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2828U - 安全带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2828U
CN210472828U CN201920766558.9U CN201920766558U CN210472828U CN 210472828 U CN210472828 U CN 210472828U CN 201920766558 U CN201920766558 U CN 201920766558U CN 210472828 U CN210472828 U CN 210472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safety belt
wearing
belt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65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历伟
孙硕
张志峰
岳玉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65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72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2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2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安全带包括穿戴部和安全绳,安全绳用于连接穿戴部和固定基体,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插扣,安全带插扣设置在穿戴部和安全绳之间,以使安全绳通过安全带插扣与穿戴部连接;其中,安全带插扣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拆卸连接,第一部分与穿戴部连接,第二部分与安全绳连接。通过使用安全带插扣将安全绳与穿戴部连接,安全带插扣广泛地应用与汽车安全带中,通过使用安全带插扣,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可快速地解开安全带插扣,从而实现安全带的脱钩,及时逃离危险区域,极大地提高了安全带的脱钩速度,拓展了安全带的应用场合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无法快速脱钩的问题。

Description

安全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带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带。
背景技术
目前,安全带在高空作业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使用安全带,可以有效地减小操作人员从高空坠落的风险,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现有的安全带脱钩操作较麻烦,当出现一些特殊的紧急状况时,操作人员难以及时地解开安全带,导致操作人员无法及时逃离,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例如,在一些存在易燃易爆介质的高空环境中进行作业时,当介质遇明火发生燃烧时,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操作人员难以及时地解开安全带逃离,容易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目前,在部分炼化企业中,为了保证操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逃离,常采用禁止佩戴安全带的措施,但不佩戴安全带又容易出现高空坠落的危险,给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无法快速脱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包括穿戴部和安全绳,安全绳用于连接穿戴部和固定基体,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插扣,安全带插扣设置在穿戴部和安全绳之间,以使安全绳通过安全带插扣与穿戴部连接;其中,安全带插扣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拆卸连接,第一部分与穿戴部连接,第二部分与安全绳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具有插头,第二部分具有插槽,插头可拆卸地安装在插槽内,第二部分具有与插头匹配的锁紧部,当插头插入插槽内时,锁紧部将插头锁定。
进一步地,安全带插扣为多个,多个安全带插扣的第一部分均固定在穿戴部上,安全绳具有多个安全绳分段,多个安全带插扣的第二部分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安全绳分段上,以使各个安全绳分段通过相应的安全带插扣与穿戴部连接。
进一步地,安全带插扣为两个,两个安全带插扣的第一部分分别固定在穿戴部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穿戴部包括用于穿戴在操作者身体上的穿戴本体和与穿戴本体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与穿戴本体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安全带插扣的第一部分连接,以通过连接部将安全带插扣的第一部分与穿戴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部和安全带插扣均为多个,各个连接部与各个安全带插扣的第一部分一一对应地连接;安全绳具有多个安全绳分段,各个安全绳分段与安全带插扣的第二部分一一对应地连接。
进一步地,安全带插扣为多个,连接部具有多个连接分段,各个连接分段与各个安全带插扣的第一部分一一对应地连接;安全带包括连接器,多个安全带插扣的第二部分均固定在连接器上,安全绳与连接器连接,以通过连接器将安全带插扣的第二部分与安全绳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器为板体,多个安全带插扣的第一部分沿板体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在连接器上。
进一步地,连接器为柱状,多个安全带插扣的第一部分沿连接器的周向分布在连接器上。
进一步地,安全带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具有安全钩,安全绳通过安全钩与固定基体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安全带包括穿戴部和安全绳,安全绳用于连接穿戴部和固定基体,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插扣,安全带插扣设置在穿戴部和安全绳之间,以使安全绳通过安全带插扣与穿戴部连接;其中,安全带插扣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拆卸连接,第一部分与穿戴部连接,第二部分与安全绳连接。通过使用安全带插扣将安全绳与穿戴部连接,安全带插扣广泛地应用与汽车安全带中,通过使用安全带插扣,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可快速地解开安全带插扣,从而实现安全带的脱钩,及时逃离危险区域,极大地提高了安全带的脱钩速度,拓展了安全带的应用场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图4中的安全带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穿戴部;2、连接部;21、连接分段;3、安全带插扣;4、安全绳;41、安全绳分段;5、固定部;6、固定基体;7、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系统、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包括穿戴部1和安全绳4,安全绳4用于连接穿戴部1和固定基体6,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插扣3,安全带插扣3设置在穿戴部1和安全绳4之间,以使安全绳4通过安全带插扣3与穿戴部1连接;其中,安全带插扣3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拆卸连接,第一部分与穿戴部1连接,第二部分与安全绳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包括穿戴部1和安全绳4,安全绳4用于连接穿戴部1和固定基体6,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插扣3,安全带插扣3设置在穿戴部1和安全绳4之间,以使安全绳4通过安全带插扣3与穿戴部1连接;其中,安全带插扣3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拆卸连接,第一部分与穿戴部1连接,第二部分与安全绳4连接。通过使用安全带插扣3将安全绳4与穿戴部1连接,安全带插扣3广泛地应用与汽车安全带中,通过使用安全带插扣3,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可快速地解开安全带插扣3,从而实现安全带的脱钩,及时逃离危险区域,极大地提高了安全带的脱钩速度,拓展了安全带的应用场合。
具体地,第一部分具有插头,第二部分具有插槽,插头可拆卸地安装在插槽内,第二部分具有与插头匹配的锁紧部,当插头插入插槽内时,锁紧部将插头锁定。第二部分上还设有解锁按钮,解锁按钮与锁紧部连接,以通过按下锁紧按钮将锁紧部解锁。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的安全带插扣3,可以极大地方便安全带脱钩,使安全带使用更方便。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安全带的安全性,安全带插扣3为多个,多个安全带插扣3的第一部分均固定在穿戴部1上,安全绳4具有多个安全绳分段41,多个安全带插扣3的第二部分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安全绳分段41上,以使各个安全绳分段41通过相应的安全带插扣3与穿戴部1连接。通过设置多个安全带插扣3,可以消除其中的一部分安全带插扣3误打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带的安全性。
具体地,为了方便安全带脱钩操作,安全带插扣3为两个,两个安全带插扣3的第一部分分别固定在穿戴部1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安全带插扣3的第一部分分别设置在穿戴部1的相对两侧与使用者腰部对应的位置。操作者使用双手可方便地接触并打开两侧的安全带插扣3,方便了安全带的脱钩操作。
如图2所示,穿戴部1包括用于穿戴在操作者身体上的穿戴本体和与穿戴本体连接的连接部2,连接部2的一端与穿戴本体连接,连接部2的另一端与安全带插扣3的第一部分连接,以通过连接部2将安全带插扣3的第一部分与穿戴本体连接。通过设置连接部2,并将安全带插扣3的第一部分连接在连接部2上,可以适于在一些不方便接触身体的作业场合应用,拓展了安全带的使用范围。
具体地,连接部2和安全带插扣3均为多个,各个连接部2与各个安全带插扣3的第一部分一一对应地连接;安全绳4具有多个安全绳分段41,各个安全绳分段41与安全带插扣3的第二部分一一对应地连接。通过设置多个连接部2,可以保证穿戴部1与安全绳4连接的可靠性,提高安全带的安全性。
如图4所示,安全带插扣3为多个,连接部2具有多个连接分段21,各个连接分段21与各个安全带插扣3的第一部分一一对应地连接;安全带包括连接器7,多个安全带插扣3的第二部分均固定在连接器7上,安全绳4与连接器7连接,以通过连接器7将安全带插扣3的第二部分与安全绳4连接。这样,可以将安全带插扣3有序地布置,避免多个安全带插扣3的设置造成安全带杂乱的问题。
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连接器7可以采用多种结构设计:
例如,连接器7为板体,多个安全带插扣3的第一部分沿板体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在连接器7上。
再如,连接器7为柱状,多个安全带插扣3的第一部分沿连接器7的周向分布在连接器7上。
具体地,安全带包括固定部5,固定部5具有安全钩,安全绳4通过安全钩与固定基体6连接。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包括穿戴部1和安全绳4,安全绳4用于连接穿戴部1和固定基体6,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插扣3,安全带插扣3设置在穿戴部1和安全绳4之间,以使安全绳4通过安全带插扣3与穿戴部1连接;其中,安全带插扣3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拆卸连接,第一部分与穿戴部1连接,第二部分与安全绳4连接。通过使用安全带插扣3将安全绳4与穿戴部1连接,安全带插扣3广泛地应用与汽车安全带中,通过使用安全带插扣3,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可快速地解开安全带插扣3,从而实现安全带的脱钩,及时逃离危险区域,极大地提高了安全带的脱钩速度,拓展了安全带的应用场合。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带,包括穿戴部(1)和安全绳(4),所述安全绳(4)用于连接所述穿戴部(1)和固定基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插扣(3),所述安全带插扣(3)设置在所述穿戴部(1)和安全绳(4)之间,以使所述安全绳(4)通过所述安全带插扣(3)与所述穿戴部(1)连接;
其中,所述安全带插扣(3)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穿戴部(1)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安全绳(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具有插头,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插槽,所述插头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插槽内,所述第二部分具有与所述插头匹配的锁紧部,当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槽内时,所述锁紧部将所述插头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插扣(3)为多个,多个所述安全带插扣(3)的所述第一部分均固定在所述穿戴部(1)上,所述安全绳(4)具有多个安全绳分段(41),多个所述安全带插扣(3)的所述第二部分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所述安全绳分段(41)上,以使各个所述安全绳分段(41)通过相应的所述安全带插扣(3)与所述穿戴部(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插扣(3)为两个,两个所述安全带插扣(3)的所述第一部分分别固定在所述穿戴部(1)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部(1)包括用于穿戴在操作者身体上的穿戴本体和与所述穿戴本体连接的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的一端与所述穿戴本体连接,所述连接部(2)的另一端与所述安全带插扣(3)的所述第一部分连接,以通过所述连接部(2)将所述安全带插扣(3)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穿戴本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和所述安全带插扣(3)均为多个,各个所述连接部(2)与各个所述安全带插扣(3)的所述第一部分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安全绳(4)具有多个安全绳分段(41),各个所述安全绳分段(41)与所述安全带插扣(3)的所述第二部分一一对应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插扣(3)为多个,所述连接部(2)具有多个连接分段(21),各个所述连接分段(21)与各个所述安全带插扣(3)的所述第一部分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安全带包括连接器(7),多个所述安全带插扣(3)的所述第二部分均固定在所述连接器(7)上,所述安全绳(4)与所述连接器(7)连接,以通过所述连接器(7)将所述安全带插扣(3)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安全绳(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7)为板体,多个所述安全带插扣(3)的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板体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在所述连接器(7)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7)为柱状,多个所述安全带插扣(3)的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连接器(7)的周向分布在所述连接器(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包括固定部(5),所述固定部(5)具有安全钩,所述安全绳(4)通过所述安全钩与固定基体(6)连接。
CN201920766558.9U 2019-05-24 2019-05-24 安全带 Active CN210472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6558.9U CN210472828U (zh) 2019-05-24 2019-05-24 安全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6558.9U CN210472828U (zh) 2019-05-24 2019-05-24 安全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2828U true CN210472828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12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6558.9U Active CN210472828U (zh) 2019-05-24 2019-05-24 安全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72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3717B2 (en) Connector for lifelines
US8919629B2 (en) Tool belt mountable device for retractable tool lanyards
US20030102468A1 (en) Firefighter's wedge and deployment assembly therefor
CN101400411A (zh) 单索或双索的系索和溜索设备
CA2550641A1 (en) Protective garment such as protective coat, and drag harness
US20140251725A1 (en) Quick release connector for fall protection
DE69735385T2 (de) Sicherheitskarabinerhaken
WO2007081668A1 (en) Slidable beam anchor
CA2934918A1 (en) Control docking station for a one or two stage locking mechanism
US8627514B1 (en) Vehicle ready modular light weight load bearing equipment apparatus
US20140262608A1 (en) Self-locking webbing connectable device attachment plate
WO2014206095A1 (zh) 一种可回收的抓钩
CN108136193B (zh) 模块化的特护设备
CN210472828U (zh) 安全带
WO2015054796A1 (en) Infrastructure for mobile devices and electronic loose equipment
EP3299300A1 (en) Fall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13009354A2 (en) Personal fall limiter arrangement and user connection arrangement therefor
US9930956B2 (en) Portable radio retention device
US9943710B1 (en) Push locking load attachment device
US20210346739A1 (en) Fall-protection assembly comprising a soft, endless connector
US20200206549A1 (en) Fall arresting device connector
US10734773B2 (en) Infrastructure for mobile devices and electronic loose equipment
CN206214600U (zh) 电力用安全带
EP3097954B1 (en) Fall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rescue cage of an aerial ladder, in particular for firefighting vehicles
US9388607B2 (en) Police car restrai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