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9734U - 耳背式助听器 - Google Patents

耳背式助听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9734U
CN210469734U CN201921027216.1U CN201921027216U CN210469734U CN 210469734 U CN210469734 U CN 210469734U CN 201921027216 U CN201921027216 U CN 201921027216U CN 210469734 U CN210469734 U CN 210469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ring aid
aid body
electronic lock
ear
m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72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翼
程大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flytek South Chin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flytek South Chin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flytek South Chin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Iflytek South Chin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72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9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9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9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背式助听器,包括助听器本体以及用于佩戴时将助听器本体锁定在人耳处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锁臂、电子锁扣以及生物特征解锁装置;所述锁臂的一端与所述助听器本体固接,所述锁臂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电子锁扣配合的锁头;所述电子锁扣设置于所述助听器本体上,且所述锁头与所述电子锁扣处于连接锁定状态时,所述锁臂与所述助听器本体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所述生物特征解锁装置设置于所述助听器本体,并与所述电子锁扣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子锁扣开锁。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用户佩戴时的锁定需求,并通过设置生物特征解锁装置,以此方便专人安全解锁。

Description

耳背式助听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听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背式助听器。
背景技术
助听器是一种帮助患者应对听力障碍的医疗器械,用于辅助加强听力,将声音信号扩大,使有听力障碍的用户可以接收扩大后的声音信号,实现与旁人进行日常的交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趋重,加上对弱听、耳聋等问题的高度关注,助听器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得益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助听器逐渐往失真度越来越低、舒适度越来越高、携带越来越方便的趋势发展。
通常,助听器可分单耳式和双耳式,其中单耳式又可分为耳道式、耳内式、耳背式等。对于耳背式助听器,其是现有使用的最广泛的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外型纤巧,依赖一个弯曲成半圆形的硬塑料耳钩挂在耳后,外壳可借用皮肤或头发的颜色加以掩饰,放大后的声音经耳钩通过一根塑胶管传入耳模的声孔中,输出功率有大、中、小不等,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患者,大多都可以使用耳背式助听器,而且随着技术更迭,目前档次较高的耳背式助听器内还配置各种声音处理电路,如自动增益控制等。
虽然从助听器的技术处理上已有较多的创新改进,但各厂家在进行研发创新时往往忽略了另一个亦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结构的发展,佩戴助听器的患者中大部分为老年人,但由于老年人较多存在记忆力衰退、知觉敏感度下降,甚至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导致失智的情况,老年人对于已佩戴在耳部的助听器的觉察度不够,时常发生脱落后遗失或由于失智情况,耳聋老人在非理智意识驱使前提下可轻易将助听器摘除,使得失智的耳聋老人更易发生安全问题,助听器也失去了原有作用。
但目前多数助听器不具备防脱落的佩戴锁定功能,即便耳背式助听器可通过弧形勾部挂配在耳后起到有限的夹持作用,但由于人耳结构的差异以及单侧挂配的形式,使得助听器掉落或者被摘除仍较易发生,这对于特定的用户人群而言,具有凸显的不便性甚至由此引发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背式助听器,以满足用户佩戴锁定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耳背式助听器,包括助听器本体以及用于佩戴时将助听器本体锁定在人耳处的电子锁;
所述电子锁包括:锁臂、电子锁扣以及生物特征解锁装置;
所述锁臂的一端与所述助听器本体固接,所述锁臂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电子锁扣配合的锁头;
所述电子锁扣设置于所述助听器本体上,且所述锁头与所述电子锁扣处于连接锁定状态时,所述锁臂与所述助听器本体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
所述生物特征解锁装置设置于所述助听器本体,并与所述电子锁扣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子锁扣开锁。
可选地,所述生物特征解锁装置包括指纹解锁装置或声纹解锁装置;
所述指纹解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助听器本体上的指纹感应区以及内置所述助听器本体并与所述指纹感应区电性连接的指纹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声纹解锁装置包括内置所述助听器本体的麦克风以及与所述麦克风电性连接的语音信号处理模块。
可选地,所述助听器本体内置主控芯片,且在所述助听器本体上还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呼叫按键;
所述呼叫按键用于触发所述主控芯片输出呼叫信号。
可选地,所述呼叫按键包括实体机械按键或触碰式按键。
可选地,所述助听器本体内还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通讯装置;
所述通讯装置用于与外部终端无线通信,并将所述呼叫信号发送至外部终端。
可选地,所述通讯装置为移动通信模块;
并且,所述助听器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插接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卡槽;
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用户身份识别卡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助听器本体上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拍摄装置;
所述主控芯片在输出呼叫信号时,向所述拍摄装置发送启动信号。
可选地,所述助听器本体上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扬声器;
所述呼叫信号为预置的报警音频,且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扬声器向外界输出所述报警音频。
可选地,在所述助听器本体内设有定位装置。
可选地,所述锁臂上设有长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背式助听器,包括助听器本体以及用于佩戴时将助听器本体锁定在人耳处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锁臂、电子锁扣以及生物特征解锁装置;所述锁臂的一端与所述助听器本体固接,所述锁臂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电子锁扣配合的锁头;所述电子锁扣设置于所述助听器本体上,且所述锁头与所述电子锁扣处于连接锁定状态时,所述锁臂与所述助听器本体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所述生物特征解锁装置设置于所述助听器本体,并与所述电子锁扣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子锁扣开锁。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用户佩戴时的锁定需求,并借由生物特征解锁装置,以便于由专人安全解锁。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背式助听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背式助听器的实施例的电连接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背式助听器的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方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助听器本体 10锁臂 11电子锁扣 2指纹感应区 3呼叫按键 4卡槽 5拍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首先需指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背式助听器基于现有的耳背式助听器,因此具有现有技术普遍包含的结构和功能,例如均包括本体外壳、放大器、控制芯片元件、受话器、耳钩、传声器、耳模、电池仓、电池、启动开关以及音量调节开关等,本实用新型不对上述现有结构和功能做过多赘述,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借鉴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耳背式助听器基础上,针对前文提及的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耳背式助听器的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助听器本体1以及用于佩戴时将助听器本体1锁定在人耳处的电子锁。其中,所述电子锁可具体包括:锁臂10、电子锁扣11以及生物特征解锁装置。所述锁臂10的一端与所述助听器本体1固接,所述电子锁扣11在本实施例中也设置于所述助听器本体1上,所述锁臂10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电子锁扣11配合的锁头(图中未示出),即使当锁头插入或吸附在电子锁扣11时,电子锁扣11可通过内置芯片和驱动元件(例如微型马达等)使锁头锁定,这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微型电子锁可供实施选用,此处不对电子锁的原理进行赘述。
但需要说明的有如下两点:其一、当所述锁头与所述电子锁扣11处于连接锁定状态时,所述锁臂10与所述助听器本体1形成图示中的闭合的环状结构,相当于锁定状态的该耳背式助听器环套在人耳部,这便起到有效的防脱作用,并且可以进一步考虑的是利用可调解长度的所述锁臂10,使佩戴锁定的耳背式助听器适用于不同的人耳结构并提升锁定状态的稳定性(即可以通过对锁臂10的长度调节,使整个助听器贴紧人耳),例如在锁臂10上设有长度调节装置,实施时可借鉴现有的调节式背带扣或者可依靠螺扣锁定的拉伸式弧形管等;其二、不排除在其他实施例中采用两段式锁臂10,即一条锁臂1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助听器本体1上且另一端设有锁头,而另一条锁臂1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助听器本体1上且另一端设有电子锁扣,此实施例的锁臂结构以及锁定连接方式可借鉴某些头盔的两段式绑带,即实现锁定的位置在整个锁臂10的中部位置,对此还需进一步说明的是,对于此种方式可能需考虑在至少一段锁臂10内设置电控电子锁扣的导线,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但后文将对一种锁臂内配置有导线的实施例作相应说明。
接续前文,所述生物特征解锁装置设置于所述助听器本体1,并与所述电子锁扣11电性连接,其作用是驱动所述电子锁扣11开锁;虽然现有的锁定方式是多样的,例如通过子母扣或者传统表带式均可实现锁定功能。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初衷是源自背景中提及的特定问题,并考虑到实际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因此采用了电子锁和生物特征识别的方式实现锁定和解锁操作,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生物特征解锁装置可至少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指纹解锁装置或声纹解锁装置。其中,所述指纹解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助听器本体1上的指纹感应区2(可参考图1示意)以及内置所述助听器本体并与所述指纹感应区2电性连接的指纹信号处理模块,指纹识别解锁的现有产品也已相对成熟,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赘述,但需要指出的是,可以通过指纹解锁装置预先录入多个用户的指纹,例如佩戴者本人和/或亲属朋友等,这样既方便佩戴者自行摘除耳背式助听器,也便于当佩戴者本人不方便时可由信赖的专人协助摘除耳背式助听器,并且由于采用了生物识别技术,因此对于特定人群(例如失智老人)而言,可以预先设定只由可信赖的专人进行解锁、摘除操作,而佩戴者本人无法轻易解锁、摘除助听器,以防失智老人无意地摘掉助听器引发安全问题。这里还需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专人不便采用指纹解锁的情况,还可以通过APP等方式实现远程遥控解锁,对此现有技术已有参考并且不在本实用新型的探讨范围之内。
接着,有关所述声纹解锁装置,同样可以借鉴成熟的语音处理产品和现有技术,在硬件配置方面可以包括内置于所述助听器本体1的麦克风以及与所述麦克风电性连接的语音信号处理模块,其用于根据预先记录的专人语音数据,进行发音人识别、密码内容辨识,并以此作为解锁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声纹解锁的实现同样可参考前文关于指纹解锁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但无论采取指纹或声纹等生物特征识别解锁,其目的均是为了提升解锁操作的便利性以及针对特定需求的安全性。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出发点之一是考虑到助听器的特定用户群体的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满足该群体对于安全性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在上述防脱落实施例的基础上,还提供了如下较佳的实施参考,参考图2所示的电控关系示意图,在助听器本体1还内置有主控芯片,且在所述助听器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呼叫按键3(结合图1所示);其中,所述主控芯片可采用现有耳背式助听器的控制元件,并且与前文提及的电子锁相关联,实施时可将电子锁扣的驱动控制和/或生物特征解锁装置与该主控芯片电性连接或集于一体,例如生物识别解锁的验证交由主控芯片执行,并根据验证结果由主控芯片输出用于驱动电子锁扣的动作的指令,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此过程并非难事且皆有现有技术予以选择;而呼叫按键3可采用实体机械按键或感应式的触碰式按键,实施时均可借鉴现有的硬件设置方式,此处不做赘述;但需要说明的是,该呼叫按键3区别于一般的启动开关功能或者音量、模式选择功能,而是被配置为用来触发所述主控芯片输出呼叫信号。
这里所述的呼叫信号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并且不同的“呼叫信号”可由相应的不同硬件配置方案予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1)该呼叫信号是向外部终端发送的紧急呼叫信号,那么所述助听器本体1内还可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通讯装置,该所述通讯装置的作用是与外部终端(例如亲友的手机或者服务平台的计算机等)无线通信,并将该呼叫信号发送至外部终端;具体而言,例如佩戴者如遇紧急事态,可通过预设方式按压或触碰该呼叫按键3,主控芯片通过通讯装置向佩戴者的亲友的智能手机或服务监控平台发送一条警告信息,亲友便可以及时与佩戴者进行联系,当然更佳地方案可再参考图3所示,在耳背式助听器内还设置有定位装置,例如GPS模块,这样在发送紧急呼叫信息的同时还可附带佩戴者的定位数据便于亲友有效处理紧急事态,关于定位装置的硬件配置已有现有技术可供借鉴,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2)该呼叫信号是向外部终端发送的电话信号,那么前述通讯装置可选用移动通信模块,并且,在所述助听器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插接用户身份识别卡(SIM卡)的卡槽4(结合图1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用户身份识别卡电性连接,图2中以虚线表示该可选方案。具体的硬件实现可参考无线通话型耳机的现有方案;具体而言,例如佩戴者如遇紧急事态,可通过预设方式按压或触碰该呼叫按键3,主控芯片通过移动通信模块及SIM卡的预设配置向佩戴者的亲友手机或服务监控平台进行诸如“一键拨打电话”的操作,当然无需赘述的是,在该实施方案中耳背式助听器还需装置有拾音设备。
3)该呼叫信号是由助听器直接向外界输出的预置的报警音频,因此可选地,所述助听器本体1上还可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扬声器,图2中以虚线表示该可选方案;具体而言,例如佩戴者如遇紧急事态,可通过预设方式按压或触碰该呼叫按键3,主控芯片通过所述扬声器向外界输出所述报警音频,例如蜂鸣音、警示音、求救语音等,以便佩戴者周边人发现遇险用户,并提供有效的协助。这里需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基础上还可以如图3所示,考虑增加灯光示警装置,在输出报警音频的同时通过输出较为明显的视觉信号以提升被外界人员发现的可能性。
最后,在上述各实施例及优选方式基础上,还可以参考图3示出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地为该耳背式助听器加设拍摄装置以及断路报警装置。
例如可在所述助听器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拍摄装置5(结合图1所示),例如选用微型摄像头等现有产品;具体而言,可以配置为当所述主控芯片输出前述呼叫信号时,向所述拍摄装置发送启动信号,以实现对外部图像的采集,并且配合前文提及的通讯装置,还可将拍摄到的图片或视频流发送至外部终端,对此实现过程已有现有技术可供参考,此处不再赘述。
关于断路报警装置,其可以与前文提及的锁臂10相关联,即在锁臂10内设有较细的导线,正常佩戴锁定后导线处于接通状态,并且该接通状态由电信号传递至主控芯片上予以实时监测;一旦遇到除了正常生物特征解锁之外的强外力拆卸,如被不法分子扯断、剪断等导致导线断路,则可通过主控芯片触发上述呼叫信号向外部输出警报,并且还可以启动前述拍摄装置采集强行拆卸的外力来源。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但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言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合搭配成多种等效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听器本体以及用于佩戴时将助听器本体锁定在人耳处的电子锁;
所述电子锁包括:锁臂、电子锁扣以及生物特征解锁装置;
所述锁臂的一端与所述助听器本体固接,所述锁臂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电子锁扣配合的锁头;
所述电子锁扣设置于所述助听器本体上,且所述锁头与所述电子锁扣处于连接锁定状态时,所述锁臂与所述助听器本体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
所述生物特征解锁装置设置于所述助听器本体,并与所述电子锁扣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子锁扣开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解锁装置包括指纹解锁装置或声纹解锁装置;
所述指纹解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助听器本体上的指纹感应区以及内置所述助听器本体并与所述指纹感应区电性连接的指纹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声纹解锁装置包括内置所述助听器本体的麦克风以及与所述麦克风电性连接的语音信号处理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器本体内置主控芯片,且在所述助听器本体上还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呼叫按键;
所述呼叫按键用于触发所述主控芯片输出呼叫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按键包括实体机械按键或触碰式按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器本体内还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通讯装置;
所述通讯装置用于与外部终端无线通信,并将所述呼叫信号发送至外部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装置为移动通信模块;
并且,所述助听器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插接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卡槽;
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用户身份识别卡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器本体上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拍摄装置;
所述主控芯片在输出呼叫信号时,向所述拍摄装置发送启动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器本体上设有与所述主控芯片电性连接的扬声器;
所述呼叫信号为预置的报警音频,且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扬声器向外界输出所述报警音频。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助听器本体内设有定位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臂上设有长度调节装置。
CN201921027216.1U 2019-07-03 2019-07-03 耳背式助听器 Active CN210469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7216.1U CN210469734U (zh) 2019-07-03 2019-07-03 耳背式助听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7216.1U CN210469734U (zh) 2019-07-03 2019-07-03 耳背式助听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9734U true CN210469734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3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7216.1U Active CN210469734U (zh) 2019-07-03 2019-07-03 耳背式助听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9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5663B2 (en) Wireless hearing device with physiologic sensors for health monitoring
US11019417B2 (en) Modular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US11395076B2 (en) Health monitoring with ear-wearable devic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US20130343585A1 (en) Multisensor hearing assist device for health
EP3895141B1 (en)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with enhanced fall detection features
US200600395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an inductive interface
CA257739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dapter for a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US20190394552A1 (en) Miniature form factor bluetooth device
CN108600889B (zh) 一种求救系统及求救方法
CN210469734U (zh) 耳背式助听器
EP3323567B1 (en) Robot and robot system
US11716580B2 (en) Health monitoring with ear-wearable devic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JP2020067955A (ja) 表示システム、デバイス、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バイスの制御方法
US20230328500A1 (en) Responding to and assisting during medical emergency event using data from ear-wearable devices
KR102356728B1 (ko) 보청기 기능을 가지는 휴대단말 시스템
US20240139510A1 (en) Prosthesis functionality backup
CN213879898U (zh) 看护装置
CN219353890U (zh) 一种健康监测与辅听装置
WO2023237923A1 (en) A sound receiver watch for non-surgical hearing aid
CN113347546A (zh) 一种头戴骨导式助听器
CN111615039A (zh) 一种智能手机助听装置
WO2019090714A1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自动报警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