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9415U - 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9415U
CN210439415U CN201921145018.5U CN201921145018U CN210439415U CN 210439415 U CN210439415 U CN 210439415U CN 201921145018 U CN201921145018 U CN 201921145018U CN 210439415 U CN210439415 U CN 210439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amping
zone
permeabl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50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程
冯峻林
肖涵
陈文�
王丹莹
王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50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9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9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9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该海绵透水系统设置在公共道路与排水渠之间的露营园地之内;由公共道路至排水渠之间依序设置LID措施:植草沟、生物滞留带、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带A、植被缓冲带、雨水湿地、下沉绿地、透水铺装带B、生态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整体构思的思维来对某一露营园地进行结构改造,在不同的地方设置不同的LID结构,经改进后的整体系统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缺陷,可以同时满足诸多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透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属于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保水加透水双效结构与功能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露营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户外活动,随着生活的日益快节骤化,越来越多的白领、学生等人士越来越喜欢走出钢筋混凝土的“水泥森林”城市,从而亲近在真实的大自然之中,并且不仅是玩在大自然之中、吃在大自然之中,而且要睡在大自然之中。切实感受大自然给人带来的真正放松与快乐。但是如果驻扎帐篷、睡垫等露营设置的地方条件不是非常合适,则会大大影响到露营者的外出心情,从而会感叹外在环境不好,而不再喜欢外出露营。不合适的条件有:雨水过后,积水过多,土壤自吸能力明显不足,从而造成稀泥烂地较长时间不能干化;太阳蒸烤后,地表温度受太阳影响较大,处于温度较高的状态,直接用于露营则影响心情;过夜后,清晨露水过多,湿气较重,从而使得露营之人亦患关节炎等疾病,从而大大减少露营者参与的程度,尤其是老年人。
因此,需要设置一种既能具有一定保水的结构,尤其又能在雨水过后能够快速地将雨水通过设置的结构快速排出,且还能将部分雨水储存在地下一定空间之内作为地表植物补水之用;且由于在靠近地表的位置保有一定水分,因此近地表的温度不会因太阳炙烤而快速上升,从而给露营者带来身心的双重绝佳感受。该结构如何设置,成为必须要考虑和创新方能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海绵透水系统设置在公共道路与排水渠之间的露营园地之内;由公共道路至排水渠之间依序设置LID措施:植草沟、生物滞留带、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带A、植被缓冲带、雨水湿地、下沉绿地、透水铺装带B、生态塘。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植被缓冲带形状设置为阶梯状,阶梯最高处设置在透水铺装带A侧部;阶梯最低处设置与雨水湿地连接;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植被缓冲带的阶梯面上设置有水流漫道,水流漫道设置为在植被缓冲带的阶梯表面绕行,以控制水的下渗流速。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生物滞留带与绿色屋顶之间的地下设置调蓄池A;调蓄池通过管道A连接至生物滞留带,管道A在生物滞留带的端口为垂直于地面设置,其端口设置为溢流口段A;调蓄池A通过管道B连接至绿色屋顶地表;管道A与调蓄池A的连接位置高于管道B与调蓄池A的连接位置。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透水铺装带B设置在下沉绿地的高处;在该高处地下设置有调蓄池B,在调蓄池B上顶面设置有管道C连接,管道C的另一端设置在下沉绿地的高处地表;在雨水湿地的最低处水平设置管道D,管道D的一端连接至调蓄池B侧面,在位于雨水湿地的管道D上垂直设置有溢流口段B。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生态塘与排水渠之间的地下设置有管道E,在位于生态塘的管道E上垂直设置有溢流口段C。
溢流口处可设置一个过滤网,以防止杂物掉入。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每根管道上设置有开孔,开孔所占面积不低于管道表面积的5%,开孔的孔径为0.5-1.0cm;开孔处的管道上设置有土工布包裹层。
本实用新型的A、B、C等等,是为区别相同部件在不同位置设置所使用,并非表示这些部件有本质区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整体构思的思维来对某一露营园地进行结构改造,在不同的地方设置不同的LID结构,经改进后的整体系统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缺陷,可以同时满足诸多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取材方便,虽然前期投入比较费时费力,但建成后的养护成本极低,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从而大大降低了综合成本;本实用新型的保水、透水效果十分显著,既能满足该露营园地中的植被吸水所用,又能留有安扎帐篷、床垫等干爽的空地,使得露营的成人、儿童、老人均能陶醉在大自然的舒适生态环境之中,彻底享受美好人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右半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左半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公共道路1、排水渠2、植草沟3、生物滞留带4、绿色屋顶5、雨水湿地6、透水铺装带A 7、植被缓冲带8、下沉绿地9、透水铺装带B 10、生态塘11、调蓄池A 12、调蓄池B 13、管道A 14、管道B 15、管道C 16、管道D 17、管道E 18、溢流口段A 19、溢流口段B 20、溢流口段C 21、开孔22、土工布包裹层23。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海绵透水系统设置在公共道路1与排水渠2之间的露营园地之内;由公共道路1至排水渠2之间依序设置LID措施:植草沟3、生物滞留带4、绿色屋顶5、透水铺装带A 7、植被缓冲带8、雨水湿地6、下沉绿地9、透水铺装带B 10、生态塘11。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植被缓冲带8形状设置为阶梯状,阶梯最高处设置在透水铺装带A7侧部;阶梯最低处设置与雨水湿地6连接;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植被缓冲带8的阶梯面上设置有水流漫道,水流漫道设置为在植被缓冲带8的阶梯表面绕行,以控制水的下渗流速。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生物滞留带4与绿色屋顶5之间的地下设置调蓄池A 12;调蓄池通过管道A 14连接至生物滞留带4,管道A 14在生物滞留带4的端口为垂直于地面设置,其端口设置为溢流口段A 19;调蓄池A 12通过管道B 15连接至绿色屋顶5地表;管道A14与调蓄池A 12的连接位置高于管道B 15与调蓄池A 12的连接位置。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透水铺装带B 10设置在下沉绿地9的高处;在该高处地下设置有调蓄池B 13,在调蓄池B 13上顶面设置有管道C 16连接,管道C 16的另一端设置在下沉绿地9的高处地表;在雨水湿地6的最低处水平设置管道D 17,管道D 17的一端连接至调蓄池B 13侧面,在位于雨水湿地6的管道D 17上垂直设置有溢流口段B 20。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生态塘11与排水渠2之间的地下设置有管道E,在位于生态塘11的管道E 18上垂直设置有溢流口段C 21。
溢流口处可设置一个过滤网,以防止杂物掉入。
见图4所示,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每根管道上设置有开孔22,开孔22所占面积不低于管道表面积的5%,开孔的孔径为0.5-1.0cm;开孔处的管道上设置有土工布包裹层23。
本实用新型的A、B、C等等,是为区别相同部件在不同位置设置所使用,并非表示这些部件有本质区别。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海绵透水系统设置在公共道路与排水渠之间的露营园地之内;由公共道路至排水渠之间依序设置 LID 措施:植草沟、生物滞留带、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带 A、植被缓冲带、雨水湿地、下沉绿地、透水铺装带 B、生态塘。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被缓冲带形状设置为阶梯状,阶梯最高处设置在透水铺装带 A 侧部;阶梯最低处设置与雨水湿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植被缓冲带的阶梯面上设置有水流漫道,水流漫道设置为在植被缓冲带的阶梯表面绕行,以控制水的下渗流速。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生物滞留带与绿色屋顶之间的地下设置调蓄池 A;调蓄池通过管道 A 连接至生物滞留带,管道 A在生物滞留带的端口为垂直于地面设置,其端口设置为溢流口段 A;调蓄池 A 通过管道 B连接至绿色屋顶地表;管道 A 与调蓄池 A 的连接位置高于管道 B 与调蓄池 A 的连接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透水铺装带B 设置在下沉绿地的高处;在该高处地下设置有调蓄池 B,在调蓄池B 上顶面设置有管道C 连接,管道 C 的另一端设置在下沉绿地的高处地表;在雨水湿地的最低处水平设置管道D,管道 D 的一端连接至调蓄池 B 侧面,在位于雨水湿地的管道 D 上垂直设置有溢流口段 B。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生态塘与排水渠之间的地下设置有管道 E,在位于生态塘的管道 E 上垂直设置有溢流口段 C。
7.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或 6 所述的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管道上设置有开孔,开孔所占面积不低于管道表面积的 5%,开孔的孔径为0.5-1.0cm;开孔处的管道上设置有土工布包裹层。
CN201921145018.5U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 Active CN210439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5018.5U CN210439415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5018.5U CN210439415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9415U true CN210439415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6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5018.5U Active CN210439415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94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3150A (zh) * 2020-12-03 2021-02-09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3150A (zh) * 2020-12-03 2021-02-09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58004U (zh) 屋顶花园
CN208783304U (zh) 一种屋顶花园构造
CN207813108U (zh) 一种雨水花园
CN109267772B (zh) 一种智能立体雨水回用的生态景观廊道及其工作流程
CN107288370A (zh) 城市森林高层别墅
CN106088305A (zh) 带有地下蓄水池的绿地及其施工方法
CN111919621B (zh) 基于寒地生境恢复的行道树树池结构及制作方法
CN210439415U (zh) 一种适用于露营园地的海绵透水系统
CN212453028U (zh) 一种雨水调蓄树池工具
CN206233301U (zh)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4024144U (zh) 一种新型的林荫停车场
CN208874914U (zh) 一种用于人行道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多功能生态树池
CN208949666U (zh) 环保节能蒸压砖
CN207692542U (zh) 一种带有护盖的树池结构
CN207484851U (zh) 种植屋面
CN206071122U (zh) 一种带通风玻璃屋顶的风雨操场建筑
CN212224049U (zh) 一种建筑小区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CN113756149A (zh) 一种透水生态树池过滤储水系统
CN113235977A (zh) 适用于绿色宜居村镇建设的储雨水庭院
CN210507605U (zh) 一种蓄水生态树池
CN205511101U (zh) 一种灌溉回流一体化植物绿化墙
CN205567228U (zh) 生态树池
CN201690864U (zh) 用于建筑屋面绿化及环境绿化的蓄水与疏水型海绵盒
CN206667607U (zh) 一种屋顶花园构造
CN206629528U (zh) 一种易移动的竹制立体种植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