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2166U - 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2166U
CN210382166U CN201921324965.0U CN201921324965U CN210382166U CN 210382166 U CN210382166 U CN 210382166U CN 201921324965 U CN201921324965 U CN 201921324965U CN 210382166 U CN210382166 U CN 210382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tal
petal type
water storage
cultivation
storage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49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天民
侯倩
陈小文
梁芳
张天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au Futong Greenhouse Co Ltd
Beijing Zhongnong Futong Garde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au Futong Greenhou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au Futong Greenhou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au Futong Greenhou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49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2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2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2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包括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第一栽培架、储水圆盘、进水口、分支进水管、立柱、底座、分支回水管、定植杯、水泵、水池、进水管和回水管,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均包括第一花瓣式进水口、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第一定植凸台和第一花瓣式定植孔,每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均包括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第二定植凸台和第二花瓣式定植孔,第一栽培架包括出水口、第一储水圆盘、第一栽培管道、第一圆形管道和第一定植孔,本实用新型采用花瓣式设计,充分的利用了立体空间,不仅节约了栽培成本,同时提高了装置的立体美观性和使用价值。

Description

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
背景技术
营养液栽培蔬菜,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液层层中,只通过营养液为其提供水分、养分、氧气的有别于传统土壤栽培形式下进行栽培的蔬菜。水培蔬菜生长周期短,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分类于无基质栽培,无基质栽培类型是指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中没有基质固定根系,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或含有营养液的潮湿空气中,但育苗时可能使用某些基质。
目前休闲观光农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但是国内现有的多数立体无土栽培设施观赏价值很高,适用于休闲观光农业,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结构过于复杂,造价非常昂贵,个人一般承担不起。如将其结构进一步简化,组配更加容易,必能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更易于推广和普及无土栽培技术,也愈加有利于休闲农业朝绿色、无污染、安全、良性循环的方向蓬勃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和第一栽培架的组合,并且采用花瓣式设计,充分的利用了立体空间,提高了水培装置的立体美观性,同时通过进水管、回水管、分支回水管将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以及第一栽培架相连通,使得营养液可以循环利用,提高了营养液的利用率,不仅节约了栽培成本,同时增强了管道水培装置的观赏性能,提高了水培装置的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包括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第一栽培架、储水圆盘、进水口、分支进水管、立柱、底座、分支回水管、定植杯、水泵、水池、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均包括第一花瓣式进水口、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第一定植凸台和第一花瓣式定植孔,所述第一花瓣式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上侧弧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环绕设于所述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内部为空心腔体,且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与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相连通,所述第一定植凸台均布设于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的上侧弧面,且所述第一定植凸台的中间位置设有所述第一花瓣式定植孔;所述每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均包括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第二定植凸台和第二花瓣式定植孔,所述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环绕设于所述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内部为空心腔体,且所述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与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相连通,所述第二定植凸台均布设于所述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的上侧弧面,且所述第二定植凸台的中间位置设有所述第二花瓣式定植孔;所述第一栽培架包括出水口、第一储水圆盘、第一栽培管道、第一圆形管道和第一定植孔,所述第一储水圆盘内部为空心腔体,且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一储水圆盘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栽培管道环绕设于所述第一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且所述第一栽培管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圆盘和第一圆形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定植孔均布设于所述第一栽培管道和第一圆形管道的上侧弧面;以及所述储水圆盘内部为空心腔体,且其第一端面设有进水口,所述分支进水管环绕设于所述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且所述分支进水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储水圆盘和第一花瓣式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储水圆盘设于所述立柱的第一端,所述立柱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以及第一栽培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和第一储水圆盘安装于所述立柱上,且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架与第二花瓣式栽培架之间、相邻两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之间以及第二花瓣式栽培架与第一栽培架之间均通过所述分支回水管连接,所述定植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花瓣式定植孔、第二花瓣式定植孔和第一定植孔中,所述水泵设于所述水池中,且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回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包括4个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均布设于所述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包括4个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均布设于所述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栽培管道包括6个第一栽培管道,均布设于所述第一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
优选地,所述定植杯的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定植孔。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圆盘的圆盘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盘直径,所述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盘直径与所述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盘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盘直径与所述第一储水圆盘的圆盘直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分支进水管包括4个分支进水管,且所述4个分支进水管均布设于所述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花瓣式定植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花瓣式定植孔的孔径相等,所述第二花瓣式定植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定植孔的孔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通过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和第一栽培架的组合,同时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和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均采用花瓣式设计,充分的利用了立体空间,使得植物可以光照充足。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通过进水管、回水管、分支回水管将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以及第一栽培架相连通,使得营养液可以循环利用,提高了营养液的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具有加工工艺简单、安装容易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不仅节约了栽培成本,同时增强了管道水培装置的观赏性能,提高了水培装置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水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水圆盘与第一花瓣式栽培架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花瓣式栽培架与第二花瓣式栽培架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相邻两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花瓣式栽培架与第一栽培架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定植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花瓣式栽培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花瓣式栽培架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栽培架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
第一花瓣式栽培架1;第一花瓣式进水口11;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12;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13;第一定植凸台14;第一花瓣式定植孔15;第一栽培架2;出水口21;第一储水圆盘22;第一栽培管道23;第一圆形管道24;第一定植孔25;储水圆盘3;进水口31;分支进水管32;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41;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42;第二定植凸台43;第二花瓣式定植孔44;立柱5;底座51;分支回水管6;定植杯7;定植孔71;水泵8;水池81;进水管91;回水管9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尽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第一花瓣式栽培架1、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第一栽培架2、储水圆盘3、进水口31、分支进水管32、立柱5、底座51、分支回水管6、定植杯7、水泵8、水池81、进水管91和回水管92,储水圆盘3内部为空心腔体,且其第一端面设有进水口31,分支进水管32环绕设于储水圆盘3的圆周方向,且分支进水管3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储水圆盘3和第一花瓣式进水口11相连通,分支进水管32包括4个分支进水管32,且4个分支进水管32均布设于储水圆盘3的圆周方向,储水圆盘3设于立柱5的第一端,立柱5安装于底座51上,第一花瓣式栽培架1、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以及第一栽培架2分别通过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12、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41和第一储水圆盘22安装于立柱5上,且第一花瓣式栽培架1与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之间、相邻两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之间以及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与第一栽培架之间2均通过分支回水管6连接,这使得水培装置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结构紧凑,并且合理利用立体空间,展现了立体的景观效果,定植杯7的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定植孔71,且定植杯7分别安装于第一花瓣式定植孔15、第二花瓣式定植孔44和第一定植孔25中,水泵8设于水池81中,且水泵8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91与进水口31连接,出水口21与回水管92连接,水泵8主要用于营养液的循环利用,避免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浇水过多或水分供应不足等情况,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如图8所示,第一花瓣式栽培架1均包括第一花瓣式进水口11、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12、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13、第一定植凸台14和第一花瓣式定植孔15,第一花瓣式进水口11设于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13上侧弧面的中间位置,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13环绕设于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12的圆周方向,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12内部为空心腔体,且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13与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12相连通,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13包括4个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13,均布设于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12的圆周方向,第一定植凸台14均布设于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13的上侧弧面,且第一定植凸台14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花瓣式定植孔15。
如图9所示,每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均包括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41、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42、第二定植凸台43和第二花瓣式定植孔44,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42环绕设于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41的圆周方向,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41内部为空心腔体,且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42与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41相连通,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42包括4个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42,均布设于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41的圆周方向,第二定植凸台43均布设于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42的上侧弧面,且第二定植凸台43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花瓣式定植孔44。
如图10所示,第一栽培架2包括出水口21、第一储水圆盘22、第一栽培管道23、第一圆形管道24和第一定植孔25,第一储水圆盘22内部为空心腔体,且出水口21设于第一储水圆盘22的第一端面,第一栽培管道23环绕设于第一储水圆盘22的圆周方向,且第一栽培管道2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储水圆盘22和第一圆形管道23相连通,第一栽培管道23包括6个第一栽培管道23,均布设于第一储水圆盘22的圆周方向,第一定植孔25均布设于第一栽培管道23和第一圆形管道24的上侧弧面。
具体的,储水圆盘3的圆盘直径D1大于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12的圆盘直径D2,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12的圆盘直径D2与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41的圆盘直径D3相等,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41的圆盘直径D3与第一储水圆盘22的圆盘直径D4相等,第一花瓣式定植孔15的孔径与第二花瓣式定植孔44的孔径相等,第二花瓣式定植孔44的孔径与第一定植孔25的孔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如图1~10所示,包括第一花瓣式栽培架1、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第一栽培架2、储水圆盘3、进水口31、分支进水管32、立柱5、底座51、分支回水管6、定植杯7、水泵8、水池81、进水管91和回水管92,第一花瓣式栽培架1均包括第一花瓣式进水口11、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12、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13、第一定植凸台14和第一花瓣式定植孔15,每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均包括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41、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42、第二定植凸台43和第二花瓣式定植孔44,第一栽培架2包括出水口21、第一储水圆盘22、第一栽培管道23、第一圆形管道24和第一定植孔25,储水圆盘3的第一端面设有进水口31,分支进水管32环绕设于储水圆盘3的圆周方向,且分支进水管3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储水圆盘3和第一花瓣式进水口11相连通,储水圆盘3设于立柱5的第一端,立柱5安装于底座51上,第一花瓣式栽培架1、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以及第一栽培架2分别通过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12、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41和第一储水圆盘22安装于立柱5上,且第一花瓣式栽培架1与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之间、相邻两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之间以及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与第一栽培架之间2均通过分支回水管6连接,这使得水培装置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结构紧凑,并且合理利用立体空间,展现了立体的景观效果,定植杯7的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定植孔71,且定植杯7分别安装于第一花瓣式定植孔15、第二花瓣式定植孔44和第一定植孔25中,水泵8设于水池81中,且水泵8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91与进水口31连接,出水口21与回水管92连接,水泵8主要用于营养液的循环利用,避免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浇水过多或水分供应不足等情况,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具体的,首先将立柱5安装于底座51上,其次将第一花瓣式栽培架1、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和第一栽培架2依次安装于立柱5上,并通过分支回水管6将第一花瓣式栽培架1、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以及第一栽培架2连通,再次将储水圆盘3设于立柱5的第一端,并通过分支进水管32将储水圆盘3与第一花瓣式进水口11相连通,同时将水泵8设于水池81中,且水泵8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91与进水口31连接,出水口21与回水管92连接,并将植物定植于定植杯7中,并将定植好的植物依次放置于第一花瓣式定植孔15、第二花瓣式定植孔44和第一定植孔25中,启动水泵8,营养液通过进水管91流入储水圆盘3中,并通过分支进水管32流入第一花瓣式栽培架1的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12中,进一步营养液通过分支回水管6依次流入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4和第一栽培架2中,用于为植物提供养分,同时多余的营养液可以通过第一储水圆盘22第一端面的出水口21和回水管92流入中水池81中,避免营养液过多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第一栽培架、储水圆盘、进水口、分支进水管、立柱、底座、分支回水管、定植杯、水泵、水池、进水管和回水管,
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均包括第一花瓣式进水口、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第一定植凸台和第一花瓣式定植孔,所述第一花瓣式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上侧弧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环绕设于所述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内部为空心腔体,且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与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相连通,所述第一定植凸台均布设于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的上侧弧面,且所述第一定植凸台的中间位置设有所述第一花瓣式定植孔;
所述每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均包括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第二定植凸台和第二花瓣式定植孔,所述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环绕设于所述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内部为空心腔体,且所述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与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相连通,所述第二定植凸台均布设于所述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的上侧弧面,且所述第二定植凸台的中间位置设有所述第二花瓣式定植孔;
所述第一栽培架包括出水口、第一储水圆盘、第一栽培管道、第一圆形管道和第一定植孔,所述第一储水圆盘内部为空心腔体,且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一储水圆盘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栽培管道环绕设于所述第一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且所述第一栽培管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圆盘和第一圆形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定植孔均布设于所述第一栽培管道和第一圆形管道的上侧弧面;以及
所述储水圆盘内部为空心腔体,且其第一端面设有进水口,所述分支进水管环绕设于所述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且所述分支进水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储水圆盘和第一花瓣式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储水圆盘设于所述立柱的第一端,所述立柱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架、多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以及第一栽培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和第一储水圆盘安装于所述立柱上,且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架与第二花瓣式栽培架之间、相邻两个第二花瓣式栽培架之间以及第二花瓣式栽培架与第一栽培架之间均通过所述分支回水管连接,所述定植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花瓣式定植孔、第二花瓣式定植孔和第一定植孔中,所述水泵设于所述水池中,且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回水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包括4个第一花瓣式栽培管道,均布设于所述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包括4个第二花瓣式栽培管道,均布设于所述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栽培管道包括6个第一栽培管道,均布设于所述第一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杯的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定植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圆盘的圆盘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盘直径,所述第一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盘直径与所述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盘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花瓣式储水圆盘的圆盘直径与所述第一储水圆盘的圆盘直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进水管包括4个分支进水管,且所述4个分支进水管均布设于所述储水圆盘的圆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瓣式定植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花瓣式定植孔的孔径相等,所述第二花瓣式定植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定植孔的孔径相等。
CN201921324965.0U 2019-08-15 2019-08-15 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 Active CN210382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4965.0U CN210382166U (zh) 2019-08-15 2019-08-15 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4965.0U CN210382166U (zh) 2019-08-15 2019-08-15 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2166U true CN210382166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3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4965.0U Active CN210382166U (zh) 2019-08-15 2019-08-15 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82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40088U (zh) 立柱栽培系统
CN204860457U (zh) 一种植物的水培装置
CN102577921A (zh) 一种无土栽培装置
CN202603248U (zh) 智能化立体栽培机
CN202127688U (zh) 家庭管式水培种植系统
CN206452863U (zh) 一种蔬菜栽培箱
CN2144922Y (zh) 管道式无土栽培装置
CN210382166U (zh) 莲座式管道水培装置
CN101810092A (zh) 冬早春日光温室黄瓜地膜覆盖穴盘育苗法
CN204968697U (zh) 自动化立体栽培装置
CN203912806U (zh) 设施园艺水培植物展示柜
CN207948459U (zh) 一种全自动一体化种植植物墙
CN210445206U (zh) 圆形多层式管道水培装置
CN210382165U (zh) 吊篮式管道水培装置
CN213639180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温湿度感应灌溉花盆
CN205671174U (zh) 一种无土栽培植物种植机
CN212259917U (zh) 一种核桃苗的种植装置
CN210519545U (zh) 一种北方温室铁皮石斛栽培装置
CN208029646U (zh) 一种农业育苗设备
CN210053970U (zh) 高量产栽植装置
CN209749370U (zh) 一种自来水静压滴灌结构
CN203952039U (zh) 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
CN207201631U (zh) 一种立体式铁皮石斛栽培装置
CN208210932U (zh) 一种新型园林花卉培育设备
CN206791288U (zh) 一种管道立体栽培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