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59468U - 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59468U
CN210459468U CN201920000866.0U CN201920000866U CN210459468U CN 210459468 U CN210459468 U CN 210459468U CN 201920000866 U CN201920000866 U CN 201920000866U CN 210459468 U CN210459468 U CN 210459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intercepting
pipe
sewag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008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会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Suzho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Suzho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Suzho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Suzho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008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59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59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59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包括截流井,所述截流井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用于通入雨污混流的进水管和用于排水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底高度高于所述截流井的井底高度,所述截流井还通过截流管或潜污泵连通到污水井,当使用截流管连通截流井和污水井时,所述污水井的井底低于所述截流井的井底,本实用新型对截流井和污水井整体设计和施工,通过截流井将城市初期雨水或污水从管道中截流出来排入污水井并输送给污水处理厂处理或模块化湿地处理后排放,施工快捷方便、造价较低,占地面积小,实现对雨污混流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或者雨水管网进行初期雨水弃流,并且工作稳定,雨污分流效果好,通过调整配置可适应各种不同的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主要流域水质未发生根本转变,水污染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环境污染可分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两大类,点源污染是指以点状形式排放而使水体造成污染的发生源,这一类污染主要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为主。面源污染又称非点源污染,主要由土壤泥沙颗粒,以及农药、畜禽养殖粪便污水、水产养殖饵料药物、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各种大气颗粒物沉降等组成,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体。
从近三年国控断面水质情况可以发现,劣Ⅴ类水质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同时Ⅰ类水的占比也有下降的趋势,2016年Ⅳ类及差于Ⅳ类的水质比例仍然有32.3%的高占比,水污染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水污染形势,国务院出台“水十条”,设定水环境规划目标,开启效果导向治理新趋势, 17年底中期考核为重要时间节点,大部分城市完成目标压力巨大。主要原因是在我国的老城区大部分雨污分流不彻底,但是改造的难度非常大。新建污水管网没有管位,而且管网情况错综复杂,所以黑臭河道整治及水环境提升的效果不明显。而现场砌筑截流井因各种复杂情况又会造成更多污水进入水体,或者河水倒灌进入污水系统。还有雨水管网排除雨水时,初期雨水污染较为严重,最好能从雨水系统分离出来。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研发了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可以解决以上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包括截流井,所述截流井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用于通入雨污混流的进水管和用于排水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底高度高于所述截流井的井底高度,所述截流井还通过截流管或潜污泵连通到污水井,当使用截流管连通截流井和污水井时,所述污水井的井底低于所述截流井的井底。
优选地,所述截流井的出水管连通到水体或市政管网,所述截流井还连通有模块化湿地,所述模块化湿地也连通到水体或市政管网。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的末端设置有防反流装置,在出水管的起端设置有过滤格栅。
优选地,所述截流井连通有调蓄池。
优选地,所述截流管的起端管底高度与截流井的井底高度齐平,所述截流管与污水井连接的末端管底高度高于污水井内的水位。
优选地,所述截流管在所述污水井连接处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与设置在截流井内的一台或多台潜污泵连接。
优选地,每个所述模块化湿地都设置供水口、排水口和进水口,每两块模块化湿地之间互锁,当模块化湿地之间相连时通过进水口和排水口依次承插相连,其供水口通过供水管并联。
优选地,所述模块化湿地的自上而下分别为湿地植物、瓜子片碎石层、填料层和砾石承托层。
优选地,所述截流井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所述截流井的材质为混凝土、塑料、玻璃钢、树脂混凝土或金属。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的管底高度高于所述截流井的井底高度30-150cm,所述出水管的管底高度高于所述截流井的井底高度30-150cm。
在雨污混流管或者雨水管道末端设置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将雨污混流管内的污水或者初期雨水从管道内分离出来,若附近有污水管网,则进入污水管网处理,若不存在污水管网,则由模块化湿地处理后排放。因此装置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工况,故本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也会根据不同的工况来采取不同的调整来满足不同工况的运行要求,确保在各种工况下均能非常好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截流井和污水井整体设计和施工,通过截流井将城市初期雨水或污水从管道中截流出来排入污水井或模块化湿地处理后排放,输送给污水处理厂及时处理,或者采用模块化湿地对截流的污水进行处理后排放;使施工快捷方便、造价较低,占地面积小,实现对雨污混流管网进行雨污分流,并且工作稳定,雨污分流效果好,通过调整配置可适应各种不同的状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截面图;
图3是图1中B-B面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湿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上游混流管,2-混流井,3-进水管,4-截流井,5-截流管, 6-污水井,7-出水管,8-调蓄池,33-布水管,34-模块化湿地,35-多孔集水管,36-集水井,38-出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包括截流井4,所述截流井4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用于通入雨污混流的进水管3和用于排水的出水管7,所述进水管3的进水端与上游混流管1连通,还与混流井2连通,所述上游混流管1用于接入外部雨水管道,在下雨天用于收集雨水,向截流井4内排入雨水,进水管3在晴天排的是污水进入截流井4,所述出水管7的出水口与后续水体或者市政雨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3和出水管7的管底高度高于所述截流井4的井底高度,如图2和图3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截流井4通过截流管5连通到污水井6,所述污水井6的井底低于所述截流井4的井底,平常小流量污水是进入污水井6的,当下雨时前期的初期降雨也会有部分进入污水井6,等雨量变大,混合少量污水的雨水进入截流井4然后排入水体,同时也有少量的雨水进入污水井6,对截流井4中污水进行分流。本实用新型对截流井 4和污水井6整体设计和施工,通过截流井4将城市初期雨水或污水从管道中截流出来排入污水井6或模块化湿地34处理后排放,通过污水井6输送给污水处理厂及时处理,或者采用模块化湿地34对截流的污水进行处理后排放,使施工快捷方便、造价较低,占地面积小,实现对雨污混流管网进行雨污分流,并且工作稳定,雨污分流效果好,通过调整配置可适应各种不同的状况。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截流井4的出水管7连通到水体或市政管网,所述截流井4还连通有模块化湿地34,所述模块化湿地34也连通到水体或市政管网,结合周围环境中设置的模块化湿地34可把初期雨污水就近处理过滤,充分利用自然和环境资源,采用生态的手法,减少处理污水的成本,节能环保,所述模块化湿地34上方均匀设置有布水管33,所述布水管33与所述截流井4连通,通过截流井4内的潜污泵通入污水,所述模块化湿地34内下侧设置有多孔集水管35,所述多孔集水管35将所述模块化湿地34内水排入一侧的集水井36,所述集水井36还连通有出流管38,雨污水通过布水管33均匀布撒在模块化湿地34上,通过模块化湿地34的层层过滤,由集水管收集排入集水井36中,再通过出流管38排入水体或者市政雨水管网,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施工更加快捷,控制简便,方便运营管理,并且处理效果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模块化湿地34都设置供水口、排水口和进水口,每两块模块化湿地34之间互锁,当模块化湿地34之间相连时通过进水口和排水口依次承插相连,实现模块化湿地34之间的水位平衡,其供水口通过供水管并联。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块化湿地34的自上而下分别为湿地植物、瓜子片碎石层、填料层和砾石承托层,通过上述分层分别处理污水,效果更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块化湿地34中瓜子片碎石层厚度为100-200mm,填料层厚度为700-800mm,砾石承托层厚度为200-300mm,砾石承托层中粒径 30mm~50mm,以上数值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数值,不限定于此,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范围的数值。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块化湿地34依次为:100mm厚12~20mm粒径瓜子片碎石,填料层(20%沸石粒径8~16mm,30%石灰石粒径8~16mm,50%粗砂粒径1~3mm)和砾石承托层粒径20~40m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块化湿地34每块大小为1m*1m*1m,此为优选数值,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数值,或者设置为长方形或多边形,所述模块化湿地34的外壳为玻璃钢、塑料或者混凝土,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截流井4内还通过潜污泵将截流井4中的水泵入污水井6中,当污水井6中的水位没有高于截流管5的管底高度时,不需要使用潜污泵,但是当污水井6内的水位超过截流管5的管底高度时,靠潜污泵将污水泵入污水井6中。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截流井4连通有调蓄池8,所述调蓄池8用来暂存雨水冲刷而来的混流管网的沉积污泥以及初期雨水,待雨后再用排污泵排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管7的末端设置有防反流装置,所述防反流装置用于防止出水管7中水流反流,具体可采用鸭嘴阀或拍门,但不排除采用现有的其他防止反流的装置,在出水管7的起端设置有过滤格栅,上述防反流装置主要为了防止当水体中水位高度高于出水管7时,水流从水体中逆向流入截流井4,并且在出水管7中加过滤格栅防止水体中污泥或垃圾卡住鸭嘴阀或拍门造成其失效,避免造成防回流装置失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截流管5的起端管底高度与截流井4的井底高度齐平,所述截流管5与污水井6连接的末端管底高度高于污水井6内的水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截流管5在所述污水井6连接处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与设置在截流井4内的一台或多台潜污泵连接,所述液位感应器用于感应污水井6的水位,当污水井6中的液位高于截流管5管底高度时,其发送感应信号给潜污泵,控制潜污泵启动,本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并列的可供选择实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截流井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此为优选的截面形状,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形状,所述截流井4的材质为混凝土、塑料、玻璃钢、树脂混凝土或金属,以上为优选的材质,不排除采用其他材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3的管底高度高于所述截流井4的井底高度30-150cm,以上为优选范围,具体高度差根据水量可调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管7的管底高度高于所述截流井4的井底高度30-150cm,以上为优选范围,具体高度差根据水量可调节。
下面提供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情况的几种使用方式:
第一种情况:当出水管77管底一直高于排入河道或者雨水管网的水位,截流管55管底也一直高于污水井66水位,此时只需要设置简单的截流井44即可。
第二种情况:当出水管77管底不能一直高于排入河道或者雨水管网的水位,但截流管55管底一直高于污水井66水位,此时不但要设置截流井44,而且要在出水管77的起端设置格栅,在其末端设置鸭嘴阀或者拍门。
第三种情况:当出水管77管底一直高于排入河道或者雨水管网的水位,但截流管55管底不能一直高于污水井66水位,此时要设置截流井44,且在截流井44内设置潜污泵,不采用截流管55,采用潜污泵将旱时污水泵入污水井66。
第四种情况:当出水管77管底不能一直高于排入河道或者雨水管网的水位,但截流管55管底不能一直高于污水井66水位。此时要设置截流井44,在截流井44内设置潜污泵,不采用截流管55,靠潜污泵将旱时污水泵入污水井66,而且要在出水管77的起端设置格栅,在其末端设置鸭嘴阀或者拍门。
第五种情况:当出水管77管底无论是否一直高于排入河道或者雨水管网的水位,截流管55管底无论是否一直高于污水井66水位,在截流井44,连接调蓄池88,调蓄池88主要用来调蓄初期雨水或者由于雨水冲刷,即将带入水体的污染物,调蓄后靠设置于调蓄池8内的潜污泵将污水泵入污水井66。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流井,所述截流井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用于通入雨污混流的进水管和用于排水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底高度高于所述截流井的井底高度,所述截流井还通过截流管或潜污泵连通到污水井,当使用截流管连通截流井和污水井时,所述污水井的井底低于所述截流井的井底,所述截流井的出水管连通到水体或市政管网,所述截流井还连通有模块化湿地,所述模块化湿地也连通到水体或市政管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末端设置有防反流装置,在出水管的起端设置有过滤格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井连通有调蓄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管的起端管底高度与截流井的井底高度齐平,所述截流管与污水井连接的末端管底高度高于污水井内的水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管在所述污水井连接处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与设置在截流井内的一台或多台潜污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块化湿地都设置供水口、排水口和进水口,每两块模块化湿地之间互锁,当模块化湿地之间相连时通过进水口和排水口依次承插相连,其供水口通过供水管并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湿地的自上而下分别为湿地植物、瓜子片碎石层、填料层和砾石承托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井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所述截流井的材质为混凝土、塑料、玻璃钢、树脂混凝土或金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底高度高于所述截流井的井底高度30-150cm,所述出水管的管底高度高于所述截流井的井底高度30-150cm。
CN201920000866.0U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 Active CN210459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0866.0U CN210459468U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0866.0U CN210459468U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59468U true CN210459468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2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00866.0U Active CN210459468U (zh) 2019-01-02 2019-01-02 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594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1765A (zh) * 2019-01-02 2019-06-14 清道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1765A (zh) * 2019-01-02 2019-06-14 清道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7781B (zh) 一种雨水收集分流、涵养地层的调蓄系统
CN103088896B (zh)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
CN203080677U (zh)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
CN107869164A (zh) 一种雨水生态蓄水池系统
CN206143897U (zh) 一种多功能雨水收集与处理回用系统
CN100395194C (zh) 净化雨水和污水的生物-生态过滤系统及方法
CN108423917A (zh) 一种用于雨水泵站的污染物削减组合装置及其工艺
CN210459468U (zh) 一种点面源污染处理装置
CN207436209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层过滤雨水口装置
CN110330112B (zh) 一种用于园林景观水体的水量平衡及水质提升系统
CN210176577U (zh) 一种碎石填料床人工湿地清淤系统
CN207794187U (zh) 一种雨水生态蓄水池系统
CN209989914U (zh) 一种一体化截污井
CN112814122B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雨水调蓄系统
CN206956909U (zh) 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
CN212894351U (zh) 一种小型低能耗初期雨水处理系统
CN108457178A (zh) 一种跨江河桥梁桥面污/废水的环保收集净化系统
CN111675381B (zh) 一种雨污混流水的处理方法
CN210419449U (zh) 用于园林景观水体的水量平衡及水质提升系统
CN212741094U (zh) 一种雨污收集处理系统
CN209989895U (zh) 一种实现区域性水文良性循环的雨水资源化生态利用装置
CN108557988A (zh)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旱地土壤渗滤系统及方法
CN109250859A (zh) 一种居民生活区初期雨水径流拦截、净化装备
CN107265615A (zh) 一种合流、混流雨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4126002U (zh) 城市雨水回用灌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