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3482U -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3482U
CN210463482U CN201921207698.9U CN201921207698U CN210463482U CN 210463482 U CN210463482 U CN 210463482U CN 201921207698 U CN201921207698 U CN 201921207698U CN 210463482 U CN210463482 U CN 210463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et
annular
annular flow
flow guide
vort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76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宇
仲丽莹
王怡
肖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2076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3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3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3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包括多个环宽相同且空心的环形导流板,环形导流板的半径依次增大并且所有环形导流板呈同心圆布置;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并且圆心处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距离最小;位于圆心处的环形导流板呈实心。本实用新型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孔板装置,能够达到很好的均流效果,能有效减小受限空间流场内的旋涡区影响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通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
背景技术
射流受限空间边壁的限制导致近壁压力递增出现压力梯度,压力梯度的存在使得受限空间内射流扩展速率、速度分布的形状和边界层增长的速率发生改变,特别是逆向压力梯度使射流流动变得复杂。受限射流一般分为多个区,分别是基本段、环流段和管流发展段。与自由射流的发展过程不同,在送风口处射流进入受限空间,在湍流脉动下射流扩展同时周围流体被巻吸,此时射流宽度沿流向增加且射流的横断面积增大,流量沿程增加,相似的速度分布形成即基本段。但很快射流巻吸遇到壁面产生了旋涡区,靠近管壁处产生的大涡团旋涡区域,其内部射流速度方向发生了反向变化。这是因为由于周围流体的进口速度为零,被射流卷吸后无上游来流补充,此时空间近壁下游流体倒流即环流发生。根据伯努利方程,在射流遇到边界突扩时近壁面处流速减小压强升高,导致逆压梯度出现。在逆压梯度和近壁处流体粘性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边界层分离,从而扩大了巻吸涡旋形成旋涡区,该工况的范围较大。之后受限射流发展至壁面,近壁区出现较大逆压梯度,从而受限空间截面的速度分布沿流动方向开始不断变化,逐步成为充分发展的管流。可见,第二阶段环流段受限空间边壁处的涡旋会对受限空间通风造成不利影响,会出现通风效率低下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解决目前受限空间流场内的旋涡区影响范围大,不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该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包括多个环宽相同且空心的环形导流板,环形导流板的半径依次增大并且所有环形导流板呈同心圆布置;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并且圆心处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距离最小;位于圆心处的环形导流板呈实心。
优选的,圆心处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距离最小,是最外圈的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距离的1/2倍。
更优选的,环形导流板的厚度介于1mm-8mm。
具体的,所述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垂直于射流受限空间水平轴线,并且所述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距离射流受限空间射流入口的水平距离x需满足:0<x≤0.33L;其中,L是受限空间的长度;单位均为m。
更优选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的旋涡区长度y满足曲线y=b+0.98x,b为常数,x为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距离射流受限空间射流入口的水平距离;单位均为m。
最优选的,b为0.0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能够达到很好的均流效果,能有效减小受限空间流场内的旋涡区影响范围,最大可以缩小到原旋涡区长度的1/4倍,能达到对射流受限空间流场特性的有效控制以满足工程实际的需求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三维示意图。
图2为原始射流受限空间流场纵轴截面的流线图。
图3为安装本发明的射流受限空间流场纵轴截面的流线图。
图4为发明实施例射流受限空间旋涡区长度及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的旋涡区长度随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水平距离x变化的拟合曲线与原始状态的对比图。
图5、6为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代表:
1-速度入口,2-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3-受限圆柱形锅筒外壳,4-速度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射流受限空间指的是流体通过受限空间的一种现象,工程上很常见,在实际工业通风领域,主要涉及焊接车间或特殊受限空间内工业作业的通风控制。其通风时射流分布、污染物扩散规律、受限空间形状、大小等因素均会影响受限空间的全面通风效果,给有限空间的通风带来较大难度。例如,附图5中的受限圆柱形锅筒外壳为锅炉内胆,当工人在内部进行焊接时会产生大量焊接烟尘,由于空间限制而产生的旋涡区致使烟尘滞留在内部无法排除,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职业病发病率高。因此我们通过在受限空间内部加入消涡装置来消除不利涡旋,改善工人作业环境。工程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旋涡区的长度加以控制,以便合理利用旋涡区长度,射流受限空间内部的旋涡区长度过长影响过大,这在工程上不利。
本发明先是研发出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该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垂直于射流受限空间水平轴线,多个环宽相同且空心的环形导流板,环形导流板的半径依次增大并且所有环形导流板呈同心圆布置;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并且圆心处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距离最小;位于圆心处的环形导流板呈实心。
在此基础上,按照如下方法研究出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的旋涡区长度y与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距离射流受限空间射流入口的水平距离x的关系: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在射流受限空间某一位置时流场状态,根据受限空间尺寸,改变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的水平距离x,x满足不等式0<x≤0.33L(其中L是受限空间的长度)。运用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
基本控制方程如下:
连续性方程
Figure BDA0002147276350000041
动量方程
R分量
Figure BDA0002147276350000042
z分量
Figure BDA0002147276350000051
湍流动能方程(k方程)
Figure BDA0002147276350000052
扩散方程(ε方程)
Figure BDA0002147276350000053
上述方程中:Sν为源项;ρ为流体密度,kg/m3;P为静压,Pa;μ为湍流粘性系数Pa×s;
Figure BDA0002147276350000054
σε为湍流能扩散率ε的普朗特数,取1.3;η0=4.38;β=0.012;Cμ,C,C为经验常数分别取0.09,1.44,1.92;
然后模拟设置加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之前射流受限空间内的速度场,从而得到不同工况下加入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后的流场分布;
步骤二、确定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加入流场后的流场旋涡区长度随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水平距离变化趋势,根据步骤一得到旋涡区长度随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水平距离的数值变化,求得流场旋涡区长度随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水平距离变化的拟合曲线及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后的旋涡区长度随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水平距离变化的拟合曲线,如图4所示,拟合方程:y=b+0.98x其中x满足不等式0<x≤0.33L(L是受限空间的长度),b为常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以此来控制旋涡区的长度。另外,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所指的旋涡区的长度指的是,旋涡区在受限空间的横向方向上旋涡所占的长度。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包括多个环宽相同且空心的环形导流板,环形导流板的半径依次增大并且所有环形导流板呈同心圆布置;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并且圆心处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距离最小;位于圆心处的环形导流板呈实心。圆心处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距离最小,是最外圈的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距离的1/2倍。环形导流板的厚度厚度d尽量薄,介于1mm-8mm。
如图1,相邻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之间为环形导流孔板的孔,装置由外至内依次是多排大环形导流孔和多排小环形导流孔,其中所有圆环均为同心圆环,大环形导流孔沿径向宽度即环宽为小环形导流孔的两倍。
所述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垂直于射流受限空间水平轴线,最大限度得导直气流,并且所述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距离射流受限空间射流入口的水平距离x需满足:0<x≤0.33L;其中,L是受限空间的长度;单位均为m。
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的旋涡区长度y满足曲线y=b+0.98x,b为常数,取值介于0.05-0.1之间;x为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距离射流受限空间射流入口的水平距离;单位均为m。
原始状态是气流经过入口进入受限空间,由于边壁的限制在受限空间前半段很快形成旋涡区,流场特性变得不稳定,导致气流滞留在受限空间内难以排除,如图2所示。因此我们将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放置在受限空间前端,通过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对气流进行整流导直,使得气流很快被排除受限空间,达到消除不利涡旋的目的,如图3所示。
另外,上述用于受限空间射流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加入流场后的流场旋涡区长度随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水平距离变化趋势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在射流受限空间某一位置时流场状态,根据受限空间尺寸,改变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的水平距离x,x满足不等式0<x≤0.33L(其中L是受限空间的长度)。运用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然后模拟设置加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之前射流受限空间内的速度场,从而得到不同工况下加入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后的流场分布;
步骤二、确定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加入流场后的流场旋涡区长度随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水平距离变化趋势,根据步骤一得到旋涡区长度随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水平距离的数值变化,利用统计学原理,求得流场旋涡区长度随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水平距离变化的拟合曲线及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后的旋涡区长度随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水平距离变化的拟合曲线,如图4所示,拟合方程:y=b+0.98x。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以圆柱形受限锅筒模型内部消涡为例,首先确定受限圆柱形锅筒模型各部分尺寸,其中圆柱形锅筒长L为1.35m,直径D为300mm,速度入口直径d为150mm,速度出口直径为300mm,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厚度为7mm,由外至内依次是三排大孔和三排小孔,其中最外围大圆直径为300mm,板径向宽度均为10mm,三排大孔径向宽度均为20mm,三排小孔径向宽度均为10mm,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水平距离x数值变化如表1所示,实施例模型三维示意图如图5所示。
然后模拟设置加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之前射流受限空间内的速度场,射流入口边界采用平行流送风,为velocity-inlet。圆形射流速度为1m/s其方向是沿x轴正向,出口边界为pressure-outlet。因未考虑人员操作位置和热源位置及温度,仅研究受限圆射流流场规律故其余面均为绝热wall,格式为压力速度耦合方式。湍流模型采用Realizable k-ε两方程模型。采用二维迎风格式离散,松弛迭代因子为压力修正设定是0.3,动量修正是0.7,柱状受限空间壁面采用非滑移边界条件。采用二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更为高效,求解器中space选择axisymmetric swirl,采用axis对称边界,二维模型由x坐标轴回转可产生多维回转体。射流速度入口为起始点进行初始化展开计算,将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的收敛残差均设置为10-4
模拟结果经后处理提取的旋涡区长度随导流孔板与入口水平距离x变化数值如表1所示:
表1各工况旋涡区长度数据表
Figure BDA0002147276350000081
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后的旋涡区长度随导流孔板与入口水平距离x变化数值如表2所示:
表2各工况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后旋涡区长度数据表
Figure BDA0002147276350000082
利用统计学原理,求得流场旋涡区长度随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与入口水平距离变化的拟合曲线L1(相关系数0.98)及拟合方程:y=0.C4+0.98x,其中x满足不等式0<x≤0.45,及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后的旋涡区长度随导流孔板与入口水平距离变化的拟合曲线L2(相关系数0.93),如图4所示。
可以看出相比较于原始状态,在受限锅筒内加入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后旋涡区长度明显缩短,影响范围也变小了,从而达到了对射流受限空间流场特性的有效控制,以实现满足工程实际需求的目的。

Claims (6)

1.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包括多个环宽相同且空心的环形导流板,环形导流板的半径依次增大并且所有环形导流板呈同心圆布置;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水平距离逐渐增大并且圆心处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距离最小;位于圆心处的环形导流板呈实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圆心处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的距离最小,是最外圈的相邻环形导流板之间距离的1/2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导流板的厚度介于1mm-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垂直于射流受限空间水平轴线,并且所述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距离射流受限空间射流入口的水平距离x需满足:
0<x≤0.33L;
其中,L是射流受限空间的长度;单位均为m。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射流受限空间的旋涡区长度y满足曲线:
y=b+0.98x,
其中,b为常数,取值介于0.01-0.1之间;x为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距离射流受限空间射流入口的水平距离,0<x≤0.33L,L是射流受限空间的长度;单位均为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b取值为0.04。
CN201921207698.9U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 Active CN210463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7698.9U CN210463482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7698.9U CN210463482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3482U true CN210463482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8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7698.9U Active CN210463482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34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4961A (zh) * 2019-07-29 2019-11-1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4961A (zh) * 2019-07-29 2019-11-1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hin et al. The use of perforated plates to control the flow emerging from a wide-angle diffuser, with application to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design
CN210463482U (zh)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
CN108345714B (zh) 一种内环向射流稳压腔参数设计的数值模拟方法
CN108263638B (zh) 一种高温低耗异形喷管
Miao et al. End-wall secondary flow control using engineered residual surface structure
Sah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airflow and heat transfer through a rectangular channel along with two trapezoidal baffle plates: Comparison between plane and trapezoidal shape baffles
Wang et al. Effects of throttling structures on cavitation flow and circumferential uniformity in a control valve
CN210463481U (zh)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圆台形导流板装置
CN112098131B (zh) 模拟核主泵进口非均匀来流的蒸汽发生器模拟装置
CN110486922B (zh)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圆台形导流板装置
CN210832462U (zh) 一种用于受限空间射流消涡的阶梯型导流板装置
CN110749075A (zh) 一种用于受限空间射流消涡的阶梯型导流板装置
Kamer et al. A performance analysis on pressure loss and airflow diffusion in a chamber with perforated V-profile diffuser designed for air handling units (AHUs)
Jia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and heat transfer from slot jets impinging on a cylindrical convex surface
CN110454961A (zh) 一种用于射流受限空间消涡的不均匀环形导流孔板装置
CN103077317A (zh) 一种用于稳定激波的泄漏槽的流量计算方法
EP3265727A1 (en) Air conveyor for heat pump
Dvorak Shape optimization and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axisymmetric ejector
Tamna et al.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study of turbulent tube flow through winglet-pairs
Darbandi et al. Geometrical optimization of a steam jet-ejector using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KR102096435B1 (ko) 충돌형 온도균일화 장치
CN204419711U (zh) 一种带背腔开孔式周向槽机匣处理结构
Torii et al.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fully developed turbulent swirling flows in anaxially rotating pipe by means of a modified k—ε turbulencemodel
Hincapie-Montoya et al. A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geometric ratios at the input of a secondary fluid that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a subsonic air-air ejector
CN110594245B (zh) 一种用于受限空间的涡旋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