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4470U - 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 - Google Patents

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4470U
CN210324470U CN201921135817.4U CN201921135817U CN210324470U CN 210324470 U CN210324470 U CN 210324470U CN 201921135817 U CN201921135817 U CN 201921135817U CN 210324470 U CN210324470 U CN 210324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intrusion detector
unit
receiving
intelligent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58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满中桦
刘灿
宋士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eit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eit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eit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eitia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358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4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4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4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包括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的两壳体,其中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发射至少两束具有不同频率光束的发射端,另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和识别发射端所发射光束的接收端,以及用于探测触碰位置的距离检测单元,接收端和距离检测单元通过网络信号连接有后台主机。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调制编码技术,实现了对不同编码身份激光的识别,且本实用新型能够识别遮挡光束的数量,根据这个数据判断入侵物体的大小和高度,并利用入侵物体遮挡光束的时间计算入侵物体的速度,同时本装置使用以太网线传输数据,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探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属于探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入侵探测器是入侵报警系统中的前端装置,由各种探测器组成,是入侵报警系统的触觉部分,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耳朵、皮肤等,感知现场的温度、湿度、气味、能量等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并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适于传输的电信号。
但是现有的对射式入侵探测器存在以下缺陷:1、无法感知入侵所在的防区位置,只能识别该防区有无人员入侵;2、激光发光频率一致,致使接收可能漏报;3、无法智能识别入侵物体大小及高度;4、无法智能感知入侵物行进速度; 5、只有开关量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识别入侵位置、无漏报、采用以太网传输数据的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包括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的两壳体,其中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发射至少两束具有不同频率光束的发射端,另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和识别发射端所发射光束的接收端,以及用于探测触碰位置的距离检测单元,接收端和距离检测单元通过网络信号连接有后台主机。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发射端包括用于为每束激光赋予不同频率的激光调制单元。
进一步优化:所述激光调制单元上连接有发射单元,发射单元安装在壳体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发射单元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激光发射管,激光发射管与激光调制单元之间设置有激光驱动电路。
进一步优化:所述接收端包括用于识别所接收光束频率的激光解调单元。
进一步优化:所述激光解调单元上连接有用于接收相应的激光发射管发射光束的接收单元。
进一步优化:所述接收单元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光敏接收头。
进一步优化:所述光敏接收头上连接有集成运放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与激光解调单元之间连接有施密特整形电路。
进一步优化:所述激光解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串口转网络模块,串口转网络模块上连接有后台主机。
进一步优化:所述距离检测单元包括测距雷达,测距雷达安装在壳体的一侧与人体站立时胯部所在高度相对应的位置。
使用时,为整个装置供电,发射端在激光调制单元的控制下分配出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每个信号分别经过激光驱动电路和激光发射管发射出相应频率的光束,该光束照射在光敏接收头上,然后经过集成运放电路和施密特整形电路处理输送至激光解调单元,然后经过串口转网络模块以网络信号的形式传输至中心后台,中心后台根据被遮挡对射光信号的数量和时间,并结合测距雷达的探测数据,推断出入侵的位置和入侵人员的高度和体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测距雷达技术能够感知入侵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感知入侵位置,只能识别该防区有无人员入侵的问题;采用调制编码技术,使所有激光具有不同激光身份编码,通过接收端解调激光编码身份,实现了对不同编码身份激光的识别,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激光发光频率一致,致使接收可能漏报,原因是当防区警戒距离较长时,激光发射的光斑变得很大,接收端无法做到和发射端一一对应,致使漏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识别遮挡光束的数量,根据这个数据判断入侵物体的大小和高度,并利用入侵物体遮挡光束的时间计算入侵物体的速度,同时本装置使用以太网线传输数据,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发射端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接收端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发射单元;3-测距雷达;4-接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包括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的两壳体1,其中一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发射一束或多束具有不同频率光束的发射端,另一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和识别发射端所发射光束的接收端,以及用于探测触碰位置的距离检测单元,接收端和距离检测单元通过网络信号连接有中心后台(后台主机)。
所述发射端包括用于为每束激光赋予不同频率的激光调制单元(MCU主芯片),激光调制单元采用市售的宏晶系列单片机,在激光调制单元的控制下分配出多个激光调制频率1、2、3......。
所述激光调制单元上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发射单元2,发射单元2安装在壳体 1上。
所述发射单元2包括安装在壳体1一侧的激光发射管,该激光发射管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且在壳体1的一侧从上往下间隔一定距离依次排列,例如激光发射管1、2、3......。
所述激光发射管与激光调制单元之间设置有市售的激光驱动电路,激光调制单元分配出的每个激光频率分别控制相应的激光驱动电路驱动相应的激光发射管发出相应频率的光束,即激光编码(激光数字编码)1、2、3......。
所述接收端包括用于识别所接收光束频率的激光解调单元(MCU主芯片),激光解调单元装载解调激光频率及其它逻辑分析相关代码程序。
所述激光解调单元和激光调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有电源,该电源采用市售的LM2596开关电源。
所述激光解调单元上连接有用于接收相应的激光发射管发射光束的接收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多个接收单元间隔一定距离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壳体1的一侧。
所述接收单元包括光敏接收头,采用多个光敏接收头时,依次编号为光敏接收头1、2、3......。
所述每个光敏接收头上分别连接有集成运放电路,依次编号为集成运放1、 2、3......,且集成运放电路采用市售的LM2904集成运放。
所述每个集成运放电路与激光解调单元之间分别连接有施密特整形电路,依次编号为施密特整形1、2、3......,且施密特整形电路采用市售的NE555时基芯片施密特整形电路。
所述激光解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串口转网络模块,串口转网络模块采用市售的CH9121,这样设计便于将信号转换为网络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
所述串口转网络模块上连接有后台主机,后台主机通过网络模块回传网络协议代码,识别入侵人员位置、体型、身高、速度等。
所述距离检测单元包括市售的测距雷达3,测距雷达3安装在壳体1的一侧与人体站立时胯部所在高度相对应的位置,用于探测入侵位置。
所述测距雷达3与激光解调单元连接,测距雷达3将检测的结果经激光解调单元和串口转网络模块传输至后台主机。
使用时,为整个装置供电,发射端在激光调制单元的控制下分配出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每个信号分别经过激光驱动电路和激光发射管发射出相应频率的光束,该光束照射在光敏接收头上,然后经过集成运放电路和施密特整形电路处理输送至激光解调单元,然后经过串口转网络模块以网络信号的形式传输至中心后台,中心后台根据被遮挡对射光信号的数量和时间,并结合测距雷达的探测数据,推断出入侵的位置和入侵人员的高度和体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测距雷达技术能够感知入侵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感知入侵位置,只能识别该防区有无人员入侵的问题;采用调制编码技术,使所有激光具有不同激光身份编码,通过接收端解调激光编码身份,实现了对不同编码身份激光的识别,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激光发光频率一致,致使接收可能漏报,原因是当防区警戒距离较长时,激光发射的光斑变得很大,接收端无法做到和发射端一一对应,致使漏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识别遮挡光束的数量,根据这个数据判断入侵物体的大小和高度,并利用入侵物体遮挡光束的时间计算入侵物体的速度,同时本装置使用以太网线传输数据,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包括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的两壳体(1),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发射至少两束具有不同频率光束的发射端,另一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和识别发射端所发射光束的接收端,以及用于探测触碰位置的距离检测单元,接收端和距离检测单元通过网络信号连接有后台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包括用于为每束激光赋予不同频率的激光调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调制单元上连接有发射单元(2),发射单元(2)安装在壳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2)包括安装在壳体(1)上的激光发射管,激光发射管与激光调制单元之间设置有激光驱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包括用于识别所接收光束频率的激光解调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解调单元上连接有用于接收相应的激光发射管发射光束的接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包括安装在壳体(1)上的光敏接收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接收头上连接有集成运放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与激光解调单元之间连接有施密特整形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解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串口转网络模块,串口转网络模块上连接有后台主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单元包括测距雷达(3),测距雷达(3)安装在壳体(1)的一侧与人体站立时胯部所在高度相对应的位置。
CN201921135817.4U 2019-07-19 2019-07-19 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 Active CN210324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5817.4U CN210324470U (zh) 2019-07-19 2019-07-19 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5817.4U CN210324470U (zh) 2019-07-19 2019-07-19 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4470U true CN210324470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4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5817.4U Active CN210324470U (zh) 2019-07-19 2019-07-19 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44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8809A (zh) * 2021-06-29 2021-08-31 北京华夏光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采集信息平台的上传双向通信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8809A (zh) * 2021-06-29 2021-08-31 北京华夏光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采集信息平台的上传双向通信系统
CN113328809B (zh) * 2021-06-29 2024-02-13 北京华夏光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采集信息平台的上传双向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3589B (zh) 一种线路监测和预警系统
CN107035972B (zh) 一种城市燃气管巡检车用智能巡检系统
US9954614B2 (en) Luminaire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210324470U (zh) 智能感知定位激光入侵探测器
CN102682558A (zh) 一种远红外探测人体位置的火灾报警器
CN103035091A (zh) 张力电子围栏入侵探测器及探测方法
CN202454028U (zh) 一种火灾预警系统
CN204360497U (zh) 一种电子栅栏
CN106056832A (zh) 基于图像型火灾探测器报警系统
CN105117765A (zh) 一种红外客流量计数器
KR100949648B1 (ko) 전장 시뮬레이션을 위한 적중 감지용 센서 모듈
CN214587183U (zh) 一种用于室内的安全监控系统
CN204978707U (zh) 客车车厢配电间监控系统
CN211318703U (zh) 一种监控摄像补光灯故障监测装置
CN211019050U (zh) 用于田野文物保护的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的音视频监控系统
CN110827498A (zh) 一种校园入侵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0639712U (zh) 一种校园入侵检测系统
CN208953134U (zh) 一种管廊用红外信标定位系统
CN216450146U (zh) 一种远程监控异地值守系统
CN205193986U (zh) 一种具有特征相似度检测的泄漏电缆入侵探测系统
CN215576883U (zh) 点型红外火焰探测视频复核装置
CN208953712U (zh) 一种管廊用红外信标定位装置
CN212624310U (zh) 一种基于LoRaWAN的电气火灾监控装置
CN218956771U (zh) 路灯线缆的漏电检测装置
CN10833544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