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5995U - 反射型投影屏幕 - Google Patents
反射型投影屏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65995U CN210465995U CN201921941503.3U CN201921941503U CN210465995U CN 210465995 U CN210465995 U CN 210465995U CN 201921941503 U CN201921941503 U CN 201921941503U CN 210465995 U CN210465995 U CN 2104659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lective
- layer
- projection screen
- light
- micr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反射型投影屏幕,该反射型投影屏幕包含连续排列的多个光学结构,每一光学结构包含一反射面及一吸收面,该反射面相对一基准面倾斜地设置,该吸收面相对该基准面倾斜地设置且与该反射面倾斜方向相反,该基准面定义在该反射面与该吸收面的交界处,并每一光学结构在可均匀扩散光线的反射面或一第一反射层外设置反射率较高的一第二反射层,并在该吸收面上设置延伸至该第二反射层的一光吸收层,该第二反射层的开口率为1%至10%,该第二反射层有较高的反射量,提升影像亮度,达到提升影像的明暗对比、色彩饱和度和影像清晰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反射型投影屏幕,尤指能提升投影装置的反射光亮度的反射型投影屏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投影屏幕为了得到清晰的投影影像,通常需要遮蔽太阳或电灯等环境光源,因此使用上不便利,且观赏到的影像质量不够清晰。
再观中国台湾第M374077号专利案提出的一种高显度投影幕,其包含能设在基底层的多个光学结构,多个光学结构为连续排列的三角形,各个光学结构的作用面设置有反射层,吸收面设有光吸收层,反射层能将投影器材发出的光扩散地反射而成像,并投射至人眼的视线范围,而光吸收层能吸收来自环境的光源,而降低环境光源对投影幕影像对比造成的影响,在使用时,使用者不需关闭照明设备或遮蔽环境光源,便能在投影幕上观赏到清晰的影像。
然而,该高显度投影幕在亮度与清晰度上,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射型投影屏幕,从而提升现有高显度投影幕的亮度与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反射型投影屏幕,该反射型投影屏幕包含连续排列的多个光学结构,每一光学结构包含一反射面及一吸收面,该反射面相对一基准面倾斜地设置,该吸收面相对该基准面倾斜地设置且与该反射面倾斜方向相反,该基准面定义在该反射面与该吸收面的交界处,并每一光学结构设有一第一反射层、一第二反射层及一光吸收层,该第一反射层设在该反射面且反射光线时能将光线均匀地扩散,该第二反射层设在该第一反射层,该第二反射层的反射率高于该第一反射层的反射率,该光吸收层设在该吸收面并延伸到该第二反射层,其中,该第一反射层的开口率为25%至74%,该第二反射层的开口率为1%至10%。
如上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该第一反射层在该反射面的覆盖率为50%至75%,该第二反射层在该反射面的覆盖率为1%至25%,该第二反射层在该吸收面的覆盖率为0%至95%,该光吸收层在该反射面的覆盖率为0%至15%,该光吸收层在该吸收面的覆盖率为1%至95%。
如上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该第二反射层局部覆盖该第一反射层并延伸至该吸收面,该光吸收层局部覆盖该第二反射层并延伸至该反射面处,该第一反射层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的距离为5微米至15微米,该第二反射层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的最大距离为10微米至20微米,该第二反射层的外表面至该吸收面的最大距离为1微米至10微米,该光吸收层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的最大距离为20微米至30微米,该光吸收层的外表面至该吸收面的最大距离为5微米至15微米。
如上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该反射面与该吸收面所夹的第一角度为60°至90°。
如上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该反射型投影屏幕包含一基底层,所述光学结构设置在该基底层,所述光学结构的反射面与该基底层所夹的第二角度为10°至50°,该基底层的厚度为25微米至188微米,所述光学结构与该基底层皆为独立构件,或者所述光学结构与该基底层为一体式单一构件,另外,所述光学结构为白色光学结构或黑色光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反射型投影屏幕,该反射型投影屏幕包含连续排列的多个光学结构,每一光学结构包含一反射面及一吸收面,该反射面相对一基准面倾斜地设置,该吸收面相对该基准面倾斜地设置且与该反射面倾斜方向相反,该基准面定义在该反射面与该吸收面的交界处,并每一光学结构为白色光学结构,且该反射面在反射光线时能将光线均匀地扩散,每一光学结构设有一反射层及一光吸收层,该反射层设在该反射面,该反射层的反射率高在该反射面的反射率,其中,该反射面的开口率为75%至99%,该反射层的开口率为1%至10%。
如上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该反射层在该反射面的覆盖率为1%至25%,该反射层在该吸收面的覆盖率为0%至95%,该光吸收层在该反射面的覆盖率为0%至15%,该光吸收层在该吸收面的覆盖率为1%至95%。
如上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该反射层局部覆盖该反射面并延伸至该吸收面,该光吸收层局部覆盖该反射层并延伸至该反射面处,该反射层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的最大距离为5微米至15微米,该反射层的外表面至该吸收面的最大距离为1微米至10微米,该光吸收层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的最大距离为5微米至25微米,该光吸收层的外表面至该吸收面的最大距离为5微米至15微米。
如上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该反射面与该吸收面所夹的第一角度为60°至90°。
如上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该反射型投影屏幕包含一基底层,所述光学结构设置在该基底层,所述光学结构的反射面与该基底层所夹的第二角度为10°至50°,该基底层的厚度为25微米至188微米,该基底层的厚度为25微米至188微米,或者所述光学结构与该基底层为一体式单一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第一反射层或白色光学结构形成的反射面可以反射光线并能将光线均匀地扩散,该光吸收层可吸收环境光,尤其通过该第二反射层对投影装置光线有较高的反射量,能提升进入观众视线的影像亮度,由于影像的亮度提高的缘故,进一步能达到提升影像的明暗对比、色彩饱和度和影像清晰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射型投影屏幕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
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反射型投影屏幕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反射型投影屏幕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反射型投影屏幕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反射型投影屏幕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反射型投影屏幕的曲面型态的俯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A、1B、1C反射型投影屏幕
10基底层 20光学结构
21连接面 22反射面
23吸收面 24基准面
30第一反射层 40第二反射层
50光吸收层 60投影装置
70观众 80环境光源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D1反射面至基准面的最大距离
D2吸收面至基准面的最大距离
D3第一反射层的底端至第二反射层的底端的最大距离
D4第二反射层的底端至光吸收层的底端的最大距离
D5第一反射层的底端至基准面的最大距离
D6第二反射层的底端至基准面的最大距离
D7光吸收层的底端至基准面的最大距离
D8光吸收层的顶端至基准面的最大距离
D9第二反射层的顶端至基准面的最大距离
H1第一反射层的外表面至反射面的距离
H2第二反射层的外表面至反射面的最大距离
H3第二反射层的外表面至吸收面的最大距离
H4光吸收层的外表面至反射面的最大距离
H5光吸收层的外表面至吸收面的最大距离
H6基底层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如图1至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反射型投影屏幕1A的第一具体实施例,该反射型投影屏幕1A包含一基底层10及多个光学结构20。
该基底层10可为白色的基底层10或黑色的基底层10,该基底层10的厚度H6为25微米至188微米,或者该基底层10为透明材,并在该基底层10的底部设置一白色层或一黑色层或一高反射层。
该多个光学结构20设置在该基底层10的一侧,且该多个光学结构20是连续排列的,或者该多个光学结构20采取交替的方式排列,或者该多个光学结构20可采取同心圆排列,或者该多个光学结构20呈散乱分布形式排列,其中,所述光学结构20为微结构而难以以肉眼观察,因此各图皆为所述光学结构20经放大后的侧视示意图,所述光学结构20可为黑色的光学结构20、白色的光学结构20或高反射材制成的光学结构20,采用黑色的光学结构20可以增加对比,采用白色的光学结构20可将投影光线扩散,采用高反射材的光学结构20可提高亮度。
每一光学结构20的截面呈三角形,每一光学结构20包含一连接面21、一反射面22及一吸收面23,该连接面21连接该基底层10,该反射面22相对一基准面24倾斜地设置在该连接面21,该吸收面23相对该基准面24倾斜地设置在该连接面21且与该反射面22倾斜方向相反,该基准面24定义在该反射面22与该吸收面23的交界处,且该基准面24为虚拟的,该反射面22与该吸收面23所夹的夹角位在该基准面24,且夹角的第一角度θ1为60°至90°,其中,该反射面22的倾斜斜率是为正斜率,该吸收面23的倾斜斜率是为负斜率,而使该反射面22与该吸收面23向相反方向倾斜。该光学结构20的反射面22与位在其下方的光学结构20的吸收面23的夹角角度与该光学结构20的反射面22与吸收面23所夹的第一角度θ1可相同或不同的配置,在不同的配置时,也可采用规律渐变方式或不规律渐变方式的角度变化配置,规律渐变方式即第一角度θ1的角度变化有规律性,不规律渐变方式即第一角度θ1的角度变化没有规律性,该反射面22的倾斜角度及吸收面23的倾斜角度分别能依一投影装置60及一环境光源80需求做调整,另外,所述光学结构20为白色的光学结构20,则该反射面22与该吸收面23皆为粗糙面。
每一光学结构20设有一第一反射层30、一第二反射层40及一光吸收层50,该第一反射层30是将反射材料局部地设置在该反射面22所形成,该第一反射层30能将投影环境中的投影装置60所投射的影像光线反射,而将光线均匀地扩散而保持良好的视角。
该第二反射层40是将反射率高于该第一反射层30的材料设置在该反射面22及该吸收面23所形成,其中,该第二反射层40的反射率可为该第一反射层30的反射率的2~8倍,该第二反射层40局部覆盖该第一反射层30并延伸至该吸收面23,该第二反射层40能将该投影装置60所投射出的影像光线直接反射进入观众70的视线范围而提升影像的亮度。
该光吸收层50是将光吸收材料设置在该第二反射层40所形成,其设在该吸收面23并延伸覆盖该第二反射层40位在该吸收面23上的部分,该光吸收层50能吸收该环境光源80照在该吸收面23上的光线,还能吸收该环境光源80照在位在上方的另一光学结构20的第二反射层40而向下方反射的光线。
上述中,该基底层10与所述光学结构20的材料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或PV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PMMA)。
其中,该反射面22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为D1;该吸收面23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为D2;该第一反射层30的底端至该第二反射层40的底端的最大距离为D3;该第二反射层40的底端至该光吸收层50的底端的最大距离D4;该第一反射层30的底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为D5;第二反射层40的底端至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6;该光吸收层50的底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7;该光吸收层50的顶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8;该第二反射层40的顶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9。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第一反射层30的开口率为25%至74%,即该第一反射层30的底端至该第二反射层40的底端的最大距离D3占该反射面22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1的百分比率为25%至74%,其中,该第一反射层30的底端至该第二反射层40的底端的最大距离D3为该第一反射层30的底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5减去该第二反射层40的底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6的总和;该第二反射层40的开口率为1%至10%,即该第二反射层40的底端至该光吸收层50的底端的最大距离D4占该反射面22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1的百分比率为1%至10%,其中,该第二反射层40的底端至该光吸收层50的底端的最大距离D4为该第二反射层40的底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6减去该光吸收层50的底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7的总和。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第一反射层30在该反射面22的覆盖率为50%至75%,即该第一反射层30的底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5占该反射面22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1的百分比率为50%至75%;该第二反射层40在该反射面22的覆盖率为1%至25%,即该第二反射层40的底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6占该反射面22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1的百分比率为1%至25%,该第二反射层40在该吸收面23的覆盖率为0%至95%,即该第二反射层40的顶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9占该吸收面23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2的百分比率为0%至95%;该光吸收层50在该反射面22的覆盖率为0%至15%,即该光吸收层50的底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7占该反射面22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1的百分比率为0%至15%,该光吸收层50在该吸收面23的覆盖率为1%至95%,即该光吸收层50的顶端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8占该吸收面23至该基准面24的最大距离D2的百分比率为1%至95%。
如图4所示,该第二反射层40局部覆盖该第一反射层30并延伸至该吸收面23,该光吸收层50局部覆盖该第二反射层40并延伸至该反射面22处,该第一反射层30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22的距离H1为5微米至15微米,该第二反射层40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22的最大距离H2为10微米至20微米,该第二反射层40的外表面至该吸收面23的最大距离H3为1微米至10微米,该光吸收层50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22的最大距离H4为20微米至30微米,该光吸收层50的外表面至该吸收面23的最大距离H5为5微米至15微米。
如图4所示,该反射面22与该吸收面23所夹的第一角度θ1为60°至90°,所述光学结构20的反射面22与该基底层10所夹的第二角度θ2为10°至50°,其中,各第二角度θ2可相同或不同的配置,在不同的配置时,也可采用规律渐变方式或不规律渐变方式的角度变化配置,规律渐变方式即各第二角度θ2的角度变化有规律性,不规律渐变方式即各第二角度θ2的角度变化没有规律性,另外,所述光学结构20与该基底层10皆为独立构件,或者所述光学结构20与该基底层10为一体式单一构件。
如图5所示,使用时,位在该反射面22上的该第一反射层30能将该投影装置60所投射出的影像光线均匀地反射扩散而有良好的视角,意即在各视角得到的影像亮度是平均的,该光吸收层50能吸收该环境光源80的光线,让该环境光源80的光线不会影响投射在投影幕上的影像的清晰度,而位在该反射面22上的该第二反射层40的反射率较高,而对该投影装置60所投射出的影像光线有较高的反射量,能提升进入观众70的视线的影像亮度,由于亮度提高的缘故,进一步能达到提升影像的明暗对比、色彩饱和度和影像清晰度的效果。
如图6、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反射型投影屏幕1B的第二具体实施例,本案第一、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差别在于第二具体实施例中,该反射型投影屏幕1B采用白色光学结构20并以该反射面22取代第一具体实施例中的反射面22加第一反射层30的组合,即第二实施例中省略了该第一反射层30的设置,其中,该反射面22的开口率为75%至99%。
其中,该第二反射层40局部覆盖该反射面22并延伸至该吸收面23,该光吸收层50局部覆盖该第二反射层40并延伸至该反射面22处,该第二反射层40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22的最大距离为5微米至15微米,该第二反射层40的外表面至该吸收面23的最大距离为1微米至10微米,该光吸收层50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22的最大距离为5微米至25微米,该光吸收层50的外表面至该吸收面23的最大距离为5微米至15微米。
如图7所示,使用时,该光学结构20的反射面22能将该投影装置60所投射出的影像光线均匀地反射扩散,意即在各视角得到的影像亮度是平均的,该光吸收层50能吸收该环境光源80的光线,让该环境光源80的光线不会影响投射在投影幕上的影像的清晰度,而位在该反射面22上的该第二反射层40的反射率较高,而对该投影装置60所投射出的影像光线有较高的反射量,能提升进入观众70的视线的影像亮度,由于亮度提高的缘故,进一步能达到提升影像的明暗对比、色彩饱和度和影像清晰度的效果。
如图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反射型投影屏幕1C的第三具体实施例,本案第二、第三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差别在该光吸收层50的型态略有差异。
如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反射型投影屏幕1A亦能为曲面的投影屏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型投影屏幕包含:
连续排列的多个光学结构,每一光学结构包含一反射面及一吸收面,该反射面相对一基准面倾斜地设置,该吸收面相对该基准面倾斜地设置且与该反射面倾斜方向相反,该基准面定义在该反射面与该吸收面的交界处,并每一光学结构设有:
一第一反射层,其设在该反射面且反射光线时能将光线均匀地扩散;
一第二反射层,其设在该第一反射层,该第二反射层的反射率高于该第一反射层的反射率;
一光吸收层,其设在该吸收面并延伸到该第二反射层;以及
其中,该第一反射层的开口率为25%至74%,该第二反射层的开口率为1%至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层在该反射面的覆盖率为50%至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反射层在该反射面的覆盖率为1%至25%,该第二反射层在该吸收面的覆盖率为0%至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光吸收层在该反射面的覆盖率为0%至15%,该光吸收层在该吸收面的覆盖率为1%至9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反射层局部覆盖该第一反射层并延伸至该吸收面,该光吸收层局部覆盖该第二反射层并延伸至该反射面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层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的距离为5微米至15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反射层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的最大距离为10微米至20微米,该第二反射层的外表面至该吸收面的最大距离为1微米至1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光吸收层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的最大距离为20微米至30微米,该光吸收层的外表面至该吸收面的最大距离为5微米至15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型投影屏幕进一步包含一基底层,该基底层的厚度为25微米至188微米,所述光学结构设置在该基底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光学结构中,该反射面与该吸收面所夹的第一角度为60°至90°,该反射面与该基底层所夹的第二角度为10°至50°,其中,所述光学结构的第一角度为相同或不同的配置,所述第一角度为不同的配置时,是采规律渐变方式或不规律渐变方式的角度变化配置,以及所述光学结构的第二角度为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二角度为不同的配置时,是采规律渐变方式或不规律渐变方式的角度变化配置。
11.一种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型投影屏幕包含:
连续排列的多个光学结构,每一光学结构包含一反射面及一吸收面,该反射面相对一基准面倾斜地设置,该吸收面相对该基准面倾斜地设置且与该反射面倾斜方向相反,该基准面定义在该反射面与该吸收面的交界处,并每一光学结构为白色光学结构,且该反射面在反射光线时能将光线均匀地扩散,每一光学结构设有:
一反射层,其设在该反射面,该反射层的反射率高于该反射面的反射率;
一光吸收层,其设在该吸收面并延伸到该反射层;以及
其中,该反射面的开口率为75%至99%,该反射层的开口率为1%至1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在该反射面的覆盖率为1%至25%,该反射层在该吸收面的覆盖率为0%至9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光吸收层在该反射面的覆盖率为0%至15%,该光吸收层在该吸收面的覆盖率为1%至95%。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局部覆盖该反射面并延伸至该吸收面,该光吸收层局部覆盖该反射层并延伸至该反射面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的最大距离为5微米至15微米,该反射层的外表面至该吸收面的最大距离为1微米至10微米。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光吸收层的外表面至该反射面的最大距离为5微米至25微米,该光吸收层的外表面至该吸收面的最大距离为5微米至15微米。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型投影屏幕包含一基底层,该基底层的厚度为25微米至188微米,所述光学结构设置在该基底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反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光学结构中,该反射面与该吸收面所夹的第一角度为60°至90°,该反射面与该基底层所夹的第二角度为10°至50°,其中,所述光学结构的第一角度为相同或不同的配置,所述第一角度为不同的配置时,是采规律渐变方式或不规律渐变方式的角度变化配置,以及所述光学结构的第二角度为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二角度为不同的配置时,是采规律渐变方式或不规律渐变方式的角度变化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41503.3U CN210465995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反射型投影屏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41503.3U CN210465995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反射型投影屏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65995U true CN210465995U (zh) | 2020-05-05 |
Family
ID=70436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41503.3U Active CN210465995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反射型投影屏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6599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24844A (zh) * | 2020-07-28 | 2020-09-04 |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投影屏幕及投影系统 |
-
2019
- 2019-11-12 CN CN201921941503.3U patent/CN21046599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24844A (zh) * | 2020-07-28 | 2020-09-04 |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投影屏幕及投影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508531B2 (ja) | 採光部材、採光器、および採光部材の設置方法 | |
JP3655972B2 (ja) | 反射型スクリーン及び前方投影システム | |
CN109765725B (zh) | 一种准直膜、准直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2866456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4062839B (zh) | 一种带正向投影光学屏幕的投影系统 | |
JP2004062099A (ja) | 視認性向上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透過型投影スクリーン | |
JP2009169006A (ja) | 反射型スクリーン | |
JP6167315B2 (ja) | スクリーン及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 |
JP2013044953A (ja) |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 |
CN113219776A (zh) | 一种投影屏幕以及投影系统 | |
TW202331374A (zh) | 光學膜以及包括其的背光單元 | |
TWM577512U (zh) | Short focal length projection anti-light curtain | |
CN210465995U (zh) | 反射型投影屏幕 | |
WO2018214611A1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WO2016169173A1 (zh) | 导光板、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 |
US11828973B2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 |
CN204009335U (zh) | 一种短投射距离正向投影光学屏幕的投影系统 | |
CN112015040B (zh) | 投影屏幕 | |
JP2001357714A (ja) | 面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 |
WO2021078289A1 (zh) | 一种投影屏幕 | |
WO2015154413A1 (zh) | 一种单向透光膜、光收集器和背光源模组 | |
JPH11219610A (ja) | 照明装置 | |
KR100380855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시스템 | |
CN210072309U (zh) | 反射型投影屏幕 | |
CN113050328B (zh) | 前置模组和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