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7315U - 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47315U CN210447315U CN201920986163.XU CN201920986163U CN210447315U CN 210447315 U CN210447315 U CN 210447315U CN 201920986163 U CN201920986163 U CN 201920986163U CN 210447315 U CN210447315 U CN 2104473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lescopic mechanism
- plate
- convenient
- patient
- 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399 orthopedic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759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1699 low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41001465382 Physalis alkekengi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50296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4 chron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0585 muscular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62 numbness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79 physiological effects,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85 radioa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72 traum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包括有底板和数量为两个的移动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通过调节第四伸缩机构的长度,便于调节托板与垫板之间的距离,便于针对不同患者的腿部长度进行调节,利用吊环的设计,便于对患者的脚部进行悬吊,提高了牵引治疗的操作便捷性,利用转轴的设计,使得第一伸缩机构能够带动移动板沿转轴在连接板上进行转动,方便调节两个第一伸缩机构之间的夹角,便于牵引治疗,该装置通过四重调节,方便牵引操作,而且利用平板的设置,便于患者背部及上半身的支撑,无需借助牵引床,操作过程简单便捷,易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
背景技术
牵引架是一种医疗牵引器械,应用人体生理学与物理力学科学结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损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放射性腿脚麻木、行走无力而引起的腿脚肌肉萎缩,以及外伤性颈椎骨折、错位和脱位等症状。
目前在对顾客患者进行牵引治疗时,大多还是使用普通的牵引架,普通牵引架只具备简单的牵引作用,不能针对患者的脚部、腿部和背部进行单独支撑,需要借助牵引床的配合才能进行治疗,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使用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包括有底板和数量为两个的移动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平板,用于患者背部的承托,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并排分布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水平分布的第一伸缩机构;
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垫板,用于患者腿部的承托,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板连接固定,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伸缩机构,所述第三伸缩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四伸缩机构,所述第四伸缩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水平分布的托板,用于患者脚部的承托;
所述第四伸缩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杆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支杆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牵引患者腿部的吊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第三伸缩机构和第四伸缩机构均由一个外管和内管组成,外管活动套装在内管的外表面且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有空腔且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延伸至空腔的内部且与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柱上方的转盘。
优选的,所述平板远离转动杆一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海绵枕,所述平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海绵枕正下方的收纳柜。
优选的,所述底板和移动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为刹车轮。
优选的,所述吊环由吊带和套环组成,所述吊带为弹性吊带,所述套环为橡胶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机构的长度,便于针对患者腿部长度来调节该装置的总体长度,通过调节第二伸缩机构的高度,便于针对性地调节患者腿部的高度,提高牵引治疗的效果,还能提高舒适度,通过调节第三伸缩机构的高度,便于调节患者脚部的牵引高度,通过调节第四伸缩机构的长度,便于调节托板与垫板之间的距离,便于针对不同患者的腿部长度进行调节,利用吊环的设计,便于对患者的脚部进行悬吊,提高了牵引治疗的操作便捷性,利用转轴的设计,使得第一伸缩机构能够带动移动板沿转轴在连接板上进行转动,方便调节两个第一伸缩机构之间的夹角,便于牵引治疗,该装置通过四重调节,方便牵引操作,而且利用平板的设置,便于患者背部及上半身的支撑,无需借助牵引床,操作过程简单便捷,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移动板;3、固定柱;4、转动杆;5、平板;6、连接板;7、转轴;8、第一伸缩机构;9、第二伸缩机构;10、垫板;11、第三伸缩机构;12、第四伸缩机构;13、托板;14、第一支杆;15、第二支杆;16、滑块;17、吊环;18、转盘;19、收纳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包括有底板1和数量为两个的移动板2,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3,固定柱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转动杆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平板5,用于患者背部的承托,底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并排分布的转轴7,两个转轴7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水平分布的第一伸缩机构8;
第一伸缩机构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机构9,第二伸缩机构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垫板10,用于患者腿部的承托,两个第一伸缩机构8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板2连接固定,移动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伸缩机构11,第三伸缩机构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四伸缩机构12,第四伸缩机构1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水平分布的托板13,用于患者脚部的承托;
第四伸缩机构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14,第一支杆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杆15且相互垂直,第二支杆15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块16,滑块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牵引患者腿部的吊环17,吊环17由吊带和套环组成,吊带为弹性吊带,套环为橡胶环,能够提高使用舒适度。
第一伸缩机构8、第二伸缩机构9、第三伸缩机构11和第四伸缩机构12均由一个外管和内管组成,外管活动套装在内管的外表面且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固定,内管的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用于与调节螺栓的套接,利用调节螺栓与不同位置的螺纹孔进行套接,实现调节长度后的定位,操作简单便捷,便于使用。
固定柱3的内部设有空腔且固定安装有轴承,转动杆4的底端延伸至空腔的内部且与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转动杆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柱3上方的转盘18,利用轴承的设计,使得转动杆4能够带动其上的平板5进行转动,便于调节患者背部的牵引角度,再通转盘18的设计,便于转动杆4的转动,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平板5远离转动杆4一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海绵枕20,平板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海绵枕20正下方的收纳柜19,利用海绵枕20的设计,便于患者头部的倚靠,提高了使用舒适度,利用收纳柜19的设计,便于对牵引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细小物件和治疗药品进行收纳,提高使用便捷性。
底板1和移动板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滚轮,滚轮为刹车轮,利用滚轮的设计,提高了该牵引架的移动便捷性,便于在各个病房之间移动和运输。
在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机构8的长度,便于针对患者腿部长度来调节该装置的总体长度,通过调节第二伸缩机构9的高度,便于针对性地调节患者腿部的高度,提高牵引治疗的效果,还能提高舒适度,通过调节第三伸缩机构11的高度,便于调节患者脚部的牵引高度,通过调节第四伸缩机构12的长度,便于调节托板13与垫板10之间的距离,便于针对不同患者的腿部长度进行调节,利用吊环17的设计,便于对患者的脚部进行悬吊,提高了牵引治疗的操作便捷性,利用转轴7的设计,使得第一伸缩机构8能够带动移动板2沿转轴7在连接板6上进行转动,方便调节两个第一伸缩机构8之间的夹角,便于牵引治疗,该装置通过四重调节,方便牵引操作,而且利用平板5的设置,便于患者背部及上半身的支撑,无需借助牵引床,操作过程简单便捷,易于推广使用。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Claims (6)
1.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和数量为两个的移动板(2),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平板(5),用于患者背部的承托,所述底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并排分布的转轴(7),两个所述转轴(7)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水平分布的第一伸缩机构(8);
所述第一伸缩机构(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机构(9),所述第二伸缩机构(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垫板(10),用于患者腿部的承托,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机构(8)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板(2)连接固定,所述移动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伸缩机构(11),所述第三伸缩机构(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四伸缩机构(12),所述第四伸缩机构(1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水平分布的托板(13),用于患者脚部的承托;
所述第四伸缩机构(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14),所述第一支杆(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杆(15)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支杆(15)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牵引患者腿部的吊环(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8)、第二伸缩机构(9)、第三伸缩机构(11)和第四伸缩机构(12)均由一个外管和内管组成,外管活动套装在内管的外表面且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3)的内部设有空腔且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转动杆(4)的底端延伸至空腔的内部且与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柱(3)上方的转盘(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5)远离转动杆(4)一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海绵枕(20),所述平板(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海绵枕(20)正下方的收纳柜(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移动板(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为刹车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17)由吊带和套环组成,所述吊带为弹性吊带,所述套环为橡胶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86163.XU CN210447315U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86163.XU CN210447315U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47315U true CN210447315U (zh) | 2020-05-05 |
Family
ID=70442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86163.XU Active CN210447315U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473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91101A (zh) * | 2021-01-25 | 2021-06-04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腿部骨折固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2019
- 2019-06-27 CN CN201920986163.XU patent/CN2104473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91101A (zh) * | 2021-01-25 | 2021-06-04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腿部骨折固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2891101B (zh) * | 2021-01-25 | 2022-01-11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腿部骨折固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81802U (zh) | 一种高度可调的下肢体位垫 | |
CN210472465U (zh) | 一种神经外科患者护理用的脑部托架 | |
CN210020070U (zh) | 一种多支撑点且角度可调的骨科腿部护理悬挂装置 | |
CN209996725U (zh) | 一种骨科康复座椅 | |
CN210447315U (zh) | 一种骨科临床诊疗用的牵引架 | |
CN210019849U (zh) |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支架 | |
CN210521276U (zh) | 一种可调脊柱外科用支架 | |
CN110897776A (zh) | 一种基于骨科护理牵引装置及其牵引方法 | |
CN212490525U (zh) | 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支架 | |
CN204909667U (zh) | 神经外科用手术架 | |
CN211244285U (zh) |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支撑座 | |
CN213284081U (zh) | 一种骨科临床用身位调节装置 | |
CN210250810U (zh) | 一种麻醉科重症临床用麻醉机螺纹管支架 | |
CN211067591U (zh) | 一种心胸外科用护理辅助器 | |
CN211460569U (zh) | 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 | |
CN112674980A (zh) | 一种骨外科护理治疗辅助器 | |
CN210785072U (zh) | 一种多功能病床 | |
CN211244233U (zh) | 一种骨科用肢体固定架 | |
CN209899837U (zh) | 一种神经外科专用护理床 | |
CN216366218U (zh) | 喉罩支架 | |
CN217409219U (zh) | 一种硬膜外麻醉体位垫 | |
CN215351140U (zh) | 一种便捷式灌肠架 | |
CN204484692U (zh) | 一种康复助行器 | |
CN213698386U (zh) | 重症医学患者呼吸恢复辅助装置 | |
CN213697709U (zh) | 手足外科护理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30 Address after: 550001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71, Baoshan North Road, Yunyan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dress before: 550001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71, Baoshan North Road, Yunyan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 Heg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