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52358U - 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 - Google Patents

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52358U
CN210352358U CN201920835293.3U CN201920835293U CN210352358U CN 210352358 U CN210352358 U CN 210352358U CN 201920835293 U CN201920835293 U CN 201920835293U CN 210352358 U CN210352358 U CN 210352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greenhouse
wall body
foundation
sightsee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352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向阳
宫彬彬
高洪波
张雨
杨坤
吴晓蕾
李敬蕊
张斌
徐昱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8352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52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52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523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包括:位于阳面的第一温室、过道、位于阴面的第二温室、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基础;基础位于第一墙体远离过道的一侧;第三墙体位于第二墙体远离过道的一侧;第一墙体靠近基础一侧的顶部连接第一保温板,第一保温板朝基础上方倾斜;基础与第一保温板之间均匀连接多根棚顶骨架;棚顶骨架的外侧覆盖薄膜;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顶部之间连接第二保温板;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的顶部之间连接第三保温板;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均开设用于进入第一温室和第二温室的出口。本实用新型中的日光温室结构活动空间大,且保温效果好。

Description

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设施园艺产业的快速,温室已经由最初的生产功能向多元化功能发展,在现代农业展示,休闲采摘,农业展会方面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功能的转化,对于温室结构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观光采摘是观光型日光温室的主要功能,对温室人员活动空间要求比较大,且环境要求较高,同时作为现代农业的展示区域,观光型日光温室会较多的采用机械化的小型设备,这对空间也有需求。
而传统的日光温室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产量最大化,传统温室设计通常会使将内部空间主要安排为种植区域,行间、过道空间都非常小,且内部多为土质道路,这样就导致温室中行走不便,难以机械化,无法容纳较多的人员。
因此,研究出一种空间较大,便于活动的日光温室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动空间大,保温效果好的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包括:位于阳面的第一温室、过道、位于阴面的第二温室、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基础;
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相互靠近设置,且所述过道位于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
所述基础位于第一墙体远离所述过道的一侧;
所述第三墙体位于所述第二墙体远离所述过道的一侧;
所述第一墙体靠近所述基础一侧的顶部连接第一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朝所述基础上方倾斜;所述基础与所述第一保温板之间均匀连接多根所述棚顶骨架;所述棚顶骨架的外侧覆盖薄膜,所述第一墙体、基础、第一保温板、棚顶骨架构成所述第一温室;
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顶部之间连接第二保温板;
所述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的顶部之间连接第三保温板,所述第二墙体、第三墙体、第三保温板构成所述第二温室;
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均开设用于进入所述第一温室和所述第二温室的出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温室中种植需要光照的植物,第二温室位于阴面,可以种植一些不需要进行光照的植物,过道置于第一温室和第二温室之间,既扩大了温室的种植面积,也增大了过道的面积,方便游客观光。
优选的,所述基础远离所述第一墙体的一侧设置苯板。苯板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一温室的保温作用。
优选的,所述基础和第一墙体的顶部连接遮阳网支架,所述遮阳网支架上设置遮阳网。遮阳网的设置可以起到白天对温室进行降温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室的顶部开设多个转动窗,转动窗方便向第一温室内部进行通风。
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呈中空状,所述第一墙体靠近所述基础一侧的墙面选用空心砖并填涂砂浆;所述第一墙体靠近所述第二墙体一侧的墙面选用空心砖;所述第一墙体的空腔内填土。靠第一温室中的墙面采用空心砖填涂砂浆,中间空腔填土,在夜晚砂浆、土可以为第一温室蓄热,使第一温室处在适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条件下。
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靠近地面处的横截面上设置防潮层。防潮层的设置可以避免地下的潮湿环境对第一墙体内的土壤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过道的地面上铺设砖道。过道内铺砖可以方便游客和机械设备在温室内的行走。
优选的,所述所述基础和第一墙体的距离为9-11m,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距离为2.5m,所述第二墙体和三墙体的距离为7-8m。第一温室、过道以及第二温室的空间布局使温室具有较大的空间,可以满足多人采摘和观光的需要。
优选的,所述基础、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向下深埋0.8-1.2m;所述第一温室的地面下沉0-0.5m。
优选的,所述棚顶骨架与所述基础连接端的切线与朝向所述第一温室方向的水平线呈60°-70°夹角;所述棚顶骨架的底部沿所述棚顶骨架顶部方向与所述棚顶骨架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一温室方向的水平线呈26°-27°夹角。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其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日光温室整体采用大空间布局,增大了北部、中部、南部的空间,解决了观光采摘内部过于拥挤的现象;
(2)第一墙体采用复合夹心墙体,空心砖填土砂浆、中空腔填土在夜间可以对第一温室有效地蓄积热量,降低第一温室的能耗;
(3)第一温室和第二温室分别处于阳面和阴面,可以分别种植不同的作物,充分利用土地,同时也可以增加采摘品种,保障温室内环境的协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日光温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
1-第一温室;
11-转动窗;12-遮阳网支架;13-遮阳网;14棚顶骨架;15-第一保温板;
2-过道;
21-第二保温板;
3-第二温室;
31-第三保温板;
4-第一墙体;
41-空心砖填涂砂浆;42-空腔;43-空心砖;44-防潮层;
5-第二墙体;6-第三墙体;
7-基础;
71-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包括:位于阳面的第一温室1、过道2、位于阴面的第二温室3、第一墙体4、第二墙体5、第三墙体6、基础7;第一墙体4和第二墙体5相互靠近设置,且过道2位于第一墙体4和第二墙体5之间;基础7位于第一墙体4远离过道2的一侧;第三墙体6位于第二墙体5远离过道2的一侧;第一墙体4靠近基础7一侧的顶部连接第一保温板15,第一保温板15朝基础7上方倾斜;基础7与第一保温板15之间均匀连接多根棚顶骨架14;棚顶骨架14的外侧覆盖薄膜,第一墙体4、基础7、第一保温板15、棚顶骨架14构成第一温室1;第一墙体4和第二墙体5的顶部之间连接第二保温板21;第二墙体5和第三墙体6的顶部之间连接第三保温板31,第二墙体5、第三墙体6、第三保温板31构成第二温室3;第一墙体4和第二墙体5均开设用于进入第一温室1和第二温室3的出口。第一墙体4、第二墙体5、第三墙体6、基础7的底面均设置混凝土垫层。棚顶骨架14由几字钢构成,其中几字钢的型号为50几字钢和70几字钢。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基础7远离第一墙体4的一侧设置苯板71。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基础7和第一墙体4的顶部连接遮阳网支架12,遮阳网支架12上设置遮阳网13。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温室1的顶部开设多个转动窗11,转动窗11选用齿轮齿条外翻窗。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墙体4呈中空状,第一墙体4靠近基础7一侧的墙面选用空心砖填涂砂浆41;第一墙体4靠近第二墙体5一侧的墙面选用空心砖43;第一墙体4的空腔42内填土。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墙体4靠近地面处的横截面上设置防潮层44,可以在第一墙体4靠近地面处的截面上涂一层砂浆作为防潮层44。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过道2的地面上铺设砖道。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图中a表示基础7和第一墙体4的距离,a为9-11m,b表示第一墙体4和第二墙体5的距离,b为2.5m,c表示第二墙体5和三墙体6的距离,c为7-8m。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图中d表示深埋深度,基础7、第一墙体4、第二墙体5、第三墙体6向下深埋的深度d为0.8-1.2m;e表示下沉深度,第一温室1的地面下沉深度e为0-0.5m。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棚顶骨架14与基础7连接端的切线与朝向第一温室1方向的水平线呈60°-70°夹角,该夹角用A表示;棚顶骨架14的底部沿棚顶骨架14顶部方向与棚顶骨架14的底部朝向第一温室1方向的水平线呈26°-27°夹角,该夹角用B表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阳面的第一温室(1)、过道(2)、位于阴面的第二温室(3)、第一墙体(4)、第二墙体(5)、第三墙体(6)、基础(7);
所述第一墙体(4)和第二墙体(5)相互靠近设置,且所述过道(2)位于所述第一墙体(4)和第二墙体(5)之间;
所述基础(7)位于第一墙体(4)远离所述过道(2)的一侧;
所述第三墙体(6)位于所述第二墙体(5)远离所述过道(2)的一侧;
所述第一墙体(4)靠近所述基础(7)一侧的顶部连接第一保温板(15),所述第一保温板(15)朝所述基础(7)上方倾斜;所述基础(7)与所述第一保温板(15)之间均匀连接多根棚顶骨架(14);所述棚顶骨架(14)的外侧覆盖薄膜,所述第一墙体(4)、基础(7)、第一保温板(15)、棚顶骨架(14)构成所述第一温室(1);
所述第一墙体(4)和第二墙体(5)的顶部之间连接第二保温板(21);
所述第二墙体(5)和第三墙体(6)的顶部之间连接第三保温板(31),所述第二墙体(5)、第三墙体(6)、第三保温板(31)构成所述第二温室(3);
所述第一墙体(4)和所述第二墙体(5)均开设用于进入所述第一温室(1)和所述第二温室(3)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7)远离所述第一墙体(4)的一侧设置苯板(7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7)和第一墙体(4)的顶部连接遮阳网支架(12),所述遮阳网支架(12)上设置遮阳网(13)。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室(1)的顶部开设多个转动窗(11)。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4)呈中空状,所述第一墙体(4)靠近所述基础(7)一侧的墙面选用空心砖填涂砂浆(41);所述第一墙体(4)靠近所述第二墙体(5)一侧的墙面选用空心砖(43);所述第一墙体(4)的空腔(42)内填土。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4)靠近地面处的横截面上设置防潮层(44)。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道(2)的地面上铺设砖道。
8.根据权利要求1-2、4-5任一项中所述的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7)和第一墙体(4)的距离为9-11m,所述第一墙体(4)和第二墙体(5)的距离为2.5m,所述第二墙体(5)和三墙体(6)的距离为7-8m。
9.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7)、第一墙体(4)、第二墙体(5)、第三墙体(6)向下深埋0.8-1.2m;所述第一温室(1)的地面下沉0-0.5m。
10.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骨架(14)与所述基础(7)连接端的切线与朝向所述第一温室(1)方向的水平线呈60°-70°夹角;所述棚顶骨架(14)的底部沿所述棚顶骨架(14)顶部方向与所述棚顶骨架(14)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一温室(1)方向的水平线呈26°-27°夹角。
CN201920835293.3U 2019-06-04 2019-06-04 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52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5293.3U CN210352358U (zh) 2019-06-04 2019-06-04 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5293.3U CN210352358U (zh) 2019-06-04 2019-06-04 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52358U true CN210352358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63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3529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52358U (zh) 2019-06-04 2019-06-04 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52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2626A (zh) 楼顶屋面建坡立体绿化方法
CN101818529B (zh) 日光温室建造方法
CN204741968U (zh) 一种双盆体多层自动化灌溉组合花盆
CN102168504A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节能房屋
CN210352358U (zh) 观光型日光温室结构
CN203782990U (zh) 屋顶绿化系统
CN102523987A (zh) 一种分层立体温室
CN102293131B (zh) 二次下挖式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CN203755489U (zh) 一种大棚棚内多功能墙体
CN203072498U (zh) 一种双层多功能保温棚
CN215898504U (zh) 一种用于冬枣种植的日光温室大棚
CN204782130U (zh) 一种景观微地形构建结构
CN111749534B (zh) 一种别墅庭院生态花槽砖及别墅庭院生态围墙
CN210298741U (zh) 综合式大棚
CN201898754U (zh) 移动式平屋顶种菜盛土盆
CN107327205A (zh) 一种新颖的立体葬
CN207553728U (zh) 一种新颖的立体葬
CN201424820Y (zh) 一种楼宇上反梁下沉反水式花园
CN105706784B (zh) 一种温室大棚后坡护植利用方法及大棚结构
CN206128687U (zh) 一种新型资源开发式空中耕地
CN212000432U (zh) 一种8字草坪砖
CN201011030Y (zh) 立体种植花盆砖
CN217770981U (zh) 一种双层保温结构的装配式日光温室
CN203072601U (zh) 一种多功能羊舍
CN220369145U (zh) 一种日光温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