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0102U -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40102U
CN210440102U CN201920236024.5U CN201920236024U CN210440102U CN 210440102 U CN210440102 U CN 210440102U CN 201920236024 U CN201920236024 U CN 201920236024U CN 210440102 U CN210440102 U CN 210440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ea
pumpback
delivery
pump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60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Qintai Automobile E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Weichai Power Emission Solu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2360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40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40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40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通过集成腔座将输送线路与回抽线路集成在一个部件上,采用输送泵与回抽泵相对或同侧放置,均可有效节省安装空间,同时也利于制造装配,及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输送泵驱动部件或/和回抽泵驱动部件采用电磁铁驱动,可利用电磁铁通电后发热的特性,自身完成加热功能,避免在此处单独布置加热装置,这样,不仅降低了装置体积,而且大大降低了尿素输送计量喷射装置及其系统的整体成本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领域,涉及一种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泵回抽泵集为一体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简称SCR) 由尿素水溶液储存箱、尿素水溶液输送/回抽装置、配量模块以及它们之间的尿素水溶液连接管路,和设置在在柴油发动机废气排放管路上的催化消声器组成,其中尿素水溶液输送/回抽装置包括尿素水溶液输送线路和尿素水溶液回抽线路,输送线路包括进液管路、输送泵、前置过滤器、储能后置过滤器、出液管路,回抽线路包括抽液管路、回抽泵、回液管路;输送泵从储存箱内通过输送线路将尿素水溶液输送至配量模块,配量模块将尿素水溶液喷射至催化消声器之前的尾气排放管路中,这样尿素水溶液在柴油发动机排放高温尾气作用下汽化产生氨气,然后氨气进入SCR催化器中与排放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生成氮气和水,从而达到降低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在柴油发动机停车运行时,为了防止残留在输送泵与配量模块之间的尿素水溶液低温冻结、冻裂设备和管路,回抽泵通过回抽线路将其回抽至尿素水溶液储存箱中。
现有的非气助式尿素水溶液输送/回抽装置的结构为:输送泵和回抽泵分开设置,输送线路和回抽线路也是分开设置,这种布局结构复杂、浪费空间、不利于制造装配,同时为了防止低温环境下输送线路中进液管路、输送泵、出液管路、回抽线路中抽液管路、过滤腔等部位中尿素水溶液冻结必须单独布置加热装置,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尿素输送计量喷射装置本身的成本费用;另外,上述布局非气助式尿素水溶液输送/回抽装置的输送泵和回抽泵体内须设置单向阀,但常常会由于该单向阀而发生泄漏尿素水溶液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节省空间,防止装置中尿素水溶液泄露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主要由输送泵驱动部件、集成腔座和回抽泵驱动部件组成;其中所述集成腔座本体设计有具有防止回抽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输送线路和具有防止输送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回抽线路,所述尿素输送线路包括进液管路、出液管路及设置它们之间的输送泵输送部件,所述尿素回抽线路包括抽液管路、回液管路及设置它们之间的回抽泵回抽部件;所述输送泵驱动部件、回抽泵驱动部件均以螺钉连接方式分别固定在集成腔座本体上输送泵输送部件、回抽泵回抽部件的相应位置。
优选的,所述尿素输送泵驱动部件为电磁铁驱动,所述具有防止回抽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输送线路为设与所述输送泵电磁铁驱动部件相应的输送泵输送部件的尿素输送线路,或/和所述回抽泵驱动部件为电磁铁驱动,所述具有防止输送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回抽线路为设与所述回抽泵电磁铁驱动部件相应的回抽泵回抽部件的尿素回抽线路。
优选的,所述尿素输送泵驱动部件为电机驱动,所述防止回抽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输送线路为设一单向逆止阀的尿素输送线路,或/和所述回抽泵驱动部件为电机驱动,所述防止输送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回抽线路为设一单向逆止阀的尿素回抽线路。
上述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各自单独设计,所述出液管路和抽液管路各自单独设计。或者,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设计为一条管路;或/和所述出液管路和抽液管路设计为一条管路。或者,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各自单独设计,且它们的管路接口设计为一个;或/和所述出液管路和抽液管路各自单独设计,且它们的管路接口设计为一个。或者,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泵输送部件主要包括输送腔及依次安装其内的输送板阀、输送阀芯和输送膜片;所述回抽泵回抽部件主要包括回抽腔及依次安装其内的回抽板阀、回抽阀芯和回抽膜片。
另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主要由输送泵驱动部件、集成腔座和回抽泵驱动部件组成;其中所述集成腔座设计有具有防止回抽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输送线路和具有防止输送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回抽线路,所述尿素输送线路包括进液管路、出液管路及设置它们之间的输送泵输送部件,所述尿素回抽线路包括抽液管路、回液管路及设置它们之间的回抽泵回抽部件;所述输送泵驱动部件、回抽泵驱动部件均以螺钉连接方式分别固定在集成腔座上输送泵输送部件、回抽泵回抽部件的相应位置;所述输送泵驱动部件为电机驱动,所述防止回抽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输送线路为设有一单向逆止阀的尿素输送线路,或/和所述回抽泵驱动部件为电机驱动,所述防止输送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回抽线路为设有一单向逆止阀的尿素回抽线路。
优选的,所述尿素输送线路的单向逆止阀设置在所述输送泵输送部件与所述出液管路连通处的出液管路中。或者,优选的,所述尿素回抽线路的单向逆止阀设置在所述回抽泵回抽部件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处的回液管路中。
上述优选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逆止阀包括弹簧、倒T型弹簧座和输送板阀上的出液侧开关功能圆片下侧设置管状立柱体;其中所述倒T型弹簧座底部为一嵌入出液管路中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上侧面中心设置一根锥形立柱,且在锥形立柱根部周边的圆柱体轴向方向设置至少二个流通尿素水溶液的通孔,所述弹簧上下端分别套入所述管状立柱体和所述锥形立柱外,所述锥形立柱顶端插入所述管状立柱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尿素输送计量喷射装置,包括上述的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SCR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泵回抽泵集为一体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腔座将输送线路与回抽线路集成在一个部件上,采用输送泵与回抽泵设置于集成腔座的相对侧或同侧,均可有效节省安装空间,同时也利于制造装配,及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输送泵驱动部件或/和回抽泵驱动部件采用电磁铁驱动,可利用电磁铁通电后发热的特性,自身完成加热功能,避免在此处单独布置加热装置,这样,不仅降低了装置体积,而且大大降低了尿素输送计量喷射装置的整体成本费用。
3、本实用新型在输送线路或/和回抽线路上设置有单向逆止阀(输送泵驱动部件或/和回抽泵驱动部件采用电磁铁驱动时可以不在相应线路上设此单向逆止阀),避免了在回抽泵或/和输送泵工作过程中在集成腔座内部形成闭环回路,造成内循环现象。同时,选择在集成腔座本体上侧输出侧孔位置增设该弹簧式截止阀,结构更简单,更易于加工、装配,为整个尿素输送计量喷射装置及其系统节省了成本。
4、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控制输送泵输送部件和回抽泵回抽部件的进出液单独设置单向逆止阀结构分别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板阀和回抽板阀结构,大大降低了因单向逆止阀失效而造成溶液泄漏等故障,提高了尿素输送计量喷射系统及其系统的可靠性。
5、本实用新型采用将进液管路与回液管路单独设计排布,不仅可有效减少在回抽过程中,液体对输送板阀的直接冲击,减轻出液管路中单向逆止阀弹簧负担,从而减小弹簧设计力值,而且降低了在输送过程需要克服的弹簧阻力,进而提升输送泵的输送能力。同样,采用将出液管路与抽液管路单独设计排布,不仅可有效减少在输送过程中,液体对回抽板阀的直接冲击,减轻回液管路中单向逆止阀弹簧负担,从而减小弹簧设计力值,而且降低了在回抽过程需要克服的弹簧阻力,进而提升回抽泵的回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配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局部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输送膜片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输送膜片的仰视图。
图5为图3中A-A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输送板阀的俯视图。
图7为图2中输送板阀的仰视图。
图8为图6中A-A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输送阀芯的俯视图。
图10为图2中输送阀芯的仰视图。
图11为图9中A-A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回抽阀芯的俯视图。
图13为图2中回抽阀芯的仰视图。
图14为图12中A-A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2中回抽板阀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5中A-A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2中回抽膜片的俯视图。
图18为图2中回抽膜片的仰视图。
图19为图17中A-A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2中集成腔座本体输送泵输送部件部位的纵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中集成腔座本体回抽泵回抽部件部位的纵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二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局部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三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局部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四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局部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泵回抽泵集为一体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配示意图,尿素输送回抽泵芯由输送泵驱动部件100、集成腔座200、回抽泵驱动部件300组成,其中输送泵驱动部件100、回抽泵驱动部件300均以螺钉连接方式分别固定在集成腔座200的上下侧面。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局部纵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输送泵驱动部件100包括驱动电机101、与驱动电机101定子连接一起的带底座105的传动支架102、和与驱动电机101转子连接的传动轴104、和轴向旋转运动转换为上下运动的转换元件103,其中传动轴104通过轴承固定在传动支架102上,转换元件103通过过盈方式固定在传动支架102中的传动轴104上,且转换元件103在底座105中间空芯部位与硫化有顶部带螺纹金属圆柱体的输送膜片201连接。
所述集成腔座200包括集成腔座本体206,及其进液管路212、回液管路213、出液管路214、抽液管路216、输送泵输送部件和回抽泵回抽部件。
所述回抽泵驱动部件300包括电磁铁线圈307及其固定框架306、轴套 305、壳体端盖304、回抽膜片压板303、定铁芯(未示出)、动铁芯301、动铁芯301的复位弹簧302、回抽膜片209底部硫化设置金属圆柱体,其中动铁芯301螺纹连接在所述金属圆柱体上,将回抽膜片209卡在集成腔座内的回抽膜片压板303,通过壳体底座310上的螺钉308将所述回抽泵驱动部件300固定在集成腔座本体206下侧。
所述进液管路212,用于向输送泵流入尿素水溶液的流通管路,其进液管路接口211与系统中前置过滤器腔出液口(未示出)连接(它们相互之间的密封都均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未示出));
所述回液管路213,用于从回抽泵流出尿素水溶液的流通管路,其在进液管路接口211处合二为一;(可以各自单独连接相应管路)
所述出液管路214,用于从输送泵流出尿素水溶液的流通管路,其出液管路接口215,其外部与系统中储能后置过滤器腔进液口(未示出)连接(它们相互之间的密封都均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未示出));
所述抽液管路216,用于向回抽泵流入尿素水溶液的流通管路,其在出液管路接口215处合二为一;(可以各自单独连接相应管路)
如图2和图20,输送泵输送部件包括输送腔以及依次安装其内的输送板阀203、输送阀芯202和输送膜片201;所述输送腔,设在集成腔座本体206 上侧面,为一圆形凹槽,且其底部设有两个独立的方形凸台且其中心分别设有与所述进液管路212和出液管路214相通的圆孔,在与进液管路212相通的圆孔周围有一环形凹槽,在与出液管路214相通圆孔的方形凸台侧设一圆形凹槽。
如图3-5为图2和图20中输送膜片201的结构示意图,输送膜片201 为帽状橡胶膜片,其顶部硫化设置与转换元件103螺纹连接的圆柱型金属镶件,且通过输送泵驱动部件100传动支架102的底盘105将其通过螺钉106 固定在与集成腔座本体的输送腔上侧面。
如图6-8为图2和图20中输送板阀20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输送板阀 203为一长方形橡胶板,其上下周边及两长边中心线上下侧均设计为凸沿,并在两长边中心线两侧区域内分别设计为一与周边部分连接的中心悬空的具有开关功能的圆片,且分别与集成腔座本体206的所述进液管路212和出液管路214的管口相对,在出液管路214侧的具有开关功能圆片底部中心设一与圆片一体的管状立柱体。
如图9-11为图2和图20中输送阀芯20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输送阀芯 202,为一圆柱型体,其上下侧面分别设计有与输送膜片201外沿相对应的圆形凹槽和与输送板阀203上凸沿相对应的方形凹槽,在输送阀芯202轴向设置分别与所述输送板阀203上的两个具有开关功能的圆片相对应的一小一大的通孔;上述方形凹槽底部设计有两个独立的方形凸台,其中进液侧凸台上有一外沿大于圆片的近似于圆形凹槽且凹槽内错开设有与所述输送板阀上的进液侧具有开关功能的圆片对应的一圆孔;出液侧凸台上有一外沿大于圆片的凹槽且凹槽内设有与与所述输送板阀上的出液侧具有开关功能的圆片对应的一圆孔,该圆孔周围有凸沿,且该凸沿顶部与所述凹槽顶部平齐。
输送泵工作原理:尿素计量喷射系统收到喷射指令后,驱动电机101开始带动传动轴104旋转动作,转换元件103带动输送膜片201上下往复动作;当带动输送膜片201向上动作时,在输送膜片201、输送阀芯202与输送板阀203的双侧圆片形成一负压空间,使得输送板阀203的两个开关功能的圆片向上运动,导致其进液侧管路开启和出液侧管路关闭,这样,进液侧管路液体由于负压作用下从进液管口经进液管路212、进液侧开关圆片的周边最后进入到输送膜片201、输送阀芯202与输送板阀203出液侧圆片之间的空间中;当带动输送膜片201向下动作时,在输送膜片201、输送阀芯202与输送板阀203的双侧圆片形成一正压空间,使得输送板阀203的两个开关功能的圆片向下运动,导致其进液侧管路关闭和出液侧管路打开,这样,先前储存在输送膜片201、输送阀芯202与输送板阀203出液侧圆片之间的空间中的液体由出液侧开关圆片周边流出,经出液管路214到达出液管路管口 215;完成一个往复循环。
如图2和图21,所述回抽泵回抽部件包括回抽腔以及依次安装其内的回抽板阀207、回抽阀芯208和回抽膜片209;所述回抽腔,设在集成腔座本体206下侧面,为一圆形凹槽,且其底部设有两个独立的方形凸台且其中部分别设有与所述抽液管路216和回液管路213相通的圆孔,与抽液管路216 的圆孔周围设有一环形凹槽,与回液管路213相通圆孔的方形凸台侧设有一中心带凸台的圆形凹槽。
如图17-19为图2和图21中回抽膜片209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回抽膜片209为带外沿的圆形橡胶膜片,其顶部中心部位与回抽阀芯下侧面中心圆孔相对应设一圆形凸台(不回抽液体时,密封回抽阀芯下侧面中心圆孔),其底部硫化设置一与动铁芯螺纹连接的圆柱型金属镶件,且依次通过底盘 303和回抽泵驱动部件壳体底座310利用螺钉308将所述回抽膜片209固定在集成腔座本体206的回抽腔内。
如图12-14为图2和图21中回抽阀芯208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回抽阀芯208为一圆柱体,其上下侧面分别设计有与回抽板阀207上凸沿相对应的方形凹槽和与回抽膜片209外沿相对应的圆形凹槽;其轴向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回抽板阀207上回液侧具有开关功能的圆片相对应的通孔,以及其中心设置一个与所述回抽板阀207上抽液侧具有开关功能的圆片相对应的异形通孔(上下错位贯通的两个圆孔);其上侧面方形凹槽底部设计有两个独立的方形凸台,其中抽液侧凸台上设有一外沿大于圆片的凹槽且凹槽内错开设有与所述回抽板阀上的抽液侧具有开关功能的圆片对应的一圆孔,回液侧凸台上设有与所述回抽板阀上的抽液侧具有开关功能的圆片对应的一圆孔,该圆孔周围有凸沿。
如图15-16为图2和图21中回抽板阀207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回抽板阀207为一长方形橡胶板,其上下周边及两长边中心线的上下侧均设计为凸沿,并在两长边中心线两侧区域内分别设计为一与周边部分连接的中心悬空的具有开关功能的圆片,且分别与集成腔座本体206的所述抽液管路216的管口正对和回液管路213的管口错开。
回抽泵工作原理:尿素计量喷射系统收到回抽指令,当电磁铁线圈307 得电产生电磁吸力,动铁芯301克服复位弹簧302弹力带动回抽膜片209向下运动;当电磁铁线圈307断电电磁吸力消失,动铁芯301在复位弹簧302 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如此加电-断电反复,使回抽膜片209上下往复动作;当回抽膜片209向下动作时,在回抽膜片209、回抽阀芯208与回抽板阀207 的双侧圆片形成一负压空间,使得回抽板阀的两个开关功能的圆片向下运动,导致抽液侧管路开启和回液侧管路关闭,这样,抽液侧管路残留液体由于负压作用下从抽液管口经抽液管路、抽液侧开关圆片的周边最后进入到回抽膜片209、回抽阀芯208与回抽板阀207回液侧圆片之间的空间中;当回抽膜片209向上动作时,在回抽膜片209、回抽阀芯208与回抽板阀207的双侧圆片形成一正压空间,使得回抽板阀的两个开关功能的圆片向上运动,导致回液侧管路开启和抽液侧管路关闭,这样,先前储存在回抽膜片209、回抽阀芯208与回抽板阀207的回液侧圆片之间的空间中的液体由回液侧开关圆片周边流出,经回液管路213到达回液管路管口211;完成一个往复循环。
为了防止上述输送泵回抽泵集为一体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在回抽泵(原因是输送泵驱动部件采用电机驱动)工作时,在集成腔座内输送线路与回抽线路形成自循环现象(回抽膜片向下动作时,回抽侧产生的负压使输送板阀出液侧带有开关功能的圆片向下运动,进而使得输送板阀进液侧带有开关功能的圆片向上运动;而回抽膜片向上动作时,回液侧产生的正压使输送板阀进液侧带有开关功能的圆片向上运动,进而使得输送板阀出液侧带有开关功能的圆片向下运动,从而使输送线路与回抽线路之间畅通,形成闭环回路,造成内循环现象)使回抽失效,在集成腔座本体输送腔底部的方形凸台内与出液管路214相通的圆孔处设置一单向逆止阀,包括弹簧、倒T型弹簧座和输送板阀上的出液侧开关功能圆片下侧设置管状立柱体;其中所述倒T型弹簧座底部为一嵌入出液管路中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上侧面中心设置一根锥形立柱,且在锥形立柱根部周边的圆柱体轴向方向设置至少二个流通尿素水溶液的通孔,所述倒T型弹簧座过盈压入出液管路214相通的圆孔内,所述弹簧上下端分别套入所述管状立柱体和所述锥形立柱外,所述锥形立柱顶端插入所述管状立柱体内。这样,使得输送板阀上的出液侧具有开关功能的圆片在上述单向阀弹簧力作用下将输送阀芯下侧与其出液侧对应的圆孔密封关闭,这样,回抽膜片在上下运动时产生的正、负压都无法使输送板阀出液侧带有开关功能的圆片运动,从而避免了自循环现象的发生。
当然,由于上述输送泵回抽泵集为一体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在输送泵工作时,在集成腔座内输送线路与回抽线路不会形成自循环现象,理由是:回抽泵驱动部件采用电磁铁驱动,其回抽泵回抽部件中回抽膜片209上侧面中心设计为凸台,当输送泵工作时,在复位弹簧302作用下回抽膜片209上侧面中心凸台将回抽阀芯208异形通孔堵死,这样输送泵工作时在集成腔座内输送线路与回抽线路不会形成自循环现象。
现有的非气助式尿素水溶液输送/回抽泵的结构为:输送泵和回抽泵分开设置,输送线路和回抽线路也是分开设置,其结构布局复杂、浪费空间、不利于制造装配,同时为了防止低温环境下输送线路中进液管路、输送泵、出液管路、回抽线路中抽液管路等部位中尿素水溶液冻结必须布置单独加热装置,更加浪费空间。而本实用新型将输送泵与回抽泵分开设计的泵芯结构改为输送泵与回抽泵相对设置一体化泵芯结构,不仅使尿素输送泵和回抽泵设计在一体,而且使输送线路和回抽线路设计为一体,进液、回液管路布局结构简单,利于制造装配,体积小,大大节省布局空间,同时回抽泵采用电磁铁驱动利用其本身具有发热功能,不需要在进液管路及输送泵处单独布置加热装置进行预加热,节省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由于柴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中排布尿素输送计量喷射装置的空间位置极其有限。这种泵芯结构通过集成腔座将输送线路与回抽线路集成在一个部件上,采用输送泵与回抽泵对立放置,可有效节省安装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同时也利于制造装配,及降低生产成本。若泵芯结构采用输送泵与回抽泵在集成腔座本体同侧排布,可节省安装高度方向上的空间。
2、由于当尿素输送计量喷射装置在低温环境中工作时,输送线路与回抽线路中会出现液体结冰堵塞管路。这种泵芯结构功能单元中包含电磁铁,可利用电磁铁通电后发热的特性,自身完成加热功能,避免在此处单独布置加热装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尿素输送计量喷射装置及其系统的整体成本费用。
3、这种泵芯结构在输送线路上设置有弹簧式单向逆止阀(仅由于输送泵驱动部件采用电机驱动而设置该弹簧式单向逆止阀,如果输送泵驱动部件采用电磁铁驱动可以取消该弹簧式单向逆止阀),避免了在回抽泵工作过程中在集成腔座内部形成闭环回路,造成内循环现象。同时,选择在集成腔座本体上侧出液侧孔位置增设该单向逆止阀,结构更简单,更易于加工、装配,为整个装置及其系统节省了成本。
4、将现有技术中控制输送泵输送部件和回抽泵回抽部件的进出液单向逆止阀结构更改为实施例中的输送板阀结构,大大降低了因单向逆止阀失效而造成溶液泄漏等故障,提高了尿素输送计量喷射装置及其系统的可靠性。
5、采用将进液管路与回液管路单独设计排布,不仅可有效减少在回抽过程中,液体对输送板阀的直接冲击,减轻单向逆止阀中弹簧负担,从而减小弹簧设计力值,而且降低了在输送过程需要克服的该弹簧阻力,进而提升输送泵的输送能力。
实施例二
为了进一步有效降低实施例一中输送泵回抽泵集为一体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体积,本实施例采用将出液管路与抽液管路合二为一出液抽液管路 214’,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见图22,为本实施例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局部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三
为了进一步有效降低实施例一中输送泵回抽泵集为一体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体积,本实施例采用将进液管路与回液管路合二为一进液回液管路 212’,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见图23,为本实施例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局部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四
为了进一步有效降低实施例一中输送泵回抽泵集为一体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体积,本实施例采用将进液管路与回液管路合二为一进液回液管路 212’,同时将出液管路与抽液管路合二为一为出液抽液管路214’,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见图24,为本实施例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局部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以上实施例只以输送泵驱动部件采用电机、回抽泵驱动部件采用电磁铁、集成腔座本体输送腔底部的方形凸台内与出液管路相通的圆孔内一逆止阀等为例的输送泵回抽泵集为一体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是输送泵驱动部件采用电磁铁、回抽泵驱动部件采用电机、集成腔座本体回抽腔底部的方形凸台内与回液管路相通的圆孔内一单向逆止阀构成的输送泵回抽泵集为一体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也可以是输送泵驱动部件采用电磁铁、回抽泵驱动部件采用电磁铁构成的输送泵回抽泵集为一体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但只要将输送泵、回抽泵、集成腔座设计为一体,且尿素输送线路设计具有防止回抽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可以是其线路上设逆止阀,也可以采用电磁铁泵回抽膜片)和尿素回抽线路设计具有防止输送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可以是其线路上设逆止阀,也可以采用电磁铁泵输送膜片)等所有类似设备设计思想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尿素输送计量喷射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SCR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上所述的尿素输送回抽泵芯。

Claims (13)

1.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输送泵驱动部件(100)、集成腔座(200)和回抽泵驱动部件(300)组成;其中所述集成腔座(200)本体设计有具有防止回抽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输送线路和具有防止输送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回抽线路,所述尿素输送线路包括进液管路、出液管路及设置它们之间的输送泵输送部件,所述尿素回抽线路包括抽液管路、回液管路及设置它们之间的回抽泵回抽部件;所述输送泵驱动部件(100)、回抽泵驱动部件(300)均以螺钉连接方式分别固定在集成腔座(200)本体上输送泵输送部件、回抽泵回抽部件的相应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驱动部件(100)为电磁铁驱动,所述具有防止回抽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输送线路为设与所述输送泵电磁铁驱动部件相应的输送泵输送部件的尿素输送线路,或/和所述回抽泵驱动部件(300)为电磁铁驱动,所述具有防止输送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回抽线路为设与所述回抽泵电磁铁驱动部件相应的回抽泵回抽部件的尿素回抽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驱动部件(100)为电机驱动,所述防止回抽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输送线路为设一单向逆止阀的尿素输送线路,或/和所述回抽泵驱动部件(300)为电机驱动,所述防止输送尿素水溶液流通功能的尿素回抽线路为设一单向逆止阀的尿素回抽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各自单独设计,所述出液管路和抽液管路各自单独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设计为一条管路;或/和所述出液管路和抽液管路设计为一条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各自单独设计,且它们的管路接口设计为一个;或/和所述出液管路和抽液管路各自单独设计,且它们的管路接口设计为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输送部件主要包括输送腔及依次安装其内的输送板阀(203)、输送阀芯(202)和输送膜片(201);所述回抽泵回抽部件主要包括回抽腔及依次安装其内的回抽板阀(207)、回抽阀芯(208)和回抽膜片(209)。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输送部件主要包括输送腔及依次安装其内的输送板阀(203)、输送阀芯(202)和输送膜片(201);所述回抽泵回抽部件主要包括回抽腔及依次安装其内的回抽板阀(207)、回抽阀芯(208)和回抽膜片(2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输送线路的单向逆止阀设置在所述输送泵输送部件与所述出液管路连通处的出液管路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回抽线路的单向逆止阀设置在所述回抽泵回抽部件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处的回液管路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逆止阀包括弹簧、倒T型弹簧座和输送板阀上的出液侧开关功能圆片下侧设置管状立柱体;其中所述倒T型弹簧座底部为一嵌入出液管路中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上侧面中心设置一根锥形立柱,且在锥形立柱根部周边的圆柱体轴向方向设置至少二个流通尿素水溶液的通孔,所述弹簧上下端分别套入所述管状立柱体和所述锥形立柱外,所述锥形立柱顶端插入所述管状立柱体内。
12.一种尿素输送计量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
13.一种SCR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所述尿素输送回抽泵芯。
CN201920236024.5U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Active CN210440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6024.5U CN210440102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6024.5U CN210440102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40102U true CN210440102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0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6024.5U Active CN210440102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401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8772A (zh) * 2019-02-25 2020-09-01 赵晖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WO2024078491A1 (zh) * 2022-10-11 2024-04-18 西安秦泰汽车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泵芯装置、尿素泵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8772A (zh) * 2019-02-25 2020-09-01 赵晖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CN111608772B (zh) * 2019-02-25 2024-03-22 西安秦泰汽车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WO2024078491A1 (zh) * 2022-10-11 2024-04-18 西安秦泰汽车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泵芯装置、尿素泵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0102U (zh)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CN103742383A (zh) 用于scr减排系统的储能式增压电磁柱塞泵及计量喷射系统
CN103282611A (zh) 用于对内燃机的废气再处理系统供给还原剂的输送装置及方法
CN101645513B (zh) 一种燃料电池用活塞式氢气输送装置
CN203730234U (zh) 用于scr减排系统的储能式增压电磁柱塞泵及计量喷射系统
CN107476860B (zh) 一种尿素溶液供给系统
CN103104433B (zh) 大排量内置自动换向液压柱塞泵
CN210289881U (zh)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计量装置及其scr系统
CN111608772A (zh) 一种尿素输送回抽泵芯、装置及scr系统
CN217270646U (zh) 往复真空抽油泵装置
CN101325251B (zh) 一种多头间歇供液装置
CN207864108U (zh) 一种柱塞式液压泵
CN110985170B (zh) 一种非气助式尿素泵及其应用
CN106468201B (zh) 一种高温环境液体喷射装置
CN115450734A (zh) 泵芯装置、尿素泵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CN207945057U (zh) 一种水泵
CN209162974U (zh) 脉冲泵及智能马桶
CN209398654U (zh) 自行走电驱剪叉高空作业平台液压动力单元
CN207634294U (zh) 一种外置三螺杆泵
CN207483274U (zh) 一种电动叉车的全电控液压装置
CN207750226U (zh) 一种尿素泵的回吸装置
CN201490271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用活塞式氢气输送装置
CN214145625U (zh) 一种倒抽阀
CN215908449U (zh) 一种水流换向三通阀和单进双出止回的热水循环节能装置
CN215233326U (zh) 一种用于供应尿素溶液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30

Address after: 710043 No.11, floor 6, gate 1, floor 36, 31 block, hansenzhai, Xinche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ao Hui

Address before: 710043 No. 1, 4th Gate, 5th Floor, 163 Xianning Middle Road, Xinche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u W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1

Address after: No. 169, Wei'an Road, Weifang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1000

Patentee after: WEICHAI POWER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XI'AN QINTAI AUTOMOBILE EMIS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 6 / F, gate 1, 36 / F, 31 block, hansenzhai, Xinche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o H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