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7069U - 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7069U
CN210327069U CN201921159543.2U CN201921159543U CN210327069U CN 210327069 U CN210327069 U CN 210327069U CN 201921159543 U CN201921159543 U CN 201921159543U CN 210327069 U CN210327069 U CN 210327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wire rod
circuit board
mesochite
middl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595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常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x Ris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x Ris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x Ris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x Ris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595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7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7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7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包括前壳、后壳和前后两端均敞口的中壳,后壳安装在中壳的后侧,前壳安装在中壳的前侧,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一个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电芯、电路板和线材安装板,电芯的一端连接有线材,电芯设置在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的中下部,电路板设置在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的上部右侧,线材安装板设置在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内左上部且位于电路板的左侧,线材安装板通过螺钉将电路板固定在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性能高,能够有效防止拆卸带来安全隐患,防止跌落,保护线材,防止线材连接处的芯线断裂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很多种移动电源一般采用两个相互配合的外壳合并在一起,两个相互配合的外壳将线材等各个零部件进行固定,但是此时会产生一个问题,移动电源外壳之间会有夹线,夹线处会有缝隙,移动电源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利用指甲等从缝隙处将移动电源撬开,这样使移动电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性能高,能够有效防止拆卸带来安全隐患,防止跌落,保护线材,防止线材连接处的芯线断裂的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包括前壳、后壳和前后两端均敞口的中壳,后壳安装在中壳的后侧,前壳安装在中壳的前侧,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一个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电芯、电路板和线材安装板,电芯的一端连接有线材,电芯设置在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的中下部,电路板设置在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的上部右侧,线材安装板设置在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内左上部且位于电路板的左侧,线材安装板通过螺钉将电路板固定在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内,线材安装板顶部设有插槽,插槽穿出中壳伸至中壳的外侧,线材安装板上连接有内部中空的定位扣,定位扣的一端固定在线材安装板上,定位扣的另一端穿出中壳插接在插槽内,固定在线材安装板上的定位扣端部处设有SR溢放口,线材安装板内设有线材放置槽,线材的一端连接在电芯上,线材的另一端穿过定位扣连接在电路板上,位于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内的线材设置在线材放置槽内,电芯和电路板通过线材电连接,前壳前侧面右侧设有LCD显示屏,LCD显示屏与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中壳顶面中部设有USB接口,USB接口右侧的中壳顶面的前侧设有Type-C输入接口,USB接口右侧的中壳顶面的后侧设有MICRO输入接口;
所述前壳的前侧面上端部左侧设有电源开关按钮,电源开关按钮与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前壳的前侧面、后壳的后侧面、中壳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若干道防滑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中采用两个相互配合的外壳合并在一起,两个相互配合的外壳将线材等零部件进行固定时,移动电源的外壳之间会有夹线,夹线处有缝隙,移动电源的使用者容易利用缝隙将移动电源撬开,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产生危险,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前壳及后壳分别固定在中壳上的这种结构,前壳、中壳及后壳围成一个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线材安装板,线材安装板上连接有定位扣,线材安装板顶部设有插槽,插槽穿出中壳伸至中壳的外侧,线材的一端连接在电芯上,线材的另一端穿过定位扣连接在电路板上,定位扣的另一端穿出中壳插接在插槽内,采用上述这样的结构,在对线材进行固定时,中壳上并没有缝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移动电源的人利用指甲等将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源从缝隙处撬开现象的发生,消除了安全隐患,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前壳前侧面右侧设有LCD显示屏,LCD显示屏可以清晰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量的情况,便于提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人们及时充电,前壳的前侧面上端部左侧设有电源开关按钮,电源开关按钮可以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开启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中壳顶面中部设有USB接口,USB接口右侧的中壳顶面的前侧设有Type-C输入接口,USB接口右侧的中壳顶面的后侧设有MICRO输入接口,可以利用Type-C输出接口或者MICRO输出接口的数据线插在Type-C输入接口内或MICRO输入接口内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充电,利用本实用新型上的USB接口为手机充电,使用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固定在线材安装板上的定位扣端部处设有SR溢放口,SR溢放口的设置可以保护线材,防止线材连接处的芯线断裂,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还可以利用定位扣将本实用新型提在手中,使用很方便,且前壳的前侧面、后壳的后侧面、中壳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若干道防滑纹,防滑纹及定位扣的设置可以防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从使用者的手中跌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性能高,能够有效防止拆卸带来安全隐患,防止跌落,保护线材,防止线材连接处的芯线断裂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个方向上本实用新型去掉后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材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包括前壳1、后壳和前后两端均敞口的中壳9,后壳安装在中壳9的后侧,前壳1安装在中壳9的前侧,前壳1、中壳9和后壳围成一个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电芯10、电路板11和线材安装板12,电芯10的一端连接有线材,电芯10设置在前壳1、中壳9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的中下部,电路板11设置在前壳1、中壳9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的上部右侧,线材安装板12设置在前壳1、中壳9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内左上部且位于电路板11的左侧,线材安装板12通过螺钉13将电路板11固定在前壳1、中壳9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内,线材安装板12顶部设有插槽14,插槽14穿出中壳9伸至中壳9的外侧,线材安装板12上连接有内部中空的定位扣2,定位扣2的一端固定在线材安装板12上,定位扣2的另一端穿出中壳9插接在插槽14内,固定在线材安装板12上的定位扣2端部处设有SR溢放口3,线材安装板12内设有线材放置槽15,线材的一端连接在电芯10上,线材的另一端穿过定位扣2连接在电路板11上,位于前壳1、中壳9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内的线材设置在线材放置槽15内,电芯10和电路板11通过线材电连接,前壳1前侧面右侧设有LCD显示屏4,LCD显示屏4与电路板11电连接;
所述中壳9顶面中部设有USB接口5,USB接口5右侧的中壳9顶面的前侧设有Type-C输入接口6,USB接口5右侧的中壳9顶面的后侧设有MICRO输入接口7;
所述前壳1的前侧面上端部左侧设有电源开关按钮8,电源开关按钮8与电路板11电连接;
所述前壳1的前侧面、后壳的后侧面、中壳9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若干道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自身手机的不同,利用自己手机的充电线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充电,当使用者手机的充电口为Type-C输入接头时,利用该手机的充电线,将该手机的充电线的Type-C输出接头插在本实用新型的中壳9顶面的位于前侧的Type-C输入接口6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充电;
当使用者手机的充电口为MICRO输入接头时,利用该手机的充电线,将该手机的充电线的MICRO输入接头插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中壳9顶面的位于后侧的MICRO输入接口7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充电;
当LCD显示屏4显示本实用新型内电量满时,将手机的充电线从本实用新型内拔出,然后当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外出时,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的手机电量完毕,需要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手机进行充电时,将手机的配套使用的USB数据线的输入端插接在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5内,将USB数据线的输出端插接在手机上,按下电源开关按钮8,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手机进行充电;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观察LCD显示屏4上显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量,手机充电完毕后,再次按下电源开关按钮8,关闭本实用新型,然后将USB数据线从本实用新型的USB接口5内拔出,当本实用新型的电量使用完毕后,再次根据手机的不同,利用不同的充电线,选择中壳9顶面前侧的Type-C输入接口6或中壳9顶面的后侧的MICRO输入接口7对本实用新型再次进行充电,以备下次的使用,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定位扣2将本实用新型提在手中,且本实用新型前壳1的前侧面、后壳的后侧面、中壳9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若干道防滑纹,定位扣2以及若干道防滑纹的设置可以防止本实用新型从手中跌落。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后壳和前后两端均敞口的中壳,后壳安装在中壳的后侧,前壳安装在中壳的前侧,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一个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电芯、电路板和线材安装板,电芯的一端连接有线材,电芯设置在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的中下部,电路板设置在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的上部右侧,线材安装板设置在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内左上部且位于电路板的左侧,线材安装板通过螺钉将电路板固定在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内,线材安装板顶部设有插槽,插槽穿出中壳伸至中壳的外侧,线材安装板上连接有内部中空的定位扣,定位扣的一端固定在线材安装板上,定位扣的另一端穿出中壳插接在插槽内,固定在线材安装板上的定位扣端部处设有SR溢放口,线材安装板内设有线材放置槽,线材的一端连接在电芯上,线材的另一端穿过定位扣连接在电路板上,位于前壳、中壳和后壳围成的安装腔内的线材设置在线材放置槽内,电芯和电路板通过线材电连接,前壳前侧面右侧设有LCD显示屏,LCD显示屏与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顶面中部设有USB接口,USB接口右侧的中壳顶面的前侧设有Type-C输入接口,USB接口右侧的中壳顶面的后侧设有MICRO输入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前侧面上端部左侧设有电源开关按钮,电源开关按钮与电路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前侧面、后壳的后侧面、中壳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若干道防滑纹。
CN201921159543.2U 2019-07-22 2019-07-22 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 Active CN210327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9543.2U CN210327069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9543.2U CN210327069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7069U true CN210327069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5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59543.2U Active CN210327069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7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27069U (zh) 一体式提手自带线移动电源
CN210468848U (zh) 一种组合式手机移动电源
CN204559162U (zh) 一种移动电池
CN207442966U (zh) 一种集无线充电接收功能及磁吸功能的手机保护壳
CN20613604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手机保护壳
CN210535530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器的面板开关
CN212114852U (zh) 一种线材隐藏式移动电源
CN210273562U (zh) 一种便携式磁吸收纳充电器总成
CN212114853U (zh) 一种自带线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10963562U (zh) 一种超声波微电美容仪
CN210568566U (zh) 一种可当充电宝及手机蓝牙的多功能双电弧打火机
CN110518928A (zh) 一种对讲机
CN206517099U (zh) 活动插头式背夹充电装置
CN213279224U (zh) 一种可更换式手表无线充电座
CN206850179U (zh) 一种应用灵活的无线充电手机保护装置
CN208112298U (zh) 一种尾插式充电装置
CN218413239U (zh) 一种具有支付与无线充电功能的手表以及穿戴设备
CN210468836U (zh) 自带充电线的移动电源
CN217453717U (zh) 一种多功能装换表工具
CN206251150U (zh)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CN212210552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10927194U (zh) 磁吸式移动电源
CN210577845U (zh) 台灯式移动电源
CN210957864U (zh) 自带磁吸充电头的移动电源
CN214707982U (zh) 一种耳机充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