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8032U - 垃圾送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垃圾送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8032U
CN210438032U CN201921233386.5U CN201921233386U CN210438032U CN 210438032 U CN210438032 U CN 210438032U CN 201921233386 U CN201921233386 U CN 201921233386U CN 210438032 U CN210438032 U CN 210438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pushing
waste
storage componen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333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飞
邱和平
石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si Er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Q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Q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Q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333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8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8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8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送料装置,所述的垃圾送料装置包括:垃圾储存部件,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的侧面设有垃圾推送口;推送机构,设在垃圾储存部件内,用于将垃圾储存部件内的垃圾通过垃圾推送口推送进入与垃圾推送口相对设置的垃圾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垃圾储存部件内的推送机构可将垃圾送入垃圾处理装置如热解炉炉体中,不需要人工推送,有效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不用担心人体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提高了送料效率,有助于垃圾的后续高效处理,避免了垃圾长期堆放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装置结构不复杂,投资成本低,处理过程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垃圾送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垃圾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不断增加,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产生的垃圾量也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垃圾包围农村的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垃圾热解炉作为一种小型的垃圾处理设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等优点,是公认的农村垃圾处理理想设备。
当前,利用热解炉处理垃圾之前,主要是人工将垃圾送入热解炉中,工作强度大,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也对工人的身体带来很不利的影响;人工送料效率也很低,无法保证垃圾处理效率;此外,人工送料时垃圾容易集中堆在热解炉内的某一个区域,降低了热解处理效率,增大了能源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人工将垃圾送入热解炉工作强度大、送料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垃圾送料装置。
一种垃圾送料装置,所述的垃圾送料装置包括:
垃圾储存部件,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的侧面设有垃圾推送口;
推送机构,设在所述垃圾储存部件内,用于将所述垃圾储存部件内的垃圾通过所述垃圾推送口推送进入与所述垃圾推送口相对设置的垃圾处理装置。
具体使用时,当垃圾储存部件内存储的垃圾量足够多时,垃圾储存部件内的推送机构可将存储的垃圾直接推送进入与垃圾推送口相对设置的垃圾处理装置中处理。垃圾送料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利用垃圾储存部件内的推送机构可将垃圾送入垃圾处理装置如热解炉炉体中,不需要人工推送,有效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不用担心人体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
(2)提高了送料效率,有助于垃圾的后续高效处理,避免了垃圾长期堆放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装置结构不复杂,投资成本低,处理过程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垃圾储存部件内的推送机构可将一批垃圾分多次推送进入垃圾处理装置中,分多次推送能够保证垃圾在垃圾处理装置中均匀分布,不会堆在一起,提高了热解处理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输送部件,与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相邻,用于输送垃圾至所述垃圾储存部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机构包括:
推铲,设在所述垃圾储存部件内;
推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垃圾储存部件内壁上,另一端设在所述推铲背对所述垃圾推送口的一侧表面,用于驱动所述推铲沿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移动从而将所述垃圾储存部件内的垃圾从所述垃圾推送口推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垃圾储存部件以使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的垃圾推送口与所述垃圾处理装置的投放口高度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移动组件,用于使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移动接近或远离所述垃圾处理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滑轮,设在所述垃圾储存部件底部;
轨道,设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与所述滑轮配合以使所述滑轮沿所述轨道滚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垃圾储存部件以使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的所述滑轮沿所述轨道滚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垃圾储存部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储存部件还包括推送口开闭组件,所述推送口开闭组件设在所述垃圾推送口上用于控制所述垃圾推送口的打开与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口开闭组件包括:
封板,可活动地覆盖在所述垃圾推送口上;
驱动臂,一端固定在所述垃圾储存部件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封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封板使其打开或关闭所述垃圾推送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行走部件,设在所述固定支架底部,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支架行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垃圾送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垃圾送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垃圾送料装置的右视图。
图中,100、垃圾储存部件,110、驱动单元,111、驱动杆,120、推送口开闭组件,121、封板,122、驱动臂,
200、推送机构,210、推铲,220、推杆,
300、输送部件,
400、固定支架,410、行走部件,411、滚轮,4111、回转轴,412、步进电机,413、传动链条,420、维护梯,
500、垃圾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作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垃圾送料装置,包括垃圾储存部件100和推送机构200。其中,垃圾储存部件100的侧面设有垃圾推送口,推送机构200设在垃圾储存部件100内,用于将垃圾储存部件100内的垃圾通过垃圾推送口推送进入与垃圾推送口相对设置的垃圾处理装置500。
上述垃圾处理装置500的类型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垃圾破碎设备、垃圾压缩设备或垃圾热解炉等。垃圾储存部件100可以是垃圾箱、垃圾桶等储存容器。具体使用时,当垃圾储存部件100内存储的垃圾量足够多时,垃圾储存部件100内的推送机构200可将存储的垃圾直接推送进入与垃圾推送口相对设置的垃圾处理装置500中处理。
上述处理方式利用垃圾储存部件100内的推送机构200将垃圾送入垃圾处理装置500中,不需要人工推送,有效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不用担心人体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提高了送料效率,有助于垃圾的后续高效处理,避免了垃圾长期堆放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装置结构不复杂,投资成本低,处理过程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垃圾储存部件100内的推送机构200可将一批垃圾分多次推送进入垃圾处理装置500中,分多次推送能够保证垃圾在垃圾处理装置500中均匀分布,不会堆积在一起,提高了热解处理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输送部件300,与垃圾储存部件100相邻,用于输送垃圾至垃圾储存部件100中。利用输送部件300可将日常堆放的垃圾直接输送至垃圾储存部件100内被储存起来,不需要人工将垃圾倒入垃圾储存部件100中存储,进一步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整体的处理效率。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推送机构200包括:推铲210和推杆220。其中,推铲210设在垃圾储存部件100内,推杆220的一端固定在垃圾储存部件100内壁上,另一端设在推铲210背对垃圾推送口的一侧表面,用于驱动推铲210沿垃圾储存部件100移动从而将垃圾储存部件100内的垃圾从垃圾推送口推出。推杆220可直接驱动推铲210将垃圾推至垃圾推送口,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推送机构200还可以包括由机械臂驱动的刮板结构,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支架400,用于支撑垃圾储存部件100以使垃圾储存部件100的垃圾推送口与垃圾处理装置500的投放口高度相适应。有些垃圾处理装置500的投放口通常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垃圾储存部件100置于固定支架400后其垃圾推送口可以被抬升一定的高度,从而与垃圾处理装置500的投放口高度相适应,有利于垃圾被快速推入垃圾处理装置500中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移动组件,用于使垃圾储存部件100移动接近或远离垃圾处理装置500。不需要推送垃圾时,通过移动组件驱动垃圾储存部件100使其远离垃圾处理装置500避免影响到垃圾处理装置500的正常工作;需要推送垃圾时,驱动垃圾储存部件100使垃圾推送口与垃圾处理装置500的投放口相接即可,从而通过该设置可以实现垃圾推送口与垃圾处理装置500的自由连接与分离,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组件包括滑轮和轨道。其中,滑轮设在垃圾储存部件100底部,轨道设在固定支架400上,用于与滑轮配合使滑轮沿轨道滚动。通过滑轮与轨道的配合可使垃圾储存部件100快速地靠近或远离垃圾处理装置500。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组件还包括驱动单元110,用于驱动垃圾储存部件100使垃圾储存部件100的滑轮沿轨道滚动。通过驱动单元110的驱动可以节省劳动力,提升工作效率。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不设置驱动单元110,利用人工也可直接推动垃圾储存部件100使其底部的滑轮沿轨道滚动,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10包括驱动杆111,驱动杆111的一端与固定支架400连接,另一端与垃圾储存部件100连接。驱动杆111伸长后即可使垃圾储存部件100整体相对固定支架400移动并接近垃圾处理装置500;相反地,驱动杆111缩短后可使垃圾储存部件100整体相对固定支架400移动并远离垃圾处理装置500。
继续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垃圾储存部件100还包括推送口开闭组件120,推送口开闭组件120设在垃圾推送口上用于控制垃圾推送口的打开与关闭。垃圾储存部件100中的垃圾不多时,将垃圾推送口关闭可以避免垃圾从垃圾推送口洒落到外面;需要推送时直接打开垃圾推送口进行垃圾推送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送口开闭组件120包括封板121及驱动臂122,封板121可活动地覆盖在垃圾推送口上,驱动臂122的一端固定在垃圾储存部件100侧壁上,另一端与封板121连接,用于驱动封板121使其打开或关闭垃圾推送口。
驱动臂122伸长后可带动封板121使其绕垃圾推送口转动从而打开垃圾推送口,将垃圾通过垃圾推送口正常推送进入垃圾处理装置500即可;推送结束后,驱动臂122伸长后带动封板121使其绕垃圾推送口反向转动关闭垃圾推送口,避免垃圾从垃圾推送口洒落到外面。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行走部件410,设在固定支架400底部,用于驱动固定支架400行走。一个垃圾处理装置500满载后,通过行走部件410可将固定支架400移动至其他的垃圾处理装置500并将垃圾储存部件100内的垃圾通过垃圾推送口推送进入其中,从而可利用多个垃圾处理装置500同时进行垃圾处理,提高了处理效率。优选的,行走部件410可以包括设在固定支架400底部的滚轮411及驱动滚轮411转动的步进电机412,具体地,可将步进电机412的输出轴与滚轮411的回转轴4111通过传动链条413连接,步进电机412的输出轴回转时即可通过传动链条413带动滚轮411转动,继而带动固定支架400沿地面移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行走部件410还可以是设在固定支架400底部的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可将固定支架400移动至任意所需的处理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维护梯420,设在固定支架400上。维护人员可通过维护梯420攀爬至垃圾储存部件100进行相关部件的维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垃圾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送料装置包括:
垃圾储存部件,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的侧面设有垃圾推送口;
推送机构,设在所述垃圾储存部件内,用于将所述垃圾储存部件内的垃圾通过所述垃圾推送口推送进入与所述垃圾推送口相对设置的垃圾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部件,与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相邻,用于输送垃圾至所述垃圾储存部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包括:
推铲,设在所述垃圾储存部件内;
推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垃圾储存部件内壁上,另一端设在所述推铲背对所述垃圾推送口的一侧表面,用于驱动所述推铲沿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移动从而将所述垃圾储存部件内的垃圾从所述垃圾推送口推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垃圾储存部件以使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的垃圾推送口与所述垃圾处理装置的投放口高度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组件,用于使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移动接近或远离所述垃圾处理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滑轮,设在所述垃圾储存部件底部;
轨道,设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与所述滑轮配合以使所述滑轮沿所述轨道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垃圾储存部件以使所述垃圾储存部件的所述滑轮沿所述轨道滚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垃圾储存部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储存部件还包括推送口开闭组件,所述推送口开闭组件设在所述垃圾推送口上用于控制所述垃圾推送口的打开与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口开闭组件包括:
封板,可活动地覆盖在所述垃圾推送口上;
驱动臂,一端固定在所述垃圾储存部件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封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封板使其打开或关闭所述垃圾推送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行走部件,设在所述固定支架底部,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支架行走。
CN201921233386.5U 2019-07-31 2019-07-31 垃圾送料装置 Active CN210438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3386.5U CN210438032U (zh) 2019-07-31 2019-07-31 垃圾送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3386.5U CN210438032U (zh) 2019-07-31 2019-07-31 垃圾送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8032U true CN210438032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7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33386.5U Active CN210438032U (zh) 2019-07-31 2019-07-31 垃圾送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8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99101U (zh) 生活垃圾一级人工分拣装置
CN210438032U (zh) 垃圾送料装置
CN203819827U (zh) 一种有机垃圾收料仓
CN113083705A (zh)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系统及方法
CN203076323U (zh) 一种垃圾预处理系统
CN215325703U (zh) 一种适用于垃圾周转箱的翻箱机
CN212126814U (zh)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桶装废物的卸料装置
CN215754419U (zh) 一种加速降解的垃圾处理装置
CN210635147U (zh) 一种多维度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系统
CN210853904U (zh) 一种多工位垃圾转运站
CN114132667A (zh) 建筑垃圾自动输送系统
CN210001231U (zh) 一种物流传送用防尘高速斗式提升机
CN109319355B (zh) 一种便捷式建筑垃圾清扫装袋运输装置
CN113069817A (zh) 一种具有废料自处理机构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4101290B (zh) 一种临床治疗用医疗垃圾打包装置
CN215088651U (zh) 一种食品无害化处理机
CN220148479U (zh) 一种绿色节能建材废料收集装置
CN212654977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固体垃圾用皮带输送机
CN204753553U (zh) 一种用于处理水中漂浮与悬浮垃圾的环保型清污机
CN217624257U (zh) 一种机械联动的自动密封装置
CN217554804U (zh) 一种垃圾车自动翻转装置
CN205872996U (zh) 一种用于收集化工废弃物垃圾桶的电动环保车
CN104947643B (zh) 一种用于处理水中漂浮与悬浮垃圾的环保型清污机
CN106115141A (zh) 一种前翻式垃圾箱设备系统
CN221050593U (zh) 一种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4

Address after: 410500 West side of Anjia Road and North side of Wenxiang Road in Jinlong New District, Jinlong Town, Xiangyin County,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Building 1 of Hunan Q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Xiangyin Qi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414600 Jinlong new area, Xiangyin County,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Q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3

Address after: No. 12B05, 12th Floor, No. 4 Fufeng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07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si Er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500 West side of Anjia Road and North side of Wenxiang Road in Jinlong New District, Jinlong Town, Xiangyin County,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Building 1 of Hunan Qi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Xiangyin Qi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