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9654U - 一种冷却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9654U
CN210399654U CN201921125436.8U CN201921125436U CN210399654U CN 210399654 U CN210399654 U CN 210399654U CN 201921125436 U CN201921125436 U CN 201921125436U CN 210399654 U CN210399654 U CN 210399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cooling
tower
water
circulating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254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秋玉
黄致咏
丁玉荣
吴宏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ur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u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ur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u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254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9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9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9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池、多个换热器、第一冷却水塔、第二冷却水塔、第一冷冻水池、第一冷水机装置、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第一冷却水池与多个换热器相连接,多个换热器与第一冷却水塔相连接,第二冷却水塔与第一冷却水塔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水池,有利于给各个部件提供冷却水,保证冷却水的循环使用和冷却水量充足,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水塔和第二冷却水塔,有利于进行风冷降温工序,通过设置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一冷冻水池和第一冷水机装置,有利于进行循环换冷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水系统。
背景技术
冷却水系统是冷水流过需要降温的生产设备,使其降温,而冷水温度上升;冷却水系统分为直流冷却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此时冷水只用一次,称直流冷却水系统,使升温冷水流过冷却设备使水温回降,用泵送回生产设备再次使用,称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冷水的用量大大降低,可节约95%以上,冷却水占工业用水量的70%左右,因此,循环冷却水系统起了节约大量工业用水的作用;目前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加大,冷却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现有的冷却水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满足现有车间使用需求的冷却水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冷却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池、多个换热器、第一冷却水塔、第二冷却水塔、第一冷冻水池、第一冷水机装置、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冷却水池与多个换热器相连接,所述多个换热器与第一冷却水塔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水塔与第一冷却水塔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水塔与第一冷冻水池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冻水池的另一端与第一冷水机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相连接,所述第一冷水机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却水塔相连接。
上述的冷却水系统中,所述第二冷却塔与第一冷水机装置相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所述第一冷冻水池与第一冷水机装置相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
上述的冷却水系统中,所述第一冷却塔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相连接。
上述的冷却水系统中,所述第一冷却塔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池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
上述的冷却水系统中,还包括回收收集装置,所述回收收集装置分别与多个换热器和第一冷冻水池相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水池,有利于给各个部件提供冷却水,保证冷却水的循环使用和冷却水量充足,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水塔和第二冷却水塔,有利于进行风冷降温工序,通过设置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一冷冻水池和第一冷水机装置,有利于进行循环换冷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冷却水池;
2:多个换热器;
3:第一冷却水塔;
4:第二冷却水塔;
5:第一冷冻水池;
6:第一冷水机装置;
7:第一循环泵;
8:第二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水池、多个换热器、第一冷却水塔、第二冷却水塔、第一冷冻水池和第一冷水机装置。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冷却水系统,
包括第一冷却水池、多个换热器、第一冷却水塔、第二冷却水塔、第一冷冻水池、第一冷水机装置、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冷却水池与多个换热器相连接,所述多个换热器与第一冷却水塔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水塔与第一冷却水塔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水塔与第一冷冻水池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冻水池的另一端与第一冷水机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相连接,所述第一冷水机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却水塔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水系统的工作原理:第一冷却水池内的冷却水通过各组机泵输送至各点的多个换热器,冷却水吸收了多个换热器内热量的热水回水至第一冷却水塔进行风冷降温.一部分冷却水给予第一冷水机装置进行水冷,保证冰机的运行温度;第一冷冻水池的冷冻水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进行冷冻水池与冰机进行循环换冷;而第一冷冻水池内的冷冻水则通过泵体打入不同的系统进行换冷。换冷后的冷冻水回水至第一冷冻水池继续进行循环冷却,通过冷冻水进水回水与冷却水进水回水管理员增设三通的方式,可以讲冷冻水总管切换为冷却水,进行交替使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水池,有利于给各个部件提供冷却水,保证冷却水的循环使用和冷却水量充足,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水塔和第二冷却水塔,有利于进行风冷降温工序,通过设置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一冷冻水池和第一冷水机装置,有利于进行循环换冷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却塔与第一冷水机装置相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所述第一冷冻水池与第一冷水机装置相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第二冷却塔与第一冷水机装置相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所述第一冷冻水池与第一冷水机装置相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有利于推动循环液体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塔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相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第一冷却塔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相连接,有利于给第一冷凝器提供冷却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塔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池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第一冷却塔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池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有利于推动回水的流速。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收集装置分别与多个换热器和第一冷冻水池相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回收收集装置分别与多个换热器和第一冷冻水池相连接,有利于统一处理循环回水。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冷却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池1、多个换热器2、第一冷却水塔3、第二冷却水塔4、第一冷冻水池5、第一冷水机装置6、第一循环泵7和第二循环泵8,所述第一冷却水池1与多个换热器2相连接,所述多个换热器2与第一冷却水塔3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水塔4与第一冷却水塔3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水塔3与第一冷冻水池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冻水池5的另一端与第一冷水机装置6的一端通过第一循环泵7和第二循环泵8相连接,所述第一冷水机装置6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却水塔4相连接。
所述第二冷却塔与第一冷水机装置6相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所述第一冷冻水池5与第一冷水机装置6相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
所述第一冷却塔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相连接。
所述第一冷却塔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池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所述第一冷却塔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
还包括回收收集装置,所述回收收集装置分别与多个换热器2和第一冷冻水池5相连接。
冷却水由循环泵送往系统中各换热器,以冷却工艺热介质,冷却水本身温度升高,变成热水,此循环水量为R的热水被送往冷却塔顶部,由布水管道喷淋到塔内填料上。空气则由塔底百页窗空隙中进入塔内,并被塔顶风扇抽吸上升,与落下的水滴和填料上的水膜相遇进行热交换,水滴和水膜则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变冷,当到达冷却水池时,水温正好下降到符合冷却水的要求。
水泵的作用是推动循环液流动,这样吸收了换热器内部热量的液体就会从上的水,而新的低温的循环液将继续吸收各换热器的热量。
水管连接水泵、第一冷水机装置6和第一冷冻水池5,其作用是让循环液在一个密闭的通道中循环流动而不外漏,这样才能让液冷散热系统正常工作。
第一冷冻水池5用来存储循环液,回流的循环液在这里释放掉系统的热量,低温的循环液重新流入管道,如果系统所需换热量较小,利用水池内存储的大容量的循环液就能保证循环液温度不会有明显的上升。
第一冷水机装置6的工作原理: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并汽化成蒸汽,压缩机不断地将产生的蒸汽从蒸发器中抽出。并进行压缩,经压缩后的高温、高压蒸汽被送到冷凝器后向冷却介质(如水、空气等)放热冷凝成高压液体,在经节流机构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再次汽化,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制热时,制冷剂通过四通阀改变制冷剂流动方向,制冷剂流动方向与制冷时刚好相反,制冷剂先经过蒸发器,再回到冷凝器,最后回到压缩机。
第一冷却水塔3和第二冷却水塔4原理:冷却塔是由本体、集水盘、消音毯、蜂窝式散热片、散水系统、挡水板、冷却风扇、扶梯等组成。是用需冷却的水经散水系统散开,蜂窝式散热片一方面将散水管来的水进一步散均匀,另一方面冷却风扇的风由散热片下部向上部运动对水进行冷却(与水流方向相反),经冷却的水落到集水盘中,再由下部出水口流出。散水系统上部还有挡水板,由于冷却风扇的风是从下部向上部运动,没有挡水板风的流速就会将冷却水带到空气中去,造成冷却水的损耗。消音毯是装在底部集水盘上部,它的作用是减少散热片落下的水飞溅,扶梯主要是用来检查和维修冷却风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却水系统,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水池,有利于给各个部件提供冷却水,保证冷却水的循环使用和冷却水量充足,通过设置第一冷却水塔和第二冷却水塔,有利于进行风冷降温工序,通过设置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一冷冻水池和第一冷水机装置,有利于进行循环换冷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水池、多个换热器、第一冷却水塔、第二冷却水塔、第一冷冻水池、第一冷水机装置、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冷却水池与多个换热器相连接,所述多个换热器与第一冷却水塔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水塔与第一冷却水塔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水塔与第一冷冻水池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冻水池的另一端与第一冷水机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相连接,所述第一冷水机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却水塔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水塔与第一冷水机装置相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所述第一冷冻水池与第一冷水机装置相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塔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池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水塔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塔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池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所述第一冷却水塔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连接处设有多个泵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收集装置,所述回收收集装置分别与多个换热器和第一冷冻水池相连接。
CN201921125436.8U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冷却水系统 Active CN210399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5436.8U CN210399654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冷却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5436.8U CN210399654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冷却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9654U true CN210399654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5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25436.8U Active CN210399654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冷却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9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5428B (zh) 一种风冷式机房空调系统
CN203848433U (zh) 一种带有蒸发式冷凝器的热管热泵双模空调
CN105485800A (zh) 数据中心用自然冷却-机械制冷一体化空调系统
CN101979928B (zh) 一种水冷式热管型机房空调系统
CN209386636U (zh) 一种环境气候箱制冷补给循环系统
CN106642789A (zh) 实现太阳能综合利用与土壤跨季节储能的热源塔热泵系统
CN106403353A (zh) 一种利用cpu余热的高热密度机房综合散热系统
CN104456786A (zh) 蒸发冷凝式一体化冷水机组
CN204345839U (zh) 一种实现开闭式循环的热源塔热泵溶液再生与供冷装置
CN208059153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冷量回收装置
CN206160547U (zh) 一种利用cpu余热的高热密度机房综合散热系统
CN210399654U (zh) 一种冷却水系统
CN204240634U (zh) 适用于数据中心的重力热管式复合蒸发冷凝器空调
CN214701318U (zh) 一种环保型循环制冷系统
CN102620474B (zh) 一种带防冻溶液再生热回收装置的空调冷热水机组
CN201599989U (zh) 氨制冷系统收集余热装置
CN205119542U (zh) 一种满液式螺杆机速冻冷库机组
CN210463389U (zh) 浸没板式蓄冰系统
CN209744602U (zh) 一种快速降温的冷水机
CN210267814U (zh) 一种翅片式风冷冷凝器
CN204154012U (zh) 一种带防冻溶液再生装置的空调热泵机组
CN208704265U (zh) 一种间接制冷新型节能冷库融霜系统
CN206369367U (zh) 一种生活空调系统与工艺空调系统联合冷却装置
CN105485781A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102607124B (zh) 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防冻溶液再生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