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3592U - 脸部美容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脸部美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3592U
CN210433592U CN201920091933.4U CN201920091933U CN210433592U CN 210433592 U CN210433592 U CN 210433592U CN 201920091933 U CN201920091933 U CN 201920091933U CN 210433592 U CN210433592 U CN 210433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facial
circuit board
component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919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gji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gji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gji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gji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919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3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3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35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脸部美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状与人脸适配的外保护层、柔性电路板和内接触层;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接触层和所述外保护层分别覆盖连接于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上;所述脸部美容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发热部件、若干个震动部件、若干温度检测部件和若干用于光疗美容的发光部件;各所述发热部件均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内,各所述震动部件、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以及各所述发光部件均设置于所述内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脸部美容装置,集热敷、按摩、光疗以及检测功能为一体,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具有发热量的调整功能,使得脸部美容仪的使用更为舒适。

Description

脸部美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脸部美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脸部美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形象以及脸部的护理,面部美容设备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的面部美容设备种类繁多,但功能单一,人们需要购置多个不同种类的面部美容涉笔,以满足多样化的护需求。然而,不同种类的面部美容设备的使用方法各不同先攻,增加人们对面部美容设备的使用难度,并且各种不同种类的面部美容涉笔混用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脸部美容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面部美容设备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容设备多样化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脸部美容装置,包括形状与人脸适配的外保护层、柔性电路板和内接触层;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接触层和所述外保护层分别覆盖连接于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上;所述脸部美容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发热部件、若干个震动部件、若干温度检测部件和若干用于光疗美容的发光部件;各所述发热部件均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内,各所述震动部件、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以及各所述发光部件均设置于所述内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下巴区、左脸区、上额区和右脸区,所述下巴区、所述左脸区、所述上额区和所述右脸区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下巴区设有一个所述发热部件,所述左脸区和所述右脸区内均设有三个所述发热部件,所述上额区设有五个所述发热部件。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上额区的五个所述发热部件沿左右方向呈圆弧状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左脸区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从下到上依次间隔布置,且位于所述左脸区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均包括呈往复回折布置的第一条状电热丝,位于所述右脸区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从下到上依次间隔布置,且位于所述右脸区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均包括呈往复回折布置的第二条状电热丝。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左脸区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间隔设置并均围设成三角状;和/或所述右脸区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均间隔设置并均围设成三角状。
进一步地,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均安装于所述上额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部件为卷绕设置的第三条状电热丝,所述第三条状电热丝包括若干圆心重合且直径逐渐增大的电热圈,各所述电热圈沿所述电热圈的径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部件还包括若干个连接半圈,各所述电热圈均设有缺口,且各所述电热圈沿所述电热圈径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电热圈的缺口均朝向同一个方向设置并形成通道,各所述连接半圈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通道同一侧的两两相邻的所述电热圈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外绝缘层、内绝缘层和位于所述外绝缘层和所述内绝缘层之间的线路层,各所述发热部件设置于所述外绝缘层和所述内绝缘层之间并与所述线路层电性连接,各所述震动部件、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以及各所述发光部件均设置于所述内绝缘层上并均与所述线路层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绝缘层和所述内绝缘层均为防水绝缘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外保护层上设有随温度变化而呈现不同色彩的感温变色颜料;和/或,所述内接触层上设有随温度变化而呈现不同色彩的感温变色颜料。
进一步地,所述脸部美容装置还包括控制盒、控制芯片和检测器,所述控制芯片安装于所述控制盒内,所述检测器安装于所述控制盒上,所述检测器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均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保护层的左右两侧沿延伸出所述柔性电路板外形成连接部,和/或,所述内接触层的左右两侧沿延伸出所述柔性电路板外形成连接部,各所述连接部上均开设有用于悬挂于耳部的悬挂孔。
进一步地,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均为热敏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外保护层和所述内接触层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均开设有用于避让眼部、嘴巴以及鼻孔的避空口。
进一步地,所述外保护层和所述内接触层均由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脸部美容装置还包括若干个防水壳体,各所述震动部件一一对应地封装于所述防水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保护层上设有用于刺激活化脸部肌肤的矿物质,和/或,所述内接触层上设有用于刺激活化脸部肌肤的矿物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脸部美容装置,在使用时,用户只需将脸部美容装置的内接触层紧贴于脸部,开启脸部美容装置内的发热部件产生热量,对脸部进行热敷美容,从而实现了热敷功能;开启各发光部件对脸部进行照射,从而实现了光疗美容功能;开启各震动部件对脸部进行震动按摩,从而实现了按摩功能;通过温度检测部件检测脸部的温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对各发热组件的发热量进行调整,使得脸部的热敷更为舒适。本实用新型的脸部美容装置,集热敷、按摩、光疗以及检测功能为一体,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具有发热量的调整功能,使得脸部美容仪的使用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脸部美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脸部美容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脸部美容装置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上的发热部件由第三条状电热丝卷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发热部件由第一条状电热丝和第二条状电热丝卷绕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外保护层 11—避空口 12—悬挂孔
20—柔性电路板 21—下巴区 22—左脸区
23—上额区 24—右脸区 25—外绝缘层
26—内绝缘层 27—线路层 28—通孔
30—内接触层 40—发热部件 41—第一条状电热丝
42—第二条状电热丝 43—第三条状电热丝 50—震动部件
60—温度检测部件 70—发光部件 80—控制盒
431—电热圈 432—连接半圈 433—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6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脸部美容装置,包括形状与人脸适配的外保护层10、柔性电路板20和内接触层30;所述柔性电路板20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接触层30和所述外保护层10分别覆盖连接于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上;所述脸部美容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发热部件40、若干个震动部件50、若干温度检测部件60和若干用于光疗美容的发光部件70;各所述发热部件40均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20内,各所述震动部件50、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60以及各所述发光部件70均设置于所述内表面上。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在使用时,用户只需将脸部美容装置的内接触层30紧贴于脸部上,各发热部件40产生热量,对脸部进行热敷美容,从而实现了热敷功能;各发光部件70发出光线对脸部进行光疗美容,从而实现了光疗美容功能;各震动部件50产生震动对脸部进行按摩,从而实现了按摩功能;通过温度检测部件60检测脸部的温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对各发热组件的发热量进行调整,使得脸部的热敷更为舒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集热敷、按摩、光疗以及检测功能为一体,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具有发热量的调整功能,使得人们的使用更为舒适。
进一步地,发热部件40直接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0的内部,使得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
进一步地,各发热部件40、各发光部件70、各震动部件50、各温度检测部件60以及柔性电路板20均位于外保护层10和内接触层30之间,避免外部的水分、灰尘等外部部件直接与各发热部件40、各发光部件70、各震动部件50、各温度检测部件60以及软性电路接触,起到保护各发热部件40、各发光部件 70、各震动部件50、各温度检测部件60以及软性电路的作用,也便于将使用后的脸部美容装置进行清洗;同时,各发热部件40、各发光部件70、各震动部件 50、各温度检测部件60以及柔性电路板20通过内接触层30与脸部接触,避免了脸部与各发热部件40、各发光部件70、各震动部件50、各温度检测部件60 以及柔性电路板20直接接触,使得整个脸部美容装置使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各发热部件40均位于外保护层10和内接触层30之间,外保护层10和内接触层30起到保温的作用,避免脸部美容装置在使用完成后出现骤冷的情况,使得使用者的使用更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柔性电路板 20上设置有下巴区21、左脸区22、上额区23和右脸区24,所述下巴区21、所述左脸区22、所述上额区23和所述右脸区24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4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在下巴区21、左脸区22、上额区 23和所述脸区均设有发热部件40,在使用时,通过安装在不同区域的发热部件 40对脸部的不同的区域进行热敷,针对脸部不同的区域进行热敷,使用者热敷的过程更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下巴区21 设有一个所述发热部件40,所述左脸区22和所述右脸区24内均设有三个所述发热部件40,所述上额区23设有五个所述发热部件40。具体地,下巴区21设有一个发热部件40、左脸和右脸的区域均设有三个发热部件40,上额区23设有五个发热部件40,根据脸部不同区域的面积的大小,从而设置不同的数量的发热部件40,脸部的上额区23的面积较大,需设置五个发热部件40,而左脸区22、右脸区24以及下巴区21的面积相对于上额区23的面积较小,因此,下巴区21设有一个发热部件40、左脸和右脸的区域均设有三个发热部件40,从而确保脸部每个区域的加热温度相差不大,使得使用者的脸部的每个区域均得到热敷,且每个区域的温度都相差不大,使用者的脸部热敷的更为舒适,同时,发热部件40发出的热量,可以张开使用者的整个脸部的毛孔,排出毛孔内的不良物质,促进整个脸部的血液循环,有益脸部健康,进而对使用者的整个脸部均起到美容的作用。
进一步地,脸部的上额部、左脸部、右脸部以及下巴部各区域对温感均不相同,在脸部美容装置的上额区23、左脸区22、右脸区24以及下巴区21设置不同数量的发热部件40,使得整个脸部内容装置在上额区23、左脸区22、右脸区24以及下巴区21的温度不同能够与上额部、左脸部、右脸部以及下巴部各区域对温感相适配,提高使用者热敷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位于所述上额区 23的五个所述发热部件40沿左右方向呈圆弧状均匀间隔设置。具体地;五个发热部件40沿脸部的上额的圆弧状进行均匀分布,五个发热部件40在脸部的上额区23对应的位置进行均匀分布,从而使得脸部的上额区23的热敷更为均匀,使得使用者的使用更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合图1、图2和图6所示,位于所述左脸区22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40从下到上依次间隔布置,且位于所述左脸区22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40均包括呈往复回折布置的第一条状电热丝41,位于所述右脸区24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40从下到上依次间隔布置,且位于所述右脸区40 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均包括呈往复回折布置的第二条状电热丝4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贴合在脸部,位于左脸区22的从下到上依次间隔布置的三个发热部件40,通过三个发热部件40之间的间隙的弯曲,从而整个脸部美容装置与脸部的肌肤更为贴合,提高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热敷效果;同时,通过三个发热部件40之间间隙的弯曲,也能够避免因发热部件40过度弯曲和弯折而导致发热部件40损坏的,起到保护发热部件40的作用;同时,发热部件40由第一条状电热丝41呈往复回折绕设而成,具体地,第一条状电热丝41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依次上下来回往复绕设形成发热部件40,或者,第一条状电热丝41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依次左右来回往复人绕设而形成发热部件40,直至左脸区的三个发热部件铺满整个左脸区22,从而提高左脸区 22的发热量,提高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左脸区22的热敷效果。同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贴合在脸部,位于右脸区24的从下到上依次间隔布置的三个发热部件40,通过三个发热部件40之间的间隙的弯曲,从而整个脸部美容装置与脸部的肌肤更为贴合,提高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热敷效果;同时,通过三个发热部件40之间间隙的弯曲,也能够避免因发热部过度弯曲和弯折而导致发热部件40损坏的,起到保护发热部件40的作用;同时,发热部件40由第二条状电热丝42呈往复回折绕设而成,具体地,第二条状电热丝42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依次上下来回往复绕设形成发热部件40,或者,第二条状电热丝42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依次左右来回往复人绕设而形成发热部件40,或者,第二条状电热丝42先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上下来回往复绕设后,再从上到下或从下至上依次左右来回往复绕设形成发热部件40,直至右脸区的三个发热部件40铺满整个右脸区24,从而提高右脸区24的发热量,提高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右脸区24的热敷效果。
进一步地,震动部件50只均匀地分布在上额区23内,以避免因震动部件 50的高度较高而使得左脸区22内的发热部件40和右脸区24的发热部件40不能够紧密地贴合在使用者的左脸和右脸上,进而降低使用者左脸和右脸的热敷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位于所述左脸区 22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40间隔设置并均围设成三角状;和/或和所述右脸区24 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40间隔设置并均围设成三角状。具体地,左脸部的三个发热部件40和右脸部的三个发热部件40均呈三角状分布,能够与脸部的颧骨相适配,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左脸区22的三个发热部件40和右脸区24的三个发热部件40能够紧密地贴合在脸部的两侧的颧骨上,使得脸部的左脸部和右脸部的热敷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60均安装于所述上额区23内。具体地,温度检测部件60安装在上额区23 内,由于脸部的上额区23的体温相对于人的略高,因此,将温度检测部件60 安装在上额区23内,脸部美容装置能够更为容易地检测脸部的温度变化,从而使得脸部美容装置的发热量的调整更为灵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发热部件为卷绕设置的第三条状电热丝43,所述第三条状电热丝43包括若干圆心重合且直径逐渐增大的电热圈431,各所述电热圈431沿所述电热圈431的径向间隔布置。具体地,发热部件40的电热圈431沿电热圈431的径向间隔布置,使得发热部件呈面状发热,这就使得发热部件40发热更为均匀,且电热圈431发热具有热效率高、升温快的,从而使得整个面膜美容装置具有热效率高和升温快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发热部件 40还包括若干个连接半圈432,各所述电热圈431均开设有缺口,各所述电热圈431的缺口均朝向同一个方向设置并形成通道433,各所述连接半圈43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通道433同一侧的两两相邻的所述电热圈431的端部连接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装置的发热部件40的若干个电热圈431同心均匀间隔,并由连接半圈432将若干个电热圈431连接为一条通路,采用连接半圈432的朝向通道的内部凸伸,从而使得连接半圈432能够占满通道433,发热部件40在发热时,其通道433内的连接半圈432也能够产生热量,从而使得整个发热部件40的发热更为均匀,从而使得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发热更为均匀。
进一步地,各电热圈431和连接半圈432均由第三条状电热丝43绕设形成,那么发热部件40是由一条第三条状电热丝43先沿着最外侧的电热圈431的一端开始饶设直至延伸到最外侧的电热圈431的另一端上在朝向最外侧的电热圈 431内部饶设一个连接半圈432然后在沿着最外侧的电热圈431的饶设方向反向再饶设一个电热圈431,然后再饶设一个连接半圈432,然后再反向饶设一个电热圈431,依次这样来回绕设最外侧的电热圈431内部的电热圈431,并第三条状电热丝43的饶设端直接从电热圈431形成的缺口形成的通道433内引出,这就将一条第三条状电热丝43绕设形成发热部件40,或者,发热部件40的最内部的电热圈431朝外依次来回绕设形成各电热圈431。第三条状电热丝43绕设成的圆饼状的发热部件40间隔地分布在脸部美容装置的不同区域内,这种第三条状电热丝43的绕设方式与上述的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呈蛇绕设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条状电热丝43的所需长度更短,其功率也就越低,这就使得整个面部美容装置的功率也就越低,其能够适配的充电装置其功率要求也就越低,也就能够与现有一般的手机充电装置相适配,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由于电热丝的长度短,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脸部美容装置具有节能省电、升温快以及热惯小等优点。
进一步地,各电热圈431的缺口均朝向一个方向形成通道433,该通道433 的设置也便于线路层27的线路从电热圈431的内部的接线后通道433中引出与其他发热部件40相连,使得各发热部件40之间的连接更为简单,且各发热部件40之间的线路更短,也能够有效地降低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柔性电路板20包括外绝缘层25、内绝缘层26和位于所述外绝缘层25和所述内绝缘层26 之间的线路层27,各所述发热部件40设置于所述外绝缘层25和所述内绝缘层 26之间并与所述线路层27电性连接,各所述震动部件50、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60以及各所述发光部件70均设置于所述内绝缘层26上并均与所述线路层27 电性连接。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脸部美容装置,柔性电路板20的线路层 27包在外绝缘层25和内绝缘层26之中,外绝缘层25和内绝缘层26能够防止发热部件40和其它金属元器件产生电流接触;同时,也为了防止外保护层10 和内接触层30破裂后发热部件40直接接触到脸部,降低烫伤危险,使得整个脸部美容装置使用更为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线路层27和发热部件40位于外绝缘层25和内绝缘层26之间,不易弯曲断裂,整个面部美容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更为紧贴于使用者的脸部。
更进一步地,发热部件40的电热丝采用石墨烯、碳纤维、银纤维、铜箔、聚酰亚胺、各种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绝缘层25和所述内绝缘层26均为防水绝缘薄膜。具体地,外绝缘层25和内绝缘层26均有防水绝缘薄膜制成,能够防止外保护层10或/和内接触层30破裂后,外部的水不会与发热部件40和线路层27等接触,从而导致线路层27和发热部件40短路或损坏,进而避免面部美容装置损坏,外绝缘层25和内绝缘层26起到保护发热部件40和线路层27 的目的,也提高了整个面部美容装置防水性,以便于整个面部美容装置的清洗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外保护层10上设有随温度呈现不同色彩的感温变色颜料;和/或,所述内接触层30上设有随温度变化而呈现不同色彩的感温变色颜料。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在使用时,外保护层10和/ 或内接触层30的感温变色颜料,随着脸部美容装置的温度而显示出不同的色彩,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外观更为美观,同时,温度不同感温变色颜料显示的色彩不同,使用者能够看到脸部美容装置上的色彩变化从而能够知晓脸部美容装置使用时的温度变化,增加使用者的心理暗示作用,有益于提高脸部美容装置的保健效果。
进一步地,感温变色颜料以单色、多色或图案形式表现出变色功能,使得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更为美观。
更进一步地,感温变色颜料可以涂敷在外保护层和/或内接触层的外表面,采用涂敷制造方法,操作简单。
更进一步地,感温变色颜料直接设于外保护层的内部和/或内接触层的内部,使得感温变色颜料不易从外保护层和/或内接触层上脱落,从而使得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感温变色功能更为持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脸部美容装置还包括控制盒80、控制芯片和检测器,所述控制芯片均安装于所述控制盒80 内,所述检测器安装于所述控制盒80上,所述检测器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0均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上设有控制盒80,控制盒80内设有控制芯片,检测器设置控制盒80上,控制芯片与柔性电路板20相连,从而控制各发热部件40、各震动部件50、各温度检测部件60和各发光部件70的开启或关闭,进而控制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热敷功能、光疗功能、按摩功能以及检测功能的开启或关闭,使得脸部美容装置的各功能的单独运行、一起运行或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运行,增加脸部美容装置的美容效果。同时,控制芯片还能够控制发热部件40的发热量、震动部件50的震动幅度、发光部件70的发光强度等,当使用者在使用脸部美容装置时,能够结合脸部的肌肤进行调节相应的功能强度以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同时,整个脸部美容装置也能够适用不同肤质的人,增加了脸部美容装置的适用范围,实用性强。检测器也能够对使用者的皮肤状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得到的信息传递给控制芯片进行运算,从而根据检测得到的信息去控制脸部美容装置的各发热部件40、各震动部件50、各温度检测部件60和各发光部件70的开启或关闭,最大限度地提高美容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还包括数据线,控制盒80安装于数据线上,且控制盒80内的控制芯片和检测器均与数据线电性连接,数据线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数据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电子设备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在使用时,数据线能够延伸出脸部外,使得控制盒80的操作更为便利。
更进一步地,数据线与柔性电路板之间通过接头和接口相插接,使得数据线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更为方便快捷,同时数据线与脸部美容装置主体之间采用插接的可分离的结构设计,其使得脸部美容装置的收纳和使用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外部电子设备可以充电头、手机、电脑等部件。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的控制盒80上还包括电源接口和切换开关,控制盒80内还设有电池、电源接口主要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外部电源为整个脸部美容装置提供电力支撑,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供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外部电源直接供电,且外部电源也可以给电池充电,另一种是电池直接供电;而切换开关与电源接口和电池电性连接,并用以供电模式的切换。
进一步地,检测器可检测皮肤含水份量、含油份量、皮肤肌龄、皮肤弹性、心率、燃烧脂肪数、体温、使用效果评估、皮肤变化、运动变化等皮肤和身体的检测数据,同时,控制盒80内设有无线装置或者显示装置,从而使得检测器检测的数据能够在有线和无线的显示装置上显示,从而便于使用者查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外保护层 10的左右两侧沿延伸出所述柔性电路板20外形成连接部,和/或,所述内接触层30的左右两侧沿延伸出所述柔性电路板20外形成连接部,各所述连接部上均开设有用于悬挂于耳部的悬挂孔1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在佩戴时,使用者的耳部只需伸入在连接部上的悬挂孔12中,就能够实现脸部美容装置的固定,操作简单且固定可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60均为热敏电阻。具体地,温度检测部件60采用热敏电阻,由于热敏电阻随温度的不同,其电阻值也会不同,从而能够显示出不同温度,同时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灵敏度高,使得整个脸部美容装置检测的温度值更为准确,且热敏电阻的安装也更为简单,便于脸部美容装置的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柔性电路板 20上开设有通孔28,所述外保护层10和所述内接触层30与所述通孔28对应的位置上均开设有用于避让眼部、嘴巴以及鼻孔的避空口11。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柔性电路板20开设有通孔28且外保护层10和内接触层30上开设有避空口11,主要用于供使用者的眼部、嘴巴以及鼻孔外露。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外保护层10和所述内接触层30均由柔性材料制成。具体地,外保护层10和内接触层30为柔性材料制成,这就使得整个脸部美容装置可折叠、卷曲、可拉伸以及具有弹性,这就是整个脸部美容装置能够紧密地贴合使用者的脸部,使得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各震动部件50、各发热部件40、各发光部件70以及各检测装置能够直接贴合于使用者的脸部,震动部件50对脸部的震动更强,达到的按摩效果更好,发热部件40的发出的热量直接作用使用者的脸部,热敷效果更好,发光部件70直接照射在使用者的脸部,光疗效果更好,温度检测部件60直接紧贴于脸部,温度检测部件60检测的温度信息更为准确,使得整个脸部美容装置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进一步地,外保护层10和内接触层30可呈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状态。
优选地,发光部件70为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脸部美容装置还包括若干个防水壳体,各所述震动部件50一一对应地封装于所述防水壳体内。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震动部件50封装于防水壳体内,防水壳体避免震动部件50 直接来着受到脸部的压力,也能够阻挡一部分热量直接进入震动部件50,同时,也能够外部的水分等部件直接进入到震动部件50而导致部件损坏,起到保护震动部件50的作用,延长震动部件50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内接触层30为柔性材料,柔性材料在发热部件40产生的高温环境下易于熔化,而防水壳体能够避免熔化的柔性材料浸入震动部件50内,从而起到保护震动部件50的作用。
优选地,震动部件50为震动马达,震动马达的结构简单,只需将其固定在内接触层30上并与线路层27进行连接,就能够震动马达的震动,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外保护层10上设有用于刺激活化脸部肌肤的矿物质,和/或,所述内接触层30上设有用于刺激活化脸部肌肤的矿物质。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在使用时,外保护层或/和内保护层上的矿物质,能够刺激活化脸部的肌肤,对脸部肌肤起到理疗的作用,增加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美容效果。
进一步地,矿物质可以为纳米无机远红外粉,由于纳米无机远红外粉具有与人体辐射吸收相应波长的高远红外辐射率,还具有抗紫外线、杀菌消除异味、防病治病等功能,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微循环,促使正常微循环血流增加2~3 倍,提高组织供氧,改善新陈代谢,这就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改善脸部的微循环,促使正常微循环血流量,改善脸部的新陈代谢,使得脸部肌肤更为光彩照人,提高了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美容效果。
进一步地,矿物质可以为等离子粉,由于等离子粉能够产生负氧离子,而负氧离子具有清新空气、杀菌、制造维他氧、改善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因此,当使用者使用将带有等离子粉的脸部美容装置时,等离子粉能够产生负氧离子的清洗脸部附近的空气并产生氧气,能够有效地改善脸部美容装置紧贴肌肤产生的闷热感,提高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使用感。同时,整个脸部美容装置还具有杀菌消毒以及促进脸部肌肤新陈代谢的作用,使得使用者的脸部肌肤更为光彩照人,提高了整个脸部美容装置的美容效果。
优选地,矿物质可以为电气超细粉,同时,发热部件40能够对电石超细粉产生加热作用,受热后的电石超细粉能够产生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可以刺激活化脸部肌肤,从而激发其产生消毒杀菌、去除色斑、治疗青春豆、治疗溃疡性皮肤炎等皮肤疾病的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具有治疗皮肤病的功能,进一步地扩大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脸部美容装置使用范围,适用性更广,实用性更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状与人脸适配的外保护层、柔性电路板和内接触层;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接触层和所述外保护层分别覆盖连接于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上;
所述脸部美容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发热部件、若干个震动部件、若干温度检测部件和若干用于光疗美容的发光部件;各所述发热部件均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内,各所述震动部件、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以及各所述发光部件均设置于所述内表面上,各所述发光部件、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以及各所述震动部件均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内接触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下巴区、左脸区、上额区和右脸区,所述下巴区、所述左脸区、所述上额区和所述右脸区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巴区设有一个所述发热部件,所述左脸区和所述右脸区内均设有三个所述发热部件,所述上额区设有五个所述发热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上额区的五个所述发热部件沿左右方向呈圆弧状均匀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左脸区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从下到上依次间隔布置,且位于所述左脸区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均包括呈往复回折布置的第一条状电热丝,位于所述右脸区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从下到上依次间隔布置,且位于所述右脸区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均包括呈往复回折布置的第二条状电热丝。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左脸区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间隔设置并均围设成三角状;和/或所述右脸区的三个所述发热部件均间隔设置并均围设成三角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均安装于所述上额区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件为卷绕设置的第三条状电热丝,所述第三条状电热丝包括若干圆心重合且直径逐渐增大的电热圈,各所述电热圈沿所述电热圈的径向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件还包括若干个连接半圈,各所述电热圈均设有缺口,各所述电热圈的缺口均朝向同一个方向设置并形成通道,各所述连接半圈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通道同一侧的两两相邻的所述电热圈的端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外绝缘层、内绝缘层和位于所述外绝缘层和所述内绝缘层之间的线路层,各所述发热部件设置于所述外绝缘层和所述内绝缘层之间并与所述线路层电性连接,各所述震动部件、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以及各所述发光部件均设置于所述内绝缘层上并均与所述线路层电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层和所述内绝缘层均为防水绝缘薄膜。
12.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上设有随温度变化而呈现不同色彩的感温变色颜料;和/或,所述内接触层上设有随温度变化而呈现不同色彩的感温变色颜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美容装置还包括控制盒、控制芯片和检测器,所述控制芯片安装于所述控制盒内,所述检测器安装于所述控制盒上,所述检测器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均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的左右两侧沿延伸出所述柔性电路板外形成连接部,和/或,所述内接触层的左右两侧沿延伸出所述柔性电路板外形成连接部,各所述连接部上均开设有用于悬挂于耳部的悬挂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温度检测部件均为热敏电阻。
16.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外保护层和所述内接触层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均开设有用于避让眼部、嘴巴以及鼻孔的避空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和所述内接触层均由柔性材料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美容装置还包括若干个防水壳体,各所述震动部件一一对应地封装于所述防水壳体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脸部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上设有用于刺激活化脸部肌肤的矿物质,和/或,所述内接触层上设有用于刺激活化脸部肌肤的矿物质。
CN201920091933.4U 2019-01-18 2019-01-18 脸部美容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33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1933.4U CN210433592U (zh) 2019-01-18 2019-01-18 脸部美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1933.4U CN210433592U (zh) 2019-01-18 2019-01-18 脸部美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3592U true CN210433592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394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9193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33592U (zh) 2019-01-18 2019-01-18 脸部美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35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1733A (zh) * 2019-01-18 2020-10-02 深圳盈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脸部美容装置
CN113082544A (zh) * 2021-05-10 2021-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面罩式光疗美容仪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1733A (zh) * 2019-01-18 2020-10-02 深圳盈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脸部美容装置
CN113082544A (zh) * 2021-05-10 2021-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面罩式光疗美容仪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1938B2 (ja) 皮膚美容マスク装置および金と銀を含む複合層構造が適用された皮膚美容マスク装置
CN210433592U (zh) 脸部美容装置
US20180049941A1 (en) Massage roller
KR20170115478A (ko) 발광 소자를 포함하는 피부 부착물과 그 보관 장치
CN111741733A (zh) 脸部美容装置
CN109498409B (zh) 面膜仪
EP1836919B1 (en) Hair dryer comprising a heat generating mechanism
KR20200058492A (ko) 광조사장치 및 광조사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205598437U (zh) 一种智能生发头盔
CN110338964A (zh) 头部温度控制装置
CN206228327U (zh) 生理参数监测及睡眠干预装置
US20070204477A1 (en) Heat generating mechanism for hair dryer
JP7387015B2 (ja) 携帯型脱毛装置
KR20210136447A (ko) 스마트 매트를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206659593U (zh) 颈椎枕
CN205913071U (zh) 热风梳
KR101068805B1 (ko) 비염치료용 보조 온열기
CN209269126U (zh) 一种碳纤维电热保健床垫
KR100648434B1 (ko) 안면피부 미용기
CN209984434U (zh) 可视理疗眼罩
CN209770847U (zh) 面膜仪
TW201800124A (zh) 電熱口罩
KR100626115B1 (ko) 산악용 전기 손난로
KR101246616B1 (ko) 헤어 트리트먼트용 건조기
CN205795676U (zh) 一种荧光血压手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