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6344U - 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6344U
CN210396344U CN201920543105.XU CN201920543105U CN210396344U CN 210396344 U CN210396344 U CN 210396344U CN 201920543105 U CN201920543105 U CN 201920543105U CN 210396344 U CN210396344 U CN 210396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spring
bone
force arm
long
short b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431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祚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cheng Outdoor Products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金祚献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金祚献 filed Critical 金祚献
Priority to CN2019205431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6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6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6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扭簧的本体为等直径的螺旋体,螺旋体两端分别延伸设有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第一力臂沿螺旋的切向延伸,第二力臂沿螺旋的切向延伸,端部弯折的设有向第一力臂方向延伸、与本体轴向平行的第二力臂固定钩;短骨铰接件上设有扭簧安装孔,扭簧安装孔的轴向为短骨的径向,扭簧的本体和第一力臂适配的安装在扭簧安装孔内;长骨铰接件上设有长度方向平行于扭簧安装孔轴向的扭簧固定槽,扭簧固定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短骨的铰接端;第二力臂固定钩适配的设于扭簧固定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长骨中部与短骨端部连接,且短骨可轻松的绕连接点转动,使推动短骨转动所需的力量显著减小,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旅产品领域,具体是一种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多应用在帐篷支架上。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201915685U于2011年8月3日公开了“一种便捷式伞型帐篷”,主要由支撑作用的帐篷架和布设在帐篷架内侧的帐篷布组成,所述的帐篷架由支架主体和三根或三根以上呈放射状分布的支撑杆组成,其中支架主体分为上盘头结构和下盘头结构,支撑杆分为长骨、短骨和一节或一节以上的折叠骨,且长骨与短骨通过中接头成T型铰接,折叠骨通过折叠接头与长骨活动连接,长骨在与上盘头结构活动连接处设有长骨连接头,短骨在与下盘头结构活动连接处设有短骨连接头。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牢固耐用,不用组装和拆卸,支撑和收折帐篷都相当快速便捷的伞型帐篷,节约使用者支撑和收折帐篷的时间。在该类技术方案中,上盘头与长骨之间、下盘头与短骨之间、长骨与短骨之间具有铰接关系,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三个边分别是长骨、短骨和上盘头至下盘头之间的虚拟连线。在帐篷处于收拢状态时上盘头至下盘头之间的虚拟连线达到最长,长骨和短骨之间的夹角无限接近180°。此状态下,推动短骨转动的力臂非常短,如果使用者要撑开帐篷,就需要使用很大的力,形成足够大的力矩,才能推动短骨转动,以压缩长骨和短骨之间的夹角,达到拉近上下盘头间距离的目的。考虑到帐篷支架的尺寸较大,支架的重量较重,摩擦力也很大,打开帐篷的操作对使用者的体力有较大的要求,因此限制了帐篷的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将长骨中部与短骨端部连接,且短骨可轻松的绕连接点转动,方便使用。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包括长骨和短骨,长骨中部固定有长骨铰接件,短骨的铰接端固定有短骨铰接件;长骨铰接件与短骨铰接件通过铰接销轴铰接,还包括套接在铰接销轴外的扭簧;扭簧的本体为等直径的螺旋体,螺旋体两端分别延伸设有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第一力臂沿螺旋的切向延伸,第二力臂沿螺旋的切向延伸,端部弯折的设有向第一力臂方向延伸、与本体轴向平行的第二力臂固定钩;短骨铰接件上设有扭簧安装孔,扭簧安装孔的轴向为短骨的径向,扭簧的本体和第一力臂适配的安装在扭簧安装孔内;长骨铰接件上设有长度方向平行于扭簧安装孔轴向的扭簧固定槽,扭簧固定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短骨的铰接端;第二力臂固定钩适配的设于扭簧固定槽内;长骨铰接件设有一对轴座,轴座上分别设有轴孔;铰接销轴穿过轴孔和扭簧安装孔。
本方案虽然名为“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但是并不限于长骨和短骨的连接,只要是两个直杆,均可使用该结构进行连接,而不限于其长短。文中使用长骨、短骨的称谓,仅用于表示两个杆件的名称区别。本方案在长骨中部固定有长骨铰接件,长骨铰接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在长骨的靠近端部的位置,具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选择。短骨铰接件则必须固定在短骨铰接端上。长骨铰接件上有一对轴座,轴座上分别设有轴孔;短骨铰接件上设有一个通孔,通过铰接销轴可将短骨铰接件与长骨铰接件铰接起来。而实现长骨与短骨弹性连接的,是一个扭簧。本方案设计的扭簧,本体为等直径的螺旋体,一端沿螺旋体切向伸出有第一力臂,另一端沿螺旋体切向伸出有第二力臂,第二力臂的端部向第一力臂一侧弯折,形成一个平行于本体轴向的第二力臂固定钩。对应的,短骨铰接件上的通孔是扭簧安装孔,其截面形状类似数字“6”,和扭簧的本体加第一力臂的轴向投影形状适配,可将扭簧的本体及第一力臂插入扭簧安装孔中,从而使第一力臂和短骨铰接件搭接。而在长骨铰接件一侧,靠近短骨铰接件的位置设计有一个扭簧固定槽,扭簧固定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短骨的铰接端,长度方向平行于扭簧安装孔轴向,装配时第二力臂固定钩即插入在扭簧固定槽中,从而使第二力臂和长骨铰接件搭接。经过这样的设计,长骨和短骨之间不仅具有铰接关系,而且通过扭簧的弹力,将长骨和短骨弹性连接在一起。当扭簧收缩时,长骨和短骨自然合拢。应用在需要自动开合的帐篷支架上,就可以帮助使用者省力的打开帐篷支架,减少体力消耗。
作为优选,扭簧固定槽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使用L形的横截面形状,使第二力臂固定钩在装配后位于L形的最内侧,通过扭簧弹力的拉紧,可以有效避免第二力臂固定钩脱出扭簧固定槽。
作为优选,第二力臂所在方向的轴座在对应第二力臂的位置设有下凹的力臂容纳槽,力臂容纳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力臂的直径。一般的,为了减小体积,短骨铰接件的外侧壁和对应轴座的内侧壁是靠的很近的,因此需要在轴座上设计一个凹槽,来容纳第二力臂,避免第二力臂凸出在外,与短骨铰接件的外侧壁干涉摩擦。
作为优选,扭簧的本体轴向长度大于短骨铰接件直径的一半。该方案限定了扭簧的本体轴向长度,扭簧足够长,可以均衡的负担短骨转动时的扭力。
作为优选,长骨铰接件的背向短骨铰接端的一侧设有加强结构。扭簧的存在使长骨铰接件始终处于受力状态,在使用者掰开短骨时受力更大,因此需要设计加强结构来强化。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结构为加强筋,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为长骨的周向。加强筋沿着长骨的周向延伸,可提供很好的强化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长骨中部与短骨端部连接,且短骨可轻松的绕连接点转动,使推动短骨转动所需的力量显著减小,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部件分解图。
图4是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长骨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长骨铰接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短骨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在合拢至止点时的沿长骨轴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打开至止点时的沿长骨轴向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1长骨,2短骨,3长骨铰接件,4短骨铰接件,5铰接销轴,6扭簧,31扭簧固定槽,32轴座,33轴孔,34力臂容纳槽,35加强筋,41扭簧安装孔,61本体,62第一力臂,63第二力臂,64第二力臂固定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一种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用于某款自动伸缩的帐篷支架上。
如图2、图3所示,本例的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包括长骨1、短骨2,长骨中部固定有长骨铰接件3,短骨的铰接端固定有短骨铰接件4,长骨铰接件与短骨铰接件通过铰接销轴5铰接。还包括套接在铰接销轴外的扭簧6。
如图4所示,扭簧的本体61为等直径的螺旋体,螺旋体两端分别延伸设有第一力臂62和第二力臂63,第一力臂沿螺旋的切向延伸,第二力臂沿螺旋的切向延伸,端部弯折的设有向第一力臂方向延伸、与本体轴向平行的第二力臂固定钩64。
如图7所示,短骨铰接件上设有扭簧安装孔41,扭簧安装孔的轴向为短骨的径向,扭簧安装孔的截面形状类似数字“6”,扭簧的本体和第一力臂可适配的安装在扭簧安装孔内。
如图5、图6所示,长骨铰接件设有一对轴座32,轴座上分别设有轴孔33。长骨铰接件上靠近短骨铰接端的位置设有长度方向平行于扭簧安装孔轴向的扭簧固定槽31,扭簧固定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短骨的铰接端。扭簧固定槽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第二力臂固定钩可适配的设于扭簧固定槽内。第二力臂所在方向的轴座在对应第二力臂的位置设有下凹的力臂容纳槽,力臂容纳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力臂的直径。长骨铰接件的背向短骨铰接端的一侧设有加强结构,本例中的加强结构为加强筋35,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为长骨的周向。
本例的扭簧的本体轴向长度大于短骨铰接件直径的一半。通过铰接销轴穿过轴孔、扭簧的本体和扭簧安装孔,将长骨铰接件和短骨铰接件弹性的铰接在一起。图8和图9分别是本例的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在合拢和打开至止点时的沿长骨轴向的局部剖视图。
本例的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将长骨中部与短骨端部连接,且短骨可轻松的绕连接点转动,使推动短骨转动所需的力量显著减小,方便使用。

Claims (6)

1.一种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包括长骨(1)和短骨(2),长骨中部固定有长骨铰接件(3),短骨的铰接端固定有短骨铰接件(4);长骨铰接件与短骨铰接件通过铰接销轴(5)铰接,其特征是,还包括套接在铰接销轴外的扭簧(6);扭簧的本体(61)为等直径的螺旋体,螺旋体两端分别延伸设有第一力臂(62)和第二力臂(63),第一力臂沿螺旋的切向延伸,第二力臂沿螺旋的切向延伸,端部弯折的设有向第一力臂方向延伸、与本体轴向平行的第二力臂固定钩(64);短骨铰接件上设有扭簧安装孔(41),扭簧安装孔的轴向为短骨的径向,扭簧的本体和第一力臂适配的安装在扭簧安装孔内;长骨铰接件上设有长度方向平行于扭簧安装孔轴向的扭簧固定槽(31),扭簧固定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短骨的铰接端;第二力臂固定钩适配的设于扭簧固定槽内;长骨铰接件设有一对轴座(32),轴座上分别设有轴孔(33);铰接销轴穿过轴孔和扭簧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扭簧固定槽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是,第二力臂所在方向的轴座在对应第二力臂的位置设有下凹的力臂容纳槽(34),力臂容纳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力臂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扭簧的本体轴向长度大于短骨铰接件直径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是,长骨铰接件的背向短骨铰接端的一侧设有加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结构为加强筋(35),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为长骨的周向。
CN201920543105.XU 2019-04-19 2019-04-19 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 Active CN210396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3105.XU CN210396344U (zh) 2019-04-19 2019-04-19 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3105.XU CN210396344U (zh) 2019-04-19 2019-04-19 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6344U true CN210396344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4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43105.XU Active CN210396344U (zh) 2019-04-19 2019-04-19 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6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74502B1 (en) Labor-saving tent support
CN100473799C (zh) 自动折叠帐篷
US4138790A (en) Collapsible and telescoping fishing net
RU2720737C2 (ru) Зонт с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м стержнем и узлом спиц
JP2008516114A (ja) テントフレーム
CN102014689A (zh) 柔性伞系统
US20120031446A1 (en) Umbrella, umbrella frame and rib therefor
CN210396344U (zh) 长短骨杆件弹性连接结构
CN102995949A (zh) 帐篷收折关节
CN202588579U (zh) 伞布可倾斜的遮阳伞
CN109779383A (zh) 杆件弯折关节、自动弹开型帐篷支架及帐篷集群
CN210605366U (zh) 一种便于收纳机械钟钥匙
CN217658495U (zh) 一种反转式折伞结构
CN209837856U (zh) 杆件弯折关节、自动弹开型帐篷支架及帐篷集群
CN210493101U (zh) 一种桌子
CN209011679U (zh) 帐篷省力折叠结构
CN203050228U (zh) 帐篷收折关节
AU2020100508A4 (en) Labor-Saving Tent Support
CN101843229A (zh) 捕捞网装置
CN109730413A (zh) 一种伞
KR100699282B1 (ko) 신축식 우산
CN210395295U (zh) 一种折叠捞网
KR101170508B1 (ko) 캐빈텐트의 프레임
KR200359973Y1 (ko) 강성을 개선한 우산살과 중간살의 결합구조
CN209099872U (zh) 户外帐篷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6

Address after: 322000 Jinhua, Yiwu, Zhejiang, Subei Tow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YIWU JINCHENG GLASS REINFORCED PLASTIC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322000 Suxin Street 2, Yi Bei Industrial Park, Suxi Town, Yiwu City, Jinhua,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Jin Zuoxia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2000 Yibei Industrial Park, Suxi Town, Yiwu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ncheng Outdoor Products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22000 Yibei Industrial Park, Suxi Town, Yiwu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IWU JINCHENG GLASS REINFORCED PLASTIC PRODUC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