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7870U - 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 - Google Patents

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17870U
CN210417870U CN201921232979.XU CN201921232979U CN210417870U CN 210417870 U CN210417870 U CN 210417870U CN 201921232979 U CN201921232979 U CN 201921232979U CN 210417870 U CN210417870 U CN 210417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movable door
door body
renewable resources
deliver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329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凤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iant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iant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iant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iant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329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17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17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17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资源回收领域,一种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箱门组件;所述箱体上设有投递口,箱门组件设置在投递口上,并用于控制所述投递口开合;所述投递口边缘的箱体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投递口内是否存在障碍物的安全光幕,当所述安全光幕检测到障碍物时发生信号,中止所述箱门组件的闭合动作。所述箱门组件还包括移动设置在箱体上的箱门主体,以及铰接在箱门主体下端部上的活动门体;投递口下方的箱体上设有限位部件;该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内置有感应防夹手功能和机械防夹手功能,增加了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资源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
背景技术
再生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的一种,就是不可再生的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教、交通、国防等各项活动中被开发利用一次并报废后,还可反复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质资源,它包括以矿物为原料生产并报废的钢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合金、无机非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纸张等都称为再生资源。再生资源回收箱则是用于分类回收上述再生资源的箱体,目前再生资源回收箱采用用户登录、积分核算奖励等方案鼓励用户自动分类再生资源。再生资源回收箱一般包括:金属箱体外壳、投递门组件、防夹手机构,满溢报警、步进电机组件,限位开关、称重装置,控制系统和视频显示等部分。投递门开门方式主要有:由下往上垂直开启,由下往上扇形开启。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94342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其在说明书中记载了为避免用户在投放垃圾时,因活动门关闭而导致受伤,本垃圾分类回收箱中,在空腔内还可以设有防夹手装置。当防夹手装置检测到投放口有物体时,即发出信号,控制驱动装置停止动作或者使活动门重新打开,以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夹手。具体的,该防夹手装置可包括光学探头和光源接收器,该光学探头发出的光入射至光源接收器内。若用户的手阻挡了光学探头发出的光,光源接收器即发出信号,控制驱动装置停止动作或者使活动门重新打开。
和上述在先专利申请中公开的垃圾分类回收箱类似,再生资源回收箱通常会在投递门窗口底部都会安装一对安全光幕,用于检测当投递门闭合时是否有异物阻止,当人手或者其他异物未离开投递门窗口底部时,光幕就会发出信号,致使步进电机停止工作,投递门停止下降并切换成开启状态,当人手或者其他异物离开时,步进电机才会继续工作,投递门下降至底部位置。但是,如果光幕出现异常现象,无法正常检测投递门底部是否有异常现象时,就会出现投递门夹伤手指或手臂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因此,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箱并没有对于上述安全光幕失效的应急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该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内置有感应防夹手功能和机械防夹手功能,增加了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箱门组件;所述箱体上设有投递口,箱门组件设置在投递口上,并用于控制所述投递口开合;所述投递口边缘的箱体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投递口内是否存在障碍物的安全光幕,当所述安全光幕检测到障碍物时发生信号,中止所述箱门组件的闭合动作。所述箱门组件还包括移动设置在箱体上的箱门主体,以及铰接在箱门主体下端部上的活动门体;投递口下方的箱体上设有限位部件;所述箱门组件在闭合运动过程中,当活动门体接触到障碍物时,活动门体能够沿其铰接端向内翻折;当活动门体与箱门主体完全关闭投递口时,限位部件限制活动门体能够沿其铰接端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门体的下端部为导向部,该导向部在与障碍物接触时,能够将障碍物对于活动门体的反作用力部分分解为水平力。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门体的导向部为圆弧导向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活动门体的下端部设置导向部,导向部(如圆弧导向部)的作用下,使活动门体在接触障碍物时会向内翻折,从而达到不夹手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件为限制卡扣,活动门体的局部处于限制卡扣的卡口内时,限位卡扣限制活动门体能够沿其铰接端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门体与箱门主体的铰接端上还设有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门体通过弹簧合页与箱门主体铰接。采用上述方案中,活动门体与箱门主体的铰接部位具有弹性复位功能;在活动门体因障碍物而向内翻后,障碍物撤出,则在弹性复位作用下,使活动门体下翻;并且弹性复位作用还能限制活动门体在运动过程中阐述晃动。
作为优选,所述箱门组件由步进电机组件驱动实现移动设置在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该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内置有感应防夹手功能和机械防夹手功能,增加了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的使用安全性。具体来说,正常情况下感应防夹手功能工作,当箱门组件正常关闭过程中,如果安全光幕检测到障碍物(如操作者的手指)则发生信号,箱门组件的闭合动作将被中止,甚至可以反向开启;从而防止夹手的现象产生。
在感应防夹手功能失效时,即安全光幕失效无法检测到障碍物;箱门组件正常关闭过程中,活动门体会先接触到障碍物,在障碍物的反作用力下,活动门体能够沿其铰接端向内翻折,从而在箱门主体的下方形成间隙而不会产生夹伤现象。
另外,投递口下方的箱体上设有限位部件。当活动门体与箱门主体完全关闭投递口时,限位部件限制活动门体能够沿其铰接端运动,防止外部力量向内压活动门体而使活动门体打开,可起到防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动门体在正常状态示意图。
图4为活动门体在翻折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上的箱门组件2。所述箱体1上设有投递口11,箱门组件2设置在投递口11上,并用于控制所述投递口11开合。具体来说,所述箱门组件2由步进电机组件驱动实现移动设置在箱体1上,步进电机组件3可以采用现有机械领域中能够实现直线运动的各种执行方案,如皮带带动、丝杆运动等方案,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且对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相关,故省略。所述投递口11边缘的箱体1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投递口11内是否存在障碍物的安全光幕4,当所述安全光幕4检测到障碍物时发生信号,中止所述箱门组件2的闭合动作;此处内容参见背景技术记载内容,属于现有技术。
所述箱门组件2还包括移动设置在箱体1上的箱门主体21,以及铰接在箱门主体21下端部上的活动门体22。所述活动门体22与箱门主体21的铰接端上还设有复位弹簧。更进一步地是,活动门体22通过弹簧合页5与箱门主体21铰接。采用上述方案中,活动门体22与箱门主体21的铰接部位具有弹性复位功能。在活动门体22因障碍物而向内翻后,障碍物撤出,则在弹性复位作用下,使活动门体22下翻。并且弹性复位作用还能限制活动门体22在运动过程中阐述晃动。
所述活动门体22的下端部为导向部23,活动门体22的导向部23为圆弧导向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
Figure BDA0002150743630000041
四分之一圆弧。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活动门体22的下端部设置导向部23,导向部23在与障碍物接触时,能够将障碍物对于活动门体22的反作用力部分分解为水平力。导向部23(如圆弧导向部23)的作用下,使活动门体22在接触障碍物时会向内翻折,从而达到不夹手的目的。
所述投递口11下方的箱体1上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为限制卡扣6,活动门体22的局部处于限制卡扣6的卡口内时,限位卡扣限制活动门体22能够沿其铰接端运动。所述箱门组件2在闭合运动过程中,当活动门体22接触到障碍物时,活动门体22能够沿其铰接端向内翻折。当活动门体22与箱门主体21完全关闭投递口11时,限位部件限制活动门体22能够沿其铰接端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该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内置有感应防夹手功能和机械防夹手功能,增加了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的使用安全性。具体来说,正常情况下感应防夹手功能工作,,则箱门组件2的闭合动作将被中止,甚至可以反向开启,从而防止夹手的现象产生。具体步骤如下:
正常运行时,步进电机组件3带动箱门组件2垂直上下运动,控制投递口11开合。
当箱门组件2正常关闭过程中,如安全光幕4未检测到障碍物,没被触发,则箱门组件2正常闭合;闭合停止时,活动门体22会进入到活动板限位卡扣内,限位卡扣会限制活动板内旋转,可起到防盗作用。如安全光幕4检测到障碍物(如操作者的手指),则发生信号,传至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步进电机会暂停使中止箱门组件2的闭合动作;继而反转,箱门组件2开启,等待几秒后再继续闭合。
在感应防夹手功能失效时,即安全光幕4失效无法检测到障碍物。箱门组件2正常关闭过程中,活动门体22会先接触到障碍物,在障碍物的反作用力下,活动门体22能够沿其铰接端向内翻折,从而在箱门主体21的下方形成间隙,有效防止手指被压伤,当手指收缩后,连接活动板的弹簧合页5会驱使活动门体22复原初始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
1、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操作,在安全光幕4失效时可替代光幕起到防夹手功能;
2、底部有异物阻碍时,活动板内翻角度在90°以内,有效防止被压伤,多一道机械式安全保护;
3、投递门结构稳定,可靠性高,成本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箱门组件;所述箱体上设有投递口,箱门组件设置在投递口上,并用于控制所述投递口开合;所述投递口边缘的箱体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投递口内是否存在障碍物的安全光幕,当所述安全光幕检测到障碍物时发生信号,中止所述箱门组件的闭合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组件还包括移动设置在箱体上的箱门主体,以及铰接在箱门主体下端部上的活动门体;投递口下方的箱体上设有限位部件;所述箱门组件在闭合运动过程中,当活动门体接触到障碍物时,活动门体能够沿其铰接端向内翻折;当活动门体与箱门主体完全关闭投递口时,限位部件限制活动门体能够沿其铰接端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体的下端部为导向部,该导向部在与障碍物接触时,能够将障碍物对于活动门体的反作用力部分分解为水平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体的导向部为圆弧导向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为限制卡扣,活动门体的局部处于限制卡扣的卡口内时,限位卡扣限制活动门体能够沿其铰接端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体与箱门主体的铰接端上还设有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体通过弹簧合页与箱门主体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组件由步进电机组件驱动实现移动设置在箱体上。
CN201921232979.XU 2019-07-31 2019-07-31 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 Active CN210417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2979.XU CN210417870U (zh) 2019-07-31 2019-07-31 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2979.XU CN210417870U (zh) 2019-07-31 2019-07-31 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17870U true CN210417870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84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32979.XU Active CN210417870U (zh) 2019-07-31 2019-07-31 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178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4804A (zh) * 2020-08-20 2022-02-22 北京事必达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垃圾分类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4804A (zh) * 2020-08-20 2022-02-22 北京事必达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垃圾分类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17870U (zh) 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箱
AU2013347682A1 (en) Energy-saving magnetic lock
EP0914536B1 (en) Impact detection system for industrial doors
CN109736692B (zh) 一种防夹房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909411Y (zh) 新型防盗报警装置
CN105804601A (zh) 一种圆弧门翼可智能退缩的两翼旋转自动门
CN215108265U (zh) 一种电动闭门器自动限位单元
CN106884592B (zh) 智能报警家居门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01225063Y (zh) 一种安全防夹门扇自动回弹的两翼旋转门
CN205089144U (zh) 儿童智能安全防护旋转门
CN219791293U (zh) 一种再生资源回收箱及其防夹手投口结构
JP3655674B2 (ja) 電動シャッターの安全装置
KR101930158B1 (ko) 현수식 도어용 스토퍼 장치
CN220317023U (zh) 一种防电梯门夹绳装置
CN216583708U (zh) 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和电梯门
CN212007770U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门锁检测装置
CN202738445U (zh) 一种新型的智能割草机
CN214087251U (zh) 一种用于电梯门防夹手装置
CN214326834U (zh) 一种电梯轿顶安全保护器
CN217051216U (zh) 防夹手制动电梯门
CN22036320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侧面防碰撞限位装置
CN217950164U (zh) 智能回收设备的封闭门装置及智能回收设备
KR102019099B1 (ko) 자동문 안전장치
CN212222116U (zh) 厅门安全保护装置
CN218371154U (zh) 电梯门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