电磁阀,用保温水箱的热水给整个用水管道加热;通过控制系统对室内管道温度传感器的判断,经循环泵和循环电磁阀,给整个供热水管路进行恒温供水;通过水流开关对水流微小变化的判断,启动增压泵对热水进行增压;经过电磁阀的开和关,完美解决了水锤效应对水流开关干扰造成的增压/循环泵的频繁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中:1、保温水箱;2、集热模块;3、热泵;4、控制系统;5、集热模块温度传感器;6、温差循环电磁阀;7、温差/热泵循环泵;8、第一Y型过滤器;9、热泵循环电磁阀;10、室外管道防冻温度传感器;11、出水增压/ 回水循环泵;12、水流开关;13、用户/热水龙头;14、室内管道回水温度传感器;15、回水循环电磁阀;16、上水电磁阀;17、第二Y型过滤器;18、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19、输水管;20、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包括保温水箱1和控制系统4,还包括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11,控制系统4位于保温水箱1的底部一侧,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11的输入端与保温水箱1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并且保温水箱1的底端墙体上安装有用户/热水龙头13,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11通过循环管20与用户/热水龙头13连通,且循环管20上设置有水流开关12和室内管道回水温度传感器14,保温水箱1的顶端连通有输水管19,且输水管19的一端与循环管20连通,输水管19呈两段式结构,且两段之间连通有第二Y型过滤器17,并且两段中与保温水箱1连通的一段上设置有室外管道防冻温度传感器10和上水电磁阀16,与循环管20连通的一段上设置有回水循环电磁阀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需要进行防冻处理时或热水循环时,输水管20和循环管19中进行水流循环。
具体的,如图1-2所示,保温水箱1的一侧墙体上螺栓固定连接有集热模块2,且集热模块2通过管道与保温水箱1连通,并且管道上设置有集热模块温度传感器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集热模块2对保温水箱1中的水温进行调控。
具体的,如图1-2所示,保温水箱1靠近集热模块2的一侧底端墙体上螺栓固定连接有热泵3,且热泵3的顶端通过管道与保温水箱1的顶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保温水箱1中的水进行循环加热,且具有三次定时、恒温和手动加热的功能。
具体的,如图1-2所示,保温水箱1靠近集热模块2的一侧螺栓固定连接有温差/热泵循环泵7,且温差/热泵循环泵7的输入端与保温水箱1的底端连通,输出端连通有第一Y型过滤器8,第一Y型过滤器8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集热模块2的底部和热泵3的顶部连通,且第一Y型过滤器8靠近集热模块2的一端设置有温差循环电磁阀6,并且第一Y型过滤器8靠近热泵3的一端设置有热泵循环电磁阀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差/热泵循环泵7对于温差循环和热泵循环的操作互不干扰。
具体的,如图1-2所示,保温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对保温水箱1中的水位及温度进行调控。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控制系统4的输入、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热泵3、集热模块温度传感器5、温差循环电磁阀6、温差/热泵循环泵7、热泵循环电磁阀9、室外管道防冻温度传感器10、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11、水流开关 12、室内管道回水温度传感器14、回水循环电磁阀15和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18。
安装方法:
第一步、将保温水箱1、集热模块2、热泵3和控制系统4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墙体上,在保温水箱1的底部连通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11,并在其输出端连通循环管20,循环管20的一端连接多个用户/热水龙头13,循环管20的中间位置旋合连接水流开关12,并在其上部加装室内管道回水温度传感器14,循环管20通过输水管19与保温水箱1进行连通,并在输水管19上加装回水循环电磁阀15和室外管道防冻温度传感器10;
第二步、通过管道将集热模块2和保温水箱1进行连通,并在管道上加装集热模块温度传感器5,管道还与热泵3进行连通,在保温水箱1的底端连通温差/热泵循环泵7,输出端连通第一Y型过滤器8,第一Y型过滤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集热模块2和热泵3进行连通,并且分别设置有温差循环电磁阀6和热泵循环电磁阀9。
工作原理:在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18将水温水位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4,通过系统预设的温控、三次顶时、缺水、低水压、恒水压和手动上水模式,对上水电磁阀16进行控制,用以对保温水箱1进行补水,通过输水管19 对保温水箱1中进行输水处理,在保温水箱1中的水温达到触发值时,使得控制系统4对温差/热泵循环泵7和热泵循环电磁阀9进行动作,使得温差/ 热泵循环泵7将保温水箱1中的水抽送至热泵3中,从而对水进行加热处理,被加热的水通过管道回流至保温水箱1中,在保温水箱1中的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18的监测值达到预设后,关闭热泵循环电磁阀9,此时打开温差循环电磁阀6,当集热模块温度传感器5的感知温度低于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18的数值二十摄氏度时,温差/热泵循环泵7进行工作,使得保温水箱1 中的水循环进入集热模块2中,从而进行循环加热,在两者之间的水温达到五摄氏度时温差/热泵循环泵7关闭,通过室内管道回水温度传感器14对循环管20内部温度进行监控,在温度低于五摄氏度时,进行循环水的动作,保温水箱1中的水通过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11向循环管20中进行泵送,通过控制系统4对水流开关12和回水循环电磁阀15导通后,水流通过循环管20 流入输水管19中,并通过输水管19进入保温水箱1中,以此保证了在循环管20中的温度;在室外管道防冻温度传感器10被触发时,回水循环电磁阀 15打开进行管道内部的水流的循环,使得室外输水管19中进行水流的循环,避免温度较低造成结冰,影响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包括保温水箱(1)和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11),所述控制系统(4)位于保温水箱(1)的底部一侧,所述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11)的输入端与保温水箱(1)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并且保温水箱(1)的底端墙体上安装有用户/热水龙头(13),所述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11)通过循环管(20)与用户/热水龙头(13)连通,且循环管(20)上设置有水流开关(12)和室内管道回水温度传感器(14),所述保温水箱(1)的顶端连通有输水管(19),且输水管(19)的一端与循环管(20)连通,所述输水管(19)呈两段式结构,且两段之间连通有第二Y型过滤器(17),并且两段中与保温水箱(1)连通的一段上设置有室外管道防冻温度传感器(10)和上水电磁阀(16),与循环管(20)连通的一段上设置有回水循环电磁阀(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1)的一侧墙体上螺栓固定连接有集热模块(2),且集热模块(2)通过管道与保温水箱(1)连通,并且管道上设置有集热模块温度传感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1)靠近集热模块(2)的一侧底端墙体上螺栓固定连接有热泵(3),且热泵(3)的顶端通过管道与保温水箱(1)的顶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1)靠近集热模块(2)的一侧螺栓固定连接有温差/热泵循环泵(7),且温差/热泵循环泵(7)的输入端与保温水箱(1)的底端连通,输出端连通有第一Y型过滤器(8),所述第一Y型过滤器(8)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集热模块(2)的底部和热泵(3)的顶部连通,且第一Y型过滤器(8)靠近集热模块(2)的一端设置有温差循环电磁阀(6),并且第一Y型过滤器(8)靠近热泵(3)的一端设置有热泵循环电磁阀(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4)的输入、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热泵(3)、集热模块温度传感器(5)、温差循环电磁阀(6)、温差/热泵循环泵(7)、热泵循环电磁阀(9)、室外管道防冻温度传感器(10)、出水增压/回水循环泵(11)、水流开关(12)、室内管道回水温度传感器(14)、回水循环电磁阀(15)和保温水箱水温水位传感器(18)。
CN201920766181.7U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 Active CN210486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6181.7U CN210486119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6181.7U CN210486119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6119U true CN210486119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12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6181.7U Active CN210486119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6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0237B (zh) 太阳能集热系统
CN103134232A (zh) 冷暖干衣空气能热水器
CN104807212B (zh) 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组合应用系统及其节能控制装置
CN201083433Y (zh) 太阳能联合热泵供热水节能装置
CN104848295A (zh) 自适应智能换热站
CN104848294A (zh) 高温水换热低温水直连供暖系统
CN203203292U (zh) 一种冷暖干衣空气能热水器
CN104697197A (zh)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
CN210486119U (zh) 一种涵盖了全屋热水所有需求的控制系统
CN207230963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电磁锅炉
CN203501309U (zh) 换热站智能控制节能装置
CN203629131U (zh) 太阳能热泵耦合供暖、供热及制冷三位一体系统装置
CN206055762U (zh) 淋浴系统
CN212204713U (zh) 一种热水供给系统
CN205156207U (zh) 一种新型低谷电节能空调
CN205048543U (zh) 一种多热源中央热水处理系统
CN209101579U (zh) 一种两仓温控分体式直热太阳能热水器
CN201138073Y (zh) 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KR101376059B1 (ko) 국소 난방이 가능한 자연 순환형 태양열 온수시스템
CN206875631U (zh) 一种基于建筑一体化与多能源互补农用冷暖辐射空调
CN207123038U (zh) 一种压差型空调节能控制系统
CN101392927A (zh) 一种太阳热水器集中供热系统
CN206496399U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联合运行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CN206291511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系统
CN104728916A (zh) Ddc控制多单元联合运行的太阳能采暖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