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5568U - 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5568U
CN210345568U CN201921203537.2U CN201921203537U CN210345568U CN 210345568 U CN210345568 U CN 210345568U CN 201921203537 U CN201921203537 U CN 201921203537U CN 210345568 U CN210345568 U CN 210345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water
stove
water tank
gas st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35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涛
石黄霞
周艳
徐磊
刘光辉
代元军
李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9212035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5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5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55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包括燃气灶台、保温水箱、循环水钢管、单片机控制系统,保温水箱设置于燃气灶台一侧,且通过循环水钢管与燃气灶台连接,燃气灶台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炉盘和第二炉盘,单片机控制系统设置于燃气灶台内部;循环水钢管包括分别围绕第一炉盘和第二炉盘环形设置的蛇形钢管,使流动水在蛇形钢管及保温水箱内循环流动,第一炉盘和第二炉盘内侧壁均固定设有火焰传感器,保温水箱内部固定设有二号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燃气灶两个炉盘外部设置蛇形钢管将炉盘产生的热量直接回收利用,进行冷水加热并储存于保温水箱备用,可减少燃气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为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灶具数量以每年大约7%的速度增加。而各生产厂家的焦点都集中在该类设备的集成化、美观化,改变燃气灶的结构、燃烧方式,优化抽油烟机的清洗方式等方面,而对于该类设备在产生的余热未进行充分的收集与利用。可以想象如果将燃气灶的余热进行收集和利用,那么这将节约非常可观的热能,并能将收集的热能转做它用,极大地减少了能源浪费。
因此,智能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就成为了必要。该装置不仅对家用灶具的合理使用、减少家用炊事能耗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对国家倡导节能减排及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利用装置,通过对燃气灶两个炉盘余热的直接收集,进行冷水加热并储存于保温水箱备用,可减少燃气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炉盘外部设置蛇形钢管将炉盘产生的热量直接回收利用,加热效果更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包括燃气灶台、保温水箱、循环水钢管、单片机控制系统,保温水箱设置于燃气灶台一侧,且通过循环水钢管与燃气灶台连接,燃气灶台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炉盘和第二炉盘,单片机控制系统设置于燃气灶台内部;循环水钢管包括分别围绕第一炉盘和第二炉盘环形设置的蛇形钢管,使流动水在蛇形钢管及保温水箱内循环流动,单片机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A,第一炉盘和第二炉盘内侧壁均固定设有火焰传感器,保温水箱内部固定设有二号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单片机A用于控制保温水箱的进出水和蛇形钢管的内的水流状态。
进一步的,循环水钢管包括还包括四通钢管、Y型钢管、进水钢管和出水钢管,蛇形钢管设置为两个且分别缠绕设置于第一炉盘和第二炉盘外壁,四通钢管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蛇形钢管,进水钢管连接第一炉盘外侧对应的蛇形钢管,Y 型钢管一侧两端分别连接四通钢管前端和第二炉盘外侧对应的蛇形钢管,Y型钢管另一侧端部连接出水钢管,四通钢管后端连接进水钢管;
进水钢管和出水钢管分别与保温水箱相连通,保温水箱一侧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循环水钢管靠近第一炉盘的位置、四通管的每个管道上以及与第二炉盘连接的Y型钢管上均设有电磁阀,进水钢管靠近保温水箱的一端连接水泵和流量控制阀。
进一步的,保温水箱夹层内设有加热保温层,加热保温层包括加热丝,加热丝与供电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开关,进水开关与单片机A电连接。
进一步的,单片机A连接有变压器,用于降压整流。
进一步的,火焰传感器与单片机A电性连接,用于采集火焰大小信息,流量控制阀与单片机A电性连接,用于根据火焰大小流量控制进水流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燃气灶炉盘余热的收集,进行冷水加热并储存于保温水箱备用,可减少燃气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本发明通过直接在炉盘外部设置蛇形钢管将炉盘产生的热量直接回收利用,加热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保温水箱利用灶炉盘余热将水加热,可以用于饭后的餐具和灶台清洗,方便清洗冷水难以清理的油渍,也可以用于烧饭中蔬菜的清洗等,并且保温水箱与燃气灶台同时集中安装在厨房柜台内,外表美观,另外保温水箱可以直接设置于燃气灶台外部,两者一体化设计,保温水箱与燃气灶台同时集中安装在厨房柜台内,外表美观,并且体积更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系统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保温水箱加热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保温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进水管;2、出水管;3、水泵;4、燃气灶台;41、第一炉盘;42、第二炉盘;5、保温水箱;6、循环水钢管;61、蛇形钢管;62、四通钢管;63、Y型钢管;64、进水钢管;65、出水钢管;7、流量控制阀;8、单片机A;9、火焰传感器;10、二号温度传感器;11、加热丝;12、进水开关; 13、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燃气灶和抽油烟机余热及风能收集利用装置,包括燃气灶台4、保温水箱5、循环水钢管6、单片机控制系统,保温水箱5设置于燃气灶台4一侧,且通过循环水钢管6与燃气灶台4连接,燃气灶台4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炉盘41和第二炉盘42,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设置于燃气灶台4内部;单片机A8型号设置为TC89C52。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循环水钢管6包括蛇形钢管61、四通钢管 62、Y型钢管63、进水钢管64和出水钢管65,蛇形钢管61设置为两个且分别缠绕设置于第一炉盘41和第二炉盘42外壁,四通钢管62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蛇形钢管61,进水钢管64连接第一炉盘41外侧对应的蛇形钢管61,Y型钢管63 一侧两端分别连接四通钢管62前端和第二炉盘42外侧对应的蛇形钢管61,Y 型钢管63另一侧端部连接出水钢管65,四通钢管62后端连接进水钢管64;
进水钢管64和出水钢管65分别与保温水箱5相连通,保温水箱5一侧连接有进水管1和出水管2,循环水钢管6靠近第一炉盘41的位置、四通管的每个管道上以及与第二炉盘42连接的Y型钢管63上均设有电磁阀,进水钢管64 靠近保温水箱5的一端连接水泵3和流量控制阀7。通过四通钢管、Y型钢管以及电磁阀的设置,能够在单个炉盘使用时对其进行余热回收,并且通过四通管上电磁阀的智能开启,能够使水在管道中循环时避免经过未使用的炉盘,加热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所述单片机A8连接有变压器,用于降压整流,第一炉盘41和第二炉盘42 内侧壁均固定设有火焰传感器9,火焰传感器9型号设置为R9533,保温水箱5 内部固定设有二号温度传感器10和液位传感器13,二号温度传感器10型号设置为WZP-PT100,液位传感器13型号设置为KS0028,进水管1上设有进水开关 12,进水开关12与单片机A8电连接;
火焰传感器9与单片机A8电性连接,用于采集火焰大小信息,流量控制阀 7和液位传感器13与单片机A8电性连接,用于根据火焰大小流量控制进水流量。
实施方式具体为:
当第一炉盘41使用时,火焰传感器9检测到火焰,此时将信号输送给单片机A8,此时单片机A8控制水泵3进行水循环工作,四通管后侧和右侧的电磁阀以及Y型钢管63上的电磁阀关闭,将保温水箱5内部的水经进水钢管64输送至第一炉盘41外侧的蛇形钢管61,由第一炉盘41受热的温度传导至蛇形钢管 61内的水中,将水加热,不断被加热的水经四通钢管62和Y型钢管63回流至出水钢管65,最后进入保温水箱5内,直至循环将保温水箱5内的水加热,并且在水流循环过程中,由火焰传感器9检测到火焰大小,从而控制流量控制阀7,控制进出水的流量,从而控制加热的速度和效率,液位传感器13检测水的量,然后控制进水开关12工作,控制进水量;
当第二炉盘42使用时,同上,不同的是,水泵3进行水循环工作,四通钢管62前侧和左侧的电磁阀以及进水钢管64上的电磁阀关闭,将保温水箱5内部的水经进水钢管64输送至第二炉盘42外侧的蛇形钢管61,由第二炉盘42受热的温度传导至蛇形钢管61内的水中,将水加热,不断被加热的水经四通管和 Y型钢管63回流至出水钢管65,最后进入保温水箱5内,直至循环将保温水箱 5内的水加热;
由上可知,两个炉盘单独使用时,通过四通管上电磁阀的智能开启,能够使水在管道中循环时避免经过未使用的炉盘,加热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当火焰传感器9检测到第一炉盘41和第二炉盘42同时工作时,四通管前后两侧连接的电磁阀关闭,其与电磁阀打开,此时水流经过进气钢管进入第一炉盘41外侧的蛇形钢管61,然后再经四通管进入第二炉盘42外侧的蛇形钢管 61,最后经出水钢管65进入保温水箱5内部,加热速度更快,热能利用率更高;
整个保温水箱5可以与燃气灶台4同时集中安装在厨房柜台内,整个保温水箱5内的水利用回收的热能进行加热和保温,可以用于饭后餐具以及灶台的清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冷水清理餐具和灶台清理不到位以及人们清理不便的问题,并且整个余热回收管路与灶台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保温水箱5 与燃气灶台4同时集中安装在厨房柜台内,外表美观。
如图4所示,所述保温水箱5夹层内设有加热保温层,所述加热保温层包括加热丝11,所述加热丝11与电源连接,平时单片机A8通过各电器元件工作控制电源的通断,供应加热丝11给保温水箱5保温。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保温水箱5还可以设置在燃气灶台4外部且与燃气灶台4固定为一体,所述保温水箱5设置为矩形框状,保温水箱5一侧设置水泵安装箱,用于安装水泵3和流量控制阀7等。
此时的保温水箱5可以不用设置加热丝11,直接设置保温层,此保温层可以为聚氨酯泡沫等保温材料,此时的保温水箱5利用灶台烧饭后的热量对其进行保温,并且加热,余热利用率更高,保温水箱5与燃气灶台4同时集中安装在厨房柜台内,外表美观,并且体积更小。将保温水箱5与燃气灶一体化设置,保温水箱5直接设置于炉盘外侧,这样当余热回收的钢管将炉盘产生的热量直接回收后,还能够将灶台上传导的热量进行回收,余热利用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高度契合节能减排主题,从能源使用过程中进行开发利用,结合单片机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传统能源、风力发电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的有机结合,降低环境污染和废气排放、实现节能减排。
本实用新型只需增设单片机控制系统、循环水钢管、保温水箱5等装置,成本低且回收成本周期短,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文讨论的实施方式。以上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于为了描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基于本实用新型启示的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也应当被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法,以使得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以及多种替代方式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6)

1.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灶台、保温水箱、循环水钢管、单片机控制系统,所述保温水箱设置于燃气灶台一侧,且通过循环水钢管与燃气灶台连接,所述燃气灶台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炉盘和第二炉盘,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设置于燃气灶台内部;所述循环水钢管包括分别围绕所述第一炉盘和所述第二炉盘环形设置的蛇形钢管,使流动水在所述蛇形钢管及所述保温水箱内循环流动,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A,所述第一炉盘和第二炉盘内侧壁均固定设有火焰传感器,所述保温水箱内部固定设有二号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单片机A用于控制所述保温水箱的进出水和所述蛇形钢管的内的水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钢管包括还包括四通钢管、Y型钢管、进水钢管和出水钢管,所述蛇形钢管设置为两个且分别缠绕设置于第一炉盘和第二炉盘外壁,所述四通钢管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蛇形钢管,所述进水钢管连接第一炉盘外侧对应的蛇形钢管,所述Y型钢管一侧两端分别连接四通钢管前端和第二炉盘外侧对应的蛇形钢管,所述Y型钢管另一侧端部连接出水钢管,所述四通钢管后端连接进水钢管;
所述进水钢管和出水钢管分别与保温水箱相连通,所述保温水箱一侧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循环水钢管靠近第一炉盘的位置、四通管的每个管道上以及与第二炉盘连接的Y型钢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进水钢管靠近保温水箱的一端连接水泵和流量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夹层内设有加热保温层,所述加热保温层包括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供电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开关,所述进水开关与单片机A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A连接有变压器,用于降压整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传感器与单片机A电性连接,用于采集火焰大小信息,所述流量控制阀与单片机A电性连接,用于根据火焰大小流量控制进水流量。
CN201921203537.2U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45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3537.2U CN210345568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3537.2U CN210345568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5568U true CN210345568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16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353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45568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5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2682A (zh) 一种家用水循环系统
CN201396839Y (zh) 燃气/太阳能为能源的洗浴、采暖两用热水器
CN201583049U (zh) 移动式地源电磁热泵空调
CN104613526B (zh) 一种太阳能与锅炉的组合应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6488341U (zh) 多能源互补智能控制暖通系统
CN210345568U (zh) 一种智能燃气灶余热收集装置
CN102102879A (zh) 燃气灶热回收系统
CN201606952U (zh) 一种电磁变频恒温沐浴取暖器
CN101598361B (zh) 太阳能热水器与壁挂炉相结合供暖系统
CN206387124U (zh) 一种智能补水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2002190U (zh) 太阳能、燃气锅炉复合供热装置
CN20865267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磁波加热单元
CN2886386Y (zh) 燃气灶余热节能热水器
CN203432104U (zh) 具干衣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
CN203177280U (zh) 真空管太阳能、空气源及电能互补使用的供暖供热系统
CN204494795U (zh) 带辅助磁泵加热装置的空气能热水器
CN111059604A (zh) 综合供热装置、综合供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4861984U (zh) 一种带电磁炉的橱柜
CN107246730B (zh) 一种厨房节水节能系统
CN201443805U (zh) 太阳能热水器与壁挂炉相结合供暖系统
CN201926025U (zh) 多种能源互补热水供给装置
CN202149620U (zh) 电、热泵双辅助直接或间接式太阳能热水机
CN2519202Y (zh) 太阳能取暖热水器
CN208652680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智能磁波采暖炉
CN203274298U (zh) 一种分体式非承压太阳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